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7/14 15:57:42瀏覽2673|回應0|推薦20 | |
沿途,寫下的,是記錄,沒有寫下的,是風景 再美的風景,斷捨可分離告別;再難的落筆,用心可刻鏤無形
2018的11月底某日週五正午,清風溫熱舒緩呼呼擠著微開的窗,揚著嘯嘯聲灌入屋內,幸運服貼於紗窗網格中穿越,該說幸運嗎 ? 風,微微地吹著一屋抖起的塵精靈,它們隨著蟎律動軌跡而飛揚,起~落~起~落~起~的奮力,在一絲一絲化成薄縷的金色光芒中,落定於合宜的一方。
微醺的陽光喚醒忙碌的你(妳)我,道別2018、互道2019 Happy New Year 彷彿昨日事,接軌2020看似浪平裡風起的瞬息萬變,時間在單軌上疾徐前進,從來不吆喝你(妳)我與它同行。這軸上,平凡如你(妳)我,亦緩亦急走著、走著,前後、同行、平行、交叉,熟悉卻陌生、陌生似熟悉,迎向終點時,你(妳)我想留下甚麼? 道別時分來臨時,彼此存留心中的又能是甚麼?
迎來2019己亥豬,轉眼清明、端午皆悄然而去,學子們企盼的歡樂暑假,晃眼已是新學年開始。網路電商強打開學季各式各樣文具、電腦、筆電、3C用品,家長們忙著盤算學費、雜費、生活費與孩子們各種所需費用,而街道的實體商店則早早布置準備宣傳開學季與即將到來的歡樂中秋節檔期貨品。2019下半年就在這暑氣滿滿的夏日與偶來的傾盆大雨中繼續走著走著,來到秋天,早晨迎面吹拂臉龐的風是那麼涼爽舒適,人行道上落葉緩緩而降,隨風旋轉再旋轉,微微陽光裡這般繽紛掃卻了蕭瑟,冷風清拂瞬間,街道再次換裝,聖誕歌聲揚著喜樂與平安。
時間走得悄悄無視外界喧鬧,常說「韶光易逝、韶光易逝」,是不?2019的12月底的正午,暖陽已悄悄地準備收工,換成冷風呼呼擠著微開的窗,揚著咻咻聲灌入屋內,卡拉揚指揮柏林愛樂樂團演奏的「Light Cavalry Overture」(輕騎兵序曲)在午后裡輕飄。換日切鈕,熟悉的Martin Hurkens 「You Raise Me Up」與 Bryan Adams的「Everything I Do」,樂聲緩緩由喇叭飄揚而出地迴盪在空氣中盤旋。緩緩悄悄地進入2020 庚子鼠,白晝午后陽光隔著窗簾仍明亮室內,使用著外子購置的Spotify Premium Family, 播放著來自1997年Johann Sebastian Bach低沉的Suites for Solo Cello,窗外似乎有著甚麼是蠢蠢欲動,倏忽,想起靜滯已久的文章。
2020庚子鼠的春天因著肺炎疫情,全球人們過往的生活型態隨著防疫而悄悄轉變。在這網路的世代中,「數位」這個詞行之已有十數年,此時更躍然而上,儼然成為一種全然的新生活型態代表,並且搭著5G、甚至不久之後的6G,後疫情生活即將展開的同時,各種應用更如雨後春筍般急促竄出。過往不曾搭過此班列車的人們,頓時眼界快速拓展,汲汲擠進跟風於這百花齊放的世界。生活型態的轉變,使得人與人之間存在的微妙距離,將相較於面對面,無論是刻意或是無心,轉而更加速於網路間凝聚或幻滅,在這逝者已逝、來者可追的時刻,總有些仍是須堅守而不可變。這些,你(妳)讀懂了嗎?
夏日白天的微風帶著熱度徐徐緩緩輕飄入屋,不知情的窗簾隨著風的韻律舞動,一波波地往屋內送進。坐在書桌前,指尖依然敲著鍵盤,繼續記錄尚未完成的2018寒假踏春遊Day4,這是此次旅程的終章。 一早悠悠緩緩的吃了早餐與辦理退房後,一家四口拎著行李、搭著捷運,覓得適合的寄物地點,將行李妥善安置。隨即,活力四射地展開Day4終章微旅行。 捷運行進著,車上有一些可愛的圖案與標語,「陪伴是最好的愛」,你(妳)認同嗎? 什麼是「陪伴」呢? 陪伴孩子們,沒有完全的SOP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 標準作業程序),也沒有必然的KPI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 關鍵績效指標)。一千個家庭,可能有一千個不同的教養運作模式與兩千個教養的執行方式、更可能有著三千個教養的陪伴說詞。 但是,教養裡最基礎元素之一 ~ 「陪伴」,並不是所謂的以時間長短衡量,而是,除了相對不可少的時間之外,它存在著陪伴者(教養者)必須去蕪存菁的真心與用心,也存在著陪伴者(教養者)必要的不能全部假手他人,更存在著陪伴者(教養者)絕對切忌的相互比較。 相信嗎?很多事情,在內心裡,一旦沾惹你(妳)好我不好、我好你(妳)不好、、等,或是你(妳)有我沒有、我有你(妳)沒有、、等,所有的所有,終將讓整個事情,不論是場域、人物,甚至是回到事物的本質,這些都將趨於複雜,並且,一腳踏入暗黑的無底洞。待你(妳)察覺,想轉身抽離,卻因早已陷入深淵而無法自拔。 很多時候,你(妳)存乎心的,只是一個「我也可以、我也要有、我的孩子們不會輸,而且,我也一定會贏會超越你(妳)、我也可以包裹成為有美麗糖衣令人稱羨的父母…」。是啊!這樣的存乎心,不可否認的是許許多多為人父母陪伴孩子們時心中所心心念念的寫照,對錯與否難以定論,也並無人有絕對的資格評論。但是,當你(妳)很有能耐的戴上面具、披上偽裝,將這些寫照實質轉化施予虛偽、傷人、嘲諷、霸凌、、等於他(她)人身上、將這些轉化施予謊言、威權、交換、嚴厲、、等於孩子們身上,也許,很久很久的以後,你(妳)確實達到當初施用的漂亮手腕的目的,但是,別忘了,不管你(妳)願意或不願意,它卻有絕對的內在價值影響於你(妳)進而傳承世代,這是絕對無庸置疑的,因為這是你(妳)當初的決定與付諸的行為、態度。
你(妳)可以反駁、可以評論,你(妳)依然可以優雅地往自己想前進的方向前進,畢竟,談論任何事物,包括教養,沒有絕對的方法、沒有絕對的答案,只有當人人走過歲月、歷練上半場人生,回首來時路的點點滴滴時,沒有嘆息、沒有懊悔、沒有為自己找各式各樣說詞與理由,如此這般,依然抬頭挺胸、昂首闊步地不戴任何面具繼續人生下半場。那麼,回歸本質的堅守初衷,你(妳)可以探究自己是喜好面子大於裡子、是喜好裡子大於面子、是擅以威權逼迫、是慣於利用他(她)人良善且偽裝善良、或是以真誠感動、、,在人生前進的路上與任君選擇的同時,這些也正是構建屬於你(妳)散發於外的氣度、氣質。
尊重與信任於親子之間的工程,是外在容易、內在難的任務。 當你(妳)偽裝一次尊重與信任,接踵而至的是擔憂被發現是謊言與欺騙,於是,雪球在看似不得已的情況之下,被動地繼續越滾越大。聰穎的孩子不會戳破,但內心會開啟與你(妳)之間鴻溝工程,頓悟晚的孩子會依循你(妳)的行為模式,再加上自我於五顏六色的現實社會中開啟錯綜複雜地進化模式。
真正的幸福關係於親子之間、於朋友之間、於夫妻之間、於人與人之間,是每一個所遭遇的艱難,攜手患難共進與相互扶持為彼此撐傘打氣、每一個所擁有的喜樂是不藏私地彼此分享與相互真心為彼此感動榮耀。這些不是在他(她)人已有傷口時,而你(妳)卻見獵心喜,以自己的角度,覺得看似渾然無意地再撒一把鹽或是背後再捅一刀;這些也不是在他(她)人歡欣喜悅中,你(妳)以人前看似誠摯祝賀,卻實際人後無所不用其極的酸味挑釁。 捫心自問,你(妳)喜歡在同行路上所有遭遇艱難的點點滴滴當下,他(她)人以這樣的方式對待,並且事後諸葛地回頭以各種名目作為開脫的理由與強加的解釋嗎?我想,沒有人喜歡如此。 自我成就的得來,是需要自己以虛懷若谷的謙卑與適時的釋放膽識、勇敢,認真且堅強展現韌性地用心維護,如此才能永續長久;幸福關係的維繫,是需要彼此以晶瑩剔透的真誠與適時地沒有理由、心機、嘲諷、看戲的給予手拉起跌宕谷底的對方且耐心的陪伴。 能長久的,絕對是彼此走在各自的頻率上,能夠在心與心的聯繫中達成某一正向頻率,並且,給予彼此各自擁有相對的自主空間與自在舒適,也能給予彼此擁有絕對安全感與隨時靠岸避風的港口。這些,不是一時片刻或想到就做、不想就捨,而是在磨合、調整、彼此願意且肯用心經營中延續的。
建立或經營一段幸福關係需要with heart and soul,撕裂或毀壞幸福關係只在一個moment
所以,請審慎思考 – 當孩子們成長養分成為口號的同時,他(她)們最終回饋於你(妳)、於社會、於工作、於家庭、於生活、於自己、於有形、於無形、、,會是什麼?
你(妳)如何釋義「陪伴」、如何執行「陪伴」,如何正視教養裡所謂「陪伴」的真實意義,未來,他們定會真實的在你(妳)我的生活中點滴呈現,在經歷自我生存洗禮,最終成為它存在的樣貌。
不相信嗎 ? 那就請想想你(妳)自己的雙親與你(妳)所建立尊重與信任這條關係線,然後再想想自己經過成長、走過歲月、起伏於現實的社會、讓自身置於不同樣貌的環境染缸之後,你(妳)與你(妳)自己的雙親後來所建立尊重與信任這條關係線,它們在悠悠長長的歲月洗禮下,溯源其建立的本質中,不變的是甚麼? 微妙變化在哪裡? 或是根本已經面目全非…? 這些存在的正向關係、逆向關係、調節因子、干擾因子、、,它們彼此之間有著甚麼樣的連結與影響? 在它們彼此盤根糾結、錯綜複雜如藤蔓般慢慢延展的外在價值 (Extrinsic Value)、內在價值(Intrinsic Value)1,在生活裡如同用力揉著一團麵團般地使勁揉著、搓著、染著、加料著,終而於自己手中形成現在你(妳)的整體樣貌。 Day4 第一站,來到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2——土地銀行行史館3,它是日本勸業銀行在台設置之支店舊廈為經營據點,土地銀行舊總行在此,展區為它的金庫與2樓。 一入大門,迎來舒適的溫度與寬闊的長廊,視覺上的舒展開啟參觀的好心情。見過金庫的大門嗎? 以往在新聞媒體報導或是電視劇裡才能見到這厚重的門,它得經過多道程序才能開啟。在這裡,金庫大門開啟歡迎你(妳)我,帶著愉快且好奇的心情進入金庫,來一趟金庫空間體驗。 踏入金庫之前,記得回頭往長廊方向走,記得拿一張像是存簿樣式的紙卡打印,另外,可以拿一張蒐集印章的紙卡,除了長廊這裡可以用印、蒐集印章,金庫內也有蒐集印章之處。 看到「有土斯有財」這五個字,想到了甚麼 ? 有房子、有土地才是有財富 ? 很多時候,一句話、一段詞、幾個字不追朔源頭了解其真意,常常容易被斷章取義、扭曲訛傳。在《禮記‧大學4》裡「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的原意是指 德是根本、是首要,而有土地則能種植稻米生財,取得經濟來源。無論你(妳)是否認同古文釋義,《禮記‧大學》確實是這樣記載,當教養孩子們的時候,你(妳)會告訴孩子們有良好的品德優先 ? 還是有豐厚的財富優先 ?
