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民主與專制簽訂貿易協定
2014/04/09 06:17:11瀏覽2811|回應28|推薦21

民主以自由法治為基礎,專制以獨裁管制為手段。因此,民主國家多採資本主義,以自由市場經濟為圭臬,以追求利潤為最大法則。專制國家必行集權主義,走政府控管市場路線,以國家利益為最高目標。當然,兩者之間依程度不同,可以有許多變型,例如: 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名字很長,就是要你頭昏。以本堂觀之,就是: 在政府管控下實行自由市場經濟,以國家利益為第一優先。換句話說,當情況對國家有利時,你可以目無法紀自由發揮,當情況對國家有害時,或禁或抓,沒理可說毫不容情,這就是中國特色。表面上制度變了,實際上本質不變。

正由於本質上的基本差異,民主國家和專制國家在簽訂貿易協定時,註定無法對等。就以貨物貿易來說,前者必有利潤才出口,須考量成本,後者可創𣾀就傾銷,管它成本多少。若是簽投資協定或服貿協定,情況更嚴重,倒頭過來想一想: 我可以進入你的國家,利用你的自由,稱心如意,為所欲為,當你進入我的國家,我用我的專制,限制你的自由,讓你進三退四,寸步難行。

近年來,全球化已成必然趨勢,各類自貿協定簽得滿天飛,中國崛起也是不可忽視的事實,自然而然成為大家想簽的主要對象,想急了,別說人權,連民主和專制的差異也顧不上了。然而,在政府不得不簽的情況下,民間疑慮和恐懼所引起的反對意見和警告聲浪,也越來越大。

以德國為例,自從中國進入WTO之後,德中雙邊貿易及相互投資都急遽增加。不可諱言,德國經濟今天能在歐盟中獨强,德中關係的增長佔其半功。儘管如此,德國民間對中國的疑慮從未減弱,大到某雜誌報導,中國在德國潛伏了至少十萬名工業間諜,小到某公司德國工程師因娶中國老婆被公司開除。

到今天,德國在歐中貿易的總額中,獨佔三成多,進口佔30%,出口佔38%, 出超上百億。德中關係在此次小習訪德,簽下長期性戰略夥伴之後,達到頂點。同一時間,德國各大媒體依舊批聲連連,提出強烈警告,都說: 你要他的錢,他要你的命,科技是德國製造業的命根。

德國是當今世界製造業的領先者,全球貿易的超大伽,面對中國,尚且只能在"不得不"和"反對聲浪"之間,求取均衡。台灣經濟早已附庸中國,又同文同種有被統一的危機,面對服貿,能不戒慎恐懼? 

服貿一簽,台灣的社會生態勢必因之改變,而且改變幅度的大小和範圍的廣窄,都操諸於中國之手。誰能保證那一家來台中資沒有國企影武者在背後操控可以不計利潤就是要亂市況搶市占? 誰能保證那一個來台中國人沒有領政府薪水可以不顧生計只為了收集商情刺探科技? 誰相信台灣政府能重重把關保證以上都不會發生?

大家都說,維持現狀,是台灣人最大的選項。服貿協議,正是要一步一步在無形中改變這個現狀,直到有一天,中台一體化成為具體現狀,到那時,統一也已不存在實現問題。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RTaiker&aid=1236024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araquat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10 16:31

生命會找到出路。
從仿冒到創新,是人類的必然過程。原因很簡單,沒有人生而知之,每個人都是沾了先人之光。牛頓有言其能看的更遠,是因為他站在巨人的肩上。

西方人的恐華論,其來有自。原因就是中華民族的素質極高,西方人難及。西方人的繁榮近步,除了佔了科技之利,更大的原因,在於在全球掠奪資源之故。隨著其他民族的後來追趕,西方人在失去殖民地後,吃光老本之時,就是沒落,回歸到歷史的常態。

中國的進步很快速,堂主所言之便宜劣質產品,是各國均有,非中國獨有;商業間諜各國均有,亦非中國獨有。中國商場被搗毀,原因並非其內劣貨充斥,而是在於西方商場無法與之競爭之故。

