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出走中國(陳文茜)
2012/01/03 16:01:22瀏覽64|回應0|推薦0

2011 0528 

 

江西撫州一個農民,對正在審理的司法案件不滿。他像大陸千億民眾,堅信一切不公來自背後官商勾結。這個國家雖然62年前曾發生「打倒貪腐,建立無產階級」的革命;但如今無產的農民已被快速崛起的新經濟掃到一旁,江西農民決定玉石俱焚。

 

524日,新華社報導這名農民在撫州臨川區政府大樓、市檢察院與區藥監局同時置放三個爆裂物,同時啟動爆炸。不幸事件共造成2人死亡、6人受傷。

 

新華社報導裡農民沒有名字。他為何走上賓拉登的路子,同時於三棟公家建築物置入爆炸物,並同時啟動爆裂?報導沒有下文。

 

這則新聞所以抓住我的眼,因為自2010年以來,我數次訪問大陸;與學生們接觸、與媒體工作者交換意見、或僅僅在杭州西湖邊走一圈;我嗅覺大陸底層的火藥味。

 

他們恨,因為他們親眼目睹滿街高級轎車與自己三餐只夠溫飽不成比例;他們怨,因為每人皆認知官已到了最基層都貪的地步。新浪微博與QQ網的出現,把凡能上網的年輕孩子分成兩半,一半也想當富豪,尤其崇拜章子怡;另一半則把人生忿怒以140字篇幅,甚至僅僅三、兩個字,「讚!」「下台!」「殺它的!」寫在網上。網像一條古老的大運河,表面上安安靜靜,沒有海上的波浪;實則波濤洶湧地把各角落的不滿,聚成即將滿溢洪堤的滾滾長流。

 

社會衝突漸惡化

 

新加坡退休的資政李光耀於今年二月斬釘截鐵論斷,「中國出現茉莉花革命的機率是零。」但中國政府可沒這個信心,這年頭民間只稍敢浪打官的,管他批判的內容是對還是錯,只要敢言,都是「百大公共知識份子」;套一句鄧小平的話,「能抓老鼠的」,改成「敢抓大貓的」都是好貓。

 

根據一項調查,外界看起來蒸蒸日上的大陸,僅17%認同中國崛起,70%覺得自己勉強餬口,13%哭號根本活不下去。於是「茉莉花」歌不能唱,關鍵字不能出現。電視只要評論北非,無論其觀點是批判美國量化寬鬆導致糧食通膨、或批評穆巴拉克獨裁、甚至格達費奇裝異服一概查禁。不只茉莉花革命出現的機率是零;連茉莉花三個字出現的機率,也是零。

 

江西農民的連環爆炸案,或許只是一個特例。但大陸同時存在兩個現象,確實令我不安。一是富豪無止盡的財富炫耀;一是網民批判言論的民粹化。兩者交逼大陸社會衝突,往無解甚至惡化的方向走。

 

就在兩湖面臨60年大旱農漁民絕收之際,巴黎一名西方記者寫述一篇我看了很不舒服的中國。義大利汽車商林寶堅尼(Lamborghini)及珠寶商Harry Winston稱讚,「中國對奢侈品的熱情無極限。」「他們帶著一手提箱的錢來買車,……這種孩童般的熱情,在西方世界還沒看過。」

 

林寶堅尼的巴黎發言人對中國的形容詞,是稱讚?還是嘲諷貶抑呢?

 

的確,我在西方紐約住了8年半,沒見過這麼多渴望名牌的富豪。中國富豪們對奢侈品熱情「無極限」,恐怕是對自己身分地位自信,「很有極限」吧。更重要的是同屬一個國家、相同時代,中國的富豪並沒有印度的種姓制度或法國的貴族文化保護他們。於是一個恐怖的循環在網路運河上開啟了,富豪越炫耀,老百姓越仇富。富豪們愈「無極限」,年輕人愈「反極限」。

 

改革開放後才出生的中國孩子,對政治穩定並不珍惜。他們的世界懵懵混混的,140字的微博說不清一個複雜時代的出路。於是愈民粹、愈斬釘截鐵、愈武斷、愈不深入思辯、愈仇視、愈受歡迎。

 

近日大陸掀起新一波移民潮,聞到怪味的,先走一步了。歷經文革的一代,嗅覺危險的時代風暴可能正在形成。他們不敢跟進李光耀「零」的賭注,畢竟李老先生人在新加坡,隔海唱話,錯了,也不用付代價。文革的噩夢、六四的倒退……450歲已撈到第一桶金的中產階級近日多數已給自己加留中國以外的新護照。

 

崛起的中國;相反的,一批人正出走。

 

作者為電視節目主持人

( 休閒生活網路生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RDER&aid=5998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