多年前的某一天,大兒子正值國小年紀,某天放學回家很沮喪,晚間互動時問了我一個問題:「有德有才、有德無才、有才無德、無才無德,德是甚麼? 才是甚麼? 哪個好?」 在孩子那幼小年紀且提問點的源頭是~~當時是老師跟小朋友們講解「德」與「才」,並當場以同學來舉例說明,而另一方面,老師也正準備挑選安排另一個活動競賽的代表選手。當時,同學眼中的「才」是他(她)們視為非常重要的學科課業好成績表現或是多樣的術科才藝所被稱為的「才華」,「德」相形之下顯得是弱勢表徵,所以,老師舉例說明的時候,每位學生莫不希望自己是那位「…有才」生,而不是「…有德」生。大兒子提問時,敘述課堂當下講解「德」與「才」之後,並說,老師以大兒子是有德無才為例子輔佐說明,在座的同學們莫不哄堂大笑,慶幸無才者不是自己,至於德,在一片笑聲中淹沒,這讓小時候個性屬於謙恭有禮、溫和良善的純真且慢火溫吞型的大兒子很沮喪。 身為父母的你(妳),和孩子互動時,當下該如何處理 ? l 衝去學校與老師對槓? … 果真如此,對槓之後孩子就「有德」與「有才」了嗎? 真的嗎?... … l 罵自己的小孩平常為什麼不再用功、努力、認真一點再一點於課業上,如果來個課業優異、才藝雙全,也不會在今日被人如此舉例? … 果真如此,孩子們課業從此就出類拔萃、才藝就精湛卓越了嗎?真的嗎? 很可惜,無畏無懼或是有畏有懼的對槓或安撫孩子、責罵或是逼迫孩子非得文武雙全成為學術泰斗或是武林第一人,這都不是「有德」與「有才」的粹養。
成長的養分是甚麼? 課業在孩子求學階段是重要的,每天上學、放學接觸它們,種種實質氛圍讓它們儼然重如泰山;才藝在孩子的求學階段是重要的,每天上學、放學除了ㄅㄆㄇ、ABC之外,唱唱歌、彈彈琴、動動手、動動腦的實質操作讓它們也有了舉足輕重的份量。 但,不論是重如泰山或擁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在「是人,都該朝健全人格方向養成與前進」之下,課業和才藝,它們只能算是眾多成長養分之一,過與不及都無法讓芽兒良好,重點是如何將養分內化為正向成長的要素與精粹。
成長的養分是甚麼?在之前撰寫的「為什麼讀書5」這篇文章中,也許可以得到一些解答。
閱覽文章至此,你(妳)會告訴孩子們有良好的品德優先 ? 還是將「才」視為豐厚的財富優先 ? 在兩者都重要的前提下,這是一個值得思考與權衡的議題。試想,未來孩子們身處社會多變、多元的環境之下,希冀獲得外在讚美糖衣的同時,請思考甚麼才是你(妳)想協助孩子擁有真正一生需有的人生態度、一生受用人生價值,它們存在的意義取決於你(妳)點點滴滴給予孩子們的養分。 金庫內是靜態展,版面上可以看到土地銀行一路發展與台灣金融演進發展史的圖文並茂說明,其中,「媽振館」是取英文 Merchant,指從1860年開始在台灣從事存放款業務的私人機構。在參觀展覽的當下,這張類似流程圖的「清代茶葉貿易金融的融資方式」讓我佇足良久,很仔細的看著其中說明,對「媽振館」這三個字也印象很深。如果無法親自走一趟土地銀行行駛館參觀,在105年3月29日第144期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6中敘述第一家台灣人的銀行-嘉義銀行文章裡第一段的說明文字,應該可以輔佐理解這張圖。 金庫內的走道並不寬敞,狹長的每個展區由層層木架建置,也可見到支撐的木架與木材質料的展覽版,其上有靜態的內容介紹。在古裝戲劇中,經常可以見到拎著一長串銅錢的食客到客棧吃吃喝喝,在時代現代劇中也可見到富家闊少、少奶奶管理自家經營的錢莊,還可見到亟需周轉的人們匆忙進入票號,倒是「兩替商」在戲劇裡實際是有的,但是這名詞是我比較少見到。如對商業網絡與貿易行程略有興趣,不妨參考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林玉茹於2007年6月新史學18卷2期發表的 〈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 ——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 內地的帆船貿易7〉這篇文章,定能對這篇記錄文中此展區貼圖裡的程序圖或是記錄文裡的一些相關詞彙有深入瞭解與感受。
不論是錢莊、票號、兩替商,它們都是東方傳統的金融機構,演進至今,哪還需要拎著很重的銅板或是抬著大木箱裡頭裝著銀元寶、金元寶,也不需要匆匆忙忙的趕時間,只需四處可見的行動支付「嗶 -- 嗶 --」或是鍵盤上動動手指頭即能搞定。實體銀行、網路銀行、數位銀行、純網銀,不論是哪一種方式,資訊安全性與政策、法令、技術、實行方式、配套措施是所有人擔憂的,如何完善也是考量是否採用任何方式的首要條件。正巧,於數位時代8網路雜誌看到一篇〈純網銀、數位銀行、網路銀行差在哪?一張表看懂代表業者與特色9〉,分享大家參考。 接著繼續走逛,來到「清代茶葉製造交易簡化概念流程」展覽板前面,望著簡單的交易程序與不少包裝圖案設計,腦中隱約浮現於101年曾經修習一門「臺灣經濟發展史」,課程進行中除了書籍閱讀、個人報告,教授會就當週主題播放與課程內容相關的影片,影片是由《臺灣史望春風10》中某個單元擷取片長十分鐘左右,這一系列的影片是由中華電視公司製作的教學節目,主持人是臺灣史學者李筱峰、戴寶村,每當他們出現之前的片頭會撥放著望春風的曲子,這時,教室裡燈光切暗以利投影機放映。雖然,這是開始感受欣賞影片的輕鬆氛圍,但是,課堂中的我們,其實都很專注的盯著影片,當影片結束後,教授會就當週書籍閱讀與課堂同學的報告進行解說與互動討論。學期末則是自己必需挑選一個主題撰寫一份研究報告,整個學期結束真的很難忘記這樣的課程安排與進行方式。 因著當時修習這門課程,讓之前地理、歷史不佳且甚少主動有興趣欣賞與仔細閱讀理解的我,在這樣一個學期的學習與訓練之後,閱讀或是欣賞相關影片時,也會放一些心思於其內容深度想想與思考。 在這裡特別感謝一位美麗、大方、熱情、智慧與氣質兼具的學妹朋友(其實,我比較喜歡稱她為朋友),當初因她的邀約與傳送欲選修這門課程教授的課程大綱網址讓我參考,仔細閱讀之後,我才決定選這一門之前根本不可能出現於生命中選擇的課程進行修讀,也進而由課程裡了解糖業、茶葉、、等貿易,還有老師介紹印象很深且後來於幾個大小不同展覽中見到的兒玉總督雕像或文稿說明,謝謝這位朋友當時的邀約與一起修課。 雖然,在前進無法回頭的時間軸上,每個人的人生都如同乘坐列車,在選擇上車、決定下車裡遇見、分離,曾經的相逢、緣份的深淺、過程的好壞,這些,即或是只能往前的日子,留下的足跡都是一種曾經。 想想,如果當初如果自己連她寄給我參考的課程大綱都不看一眼就直接拒絕,哪有後續這些內容印記腦中且與之連結成為日後素養元素的一份子。 所以,有些時候我們可以不照單全收,但是,也別急著說NO,參考且審慎判斷之後做了決定而勇往直前,人生,何有不能? 因它,而有可能,是不? 整個二樓,不僅僅展示東方傳統金融機構,也展示西方近代金融機構。看到木箱裡放些甚麼麼? 來~ 近一點看看… 沒錯,銅板、鈔票、、各式各樣白花花的鈔票、銀子展示於箱子中,是你(妳)我日常都需要使用的。現實生活中,沒它,萬萬不能,有它,不一定萬萬能。但它,是天使也是惡魔,在生活中,能因它而有可能的歡樂與美好,也因它而有可能的撕裂與交惡。你(妳)說,它能不重要嗎?它很重要,但卻不是你(妳)拿來遺忘真實、拋掉初心與誠正的說詞。 展間裡可以見到原來場地的金庫樣貌,走在其中,並不似剛進入金庫大門感到一股嚴肅冷峻,反而有種走逛木頭材質店清新的感覺。看到鐵製樓梯,沿著繼續往上走。 瞧瞧,這張照片的正中央是甚麼呢?乍看,我只能猜測應該是一種繪圖的工具,沒錯,正是繪圖器。 國小低、中年級的時候,家裡附近的大馬路只有一條,那個年代,沒有開通很多其他道路。中午午餐時間通常都是美少女騎著巧比(輕型摩托車,我都稱巧比50)送熱騰騰的便當和水果到學校給大哥、二哥和我,有時父親有空,也會騎著鐵馬三輪載著母親送午餐給我們。 曾經,班上同學看到我的午餐是目瞪口呆,因為不只便當菜色佳且熱騰騰(美少女每日現做與即時送達)滿溢色香味的內容之外,還有滿滿愛心。夏天時,印象很深的是有時餐後水果是半顆小玉,當我將便當食用結束後,開始享用水果時,我緩緩用湯匙舀著小玉往嘴裡送,這時,有幾位同學湊上來,嘴巴張著、眼中帶著羨慕地問我:「哇~~半顆小玉?!妳才剛吃完那個便當盒!水果,妳是要吃到甚麼時候?… … 」、「妳會不會吃不完啊?我可以幫忙吃 … …」、「好好喔,妳媽媽都幫你送便當,還有水果… …」、「妳媽媽都做好了就送來喔?… …」… …。 之後,只要每日中午,美少女從遠遠的樓梯轉角拎著熱騰騰飯菜往我的教室前行,午間在走廊打掃的同學們見到,即會往教室內打Pass,然後,教室內,我的同學們一群趴在窗戶,小小臉龐望著美少女不疾不徐來到,熱切的與美少女打招呼,而我,得等他(她)們打完招呼,才能由空出的小小位置領到我的午餐。這些過往,偶爾回想都不經莞爾一笑,它們是我所珍視、珍惜的曾經與回憶。你(妳)呢?什麼是你(妳)所珍視、珍惜的曾經與回憶呢?