「全球化」是西方人為了繼續掠奪所設計的商業制度,如今在中國的進步下,西方人不但難以從中國獲利,反而被中國從中得益。


不簽服貿協議的後果, 由不得你我
2014/04/10 03:58
中華民國國民你我可選擇挺或反服貿, 但不通過在WTO架構下簽好的海峽兩岸服貿而導致的後果, 卻由不得你我. 堂主舉了德國跟中共打交道 時[防賊]的緊張態度, 但畢竟德國還是持續跟中共熱絡地貿易往來, 再說哪一國沒有互派情報員 (無論政治或商業間諜)? 除非ROC台灣人民像荷蘭小國 人民英語普遍很強, 避開普通話 國語相通的大陸市場, 那還比較可能另謀商機, 偏偏在民進黨執政時搞高教改革, 大學猛開160多家後,大學考十幾分就進去, 認真念英文 數學的國高中生大幅減少, 外語能力平均落後大陸 韓國等地上班族與學生, 要不是靠語言相同的中國大陸市場 (偏偏民進黨金主幾乎都兩面人, 到大陸搶灘搶錢, 在台灣卻挺親日台獨政客), ROC台灣早就淪落為菲律賓等窮國. 不過服貿的可憐結局, (請參閱商業週刊撰文者黃齊元: 台灣最成功的服務業者如85度C和鼎泰豐,都同時跨足中國和世界市場,從中國走向世界。 第三、台灣要學習和中國相處。中國市場充滿了機會與風險,我們無法拒絕其於門外,但也不可過度依賴。現在我們的自信心不見了,只能重彈「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老調。 第四、台灣要找到自己的定位。接觸中國並不代表被鎖進中國,韓國產品位居中國進口第一名,但從未被中國弱化。只要將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留在台灣,台灣自然能成為樞紐的軸心。第五、不簽服貿,台灣一定會加速邊緣化。台灣在世界上和大部分國家都沒有邦交,其它國家都希望和中國保持正常經貿關係,台灣最大的競爭對手韓國在FTA進程上把台灣遠遠拋在後面,台灣沒有再等待的條件。以簽約順序來說,就像考試,你是先挑分數大還是小的題目做? 第六、反服貿會造成工作減少。陸資對台灣美髮、小吃這種小眾市場沒有興趣,不會造成威脅。最大的影響反而是目前最積極聘用人才的金融業;還有網路和電子商務,這是年輕人小額創業、快速成長的希望,可以說年輕人把自己的工作給反掉了。 第七、反服貿會造成人才外流。台灣人赴大陸投資及工作皆無限制,大陸企業若無法來台,連投資的錢都省了,直接挖角台灣人才即可。郭台銘董事長最近說誰拿到Google offer鴻海願意出三倍聘用,淘寶則宣稱「台灣人才質量兼備,來台徵才人數無上限」。我認為淘寶比Google更有價值,Google撤出中國,人才只能在台灣做技術,淘寶人才卻有可能負責大陸市場運營,經驗更勝一籌。 第八、台灣應歡迎大陸移民。藍領當然不能來,但台灣缺乏高級技術人才,連張忠謀董事長都呼籲開放外籍人才,難道我們希望陸籍菁英都去香港和新加坡嗎? 第九、台灣不會成為下一個香港。台灣的政治環境和香港完全不同,服貿可以讓台灣追上香港,成為大中華另一個的樞紐。 第十、財團和民眾的利益是一致的。金融業可以協助中小服務業進軍大陸,誰說小企業走不出去? 第十一、逐條審查是錯誤的談判策略。每個利益團體都站在自我角度,政府就無法優化國家整體利益,最終結果是破局。)

現實是國際政治與經濟交互影響
2014/04/10 03:08
愈趨全球化之下, ROC台灣有人主張對WTO其他會員國開放, 單挑特大經濟體且高居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之一的PROC中華人民共和國來鎖國, 可說是中程不可能的任務 (短程能拖五年就偷笑了), 除了形勢比人強, 你只想跟亞洲區域多國簽自由貿易協議, 但那些多國得看中共的臉色 (美國知名兩岸專家葛來儀明確指出,「這不是美國或其他國家的問題」,關鍵在於中國大陸的政策走向。要看北京是否不影響其他國家與台灣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或是否支持台灣。【2014/04/09 中央社】); 此外,全球化的政經趨勢下放棄貿易協議所保障的降低關稅壁壘, 而無法及時靠創新轉化產業,提供高價卻無可替代的優良產品與服務,絕對倒退到窮國之列 (請參閱 商業週刊Sean Huang: 假設我們要拒絕服貿,最大的問題就是台灣內需市場太小得靠出口突破各國的關稅壁壘。以台灣目前製造業毛利率普遍不超過20%的情況,根本無法承受動輒10%~20%的稅。 因此,台灣得在亞洲經濟整合區正式成形之前集中所有力量發展出毛利至少70%以上、沒有競爭對手、同時市場產值夠大的產品,在高關稅的情況下依然能順利出 口。 總而言之,不論我們簽定服貿或者拒絕服貿,集中國家資源並且提升企業競爭力都是一定得做的事情,兩者差別在於時間。簽定服貿之後我們還有至少五年到十年的緩衝時間,讓既有的產業支撐經濟拒絕服貿之後我們就剩下不到五年時間,如果產業沒有迅速拉上來,經濟勢必重創要徹底改善一個國家的經濟體質需要多長的時間呢?政府政策跟企業經營真的有效率的話,十年是個合理的數字。讓台灣的經濟體質調整到能生產出超高毛利並且具有長期競爭力的殺手級產品需要多長時間呢?三十年,甚至超過一百年以上的時間都不足夠。 韓國近15年來的快速成長,跟他們重視管理並勇於集中資源有很大的關係。以FTA而言,韓國為了能快速有效地與各國簽訂FTA,不僅由總統直接主持跨部會的協議,更設立了專門負責協商的外交通商部,層級相當於部長並擁有跨部會整合實權;外交通商部下分FTA談判局與FTA政策局,直接把研究政策、統籌策略與務實談判整合成單一窗口。在國內產業方面,韓國扶植三星、樂金、現代等三大企業之不遺餘力舉世皆知,韓國不止不怕圖利財團,更是直接把國家的經濟命脈賭在這三大企業身上。韓國不怕財團壟斷嗎?不怕貧富差距嗎?當然怕,但相對於國家破產、失去主權,這些問題至少都還能透過策略與管理加以控制。相 對的,我們該相信什麼呢? 誰是佛地魔? 簽訂服貿雖然乍看之下遠比不簽訂服貿來得合理,但台灣人溫水煮青蛙太久,即使簽訂服貿換得十年緩衝,只要精神停滯不前,最終結果也一定是弊大於利。許多人 都指出台灣在這次服貿議題中清楚展現出「反中國」的態度,但其實還隱含了「反競爭」、「反全球化」的思想。 全球化促使財貨自由流動,具有競爭力的全球性產品逐步擴大市佔率,沒有競爭力的當地品牌則會逐漸退出市場。消費行為的改變重新分配了財富,貧富差異拉大將 成為下個世代的常態,「競爭力」就變成了決定勝敗的關鍵詞。換言之,如果台灣人民還想維持政治獨立性,就不可能「反競爭」、「反全球化」,不能拒絕踏出關稅保護的舒適圈(comfort zone)。)

