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2/06 03:16:06瀏覽207|回應0|推薦6 | |
. 第六章 發展慈悲看待事物的學習心 1. 既然都有了良善的通則,要想再發展慈悲心...就更的不可能了! . 付出良善的同時, 沒有單純發善念行動的心, 而是考慮再三後的幫助行動, 有如條件式的良善給予... 這對慈悲心的培養極為不利, 每個良善當下的付出, 鍛鍊的是您我無我空性的智慧發想, 還沒有培養出單純的良善之心前, 就進階學習慈悲心...是會有極大可能濫用慈悲心的疑慮, 一旦單純的良善付出愛心時, 祂被堅定了自性心向上善的人格養成後... (一直都能不計較不怕自己也受難或損失些利益...而全純給予...) 慈悲的守護神就會自動來到這個人的身旁守護, 待走入靈性崛起及大顯慈智悲智的神通的境就會到來! . 2. 一名良師懂得給學生難題與方便, 那是同時兼具的智慧, 目的在考驗學生的耐受性與入世的容忍力, 磨練學生多元正向的思維, 這是良師的慈悲智慧... . 一個生命的培植...最大的力量是陪伴, 知道如何出難題給孩子, 讓孩子有機會接觸到難題並用心解決它, 父母親們能利誘惑孩子走入良善無不小心的為惡之中, 這端看父母親們陪伴的品質為何? 當孩子有了對錯思維的成型, 父母親們的陪伴就有必跟著轉型, 導引孩子在不同的情況對錯下, 能發揮靈性上更多的不同包容, 只說與實踐當下的作為, 並示現給孩子在批判對錯時的應對態度, ...隨著孩子年齡越長...接觸人性面越多後... 再轉型為與孩子能更自然判斷對錯是非時的客觀, 多聰孩子的回應...與解決矛盾問題時的邏輯, 此時沒有父母親的語言指導...只剩下父母親一同同理和接受的心, 最終...讓孩子自由的飛~ . 3. 不同生活角色的我們...光靠良善, 是不會增長我們出世的智慧, 所以學習慈悲看待人事物的心, 才能替自己的生活壓力找出路! . 當良善堅定的形成了一種自我的信仰後, 一切與良善有關的意念會回射到你的身上, 好像一切的人事物裡頭都沒有什麼是惡事般, 只堅信人性本善...(相反的心代形成也行) 此時若能用心學習慈悲智慧的靈性力量, 就能在你的身上發揮轉化他人為惡的一時情緒, 一旦在身上形成了如此的慈悲信念... 來自於生活上的各式壓力...自然就能迎刃而解! . 3. 成熟的人懂得製造難題給不成熟的人, 也懂得適當拋出機會命運, 讓有心的人去珍惜, 讓無心的人另謀求適當的工作... . 無為的修持...到了通達人間世事的地步後, 你成了一位成熟的真人, 並有抵抗外來誘惑人心的把戲, 于是乎~ 你開始懂得珍惜人我之間的相處, 緣份得來不易... 投入了工作的角色, 就會很自然的學習團體意識的通無感... (通無感=不同工作性質本身代表了不同的修行法門) 你在任種工作內容內通無了... 就有權利讓走錯門入錯行的人...走回自己應走的路! (在未來你不會是他人口中可恨的人...因為你一直帶通無感中的慈悲心在做壞人或好人...你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4. 人性經驗不是長久的萬靈丹, 因為人性經驗無法承擔責任! . 我們一直累積的生命智慧...決不能是人性經驗, 而應是通無感和慈悲智慧的上進, 人性經驗無法包容無常來犯, 極大的可能一時的人性經驗會釀成多數人的傷亡, 這如何來負責呢? . 5. 苦難與安逸各半的生活, 就像是苦日子還能遇到休假日, 好日子偶爾遇到災難天, 只要你用心學習如何慈悲, 生命樂章才會安穩演奏和協曲! . 極為富足和安逸的人... 會因為生活沒有目標而選擇放掉所有的一切, 有些極為富足的人會把所有財產分享給員工, 有些則認為再也找不到活著的目標...而輕生... 人...若失去了感恩的心念...活著的意義也會消失, 人若不知怎麼面對自身境遇的難題也會一輩子停留在原點, 並且循環著無知的生活態度, 在你飢餓時...他人無慾求的分食, 能令你對生命希望燃起光亮, 在你無慾求分食給正在飢餓的朋友時, 你也感受到了生命存在意義的感恩! . . .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