父親偶爾會接我放學,有一次,父親繞道到他服務的學校,要我等他下課再載我回家。父親當時是一位數學教師,坐上父親的鐵馬三輪車到了學校,只見父親取用教學的教具,其中有大型的三角板、黃色撥珠的算盤、直尺、、等,但是,並未見過如照片的繪圖器。 兒子們讀幼稚園那幾年,平常傍晚,如果父親身體並未不適,他會幫我接大兒子、小兒子回家,回家之前,經常先分開載兩兄弟在家裡附近晃晃。曾經有兩次,一次是父親交給我兩個藍色的小盒子,上面有小叮噹的圖案,裡面則是圓規、正三角板、三角板、直尺,當時我有些納悶,我問父親,孩子還小,怎麼現在買這個呢?父親當時只跟我說先收著,孩子以後會用到且記得跟孩子說是阿公買給他們的。另一次是父親交給我一個袋子,裡面是一些工具,有一般數學用的、量測用的、繪製流程圖的綠色小板與黃色或橘色小板、、,其中,有個類似照片中的工具,這工具是塑膠製品,延伸的長度比照片中長許多而且,是沒拆封的。我還是帶著疑問請教父親,父親還是跟我說是給孩子的,孩子以後會用到,記得跟孩子說是阿公買給他們的。聽從父親的話,等孩子大了點,我和大兒子、小兒子曾經一起研究那個繪圖器,疊疊套套圓形的銜接關節環,最後,再套上小鉛筆。它可以從任何一個想當支點的固定點位置,然後如同消防車雲梯般的伸縮拉長延伸到想繪製位置的另一點。當時,大兒子、小兒子和我都覺得這個工具好神奇!雖然,市面上不乏可以買到這類工具,甚或相較於這工具功能更佳的,然而,父親想給予孫兒們與我的愛,是以如此無形地延續著。而今,即或父親已經離開我們13年,除了想念父親之外,也很感恩父親為我們所做的點點滴滴,雖微小、但無價。
嬰兒呱呱墜地時,每位娃娃都會領到一本人生使用手冊,父母手上也存在著一本導引手冊。猶如人人推開厚重的金庫大門,導引者猶如師父領進門,娃娃門在其中穿梭亂竄、閱覽嬉戲,是不是如同修行在個人呢?同樣都可以說到過金庫一遊,但是,是蜻蜓點水、走馬看花,或是仔細閱覽、慢慢欣賞、導引著與有沒有適時地輔佐、自己有沒有吸收內化,這些,並不是壓個印、揮個到此一遊,然後就皆大歡喜。 去年,新的課綱- 108課綱上路,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有人覺得可以嘗試看看、有人覺得這怎麼能試試看。眾說紛紜、眾多議論中,多元學習(多元智能理論)、PBL問題/任務導向學習(Problem/Project -based learning)、自主學習、PISA閱讀評量(閱讀教育)、STEAM跨領域學習(STEM教育,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工程、Art 藝術、Mathematics 數學)、、等,這些方法的本質,對一個正在學習中的孩子都是不錯,本意應該也是良善的,它們建構孩子們在學習網裡的廣度和深度。 在科技應用下,我們試圖透過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使其豐富環境的軟硬體,並且更加精進賦予其擁有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能力,希冀有朝一日實現科幻電影裡的情節。 相對的,生活裡,孩子們的學習除了各領域裡該有的深度學習,在這世代裡,更應該讓孩子們擁有實質的深度思考(Deep Thinking)、深度匯談(Dialogue)的能力。 身為師長或為人父母的你(妳)喜歡哪種方式呢?
∞∞∞∞∞∞∞∞∞∞∞∞∞∞∞∞∞∞∞∞∞∞∞∞∞∞∞∞∞∞∞∞ 記得2015年12月,我曾經在一位臉書朋友分享親子天下第11期11 封面主題為「戰勝功課」教育現場教育趨勢專欄文章「學習新世紀:作業少一點,體驗多一點12」裡留言: ================================== 我是覺得對"功課"的定義,大人和小孩要先搞清楚,而不是只侷限在討論"老師指定"的範疇,這樣家長才不會因為焦慮瘋掉、老師不會因為上司制定的到底要不要給功課而被貼上老師爽過頭標籤或老師被罵到臭頭的親師互不信任爭霸戰、小孩不會因為"功課"多少處於極度歡樂虛擲光陰或是沉重壓力無法負荷。 我是較贊同由 Project 的方式導引孩子探索發現他們的潛能與激發興趣。Project的方式並不會讓功課量減少,但那是對"功課"不同的角度詮釋,少的是反覆大量海量方式練習,多的是要導引讓孩子有基本的責任態度,對Project負責任、肯自主學習找資料,由已知挖掘自己未知的(加深),由已知推敲關聯自己未知(加廣)、學習在有限的時間內管理掌控整個Project進度、、等。 不過,我並不認為基本的學習、基本的練習,所謂的反覆練習是不需要,相反的,這,也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是培養毅力、挑出細微問題在、更重要的是學習肯蹲下 與 彎腰,所以,蹲馬步紮實與否是在練基本功時奠定的。 所以哪!作業與體驗都是需要的,如何導引應該才是根本,這兩者百分比的配置在於實施的方法。 ~以上淺見 分享 ==================================
所以,如果政策、措施、實施方式、評量方法、回饋機制沒有準備完善,親師生沒有正確心態、也沒有包容接受的彈性、、等,做決策的一方無傾聽與廣納諫言的肚量,實行者以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或是表面拍手應和偽善配合、骨子裡是使用鑽洞得成績贏掌聲響名氣的方式實施,那,真的不是多元學習、自主學習、PISA閱讀評量、STEAM跨領域學習的本質想引領的,對於後續,也真的令人堪憂。(關於多元學習(多元智能理論)13、自主學習14、PISA閱讀評量(閱讀教育)15、STEAM跨領域學習(STEM教育,Science 科學、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工程、Art 藝術、Mathematics 數學)16、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17、深度學習(Deep Learning)18、深度思考(Deep Thinking)19、深度匯談(Dialogue)20,可以點選文字連結到這些術語的超連結或是參考文獻裡查閱並且閱讀它們的簡介)。 經過這幾年的觀察,可喜的是許多默默實質付出的師長與被點燃動力之火的學子們相互的努力下,艱難而辛苦地來到現在,雖不能說盡善完美,但是,至少披荊斬棘、嘗試轉變、開拓未來。當然,現今的制度有不適與缺失,它們仍需要修正與調整,而所有人,尤其是為人父母,都會希望一個制度的實施是完善的、公允的,如若不夠完善,也需要有配套,這個要求應該並不過分,然若是不公允、不完善、無配套,決策者也須要有肩膀擔起該負的責任,而不是讓一屆又一屆的莘莘學子承擔。
之後的文章中,除了新的分類《攝影 ‧ 瞬間 ‧ 永恆》將整理家人業餘的專業拍攝、攝影照片與大家分享之外,也將於《教養 ‧ 翻轉 ‧ 學習》整理撰寫分享這十多年應用它們於大兒子、小兒子學習導引,及如何於孩童的家庭教育中擬定方式、於生活中實踐、優點與缺點、實踐安排的時間點的問題、普遍實踐的掙扎點、做與不做都好嗎?、、等。已經撰寫的「點點滴滴這一路21」分類,它屬於生活點滴與心靈滋養,而《教養 ‧ 翻轉 ‧ 學習》這各分類將分享在孩子們的成長歲月裡,如何將這些學理應用於生活。另外,過往於臉書撰寫的貼文,適合這些分類的文章也將整理發表。
目前不論是教育界或是業界,已經有很多單位、商業機構皆有進行孩童這些方面的學習活動、導引者這些方面的教導如何導引的學習活動,琳瑯滿目的許許多多教育現場將案例、範本提供親師生參考或選擇。而這裡,我想寫下的是記錄,不是攀比或較量各種方法或是強調什麼與展現什麼。這裡,只是一位素人媽咪陪伴兩個兒子們成長的教養方法記錄且分享。如果你(妳)認同,可以參考,但是記得,將下面兩段閱讀之後,再決定。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適用於A孩童的,不一定適用於B孩童。我想任何一位父母,當閱讀教養方面的知識、文章、方法時,都不能全盤接收而自己不加以審慎思量就進行複製方式與實踐,或者只特別挑選覺得在A孩童與B孩童身上看似成功且「成績斐然」、「成績佳」、「狀似亮麗」、、等這些案例,作為導引方針,畢竟,每一個家庭的氛圍與所有的環境、彼此的關係、、等,即或相似,在抽絲剝繭下,只要牽動其一,都有著截然不同的影響因子存在。
我所能建議的是身為父母的你(妳),閱讀瀏覽文章之後,首先需要的是營造家庭真正和樂溫馨、恬靜平淡的氛圍,當幸福緩緩自然地無時無刻每日環繞的時候,再思索建立自己的一套方法實施,因為,當那時刻來臨,你(妳)於教養灌溉養分的給予,會認真深切思考這是否是「孩子想要追逐的…孩子的夢想」,還是「自己曾經想要… 自己曾經的夢想,現在… 想要在孩子身上看到這個未竟之夢」。在你(妳)對孩子說「我是為你(妳)好」的同時,別忘了,孩子並不是不懂「什麼是你(妳)口中的好」、「什麼是你(妳)心中的好」、「什麼是你(妳)腦中的好」,他(她)們更懂甚麼是你(妳)套疊的,甚麼是他(她)們自己構築的。
∞∞∞∞∞∞∞∞∞∞∞∞∞∞∞∞∞∞∞∞∞∞∞∞∞∞∞∞∞∞∞∞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
以看一場展覽來說,尤其當家長們非常忙碌、孩子有面臨升學階段或是經面臨出社會階段時,很多人會說「浪費時間」、「對小孩沒有實質幫助」、「小孩考試會考這些嗎?」、「這些有算在在學成績裡面嗎?」、「小孩哪會記這麼多,去過之後幾年你(妳)問他(她),小孩不是忘得一乾二淨?」、「對以後升學又沒有幫助,去那麼多做甚麼?」、「這對將來選系有幫助嗎?」、「這對申請入學有幫助嗎?」、「這對未來工作又沒有用!」、「這能做甚麼?花錢、花時間、花體力,有時還搞得大家都不開心,對自己也沒好處」、「唉喲!裝甚麼懂啦!你(妳)是有看懂喔?真的有提升心靈?…少假了…」、「多看幾場,能吃嗎?沒賺到錢,還多花錢、多燒錢,小孩也沒有變得喜歡念書、成績也沒有變好,大人也沒有因此多一些收入… …」、「做這些做甚麼啦?!送到外面去參加活動,你(妳)開心、我快樂,小孩更高興吧!」、、、「這又不能為自己帶來財富、增加薪資… …」、「一場展覽談甚麼心靈提升,太抬舉了吧!… …了不起PO文炫炫吧!」、、、等。
我想,有用與無用、值得與不值得,只能看你(妳)怎麼擬定、實施、回饋、輔佐、配套,最重要的,還是自己怎麼看待的心態問題。如果一直都是抱持的上述心境進行看展覽、參加活動、、等,即或你(妳)已儼然成為VIP或VVIP,實際上卻仍是沒有瞭解多元學習、自主學習、PISA閱讀理解、STEAM跨領域學習、深度學習、深度思考、深度匯談、、等這些方法的本質意義與其深層所蘊藏的實質想引領的,自然而然,你(妳)必然視這些如敝屣。
生活裡的微觀,往往於不經意歲月裡,悄然涓滴成河形成生命裡的巨觀
多帶孩子看幾場展覽,靜態或動態都好,試試,不都來個只壓印、揮個到此一遊,行前、旅遊中途、看展當中適時互動、回程後聊聊旅程、日後適時地運用看展內容於生活中,在深度與廣度的無形延伸中,相信你(妳)會感受到不管是有形或無形的些微變化。