根本是蔡英文黑箱為ROC台灣簽入WTO,
2014/04/10 02:26
後續服貿協議是會員國互惠的必然WTO架構之落實 請參閱 [交大非懶人包 從WTO看服貿 中國時報 胡清暉 ....交大科法所副教授陳鋕雄指出,目前法學界站出來發聲的學者大多是刑法、公法、國際法的學者,少有國際經貿法律的學者,因此,該系助理教授薛景文和5、6名學生花了3天時間,製作「非懶人包」。 陳鋕雄認為,目前服貿議題的討論已失焦,重點不只是中國或台灣要對對方開放多少,而是兩岸必須回到WTO架構為基礎,來看待服貿議題。 陳鋕雄指出,台灣在2001年加入WTO後,原則上必須針對所有會員國訂定相同標準,然而台灣對中國有許多項目未開放,違反WTO原則,中國之所以沒有運用紛爭解決機制要求台灣開放,是不想落入國與國的關係。 陳鋕雄表示,經貿自由化是台灣未來發展的趨勢,而且門早就開了,台灣如果要一直以國家安全為由,維持對中國的不開放,在國際上是有困難的,因此,台灣要認真思考的是,開放之後如何針對受到衝擊的產業進行應變?並且透過法律加強規範。....]

古非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10 02:10
讀完本文後我有一個令台灣人民一看就懂的簡單比喻。首先,大家應承認『反服貿』本身無 疑就是一個『逢陸必反』的鞏固台獨政治操作,其次,大家也應承認台獨100%永無成真的可能,但台灣也不是只有統一這條路是惟一選擇(雖然若以千年萬代來說它確實是),台灣大可以『維持現狀』很長很長一段歷史時間,但台灣如今在台獨學亂白衫軍的『廢軍審』以及黑衫軍的『廢服貿』民粹動員之後,這項『維持現狀』的『良性發展』已將快速演變為台灣明示大陸『堅決拒統』的『惡性趨勢』。言歸正傳,這項簡單的比喻如下 : 『「挺服貿」有如大禹治水用疏通之法而最終可良性治水成功,「反服貿」則有如治水去用防堵之法則最終各堤必同時崩潰其敗局必難以挽回』,不信?那我也真的 沒辦法說得更清楚了,這只能去怪台灣人民實在是民粹濃烈不聽勸諫就算神仙顯靈也難以挽救,夫復何言!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10 01:31
憲法不是詞典,是國家根本大法。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江湖外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賊指漢奸
2014/04/09 23:02
嘻嘻!此處之賊指漢奸。您明白了?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學運落幕 企業恐爆出走潮
2014/04/09 19:51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409000920-260301

萊茵堂主(NRTaiker) 於 2014-04-09 21:39 回覆:
珍重。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中國人都稱中國為中國,為何台灣人就要稱中國為中國大陸?
2014/04/09 19:37

非也非也

對岸對外時才會自稱中國,因為他們認為PRC代表全中國(包含台灣),但有關兩岸的事物,對岸不會自稱是中國,而是中國大陸。

台灣人若稱對岸為中國,只有兩個意涵,一、台灣中國一邊一國,二、矮化自己成為PRC的一部份。

不論是一還是二,都不符中華民國憲法。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萊茵堂主(NRTaiker) 於 2014-04-09 21:37 回覆:
原來憲法是詞典。

小浪(來台第七代閩南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本堂支持太陽花有權反服貿,
2014/04/09 19:25

有權反服貿?

也有權造謠?


為了長照永續經營
請多多吸菸做公益
萊茵堂主(NRTaiker) 於 2014-04-09 21:36 回覆:
兩者沒關連。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