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令人驚艷的西洋文學導覽系列 - 6
2009/01/03 23:46:05瀏覽2048|回應0|推薦3

令人驚艷的西洋文學導覽系列 -6

III. 西洋小說的演化與流派:(續)

古典主義

西洋小說的演化與流派

建議閱讀作者與書目

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是指盛行於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啟蒙文學」並不是如浪漫主義文學或自然主義文學一樣的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而是席捲整個歐洲的啟蒙思想在文學上的延伸和體現。啟蒙文學並沒有獨立的綱領,在文學史上對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爭議,但通常認為奧古斯都時期的英國文學、大革命之前的法國文學以及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都可以算作啟蒙文學範疇。

 

啟蒙文學

笛卡兒的作品

 

古典主義Classicism)在藝術上主要是指對包含古希臘及古羅馬的古典時代文化的高度認同。古典主義將古典時代的品味作為標準,並試圖模仿其風格。古典主義出現於中世紀後的歐洲,是啟蒙時代、理性時代以及部分現代主義思想所提倡的概念。

啟蒙文學

啟蒙文學是指盛行於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文學。從嚴格的意義上講,「啟蒙文學」並不是如浪漫主義文學或自然主義文學一樣的嚴格意義上的文學流派,而是席捲整個歐洲的啟蒙思想在文學上的延伸和體現。啟蒙文學並沒有獨立的綱領,在文學史上對這一流派的界定也存在很多爭議,但通常認為奧古斯都時期的英國文學、大革命之前的法國文學以及德國的狂飆突進運動,都可以算作啟蒙文學範疇。

從縱向上看,啟蒙文學選擇性繼承了17世紀法國古典主義文學的某些特性,但是卻已經具備了近代文學的諸多元素,起到了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儘管沒有形成統一的綱領,各國發展的狀況也存在差距,但仍取得了相當輝煌的成就。歐洲諸國中以法國成就最高,英國和德國次之,在俄國和義大利等國也有相應的發展。

18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是保守的封建勢力和新興的資產階級價值觀之間的一次巨大的衝撞。英國經資產階級革命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並於18世紀60年代開始工業革命。殘存的封建勢力和新興的工業資產階級之間矛盾衝突不斷,經驗主義哲學盛行。路易十四死後,一度是歐洲最強大國家的法國開始陷入無休止的社會矛盾之中;稍晚于英國到來的工業革命極大的激化了資產階級反對君主專制的決心,啟蒙思想較英國更為激進,並最終催生了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德國在17世紀「三十年戰爭」的影響下,仍分裂為數以百計的小邦國,經濟遠遠落後于英法,德國的知識分子則深受法國、英國知識界影響,致力於傳播啟蒙思想,籲請國家統一與民族自強。在這樣的社會與歷史背景下,啟蒙運動催生並得以迅速擴散,在整個歐洲形成一股強大的洪流。 

英國哲學家洛克的經驗主義哲學和法國哲學家笛卡兒的唯理主義哲學是啟蒙運動的兩大理論來源。 

作為啟蒙運動一部分的啟蒙文學,在思想上以「理性崇拜」為核心,主張崇拜「自然理性」,反對君主王權。體現在文學上,基本都表現出崇尚個人自由、崇尚回歸自然、宣傳開明君主制或君主立憲制、主張發展工商業、自由的經濟競爭等等。17世紀的法國式古典主義文學在啟蒙運動中仍佔有一定地位,但並未產生偉大的作品。儘管許多文學家仍借用古典主義的形式進行創作,但在思想內涵上卻遠遠超越了古典主義的範疇 

整體上看,啟蒙文學中的反王權、反教會思想和文藝復興文學有些相似,但更加激進。由於根植于啟蒙運動的土壤之中,啟蒙文學具有更加強烈的哲學思辨特徵和政治經濟學底蘊。啟蒙文學不追求崇高的風格,多半以來自市民階層的平民為主要人物,在體裁上也不僅僅局限於詩歌和戲劇,而是廣泛採用各種體裁,其中尤以小說最為發達,為19世紀現實主義小說的繁榮奠定良好的基礎。可以說,歐洲文學的「詩體時代」向「散文體時代」的過渡就是在啟蒙文學階段完成的。 

啟蒙運動與啟蒙文學

西方哲學家

17世紀哲學家

姓名:

笛卡兒

出生:

1596331日(法國安德爾-羅亞爾)

逝世:

1650211日(瑞典斯德哥爾摩)

學派/流派:

笛卡兒主義、理性主義、基礎主義

受影響於:

阿•卡加里、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安瑟倫、阿奎那、奧古斯丁、奧卡姆、蘇瓦雷茨、梅森、恩披里克、蒙田、司各脫

施影響於:

斯賓諾莎、霍布斯、阿爾諾、馬勒伯、帕斯卡、洛克、萊布尼茨、莫爾、康德、胡塞爾、布倫士維格、喬姆斯基

笛卡兒(René Descartes),1596331日生於法國安德爾-羅亞爾省的圖賴訥(現笛卡爾,因笛卡兒得名),1650211日逝于瑞典斯德哥爾摩,法國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他對現代數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因將幾何坐標體系公式化而被認為是解析幾何之父。他還是西方現代哲學思想的奠基人,是近代唯物論的開拓者提出了「普遍懷疑」的主張。他的哲學思想深深影響了之後的幾代歐洲人,開拓了所謂「歐陸理性主義」哲學。