但,這有一些事前須知:如果身為導引者你(妳)的引導態度與期望心態沒有調整,即或你(妳)帶孩子看了非常多場的展覽、讓孩子參加非常多的活動,填鴨的迫切或放牛吃草的隨意、過高的期望要求或總是到此一遊過的自我安慰、、,這些在之後都將成為過往,卻仍會當下成為形塑孩子未來外在與內在的點滴。倘若不相信或是心存懷疑,那就親自連續執行3 ~ 5年 或是 10 年,再回頭來看看這篇文章的這一段吧! 人生,凡走過必留下痕跡 看完了土地銀行的行史展之後,繼續走著走著,突然望見樓梯的另一方放置一個桌子,有幾位服務人員正在準備,詢問之下,走廊的另一頭是一個簡報視聽室,裡面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屋頂保持原有建築的木製樑柱,挑高讓這空間更有相對的質感。影片就要開始囉!親、大兒子、小兒子與我挑了好位置坐定,開始欣賞由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會22透過英國Wildscreen的協助舉辦第七屆的WildViewTaiwan Film Festival in association with Wildscreen23 (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所引進台灣20部世界頂尖的生態環境紀錄片,進行為期一年的巡迴播映,展期為2017 / 07 / 14 至 2018 / 06 / 30 的其中一部影片。 影片的片名 -- Legend of the Deep: The Giant Squid24 (深海傳奇大王魷魚),片長大約52分鐘,也是該影展中獲得「2014克服萬難獎得主」的影片。 我們一家四口何其幸運地能在台灣博物館土銀展示館的簡報室裡觀賞,而這並不是一開始就安排在微旅遊之中的活動,撰文的此時,回頭仔細對照查詢,才知道台灣博物館藝文活動查詢平台25有其簡介資訊,這是在2018年1月、2月辦理的春季放映計畫活動其中一部影片,另外在台灣博物館臉書26也有活動介紹。 大王魷魚這部影片是由日本NHK電視台、日本海洋科學與技術中心27(Japan Marin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enter,JAMSTEC)和美國Discovery電視台共同資助協助,主要由日本國家自然科學博物館的動物學家Tsunemi Kubodera (窪寺恒己博士)領導的跨國團隊搭乘56米的研究船Alucia,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外海進行6週的調查航程。NHK電台與博物館長期合作,Dr. Tsunemi Kubodera 長期研究如何調查深海裡大王魷魚與如何記錄動態影像,有關於Dr. Tsunemi Kubodera的維基百科28說明、研究學者地圖29與任職博物館官方網站個人網頁30可以參考連結。 在網路上找到一位生命科學退休教師freak的部落格裡有關於這部影片內容的四篇文章,標題為~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一31、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二32、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三33、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四34,描述的非常詳細。另外, 在公共電視紀錄片平台裡的公視主題之夜也有這部影片「大王魷魚傳奇35」的簡介與映前引言36、一分半鐘的影片介紹37、映後討論(1)影片38、映後討論(2)影片39,其中,映後討論的受訪者是Dr. Tsunemi Kubodera,他是當時進行該次研究團隊中的一位在澳洲昆士蘭大學的台灣研究學者鍾文松博士,最後,附上這個計劃中另一位主要參與科學家Dr. Edith Widder (艾迪絲韋德博士)的TED Talks影片「How we found the giant squid40」與Dr. Edith Widder的Wiki41介紹,她是一位研究生物螢光的世界級專家,而鍾文松博士當時則是這位女教授所指導的博士生之一。
時隔至今,回想這天上午十點踏入視聽室的瞬間,與當時坐在視聽室內觀賞這部影片,當下感受到的震撼與感動仍存留於心。隨著影片,思緒進入科學家、研究人員、工程師、、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挫折中,不斷修正、調整,藉由每一位自身過去累積的經驗設計研究方法、思考解決方式、共同討論、努力實踐,雖然當中有意見分歧、極度覺得希望幻滅的想放棄,但是,最終,深入海底1000公尺繼續、持續,團隊計畫Plan A,備案不只Plan B,尚有Plan C、Plan D、Plan E,終於在深630公尺的海底與大王魷魚有了23分鐘的相遇,捕捉到其美麗的影像。 窪寺恒己博士是一位研究魷魚40年的科學家,為了追尋大王魷魚、揭開大王魷魚謎團與NHK合作進行這個計畫,耗費十年的心血,當時窪寺恒己博士已經年近60歲,也曾說這應該是他最後一次潛水航程,那23分鐘奇妙且美麗的相遇,讓他對自己的研究生涯無憾。
我相信曾經進行研究的人或目前正在進行研究的人,在這些屬於人生百態下的研究百態中,所有人可以自己做決定,決定自己想要成為哪一種研究者。如同在人生中,所有人也可以自己做決定,決定想讓自己成為哪一種人。 如果你(妳)是一位真正熱愛且願意專注投入熱忱於研究,讓其成為「職志」而不是將自己成為「從事」「做」研究的人,一定能真正由衷體會等待、追尋而到相遇的那23分鐘無比動人的感動。
記得兩個孩子國小、國中時有機緣進行研究,從學習如何做研究到自己親身開始找方向與主題、思考訂定探討想提問的且制定研究步驟與所需實驗器材和物料清單、進行文獻資料蒐集與探討、設計研究方法與實驗步驟、進行實驗與修正調整、整理實驗數據、撰寫研究報告、製作簡報檔、練習口頭報告、接受評審評議與建言、再次重回研究進行調整、、等,這其中的學習不僅僅只是知識、只是研究、只是動手實驗的閱讀、理解、過濾、整合、綜理,還有思考、反思、恆毅、謹慎、膽識、、等能力的養成。
如何由途中遇到挫折的一點一滴侵蝕信心,在許多時候環境不予我時的一點一滴追打士氣,在累積滿滿自我懷疑負能量而想完全放棄,最終,仍能繼續到找出進行研究帶給自己的價值與意義。這,是一條漫長的學習路程,做,不一定會好、也不一定會有實質成績上的收穫與回饋,不做,不一定不好、不一定就實質上少了些甚麼。 做了這些,並不是意味著孩子們以後就必定朝這個方向發展,也不是當下孩子一定必要有這部分漂亮的成績證明自己或是彰顯自己多有才能。而是做了這些,在這一路上,孩子的這項屬於研究方面的學習,不論有形或無形的,是否可以真的內化於心成為一生受用的養分,不論艷陽高照、颳風下雨,都能找回初衷與初心地繼續前進,即或最後只是獨自一人地前進也無所畏懼。
若是幸運地朝這方向,也許未來的有一天它會以某種形式成為孩子一輩子追尋的基石,而不僅僅只是在乎當下成功一瞬間或是後續研究可能帶來的名、權、財、勢,亦即俗稱「世俗」附加價值和社會地位的表徵。這,聽起來有一點抽象,以白話說,就是每一份研究學習於孩子們的生活、工作,所希望帶來的是能建立相較於名、權、財、勢的附加有形價值之外,更多的是內在無形價值的滋養。
我想,可能許多人閱讀至此會嗤之以鼻,認為那些在成長過程中,哪一個人不是隨著歲月成長,在與日俱增的壓力與情緒相互作用產生密閉巨大織網下,不追逐這些,難道要吃風喝雨嗎?追逐這些,有錯嗎?現在刻意談這些,是要降低自我競爭力嗎?其實,不然。
真正能帶在自身身上的競爭力,是在每一階段審視自我是否「用盡自己全力、認真對待、自我堅持、努力不懈,並且,最重要的是在不搭順便車的情況下,讓自己能超越自己、自己能比上一個階段的自己更好。同時,在這階段的環境中,是否融合與適應良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光,讓自己有動力拼比下一個階段的自己,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的樣子、成為自己想要過的人生」
如若,你(妳)所給予孩子們的人生價值與動力是「對自己手中握有的不需珍視,但要積極奮力取得他(她)人的手中所有物」、「你(妳)去讀一個小時的書,可以玩電腦或看電視10分鐘」、、,這樣的行為模式與心態,在現今世代中,談論對錯並無多大意義。但是,在你(妳)認為這是一種動力來源的同時,最後,你(妳)拿了什麼作為交換?這是值得思考的。
別問我,為什麼。也許身為父母的你(妳)覺得很成功、很榮耀,同時,你(妳)也很開心,但是,千千萬萬別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卸下所有外在,卻幽幽地獨自傷懷某些逝去的涓滴。畢竟,這些是你(妳)給予型塑與滋養自己孩子們的你(妳)所定義的人生意義、人生價值、人生態度、成就意義與成就價值。生命的誠然可貴在於懂得責任所在、懊悔無用。我相信,這些,你(妳)都懂的。
∞∞∞∞∞∞∞∞∞∞∞∞∞∞∞∞∞∞∞∞∞∞∞∞∞∞∞∞∞∞∞∞ 不論何時,學會對自己負責,是一種成長 ∞∞∞∞∞∞∞∞∞∞∞∞∞∞∞∞∞∞∞∞∞∞∞∞∞∞∞∞∞∞∞∞
2019年的此時是108課綱正式上路的元年,在探討「素養教育納入體制學習」與「成績 與 成就 之間的拔河或妥協」、、等,倘若一路前行著眼的仍僅僅是以有形的外在較勁,那麼,未來,並不會忠實呈現素養教育所帶來的真正影響,只會留下更多的外在攀比與勢利。有形成如容易、無形成如難。當有一天,褪下包裹在自身外表美麗讚賞有加的糖衣,想想,自己還剩下些什麼?
能成為一輩子追尋的,往往先從探索開始,有了探索、產生喜愛、進而熱愛,這過程並不是一直線,而是必須適時添加養分、適時修剪、適時有些回饋、偶爾轉彎、偶爾暫憩。在看似前進、後退、不進不退之中,本著初心、一直勇敢且自信地持續前進,才能成就所謂的無憾。
這,不容易,但,值得做。
分享在Dr. Edith Widder的演講影片最後一段話裡首先提到的: Exploration is the engine that drives innovation. Innovation drives economic growth
與這段話中引用Dr. Edith Widder認為原本應該和他們進行但卻未能一起進行這一次探險的潛水電影製作人Mike DeGruy42曾經說的一句話: If you want to get away from it all and see something youve never seen, or have an excellent chance of seeing something that no ones ever seen, get in a sub.
