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日軍無法征服中國的祕密
2017/11/24 15:05:20瀏覽190|回應0|推薦0

日軍無法征服中國的祕密

元禧感觸 24.11.17

元禧父親隨非黃埔出身,屬於戴笠門下,但曾在陸軍官校政五科任職,所以元禧十三歲北上前,主要住在官校後門黃埔五村二巷,且就讀官校前門黃埔新村內之誠正國小,上學幾乎都要經過官校或繞其邊邊行走,甚且常常在校園裡打果子吃,並在官校泳池練習游泳,還拿過獎牌,對官校與眷村之懷念,永遠都無法休止,因為同學會與網路社團都仍繼續聯誼中!

官校抗日者,幾未聞一位降日者,親愛精誠的黃埔精神,在蔣公介石的帶領下,讓我們今天,不用說日語,不用活在太陽旗下,是多麼的慶幸,但垃圾民進黨為了臺獨,可以顛倒黑白,抹煞蔣公介石的偉大福澤,忘卻祖宗與中國偉大的文化,實在讓人唾棄不齒,即使問題出在對岸一黨專政,也不該如此忘本!

蔣公介石至倭寇學習其強國建軍的因源,元禧考七次方上臺大,目的之一是尋求為何臺獨份子多來自這所學校的原因;元禧甚至拋家棄子,遠赴瑞典六年,尋求北歐福利國模式的來由,這樣方不會像中國許多當政之瑞典通一樣見樹不見林!

昨日朋友質問元禧,不靠中共,你有辦法讓中國脫離目前之困境嗎?元禧回以,當然可以,否則為何元禧這些年來,一直在努力;兩岸合作,當然更好,但是我們當自立自強,沒有中共幫忙,一樣可以創造中國的發展,甚且目前中國主要問題,根本與後進中共老弟的關聯不大!

目前一些統派團體,常常將重點擺在統獨身上,元禧全然以為這是完全錯誤之路線,甚至不少人拿人嘴軟,當中共走狗,事實上,中國百姓要過日子,只要誠意正心,將民生問題搞好,百家自然會跟著國家走的正確的路線,統獨根本就不是問題,因爲只要統對百姓好,為何不統,統要當中共一黨專政之奴隸,則為何要統!

民國一〇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https://www.facebook.com/MeiFengNorway/posts/10209109812857452

摩根盛通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在於以黃埔軍校中,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戰鬥意志,歷次會戰中,他們是主要戰鬥原動力。」(網絡圖片)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在於以黃埔軍校中,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戰鬥意志,歷次會戰中,他們是主要戰鬥原動力。」

這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檔案,一九一〇年十一月,日本陸軍大臣寺內正毅,同意了清國留學生的實習請求。這份長長的名單上的學生,將前往日軍第十三師團參軍,名單末尾,有一個不為人注意的名字——來自浙江的蔣志清。
當時誰也沒有想到,多年以後,他將成為中國政府的最高領導人,他為人熟知的另一個名字是——蔣介石。

蔣介石來到日本,是為了學習日本,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日本原來是很小很窮的國家,人口不及我們,力量不及我們,但是何以在很短時間,就能有今日之富強呢?

為了解開這個疑問,蔣介石選擇到日本的軍隊去。他相信,一個國家的軍隊,最能反映一個國家的風貌,日本強大的祕密,就在日軍當中。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陸軍效仿法國,後來又效仿德國。蔣介石發現,比起戰略戰術來,日軍更強調精神的重要性。但讓他感到意外的是,崇尚西洋訓練方法的日軍,精神教育的核心,卻來自中國傳統文化。

《軍人敕諭》是日軍精神的核心。這道以明治天皇名義發布的文件,被日軍視為生命,不僅每人都要熟練背誦,每天早上最重要的功課,就是大聲喊出《軍人敕諭》的信條。

《軍人敕諭》的主要信條包括五點,分別是「忠節、禮儀、武勇、信義、質樸」,這幾點正是脫胎於中國的「禮義廉恥」。

蔣介石不禁感慨說,日本人雖然口裡沒有提出「禮義廉恥」,但是在衣食住行、有形無形之中,都合乎禮義廉恥。他們以這樣的教育方式,才造成今日這樣富強的國家。

一九一一年,蔣介石回國。此時,日本對中華民族的侵略,也越來越緊急。

找回傳統 推崇「修身治國平天下」

痛心疾首的蔣介石曾感嘆:「本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精神和哲學,中國人自己不能保存、應用,而被他人(日本)竊取了一部分,就要用它來滅亡中國,這是我們民族最大的恥辱。」

他開始在中華傳統的道路中尋找救國救民的辦法。一九二四年,蔣介石奉孫中山之命,開始籌建黃埔軍校(即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他向中國傳統要答案,不僅利用了傳統治軍方法,還極力推崇曾國藩等人「修身治國平天下」的情懷和思想。

黃埔軍校的「親愛精誠」與「博愛」

然而,讓蔣介石頭疼的是,要制敵,就要找到日軍沒有學到的東西,怎麼才能超越日軍呢?正在他苦苦思考之際,一副孫中山的字映入他的眼簾:「博愛」。

一九二五年元旦,蔣介石對黃埔軍校學生訓話時表示:黃埔軍校的校訓是「親愛精誠」四字,「親愛」是要所有的同仁都能「相親相愛」,「精」是「精益求精」,「誠」是「誠心誠意」。「中國以血灑花,以校作家,臥薪嚐膽,努力建設中華。」

