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1/12 20:31:45瀏覽862|回應3|推薦31 | |
大迦葉問阿難曰。云何。阿難。 阿難報言。如是。如是。尊者迦葉。 迦葉問言。何等偈中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 時。尊者阿難便說此偈。 諸惡莫作 諸善奉行 自淨其意 是諸佛教 所以然者。諸惡莫作。是諸法本。 迦葉問曰。云何。阿難。增壹阿含獨出生三十七品及諸法。餘四阿含亦復出生乎。 阿難報言。且置。迦葉。四阿含義。一偈之中。盡具足諸佛之教。及辟支佛.聲聞之教。所以然者。 諸惡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 諸善奉行。心意清淨。 自淨其意。除邪顛倒。 是諸佛教。去愚惑想。 . 【註】道品又作菩提分、覺支,即為追求智慧,進入涅槃境界之三十七種修行方法。稱三十七覺支、三十七菩提分、三十七助道法、三十七品道法。循此三十七法而修,即可次第趨於菩提,故稱為菩提分法。 三十七道品可分七科如下: (一)四念處,又作四念住。(1)身念處,即觀此色身皆是不淨。(2)受念處,觀苦樂等感受悉皆是苦。(3)心念處,觀此識心念念生滅,更無常住。(4)法念處,觀諸法因緣生,無自主自在之性,是為諸法無我。 (二)四正勤,又作四正斷。(1)已生惡令永斷。(2)未生惡令不生。(3)未生善令生。(4)已生善令增長。 (三)四如意足,又作四神足。(1)欲如意足,希慕所修之法能如願滿足。(2)精進如意足,於所修之法,專注一心,無有間雜,而能如願滿足。(3)念如意足,於所修之法,記憶不忘,如願滿足。(4)思惟如意足,心思所修之法,不令忘失,如願滿足。 (四)五根,根即能生之意,此五根能生一切善法。(1)信根,篤信正道及助道法,則能生出一切無漏禪定解脫。(2)精進根,修於正法,無間無雜。(3)念根,乃於正法記憶不忘。(4)定根,攝心不散,一心寂定,是為定根。(5)慧根,對於諸法觀照明了,是為慧根。 (五)五力,力即力用,能破惡成善。(1)信力,信根增長,能破諸疑惑。(2)精進力,精進根增長,能破身心懈怠。(3)念力,念根增長,能破諸邪念,成就出世正念功德。(4)定力,定根增長,能破諸亂想,發諸禪定。(5)慧力,慧根增長,能遮止三界見思之惑。 (六)七覺分,又作七覺支、七覺意。(1)擇法覺分,能揀擇諸法之真偽。(2)精進覺分,修諸道法,無有間雜。(3)喜覺分,契悟真法,心得歡喜。(4)除覺分,能斷除諸見煩惱。(5)捨覺分,能捨離所見念著之境。(6)定覺分,能覺了所發之禪定。(7)念覺分,能思惟所修之道法。 (七)八正道,又作八聖道、八道諦。(1)正見,能見真理。(2)正思惟,心無邪念。(3)正語,言無虛妄。(4)正業,住於清淨善業。(5)正命,依法乞食活命。(6)正精進,修諸道行,能無間雜。(7)正念,能專心憶念善法。(8)正定,身心寂靜,正住真空之理。 〔雜阿含經卷二十六、卷二十七、卷二十八、俱舍論卷二十五、大毘婆沙論卷九十六、法界次第初門卷中之下〕佛光大辭典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