Dr. Edith Widder的演講影片最後一段話讓我沉思很久,即或自己的學習領域與她(他)們相差甚遠、無任何交集,這一段話仍深深感動我。在不同的領域裡學習、探索,如果能透析、想透這一段話,定會有所收穫。
還想不透嗎?另外再分享1部Mike DeGruy的TED Talks影片:Hooked by an octopus43 。 看完了影片,來到三樓的常設展,同時也是古蹟修復室。如果在進入臺灣土地銀行舊總行這棟建築物之前走過建築物主體外圍騎樓,並且抬頭仔細看高聳諾大的柱子與雕花,走走逛逛古蹟修復室時,一定能更有感受。如果進入古蹟修復室時,還未曾仔細見過,也沒有關係,先走走古蹟修復室,仔細看看古蹟修復師如何修復保存,等到要離開這棟建築物主體時,走在騎樓下,抬頭看看,一定也能對之前在古蹟修復室裡的參觀,有一些收穫。附上台灣博物館網站的子網頁土銀展示館44連結,內容有展示內所見的古蹟特色工法說明。 結束參觀古蹟修復室之後,繼續沿著指示方向走,站在樓上即可望見一樓的大型恐龍,這是土銀展示館一樓演化廳「古生物大展-生命的史詩與演化共舞」的常設展。第一眼看到懸空吊掛的恐龍時,腦中快速閃過之前任教屏東時曾經由學校派至英國學習與參訪的假日,領隊老師領著我們一行共六人於假日滿滿的景點參觀行程,其中參觀英國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 London)45,當時,入門華麗如宮廷大殿與超大型吊掛恐龍,令人很震撼,走逛其中,更覺得人立於浩瀚知識海前,猶如星空下一粒微塵,懂得謙卑,才能讓自己擁有更大的臂膀擁抱,讓自己如同一塊海綿擁有吸取知識海的能力。 演化廳這裡雖然空間相較小非常多,但是,如若沒有出國旅遊且往後想隨時多走訪幾次,至少,土銀展示館有其生活上交通的便利性,所以,仍是不錯的選擇。尤其,在教養的範疇領域裡,生活日常裡的經常性與偶爾點綴的豐富性是必須兼顧的,如果身為導引者的你(妳),認為每次都只灌溉豐富的才是王道,那麼學習路上的孩子們會很容易忽略經常的重要與其形成的內在。我們不也常聽到教養專家提到,對於孩子,除了給予基本的溫飽、適時且不寵溺地支持,也要適時地施肥與修剪、引領他(她)們豐富視野,讓他(她)們心與夢想可以壯闊,但,也必須讓他(她)們深刻瞭解心與夢想必須一步一腳印踏踏實實地去追尋。所以,如何配置比例與取得平衡都很重要。而且,如果自己手上目前本錢、資源不多,可以先從能進行的開始,這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畢竟,孩子們成長是如同歲月不待人,是無法暫停於你(妳)我將自己調適到最佳狀態之後。 往前走,是屬於介紹「寒武紀大爆發」,甚麼是在這個5億4100萬年前到4億8500萬年前裡的生物呢?科技大觀園2016年發文於官網的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系李家維教授講演影片「再看寒武紀大爆發46」對寒武紀大爆發可以有更多了解。見著化石、也閱讀壁面上的說明,瞧瞧,菊石和鸚鵡螺是不是真的長得很像呢?但是,可不一樣喔!壁面上有清楚的圖面構造相異圖。 望見這鸚鵡螺,讓我想起大兒子國中時的小故事,當時記錄在「教養·翻轉·學習47」分類下「提問48」這一篇文章。當時,在導引大兒子、小兒子自主學習部分已經有一段時間,且也在已經有一定的回饋下持續前進,大兒子提出一個圖形裡小小的問題,與繪製螺線相關的問題,但,實際上,由此提問切入「阿基米德螺旋線」是一個很好的導引時機點。
我想,當我們帶孩子們參觀展覽的時候,多花一點心思或時間陪伴,先讓孩子們養成自己主動願意閱讀展版的說明,而不是只走馬看花的走完全程,慢慢地放手讓孩子開始自我探索,但也在適時提出協助,這樣的方式,累積多次之後,於日常生活中悄悄地將各種基礎、關連與擴展的相關知識或想法、價值觀、、等,導引入孩子的學習中,這較容易形成一種 1+1>2 的回饋,如若沒能如此,至少 1+1 = 2 是看得見的。 接著,看看「登陸-水陸大躍進」展區,這裡的展版說明使用許多樹狀架構分類圖搭配詳細說明介紹,這種方式可以讓參觀者很清楚的認識魚的家族譜系,另外也有一些模型可以對照參考。 看到這張照片,你(妳)會聯想到甚麼?拜現代科技所賜,在導引孩子的時候,所使用的教具不再只有筆、紙張、自製的教具、、等,也可以運用一些軟體工具。雖然很多家長會認為科技是一種讓孩子耽誤課業的怪獸,但是,「水能覆舟、亦能載舟」,這得端看日常你(妳)都如何擁抱科技,而孩子們見怪不怪、習以為常,如此擁抱,能說甚麼呢?當然,也別因為如此,就全斷了擁抱科技,例如:家裡不裝電視、不使用手機、不接觸科技產品、、等,我想,「物極必反」的道理你(妳)我都知道,也都不願意見到。之後的文章會納入分享與介紹一些有趣的輔助學習APP。在此,容我先繼續往下撰寫此文。 繼續走逛,如果帶小小孩到此,可以在3D照相區拍攝留念。另外,這裡也有一些恐龍化石的介紹,如果家中有恐龍繪本或百科,曾經與孩子互動閱讀過這些,這時,正是與孩子一起參觀互動的最佳時機。所以,帶小孩來此參觀,可別完全的「自由行動」,適時地融入孩子們的世界,以他們的視角觀看,也許,你(妳)會有驚奇的收穫! 雖然,每個孩子的特質不同,但是,多數的孩子在沒有適切的導引之下,是以「遊玩走逛」方式進行,如果,一開始就是以這種方式,日後你(妳)想加入或融入孩子們的「走逛方式」,只怕回饋的不是和樂融融,而是衝突連連。 喜歡花花草草、昆蟲世界嗎?這裡是「大森林世界」展區。 在我小的時候,跟美少女到市場或是舶來品跑單幫店裡逛逛,第一次見到黃黃的像石頭形狀裡還有昆蟲的東西,覺得很新奇,老闆娘阿美阿姨跟我說那是「琥珀49」,然後,她從櫃子裡取出一個手串,跟我說這是「蜜蠟」,告訴我這兩者相同處與不同處、還有價位也不一樣,甚至讓我觸摸琥珀與蜜蠟這兩者看看有甚麼不同的感覺。之後,陪美少女逛逛市場或是一些經常走逛的店家時,美少女都會讓老闆或老闆娘跟我介紹產品,因為她知道我會提問,老闆或老闆娘熟識的情況下,教我認識玉的種類、金、銀、銅或其它飾品材質的差異與價位差異、鑽石切割與鑽石的戒台、、等。 國中時期,在音樂班裡學習的樂器是南胡,記得第一次音樂老師發下樂器並且解說樂器構造,還特別給每位學習南胡的同學們一塊也是黃黃的長方形狀的東西,看起來狀似琥珀,但是又沒有蜜蠟那般,因為不是如琥珀有點晶瑩剔透,也不是如蜜蠟不透明,老師說那是「松香50」,擦弓毛使用,它的用途在於提昇弓毛和弦的摩擦力,這樣有利於發出響聲。
這些都有別於在家中我自己閱讀書本裡單純的了解知識,因為,我實際看到、摸到且由專業人員那裏獲得更多實際的異同點,這些,都是由日常生活中點滴而來。當然,這些並不會讓我的考試成績有所提升進步,也不是我拿來做為專業知能的部分,更不是讓我花大把銀子買回家、外出配戴彰顯美麗的飾品。人生,如果卸下考試成績、專業知能、工作成就、美麗外表、、,應當就是過日子、過生活吧!
你(妳)拿什麼過日子、過生活?
當我們身為師長、父母,導引孩子們學習的全部都只是緊緊與考試或是賺大錢、做大官、、綁在一起,一切與所謂「世俗定義的成就」相關,也許,你(妳)有你(妳)的道理或是背負的壓力,但是,這會是一種蠻危險的導引方式。畢竟,人生不是全由這些疊砌,越高的大樓,如果在基座釘入歪斜的鉚釘,當樓層越來越高,會發生甚麼事情呢?有時候骨牌效應發生的時候,一發不可收拾,而發生的時間點往往都不是在你(妳)我預期中。 繼續往前走,見著的是「台灣本土化石特區」,挑了鹿和象拼貼。看過冰原歷險記嗎?印象很深的是大栗子,不過,動畫裡的大象也讓我印象蠻深的。還記得生物學分類生物學分類51裡「界、門、綱、目、科、屬、種」嗎? 這裡以一顆大樹作為長鼻目的開始,往下延伸出長鼻象的種類。另外,有「象的臼齒生長過程—以非洲象為例」,看展說明板上畫有上顎的象齒與下顎的象齒,並且對照年齡,想到了嗎?當與孩子一起看此說明時,不妨以人類牙齒生長過程為對照,或是你(妳)比較有印象的動物來舉例對照,如此,產生一條聯想關聯性,孩子們如果無法接話時給予鼓勵於勇敢說說、孩子們如果口沫橫飛盡說些非常無關對話時給予導回正題的點線、孩子們糾正你(妳)我敘述有誤時給予正面微笑大方承認或給予微笑點點頭一起拿起手機或平板即刻查詢資料對照,讓你(妳)我與孩子們的互動可以在短暫的美好時光裡,是既快樂的對談且彼此有獲得知識性、心靈方面的回饋。當然,也別一直跟在孩子們的身旁指著化石模型或壁面說明展板的「嘮嘮叨叨—看這個、看那個、這個好、那個不好⋯⋯」,想想,你(妳)自己喜歡被如此對待嗎?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話,口說容易,做到卻難。
這幾年教育領域裡談很多與「素養教育」,目前,也多有「素養如何檢測」的相關議題與範本釋出。然而,因父親是教師,從小在濡目書香環境,雖然,成長過程中,也看到許許多多的不公不義,但是,我始終相信 「教育,是教一個人成為人,而不是教一個人成為某個影子或某台機器」 走逛至此,準備離開土銀展示館。拍幾張具有特色的歷史建築物,大熱天,站在廊道屋簷下,微風輕拂,一陣沁涼。 如果覺得在展覽區裡有些似曾相似的文物或是覺得自己似乎錯過了什麼魔有欣賞,在國立臺灣博物館典藏資源檢索系統中可以查詢「植物學」、「動物學」、「地學」、「人類學」相關的資源,有興趣試試,可以點擊典藏資源檢索系統52,即可連結官方網站,如果想要查詢之後,想要檢索系統中的圖像,可以向承辦單位申請。 在教育討論區中,經常可以見到提問中有著類似「該不該讓小孩接觸電腦、手機、電子產品、、?」這類問題,你(妳)覺得呢? 我個人覺得可以、也應該需要,但是,是在孩子還小尚無良好的自我約束管理能力與克制能力的時候,有框架導引下協助孩子完成如何使用與自我管理。並不需要因為要孩子全心全意將專注力於課業上就家裡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電腦、沒有、、,但也不是說為了讓孩子透過網路無國界的世界早起一步營在認識世界就讓孩子毫無邊界地使用。毫無邊界的後續就是傾向成癮,這沒有那沒有的後續就是將來見到別處有時,將然一旦有機會點燃觸碰苗火時,一發也是不可收拾,過與不及都不好,如何拿捏得宜,這也是學習的一環,也需要導引的。 這十幾年,可以見到許多文化資產、文物資產正努力地被修復、保留,在行政院所推展的「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中,涵蓋執行「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53」,這對於數位化文物資產保存是一個蠻重要的里程碑。 與孩子們出遊時,花些心思陪伴互動,回程之後,除了整理出遊的相片、記錄出遊的點點滴滴之外,其實,還可以與孩子再次互動出遊時的所見所聞,藉由科技工具輔助可以更快速地達到拓展出遊時所見所聞的深度與廣度。下次出遊回程之後,不妨試一試吧!相信在親子互動的部分,能更拉近你(妳)與孩子們心與心之間的距離ㄛ! 接著前進,在一樓的西展間有「昆蟲飛行秘技特展54」,這個展覽從科學角度探討昆蟲飛行的各種面向和秘密,也是國內首次以昆蟲飛行為主題的特展。 展間裡除了說明看版可以閱覽,還有大型的模型。不知道你(妳)會不會讓孩子們玩模型? 製作模型對成長中的孩子而言,是一個除了腦力,也包含手、眼協調的訓練,除了培養耐心,也訓練靜心的功力。近10年隨著「多元智能」這個名詞的白熱化,2D拼圖、3D拼圖、百變立體積木、百變雪花片、百變水管、樂高積木、動力機械積木、、等等,隨著「多元智能」這個名詞的白熱化,各式各樣可供遊戲也可提供學習的這類如同教具在市面上是已經多到令人眼花撩亂。然而,假如沒有現成的可玩之下,如何導引孩子也能有如同使用現成所帶來的實質效益,你(妳)曾經了解這些嗎? 以目前不僅僅是可提供所謂啟發、有益的遊戲或教具、、等,坊間多如雪片般的各式活動或競賽、、等,校園內每日官網公布的最新消息也不乏許許多多可提供學子與家長參考的訊息,倘若,你(妳)沒有系統化的深入了解,可能就是走馬看花或是勞民傷財的疲於奔命、將希望寄託於撒大把鈔票之中。這往往也形成一個家庭夫妻、隔代彼此之間看法不同而導致紛爭的小小起源之一。其實,建構一個屬於適合自己孩子們的系統化教養方式,雖然學理探討複雜,但是抽絲剝繭後的實務並不複雜,只是,千萬記得建構的整個過程不能僅僅考量以金錢作為主軸定調,否則一切極易變調。這是其中最困難之處,卻也是整個過程中最寶貴之處。 我相信在你(妳)導引孩子們的過程中,他(她)們不單單只是雪亮的眼睛看著,這其中的種種也會隨之進入心中。 在自然科學的領域裡,伽利略是家戶知曉的科學之父。然而,在近代科學方法裡創立實驗歸納法,法蘭西斯‧培根55,他是哲學家,也是古典經驗論的始祖。許多人都聽過他提出的「Knowledge is power. (知識就是力量)」,但是,你(妳)可曾聽過培根的另一句名言56:「經驗論者像螞蟻,專事搜羅、利用;理性論者像蜘蛛,吐絲結網,不假外求;科學家中道而行,像蜜蜂搜羅材料、費心炮製」56?學習者,應該像什麼?你(妳)認為呢? 