親愛精誠。(網絡圖片)

蔣中正手書黃埔軍校的校訓「親愛精誠」。(網絡圖片)

為什麼蔣介石選了「愛」,作為黃埔軍校的校訓呢?因為他發現了日本軍隊的最大弱點。

據蔣介石回憶:「我看到日本軍隊的下級幹部,用對奴隸牛馬的方法來打罵士兵,當時就覺得,這種軍隊能夠打仗嗎?」

蔣介石認識到,日軍部隊表面上講究禮儀,講忠君,講紀律,但唯獨不講人性、不講愛,那所謂禮儀就是一個空架子,一旦失去約束,日軍會比誰都野蠻。

所謂「愛」,是和平共處,是「博愛」、「平和」,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徵。愛戰友、愛民族、愛國家,這就是黃埔精神,這就是中華民族抗戰的脊樑。

黃埔將士的抗日精神與功勳

抗戰爆發後,正如蔣介石所料,日軍撕下了道德禮儀的面具,在中國的南京等地,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而以「愛」為支撐的黃埔將士,在各場會戰中熱情高漲、軍紀嚴明。

淞滬會戰中,上海居民夾道鼓掌,歡迎黃埔將士;而黃埔將士拒絕休息,要求直接到第一線,投入抗敵戰線,這感動了無數的中國人。堅韌的黃埔將士,成了日軍最大的敵人。

日軍文件中寫到:「中國軍隊勞累困窘已到極點,全軍瀰漫厭戰氣息,產生重大動搖,然而,其上級幹部,特別是中央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出身者,頑固堅持抗日思想,有著不可小視的戰鬥意識,營長以上的幹部對士兵這麼說:『寧可餓死,決不投降!』」

侵華日軍總司令岡村寧次說:「敵軍抗日勢力之中樞,在於以黃埔軍校中,青年軍官階層為主體的戰鬥意志,歷次會戰中,他們是主要戰鬥原動力。」他承認日本戰前,低估了以蔣介石為首的黃埔抗戰精神。

一九三〇年代的蔣介石。(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黃埔將士九成五陣亡 卌名將軍殉國

在中日正面戰場上,廿二次慘烈大會戰,都有黃埔將士前仆後繼地為國捐軀。各期黃埔軍校生一畢業,都直接開赴抗日前線參戰。抗戰八年間,二〇〇多名黃埔教官和學生擔任師長以上職務,指揮全國二/三的抗日之師。

抗戰勝利後,黃埔軍校畢業生倖存者僅一萬一千多人,相比抗戰期間入校受訓的二〇萬學生,在抗戰中的犧牲率高達九成五。其中有卌名黃埔將軍壯烈殉國。

以致後人賦詩紀念說:「故土新墳抗日塚,何處白骨無黃埔?」

——轉自《看中國》(小標題為編輯所加)

http://www.epochtimes.com/b5/17/11/10/n9825064.htm

黃大峻分享

元禧評論:白賊義走向正確道路!

備戰二〇一八/捨統獨打民生 藍軍強化新媒體

民國一〇六年十一月十三日 聯合報 記者王寓中/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吳敦義(中)。 記者黃威彬/攝影

攸關國民黨能否再起的二○一八選舉,網路新媒體成為左右勝敗的戰場。在黨主席吳敦義指示下,文傳會不惜代價強化新媒體部,整建網路部隊,除了強化國民黨臉書經營,透過大數據分析掌握輿情,並且架設全新的攝影棚,進行網路節目直播,要以完整論述及全新政黨形象,爭取網路社群認同與支持。

國民黨官方臉書是新媒體部未來網路攻防、交流重要平台,重新定位後的官方臉書,不再主打統獨等強烈的政治議題,反而轉向與民眾有關的「民生議題」,例如一例一休、能源及少子化議題,從民眾切身的議題,對執政黨提出監督及批判。

新媒體部主任黃健豪強調,從統、獨爭議回到民生議題,要讓民眾有感,與民眾站在一起,才是國民黨新媒體部的目標,要讓人民覺得和國民黨站在一起有「榮譽感」,才能得到人民的支持。

黃健豪說,目前最重要工作是要透過臉書等平臺,建立情報通路,提出強而有力的論述;他認為,與其養一千個網軍,不如透過議題、論述、主張,得到網路社群的支持,讓人主動分享,讓一千個人幫國民黨講話,網路「義勇軍」的影響力才更大。

黨中央從前黨主席馬英九開始設立新媒體部,黨內直言,過去所謂的網軍,最後往往成為黨主席的御林軍,而且內鬥內行,外鬥外行,黨要建立真能善戰的新媒體部隊,除了資源,最重要的是要授權,信任年輕人,讓新媒體成為黨最核心的文宣機構。

前主席朱立倫的新媒體成員徐巧芯表示,國民黨在網路的技術和內容不輸民進黨,技術不是問題,重點在創意,決勝點則在人,要爭取黨中央以外更多年輕網友的支持

前主席洪秀柱的新媒體部主任周柏吟認為,新媒體的成敗有兩大關鍵,一是資源,一是授權,並且透過外部及內部橫向聯繫,投入源源不絕的人力和資源,讓新媒體在平時政策及選戰議題攻防時,展現最大戰力。

https://udn.com/news/story/11311/2814901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eiFeng&aid=10916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