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1/10 10:53:16瀏覽534|回應0|推薦26 | ||||||||||
從小轉大。《維摩詰所說經》到了【香積佛品】以後的重點,在於從小轉大。這個「從小轉大」不只是從小乘到大乘。為了闡述這個觀點,必須從頭再看一次。 維摩詰所說經的起頭。【佛國品第一】長者子寶積願世尊說諸菩薩淨土之行,願聞得佛國土清淨。世尊指出眾生之類是菩薩佛土。佛土是生命特質相應的聚集。在這裡未提起眾生外相的美麗莊嚴、高矮胖瘦。也未提起中脈、七輪、明點、持咒、誦經等等。這裡說的都是生命的特質:直心、深心、大乘心、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四無量心等等。與成佛菩薩生命特質相應的,自然成為一體。 . 維摩詰大士來演戲。【方便品第二】當釋迦牟尼成佛住世說法之時,維摩詰大士從東方妙喜佛國來娑婆世界佛土來配合說法【見阿閦 . 從多方角度來觀看維摩詰大士。【弟子品第三】十大弟子【菩薩品第四】四大菩薩,皆已久修且有見地,故常依自己生命特質的某種慣性,以個別不同的固定的模式來對應自己與外界的關係。他們皆遇到維摩詰大士適時的出現,以不同層次與方向的對談,這些對談都超越了他們習慣性的思惟,所以十大弟子四大菩薩都碰壁。雖然碰壁,然十大弟子四大菩薩卻都從對談中找到另一處生命開口。而且隨順他們的因緣,同時許多修行者與天人也得到殊聖的啟示,最棒的是一萬二千天女所得的「無盡燈法門」。十大弟子與四大菩薩提供了紀錄片,令我們從多方角度來觀看維摩詰大士。這裡指出「依自己生命特質的某種慣性」是小,能接納「不同層次與方向」思惟者是大。 . 整體共同成長。【文殊師利問疾品】維摩詰大士藉疾方便說法,而佛陀請文殊師利大士代為問疾,而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皆欲隨從。大眾為的是聽聞妙法(兩大士的殊勝見地),而這也是佛陀的本意。生命整體共同成長是大,只重個人精進是小。 生命學習者不一定要有維摩詰大士的大神通,卻願要有維摩詰大士的見地。 不思議的求床座。【不思議品第六】舍利弗動念求床座,維摩詰大士直說:「唯,舍利弗!夫求法者,不貪軀命,何況床座?」。當維摩詰大士說明了生命學習者當「一無所求」,但作己之當作。這裡指出「有所求是小」,若求法者,於一切法應無所求,方是大。 行於非道為通達佛道。從【觀眾生品第七】是生命學習者以四無量心行菩薩道,然在必有的困頓之中依於自覺,並住於度脫一切眾生。度眾生從除煩惱起,而層層解開,終引出「從無住本,立一切法。」又勞駕天女散花與舍利弗配合演說,以「無所得」而得生命學習者冀望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作為談論的結束。 既然已經提到了生命中的終極目標「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佛道品第八】文殊師利大士緊接著問「菩薩云何通達佛道?」卻得到一個大相逕庭的答案,與隨行大眾心目中的想法似乎相反,正是「反常合道」。這裡指出若只習慣從「善」或「正」的角度看待事情,那是小,因為執於一邊。若肯再從對立面起看,卻又能看見在非道中轉彎的痕跡,進而肯定了那「能轉」的能,這就是大。事實上,維摩詰大士告訴我們的是,在白天一根火柴的亮光不易發覺,若在漆黑之夜,那微弱的火柴也會令人注目,因此為摩詰大士以「非道」為夜幕,令隨行大眾明白那「能轉」的能。 通達佛道必先入不二。【佛道品第八】維摩詰大士以偈答覆「普現色身」菩薩,菩薩不拘於相,或以正面「智度菩薩母,方便以為父,一切眾導師,無不由是生。法喜以為妻,慈悲心為女,善心誠實男,畢竟空寂舍。」或以反面「或現作婬女,引諸好色者,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甚至亦可「一切國土中, 諸有地獄處,輒往到於彼,勉濟其苦惱。一切國土中,畜生相食噉,皆現生於彼,為之作利益。」更能下心「見須供事者,現為作僮僕,既悅可其意,乃發以道心。隨彼之所須,得入於佛道,以善方便力,皆能給足之。」看過這首偈,有人只取自己要的「正面的」,那是小。願行全部者,方是大。大者,視可佈的下三途亦為天堂。 【入不二法門品第九】若由維摩詰大士獨說,那是小。現由三十二位菩薩共說,與大眾分享自己的經歷,令自己的經歷成為整體的果實,是大。我們仍習慣等著大師開講嗎?還是貼來貼去都是上師的文章? 在自悟而不是完全的依賴。這三十一位菩薩自述突破二境的經歷,不是聽文殊師利與維摩詰大士對談之後而得,而是菩薩在生命成長過程中,在人事物當中慢慢體悟揣摩而得。因此生命的成長雖有善知識的幫忙,但如《六祖壇經》云: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執謂須要他善知識望得解脫者,無有是處。由此知依賴者是小,能肯自己學習為大。看了這三十一位菩薩的例子,讓我們由小轉大。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