往二樓前進,在這西展間是一個「臺灣的原住民族展示區」常設展,共分兩區,第一區為介紹史前文化,第二區有分11個展示主題,分別介紹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上圖是當時拍攝的部分阿美族的說明展版與圖片示意其生活。在官網裡有說明因由於原住民正民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拉阿魯哇族」和「卡那卡那富族」為法定「原住民」,因此這個常設展也隨著會更新展覽內容與規劃。 記得初入社會的第一年,我所任職的職業學校資料處理科的班級裡即有十多位原民生,在當時的社會裡對他們普遍不了解,也因而少了許多包容與認同。但是,印象很深刻的是我的班級裡的原民生多來自台東、屏東、高雄桃源鄉,來自台東的女同學歌聲很好,課後經常會留在教室唱歌,來自屏東的女同學們放學後經常拉著我聊天,訴說離鄉背井生活的點點滴滴,以及假日返鄉後在家鄉裡生活的種種,高雄桃源鄉的男同學們經常假日前夕就急著找我簽假單,準備回家幫忙家裡的工作。那是一個蠻令人難忘的班級,在部落格「師說」分類裡〈秋的祝福(1)〉57、〈秋的祝福(2)· 一千隻紙鶴〉58 曾經記錄一些回憶。 繼續往三樓走走,在東展間與西展間裡是「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常設展59,其中分三個主題單元:發現之道、臺灣新象、過去的未來。簡略介紹可以參閱官網的展覽資訊。在這裡除了展示板的說明,也展示一些文物、雕像,還有影片觀賞。瞧,我們一家四口在這博物館內已經走逛許久,大兒子仍不減興致的觀賞影片,這實在非常難得。如果想要孩子能擁有主動學習的態度與能力,在一開始導引孩子學習的方式就不能都是填鴨餵養或是放任隨興。填鴨餵養的孩子在日後能找回熱情與積極主動的時間較長,甚或可能終其一輩子仍是習慣被給予餵養;放任隨興的孩子在日後能回到法規框架裡的時間較長,甚或可能終其一生仍是習慣於所謂的自我自由自在國度裡放浪不羈。法蘭西斯‧培根曾說… 「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參觀台灣博物館的展覽即將結束,往一樓的東展間前進,這裡是一個「『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60。在當時的3月中旬到5月中旬有相關講座,「『鮭』鄉何處特展系列講座」61 ,有興趣的格有可以參閱官網。 以主題方式導引導引孩子學習時,展覽結合系列講座,並且輔以書籍或是媒體資訊說明,都是一種可以提昇內容的質與量的方式,也可以透過與孩子們互動得到良循環的回饋。如果不是住在當地,也許會覺得這樣不是一個好的建議,但是,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總是可以找出方法的。例如可以就近尋找住家當地的博物館、圖書館、科工館、幼教館、教育中心、、等,查閱它們的官網,了解特色與活動,找出一些不是兩個小時就結束的一次性活動,找找可能為期3次、5次、甚至數個月、半年、一年的活動或是講座、、等,再看看那些是在各種條件許可下,自己能夠陪伴孩子們互動進行的,一年安排一次或兩次主題性導引,除了孩子們有不一樣的體驗之外,你(妳)也會獲得不少收穫與成長。 當然,你(妳)也可以採取外包這些,只是,在這裡我必須提醒的是親子關係的經營不是一兩頓美食、給予3C遊樂時間交換進行導引、花錢找所謂好的老師或活動競賽、、等,以這些所能成就與作為長期維繫關係的萬能藥,一段關係的親疏與否絕對是如同聚沙成塔、涓滴成河般,今日你(妳)餵養孩子們於關係中是使用這般萬能藥,他日就不要怨嘆孩子們回敬你(妳)於關係中亦是如此。 以主題方式導引導引孩子學習是一份耗費心力、精神或是些許金錢的事情,但是,能構建的絕對不會是單單只有孩子們學習的內容、知識、、等這些有形,能構建的絕對是一步一步緊實你(妳)與孩子們心靈的回饋。它,重要嗎?因人而異吧!我不知道對於你(妳)與你(妳)的孩子們重不重要,畢竟,這只是一種選擇。但是,至少,對於我與我的孩子們而言,是重要的。 ∞∞∞∞∞∞∞∞∞∞∞∞∞∞∞∞∞∞∞∞∞∞∞∞∞∞∞∞∞∞∞∞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
走逛台灣博物館到此結束,走出戶外,見到「永續海鮮慶豐年–台博紅包大挑戰」的活動,頗為有趣。路上也巧遇樹上的松鼠正忙碌的上上下下尋找食物。離開博物館之後,距離搭車時間還早,辛苦的親繼續為我們一家四口尋找能遮蔽烈日的走逛處,真是非常非常感謝他總是在百忙的工作中規畫思考如何凝聚家人情感與每一次出遊的大小事。 每次的旅遊,不管是遠程、近程或是微旅遊,辛苦籌畫的引領者從思索天期、住宿與規劃交通食宿,還得思索備案以利天候變因、突來事件、、等地當下應變,也思索讓每個被引領者能有著當下歡樂、回憶滿滿,這些,其實並不容易。因此,心懷滿滿感謝與真心對引領者說聲謝謝是必要且必須的。 遠遠望見這建築物,真是極美。這是屬於後文藝復興式的建築風格,屬於直轄市定古蹟,是臺大醫院舊館。入內大廳空間高挑寬敞,雕樑也很美麗。蘇然這幾年與家人四處走逛、漫遊也見到不少這樣的建築風格,但是仍作為醫院使用與空間如此寬廣的,倒是真的少見。這建築的公告資料可以參考國家文化資產網所列臺大醫院舊館公告資料62。 離開臺大醫院舊館之後,太陽依舊烈照大地,親繼續找個讓一家避暑且兼具寓教於樂的景點,於是我們來到長榮海事博物館 63。誤打誤撞的湊巧同2018生肖年可以免費且更巧的是當天正是當年生肖年免費參觀證優惠的最後一天的最後一個下午呢!Lucky!!於是一家四口買了兩張票與使用兩張免費參觀證,入館繼續漫遊去。這裡的展區有常設展與特展兩個展區。我們一家四口計畫由上往下參觀,於是先到五樓參觀在此的「世界船舶區」,這個介紹由遠古到19世紀的船舶歷史。其中共分四個部分區域展示:原始船區、帆船時代區、中國船區、台灣船區。 上圖右下方圓形的展示區即是原始船區的入口,以十艘精緻的原始船作為序曲參觀。仔細看看這每一個模型都微妙微俏,做工細膩。 這希臘三層列槳船的船槳約有170支,可真多啊!很難想像小小船帆能撐起這長長的列槳船前進。但是,別懷疑,它可以的,它可是一艘座戰船(Trireme)啊!在2018年10月28日聯合新聞網曾經刊登一則「古希臘戰船出海 遊客揮汗體驗划船」64,有興趣不妨點擊閱讀,會有更多了解喔! 看到這艘「海上君王號」,有沒有覺得蠻富麗的?但,它是一艘大型戰艦,可以清楚見到船上的眾多大砲,另外在圖片左邊是「18世紀法國74門砲戰艦頗面模型」。如果你(妳)和我一樣沒有對這種戰艦大船沒有甚麼認識,可以在參觀之後,親子互動時查閱網路的相關資料與影片,可以補強這些知識與提升親子互度談話的內容深度與廣度。 這裡除了可以見到小型的模型之外,也有中型、大型的模型,還有互動體驗區。像這個「帆事我做主」的5分鐘操帆新體驗就是一個蠻好玩的互動遊戲,大兒子與小兒子都有站上這個區域內體驗體驗,雖然吹著冷氣,左晃右晃旋轉著方向舵,眼睛盯著螢幕讓大朋友覺得有點枯燥,但是,想一想,如果自己當真徜徉一片大海之中,真的自由自在的帆事我做主,要能掌穩舵地讓船隻安全的航行在無論是晴空萬里或是狂風暴雨的氣候中,是不是也是要有點能耐啊?!「帆事我做主」、「凡事我做主」之前,的確得練好基本功與應變功。 這艘船的名稱如其船的外觀,聖路易美女號,給人一種典雅的感覺。這艘船是19世紀美式蒸氣輪船,仔細瞧瞧,兩根大煙囪頂端是皇冠樣式,著實特別。說明可參考博物館官網的館藏精華子網頁《跟隨馬可吐溫的腳步—認識美國河上蒸汽輪船》65。 在這「台灣民船區」可以感受到濃濃的民俗色彩,看到照片裡的船帆,想到什麼?可能因為我很喜歡吃魚,所以,我很俗氣地只想到「魚」,因為,它實在很像魚的翅。不過,仔細看看船裡面裝載的是小小的狀似房子造型的木製品哪!很特別。 看到這些船,讓我聯想到漁港,關於漁港的記憶並不多。從媒體上比較有印象的是東港的迎王平安祭典與王功漁港,前者可以查閱「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導覽系統」66,後者上個月彰化縣政府公布8/15、8/16將舉辦「2020王功漁火節」67活動,如果有興趣可以點選連結瀏覽相關資料。 過往想學習某一知識領域,需要耗費許多力氣或是跋山涉水地尋找,而今,科技進步,資訊、知識爆炸的時代,已經是一個「不怕你(妳)學,就怕你(妳)自己不學;不怕你(妳)挖寶,就怕你(妳)不願意自己挖寶」。 從農業時代進入到工業時代,帶動了整個世界的往前發展與進步。「大東方號」是工業世代的七大奇蹟之一,能成為奇蹟,定有過人之處,有興趣可以參閱大東方號的維基百科 68說明。在館內除了模型之外,還有剖面圖與掃描QR Code了解內容。 帶孩子參觀博物館時,不妨用一點小心思或多一點點耐心陪伴,初次導引或是導引較小的孩子時,孩子可能會讓你(妳)覺得怎麼「都不仔細看看說明」或是「一點心都沒有、只是來吹冷氣」,導引較大的孩子時,孩子可能讓你(妳)覺得怎麼「問那麼多什麼東西…」或是「不懂裝懂地胡說八道些什麼…」,別忘了,探索的初始緣起於你(妳)的願意付出、耐心地陪伴與適時地解說;探索的進階緣起於你(妳)的願意傾聽、用心地互動與讓孩子對你(妳)的真誠有所感動進而建立信任。 在這裡分享一個親、我與大兒子、小兒子曾經的故事。 不知道關於「慕夏」,格友們可曾聽過或是看過這個展覽嗎?2011年9月24日到2012年2月5日在高雄高美館曾經有個《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69。那一年,大兒子與小兒子是國小中年級,也是小兒子初入國小資優班,當時,課程活動之一是參觀這個展覽,參觀結束需要完成學習單作業,而且,這次的校外參觀活動是家長可以參與的。在每一次孩子的校園活動裡,我並不是每一次都會參與,也是端看行事曆行程是否能有空。在老師一直鼓勵家長參與這次活動,且說這次展覽真的很值得一看,我也就跟著孩子報名參觀展覽。 隨著老師帶隊,孩子們、幾位家長隨行,我們來到了高美館。入館第一幕,果真令人眼睛為之一亮,在我們都不知道「慕夏」是何許人的情況下,老師將孩子們分組,每一組有請導覽人員解說,開始了這一趟參觀旅程。當然,可想而知的是孩子們有的對於這樣的畫風…不是一時能馬上接受,尤其是小男生們覺得沒有什麼鋼鐵超人、百變超人之類的樣貌與他們日常中遊玩所見是相同的…於是覺得樂趣不多,平日被訓練得高分而呈現緊張的孩子們,則是一直翻閱進入美術館才發下的學習單,拼命地只想找答案而無心好好欣賞畫作與聆聽導覽,這些,當然逃不出帶隊老師的眼,老師小小訓話與糾正之後,也規定孩子們要專注的欣賞畫作,不可以當場只為想找答案寫作業的漫不經心,否則回去加倍作業量與退回這一份在現場有寫的作業。老師的話語一出,整個情況進入正式欣賞畫作與聆聽導覽模式。孩子們開始專注,並且與導覽解說員從害羞啟齒到真誠熱切地有所互動,一整個上午完成了這一趟微參觀之旅。這是第一次進入《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展覽。 孩子們放學回家之後,開始寫學習單,10頁多的學習單真是令大兒子、小兒子差一點崩潰。他們倆兄弟在現場參觀時,分別由不同導覽解說員帶領,寫這一份作業憑藉著自己印象中眼界所見、印象中依稀記得導覽所說、查詢當時網路少得可憐的極少資訊,一一回答自己的見解、真實的畫作資訊與可能的推導。然而,實在是模糊到無法完成10頁多的作業。兩兄弟在各自完成作業中,雖然會聊聊,但是,看展覽本來就是有一些主觀見解在內,兩兄弟互相討論、互相開玩笑說對方看到了到底是什麼啊、互相碎碎念這10頁多的巨作該怎麼完成。一直以來,兩兄弟他們之間在學習上一直存在著一個很好的習慣~「不互相抄襲」。當時,兩兄弟很苦惱連一半都沒有辦法完成,等親下班後,他們在閒聊時跟親說了這一件事情。沒有想到,親直接決定當周與我帶大兒子、小兒子,再度入館,帶著學習單,聽著導覽,好好的一幅一幅慢慢欣賞。這是第二次進入展覽館。這一次,親除了陪伴,也在其中和孩子們互動、解說、、等,是又一趟愉快的微旅遊。時間差不多之後,離開了高美館,孩子們回家繼續完成這份作業。沒有想到,10頁多裡的其中一題遲遲無法思考而得,兩兄弟的對於題目裡的畫作說法還不一樣。於是,親提議再次去一趟,這建議著實讓我訝異,只為解一個模糊無解的題。不過,我們一家四口還是決定再入展覽館,是第三次入館。這一次入館的日期,其實已經接近整個展期快要結束的日子,看展的人潮比前兩次多一點,也有團體有請解說員進行導覽解說。兩個孩子走走看看,在那個模糊尚無解的畫作前停駐,剛好此時有導覽解說員引領團體來到這畫作之前,而這一位導覽解說員也正好說著畫作的故事與小小秘密。對!模糊無解的答案正是這小小秘密,單純租借導覽掃描QR Coed與自己欣賞畫作是無法一眼即見畫作細微之處有那麼個秘密故事。兩兄弟開心極了!終於解了題。 雖然孩子們很小的時候開始,親和我就不定時地帶著孩子四處走走、漫步、參觀展覽、、等,但是,這一個看似瘋狂地只為完成學習單而三入《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參觀,卻是我們一家四口於日後幾年有規劃性地參觀展覽的正式楔子。 關於 慕夏,有興趣的可以參考 一篇出自於Art Accrediting 70 (高美館藝術認證)特別報導,由陳懷恩副教授所發表的〈新藝術大師-慕夏傳奇與圖像設計〉71。 