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12/30 21:51:11瀏覽1160|回應6|推薦84 | |
蘋果的記憶 多數蘋果都是屬於 溫帶 果樹, 只適合栽培在緯度與氣候較為高寒的地區 ( 有些中亞地區的熱帶蘋果, 據說風味與口感皆差, 在台灣頂多只有當做觀賞用途, 缺乏商業與食用價值 ), 因此在 亞熱帶地區 的台灣, 溫帶蘋果 至少得在海拔大概 1500m ( 北部 ) 或是 2000m ( 中部 ) 以上的山區 ( 南部應該找不到條件適合的山區, 太熱了 ), 才有可能正常種植成功. 早年蘋果在北部山區也有少量栽種, 可能因為開花期間多雨或是其他因素, 栽種成果不佳而放棄, 改種 水蜜桃 或是 其他溫帶果樹, 因此近年來 ( 應該說是十幾二十年來 ) 在台灣想要看到蘋果, 基本上只有在中部的 梨山/福壽山 地區.....看到 蘋果, 幾乎就像是看到 雪 一般, 屬於不常有機會見到的事物. ======================================================= 拍完 波斯菊 之後, 轉向附近的 蘋果區域, 有些採收下來的, 上面有貼字, 應該是湊成一些吉利的 成語 吧... 最重要的一棵樹, 叫做 蘋果王, 在一棵母樹上, 好像嫁接了 4X 種 的許多不同品種, 一棵樹上結了四十種果實 ( 只是用眼睛看說明牌啦, 沒有把各個品種都分別拍起來 , 主要還是拍生活影像 ) 以 蘋果 當背景拍照, 在台灣算是蠻難得的機會 ( 除非夏秋季節, 專程前往位置偏遠的 福壽山 或是 梨山 ), 四張 拍一拍之後, 到旁邊走走 然後, 還是拍 蘋果....呵, 因為蘋果比較特別, 地上的許多花草反而沒那麼吸引人, 又四張 另一處 波斯菊, 遠方是 蘋果園 晃來晃去, 還是比較喜歡用 蘋果 當背景, 因為在台灣不常見, 又再四張 之後, 就是遙遠的返家旅途了, 在沒有 國道五, 國道六 的年代, 新竹 距離 福壽山 真的非常遠, 單程就要六七個小時....即使後來有了 國五國六, 依舊也還是很遠, 單程依舊還是需要五六個小時.... =============================================== 蘋果的再次記憶 相隔 22 個月, 屬於夏天末期的暑假, 帶小朋友們前往 清境/合歡山/奧萬大 等區域, 做 放射狀 的定點數日旅遊, 應該是 四天三夜 吧, 首日只到 清境 地區, 次日則是從 清境 ( 途經路況像是地獄一般的力行產業道路, 需要 高底盤 + 4WD + 膽量 + 技術與經驗 才足以安全通行 ) --- 福壽山 --- 梨山 --- 大禹嶺 --- 合歡山 --- 清境, 繞了一整圈. 途中, 當然又再度的路過了 福壽山, 也留下了蘋果的身影, 只是此趟, 紅蘋果依舊還是綠色的, 因為比前一趟早了兩個月, 其實也好啦, 剛好 成熟 與 未熟 的景觀, 都曾經拍到過 同個背景, 蘋果王, 不同季節 應該是整顆紅皮的, 只有一些小斑點而已, 一張代表... 之後, 行經路兩旁, 由柳杉夾道的 綠色隧道, 繼續這天後面的繞圈圈旅程.... 這一圈, 還真的不輕鬆, 不只是距離蠻遠, 那條 力行產業道路, 號稱台灣最危險的一條公路, 還真的是非常非常的不好惹. ( 土石/ 坑洞 / 積水 / 爛泥 / 窄路 / 陡坡 / 急彎, 樣樣不缺, 路況會因年度, 時間與季節 而異, 如果颱風剛離開不久, 道路四處坍方只是勉強暫時搶通, 就會是最恐怖的一段時期, 這趟剛好就是. ) 相差不到兩年, 兩度到了 福壽山, 運氣不錯, 剛好兩次都沒有遇上雨天, 留下一些 " 不容易 " 拍到的影像 ( 對於平常生活與工作都極為忙碌的人而言, 那種機緣真的很少, 畢竟位置很偏遠 ). 也蠻慶幸, 曾經有些年, 即使是在百忙之中, 只要逮住任何機會就馬上帶著小朋友們往山區衝, 不管夏秋或是冬日霜雪, 幫他們留下許多蠻特殊的影像記錄, 台灣其他多數小朋友未必有機會親身經歷的童年. 本系列完, 謝謝收看.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