笛卡兒出身於一個地位較低的貴族家庭,父親是布列塔尼議會的議員。1歲多時母親患肺結核去世,而他也受到傳染,造成體弱多病。母親去世後,父親移居他鄉並再婚,而把笛卡兒留給了他的外祖母帶大,自此父子很少見面,但是父親一直提供金錢方面的幫助,使他能夠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他8歲時笛卡兒就進入拉夫賴士(La Flèche)的耶穌會學校接受教育,受到良好的古典學以及數學訓練。1613年到普瓦捷大學學習法律,1616年畢業。畢業後笛卡兒一直對職業選擇不定,又決心遊歷歐洲各地,專心尋求「世界這本大書」中的智慧。因此他于1618年在荷蘭入伍,隨軍遠遊。

笛卡兒對結合數學與物理學的興趣,是在荷蘭當兵期間產生的。16181110日,他偶然在路旁公告欄上,看到用佛萊芒語提出的數學問題徵答。這引起了他的興趣,並且讓身旁的人,將他不懂的佛萊芒語翻譯成拉丁語。這位身旁的人就是大他八歲的以撒‧貝克曼(Isaac Beeckman)。貝克曼在數學和物理學方面有很高造詣,很快成為了他的心靈導師。[1] 4個月後,他寫信給貝克曼,「你是將我從冷漠中喚醒的人...」,並且告訴他,自己在數學上有了4個重大發現。可惜的是這些發現現在已經無從知道了。

1621年笛卡兒退伍,並在1628年移居荷蘭,在那裡住了20多年。在此期間,笛卡兒專心致力於哲學研究,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思想。他在荷蘭寫作且發表了多部重要的文集,包括了《方法論》、《形上學的沉思》(Méditations métaphysiques)和《哲學原理》(Les Principes de la philosophie)等。

1622年,當他26歲時,笛卡兒變賣掉父親留下的資產,用4年時間遊歷歐洲,其中在義大利住了2年,隨後定居巴黎。1649年笛卡兒受瑞典女王之邀來到斯德哥爾摩,但不幸在這片「熊、冰雪與岩石的土地」上得了肺炎,並在16502月去世。1663年他的著作在羅馬和巴黎被列入禁書之列。1740年,巴黎才解除了禁令,那是為了對當時在法國流行起來的牛頓世界體系提供一個替代的東西。

手稿 Collège Royal Henry-Le-Grand, La Flèche, 1616

笛卡兒被廣泛認為是西方現代哲學的奠基人,他第一個創立了一套完整的哲學體系。哲學上,笛卡兒是一個二元論者以及理性主義者。笛卡兒認為,人類應該可以使用數學的方法――也就是理性――來進行哲學思考。他相信,理性比感官的感受更可靠。(他舉出了一個例子:在我們做夢時,我們以為自己身在一個真實的世界中,然而其實這隻是一種幻覺而已,參見莊周夢蝶)。他從邏輯學、幾何學和代數學中發現了4條規則:

  1. 除了清楚明白的觀念外,絕不接受其他任何東西; 
  2. 必須將每個問題分成若幹個簡單的部分來處理; 
  3. 思想必須從簡單到複雜; 
  4. 我們應該時常進行徹底的檢查,確保沒有遺漏任何東西。 

笛卡兒將這種方法不僅運用在哲學思考上,還運用於幾何學,並創立了解析幾何。

由此,笛卡兒第一步就主張對每一件事情都進行懷疑,而不能信任我們的感官。從這裡他悟出一個道理:他必須承認的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在懷疑。而當人在懷疑時,他必定在思考,由此他推出了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笛卡兒將此作為形上學中最基本的出發點,從這裡他得出結論,「我」必定是一個獨立於肉體的、在思維的東西。笛卡兒還試圖從該出發點證明出上帝的存在。笛卡兒認為,我們都具有對完美實體的概念,由於我們不可能從不完美的實體上得到完美的概念,因此有一個完美實體――即上帝――必定存在。從所得到的兩點出發,笛卡兒再次證明,現實世界中有諸多可以用理性來察覺的特性,既它們的數學特性(如長、寬、高等),當我們的理智能夠清楚地認知一件事物時,那麼該事物一定不會是虛幻的,必定是如同我們所認知的那樣。

雖然笛卡兒證明了真實世界的存在,他認為宇宙中共有2個不同的實體,既精神世界和物質世界(「靈魂」和「擴延」),兩者本體都來自於上帝,而上帝是獨立存在的。他認為,只有人才有靈魂,人是一種二元的存在物,既會思考,也會佔空間。而動物只屬於物質世界。

笛卡兒強調思想是不可懷疑的這個出發點,對此後的歐洲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它的基礎,「我思故我在」被後人證明是並不十分可靠的,因為該公式其實是建基於承認思想是一個自我意識這一隱蔽著的假設上的,如果擯棄了自我意識,那麼笛卡兒的論證就失敗了。而笛卡兒證明上帝存在的論點,也下得很匆忙。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liverShu&aid=253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