這一艘船很大吧!它是「HMS Eagle,老鷹號」72,原屬智利海軍,1918年英國以130英鎊買下,是英國唯一一艘由戰列艦改裝的航空母艦,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參戰頗多,有興趣詳細了解的話,可以點選連結。 在展覽區裡,除了玻璃櫃裡的各式各樣不同的船隻可以欣賞,在整個空間裡也有更大的作品區可以觀賞。我們一家四口其實當天蠻幸運的在這不擁擠的時段進入走走,除了可以仔細看看說明,更可以靜靜地觀賞每一個模型的細節。 這一艘戰艦有沒有覺得有一點印象?曾經出現在什麼電影裡呢?它是「密蘇里號戰艦」,是美國二戰最後一艘退役的戰艦,二戰結束時被指派為受降艦而聞名於世。有機會到夏威夷珍珠港旅遊,對於參觀博物館有興趣的話,可以安排一趟「Battleship Missouri Memorial,密蘇里戰艦紀念館」73之旅,能對這艘戰艦有更深的認識、了解與親臨現場的感動。 圖片中上方的船,特別吧!?有個深深的口。這是一艘港口挖泥船,名叫愛斯克號,用抓斗將海底泥沙抓起裝到船艙內,裝滿後開往海外深水處,打開船底將泥砂拋入海中。 繼續走逛,四樓現代輪船區常設展裡的遠洋客輪區可以見到圖片中下方的船,有大大佇立橘色煙囪,這可是它的標誌ㄛ!這艘船是20世紀最大的豪華郵輪,名為「瑪莉皇后號」。它到底多有名,你(妳)不妨使用瀏覽器的搜尋引擎輸入名稱作為關鍵字,就可以看到約有百萬的訊息結果。除了一些幽靈傳聞與故事之外,四月初的新聞還曾報導它可能將復出作為抗疫用醫院。 看到「風華再現鐵達尼」74,有沒有覺得比較有經典的感覺?鐵達尼的電影剛上映時,真的很轟動啊!不過,我想更令人深思與動容的應該是「生死一瞬間所做的決定」。尤其在這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全球,翻轉的不是只有所謂的透過科技可以如何又如何,而是「站在無常面前,你(妳)價值是甚麼?」 這個展區哩,還有關於鐵達尼號的相關作品與文物展示。 這裡也可以看到一些藍帶獎郵輪作品模型。藍帶獎是19世紀到20世紀間一個歐美航運公司追逐的獎項,它授予當年橫跨大西洋最快速的船舶,像上面曾經見到的瑪麗皇后號也獲得此殊榮過。 展區裡有一個小小空間是模擬飛行拍照與體驗區。 三樓海洋畫作展區裡也有除了模型之外的互動遊戲、作品、畫作等可以欣賞。牆壁上很顯眼的詞句吸引了我,你(妳)認為甚麼是「真理」呢?泰戈爾 75曾經說…
盤中之水波光粼粼,海中之水深沉幽奧。 小道理有言辭可辯,大真理卻只有深沉的靜默 瞧瞧,這個蠻有趣的互動,主題是「賺錢」,大兒子與小兒子玩得專注且不亦樂乎,「賺錢」可不容易啊! 來到三樓海洋台灣區,時間已經不早了,我只有匆匆拍了照與匆匆走走看看。 在有實體裝置或互動的區域,總是蠻吸引人的。即使在時間已經開始閉館倒數,還是要來互動互動。 腳步越走越快,真的是開始隨意拍拍了! 但是,這個區,很有趣啊!兒子們繼續玩玩媒體互動、親繼續認真專注拍拍照,博物館的廣播是不斷的重複播放閉館音樂與提醒。讓我緊張拍攝更加模糊的照片,殘念! 離開博物館,一家四口繼續漫遊,陽光耀眼的傍晚,來到中正紀念堂 76,好多人啊!但,今日沒有時間入館參觀,就在陽光下拍攝建物,真的很不一樣的感覺!在這陽光從熾熱漸漸呈現溫暖的金色光芒的同時,也是我們該往車站前進的時刻。該與台北道別,為寒假踏春遊寫下句點,後會有期。 這天,收集了一些印章,比較特別的是大象那張卡貼,那是觀賞大王魷魚之前,收到主辦單位贈送的小小禮物,另外就是在大象旁邊的卡片,那是親買了一張儲值卡送給我,因為我喜歡卡片上的圖案。 文章結束之前,加碼放上幾張親拍攝的照片。之後,這些與整理的未曾發布的,都會在部落格的〈攝影 ‧瞬間 ‧ 永恆〉77分類中,以分享親拍攝的照片為主。 看看這照片裡的船隻,是不適覺得細微的結構都鮮明清楚呢?聖路易美女號在燈光下憲德婉約溫雅吧?! 船上辛苦工作的人、船身搭建的棚子、繩纜、、等,以照片裡細緻呈現的物件,記錄這些曾經一家踏足博物館的回憶。 這救難隊的船隻看起來是不是也很真實呢?旁邊是戰艦上的裝備,也是栩栩如生吧!彷若看到的是在手邊進行的拼裝模型呢! 這艘船在之前文章的相片拼貼中曾經看到,在這裡,是不是與回頭再看得同樣一艘船,看到的視覺呈現有一點不一樣呢?! 「人無法創造時勢,只能隨著時勢而流,掌握自己的方向」 by Otto von Bismarck 78
今天是全國高中職以下學校的休業式,明天是在學的學子們暑假開始的日子。祝福大家平安、健康、諸事順心、順利。
這篇文章從2018寒假春遊之舞動發表後,斷斷續續的動工撰寫,過程中稿件修改無數次,終於在今日完成,雖然後面寫得有點短且少,但總是總結2018寒假春遊 Part I的記錄。在此,也謝謝各位擁有極大耐性閱讀至此的格友們。
沿途,寫下的,是記錄,沒有寫下的,是風景 再美的風景,終須斷捨離 錯過的風景,也就錯過了 誠實的記錄是日後芬芳的起點 祝福所有人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 By Gandhi 79
最後,分享上週末與親、小兒子外出散步漫遊於書店裡看到的書籍封面寫的一段話。這位作者名字是 三浦紫苑 80,他同時也是2011年曾經在國內有一本《哪啊哪啊 ~ 神去村》的作者,會知道這一位作者與書籍,是因為大寶貝當時是國小中年級,放學回家曾經請我帶他去書店買書,我帶他去書局,在諾大的書局找不到,我建議他跟櫃台服務員詢問,服務員問他書名,沒有想到他只跟服務員說「哪啊哪」,然後,當下,服務員望著我、我望著大兒子、大兒子望著服務員,我們三個人都愣在那裡,因為誰也不知道是什麼,但是,好心的服務員還是很努力的幫我們查詢到且我讓大兒子購買這一本書,這本書的內容後來還有改編拍成電影。後來有詢問大兒子這本書,他說很好看。而我現在要分享的文句出自於書本作者在更早之前的另一本書,2007年的《強風吹拂》,2013年中文版的封面上寫著 ~ 長跑不是比速度,而是比心裡放什麼東西… ■ 參考文獻與連結: 1. 但昭偉,內在價值 ( Intrinsic Value),教育大辭書,2000年12月,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302697/ 2. 土銀展示館 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list_182_2169_1.html 3. 土地銀行行史展區 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_182_773.html 4.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大學》 https://ctext.org/liji/da-xue/zh 5. MomiBaby,為什麼讀書,http://blog.udn.com/MomiBabyGo/22203790 6. 第144期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電子報 https://www.th.gov.tw/epaper/site/page/144/2113 7. 林玉茹, 商業網絡與委託貿易制度的形成 ——十九世紀末鹿港泉郊商人與中國 內地的帆船貿易,新史學18卷2期 ,2007年6月,頁61 – 102。 8. 數位時代Next2.0 https://www.bnext.com.tw/ 9. 高敬原,純網銀、數位銀行、網路銀行差在哪?一張表看懂代表業者與特色,數位時代,2019年7月16日,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4010/what-is-internet-only-bank?fbclid=IwAR2ILpOfsBj3EvqTzdcSLhnHAgkZRl_74IWAgc0zdzLzpjvJg9Uz8rvFdRQ 10. 臺灣史望春風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8F%B2%E6%9C%9B%E6%98%A5%E9%A2%A8 11. 「戰勝功課-解開主動學習的密碼」,親子天下,第11期,https://www.parenting.com.tw/magazine/382-%E6%88%B0%E5%8B%9D%E5%8A%9F%E8%AA%B2/ 12. 「學習新世紀:作業少一點,體驗多一點」,賓靜蓀,親子天下第11期,學習現場 學習趨勢,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20320-%E5%AD%B8%E7%BF%92%E6%96%B0%E4%B8%96%E7%B4%80%EF%BC%9A%E4%BD%9C%E6%A5%AD%E5%B0%91%E4%B8%80%E9%BB%9E%EF%BC%8C%E9%AB%94%E9%A9%97%E5%A4%9A%E4%B8%80%E9%BB%9E/ 13. 多元學習_多元智能理論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A%E5%85%83%E6%99%BA%E8%83%BD%E7%90%86%E8%AB%96 14. 自主學習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7%AA%E4%B8%BB%E5%AD%B8%E7%BF%92 15. PISA閱讀評量_閱讀教育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6%B1%E8%AE%80%E6%95%99%E8%82%B2 16. STEAM跨領域學習_STEM教育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STEM%E6%95%99%E8%82%B2 17. 人工智慧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BA%E5%B7%A5%E6%99%BA%E8%83%BD 18. 深度學習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1%E5%BA%A6%E5%AD%A6%E4%B9%A0 19. Kasparov, Garry、 Greengard, Mig ,”Deep Thinking: Where Machine Intelligence Ends and Human Creativity Begins”, Public Affairs, 2017.05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B7%B1%E5%BA%A6%E5%AD%A6%E4%B9%A0 20. 深度匯談 MBA智庫‧百科 https://wiki.mbalib.com/zh-tw/%E6%B7%B1%E5%BA%A6%E6%B1%87%E8%B0%88 21. 點點滴滴這一路,MomiBaby,Udn Blog http://blog.udn.com/MomiBabyGo/article?f_ART_CATE=574020 22.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https://www.wildviewtaiwan.org.tw/ 23.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第七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展期2017 / 07 / 14 ~ 2018 /06 / 30 https://www.wildviewtaiwan.org.tw/festival/928 24. 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第七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深海傳奇大王魷魚 https://www.wildviewtaiwan.org.tw/movie/941 25. 台灣博物館藝文活動平台 - 第七屆台灣野望國際自然影展 【春季放映計畫】https://event.culture.tw/NTM/portal/Registration/C0103MAction?useLanguage=tw&actId=70080&request_locale=tw 26. 國立台灣博物館 2018/2/18(日)深海傳奇大王魷魚Legend of the Deep: The Giant Squid臉書活動網址 https://www.facebook.com/NTMuseum/posts/10154997875126193/ 27. 日本海洋科學與技術中心 http://www.jamstec.go.jp/j/ 28. 窪寺恆己博士 Dr.Tsunemi Kuboder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sunemi_Kubodera 29. 窪寺恆己博士 Dr.Tsunemi Kubodera ResearchMap https://researchmap.jp/read0179567/ 30.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 窪寺恆己博士 Dr.Tsunemi Kubodera https://www.kahaku.go.jp/research/researcher/researcher.php?d=kubodera 31. 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一: "Monster Squid: The Giant is Real." 09-14-2018 http://biologicalfreak.blogspot.com/2018/09/giant-squid-monster-squid-giant-is-real.html 32. 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二: 09-14-2018 http://biologicalfreak.blogspot.com/2018/09/giant-squid-09-14-2018.html 33. 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三: 09-14-2018 http://biologicalfreak.blogspot.com/2018/09/giant-squid-09-14-2018_14.html 34. 大王魷魚(Giant Squid)深海現魷蹤之四: 09-15-2018 http://biologicalfreak.blogspot.com/2018/09/giant-squid-09-15-2018.html 35. 公視主題之夜https://viewpoint.pts.org.tw/ptsdoc_video/%E5%A4%A7%E7%8E%8B%E9%AD%B7%E9%AD%9A%E5%82%B3%E5%A5%87/ 36. 主題之夜][大王魷魚][映前引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wsZX4RTgcc 37. 公視主題之夜 大王魷魚傳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SDed0b0kkk 38. [主題之夜][大王魷魚][映後討論] (1) CH013 06001401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rbU7HyhaFY 39. 主題之夜][大王魷魚][映後討論] (2) CH013 0600140104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bWuCGT6VVE 40. How we found the giant squid | Edith Widde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XkOPv3wVZw 41. Dr. Edith Widder 的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dith_Widder 42. Mike deGruy的Wiki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ike_deGruy 43. Hooked by an octopus,Mike DeGruy,Ted Talks,2012 https://www.ted.com/talks/mike_degruy_hooked_by_octopus 44. 台灣博物館網站土銀展示館子網頁 https://www.ntm.gov.tw/content_145.html 45. 英國倫敦自然史博物館 https://www.nhm.ac.uk/ 46. 李家維,再看寒武紀大爆發,科技大觀園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Bei.htm 47. 教養·翻轉·學習,MomiBaby,Udn Blog http://blog.udn.com/MomiBabyGo/article?f_ART_CATE=933659 48. 提問,教養·翻轉·學習,MomiBaby,Udn Blog http://blog.udn.com/MomiBabyGo/52244385 49. 琥珀,wikipedia 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0%A5%E7%8F%80 50. 松香,baidu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BE%E9%A6%99/1406546 51. 界門綱目科屬種,華人百科,https://www.itsfun.com.tw/%E7%95%8C%E9%96%80%E7%B6%B1%E7%9B%AE%E7%A7%91%E5%B1%AC%E7%A8%AE/wiki-169944-298424 52. 國立臺灣博物館 典藏資源檢索系統,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ntm_cms/ 53.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 Wiki 百科 54. 國立臺灣博物館 - 昆蟲飛行秘技特展, 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_179_948.html 55. 法蘭西斯·培根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C%97%E5%85%B0%E8%A5%BF%E6%96%AF%C2%B7%E5%9F%B9%E6%A0%B9 56. 法蘭西斯·培根名言, 每日一句學管理,經理人雜誌 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quotes/author/view/36 57. 秋的祝福(1),MomiBabyGo,http://blog.udn.com/MomiBabyGo/28991671 58. 秋的祝福(2)· 一千隻紙鶴,MomiBabyGo,http://blog.udn.com/MomiBabyGo/29259864 59. 臺博館新世紀常設展首部曲:發現臺灣-重訪臺灣博物學與博物學家的年代,國立台灣博物館展覽資訊官網,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_179_950.html 60. 『鮭』鄉何處?臺灣鈎吻鮭發現100周年特展,國立台灣博物館展覽資訊官網,https://www.ntm.gov.tw/exhibition_179_947.html 61. 「鮭」鄉何處特展系列講座 展覽資訊,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http://www.cam.org.tw/%e5%9c%8b%e7%ab%8b%e8%87%ba%e7%81%a3%e5%8d%9a%e7%89%a9%e9%a4%a8%ef%bc%9a2018415%e3%80%90%e3%80%8c%e9%ae%ad%e3%80%8d%e9%84%89%e4%bd%95%e8%99%95%e7%89%b9%e5%b1%95%e7%b3%bb%e5%88%97%e8%ac%9b%e5%ba%a7%e3%80%91/ 62. 臺大醫院舊館公告資料,國家文化資產網之古蹟子網頁,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monument/19980325000001 63. 長榮海事博物館 官網,https://www.evergreenmuseum.org.tw/content/news/news_all.aspx 64. 古希臘戰船出海 遊客揮汗體驗划船,周辰陽,聯合新聞網,2018/10/28,https://udn.com/news/story/7171/3429341 65. 跟隨馬可吐溫的腳步—認識美國河上蒸汽輪船,長榮海事博物館 館藏精華 官網,https://www.evergreenmuseum.org.tw/content/exhibitions/exhibitions01_03.aspx?T_SN=29 66. 重要民俗文化資產導覽系統 官網,http://ich.boch.gov.tw/SubjectDetail_01?id=SF10006000018 67. 王功漁火節,https://www.facebook.com/WangGongYuHuoJie/ 68. 大東方號 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A7%E6%9D%B1%E6%96%B9%E8%99%9F 69. 《慕夏大展—新藝術‧烏托邦》特展9/24起高美館華麗登場,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各館訊息子網頁,https://www.khcc.gov.tw/rwd_home02.aspx?ID=$5400&IDK=2&DATA=25594&EXEC=D&AP=$5400_HISTORY-0 70. 高美館《藝術認證》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rt.accrediting/ 71. 陳懷恩,新藝術大師-慕夏傳奇與圖像設計,Art Accrediting 特別報導,https://www.kmfa.gov.tw/FileDownload/Journals/20170721181952924557227.pdf 72. HMS Eagle 老鷹號,Bai du 百科,https://baike.baidu.com/item/%E9%B9%B0%E5%8F%B7%E8%88%AA%E7%A9%BA%E6%AF%8D%E8%88%B0 73. Battleship Missouri Memorial,密蘇里戰艦紀念館,https://www.ussmissouri.org/ 74. 鐵達尼號,Wiki Pedia,https://zh.wikipedia.org/zh-tw/%E6%B3%B0%E5%9D%A6%E5%B0%BC%E5%85%8B%E5%8F%B7 75. 羅賓德拉納特·泰戈爾,Wiki 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D%97%E5%AE%BE%E5%BE%B7%E6%8B%89%E7%BA%B3%E7%89%B9%C2%B7%E6%B3%B0%E6%88%88%E5%B0%94 76. 中正紀念堂 官網,https://www.cksmh.gov.tw/ 77. 攝影·瞬間·永恆,MomiBaby,Udn Blog,http://blog.udn.com/MomiBabyGo/article?f_ART_CATE=1889519 78. 奧托·馮·俾斯麥 Otto von Bismarck,Wiki 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5%A5%E6%89%98%C2%B7%E5%86%AF%C2%B7%E4%BF%BE%E6%96%AF%E9%BA%A6 79.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Wiki 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C%A3%E9%9B%84%E7%94%98%E5%9C%B0 80.三浦紫苑,Wiki 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6%B5%A6%E7%B4%AB%E8%8B%91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