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桂竹與霧淞( 序 )
2012/11/21 20:24:47瀏覽310|回應0|推薦11

小時候的記憶中, 在冬天的早晨, 老家那個以土磚疊砌的牆壁, 以紅色瓦片疊成無數列的屋頂, 經過歲月累積 (青苔或是髒污) 會慢慢變成黑綠色.

 

在那個吃不飽也穿不暖的年代, 冬天到附近鄰居家串門子, 都得隨身帶著一個火爐, 內部底端是一個像是較淺型大碗公一般的陶缽, 外層則是桂竹的竹片編織, 最上方有個提把, 上部中央還有一個大開孔 (用來把木碳放進陶缽裡面), 白天是提著爐火串門子, 夜間除了爐火之外, 去鄰居家還需要另外拿一支火把用來照明 ( 當時還沒有乾電池跟手電筒, 就算是街上有也買不起 ), 那盆龐大的爐火, 就像是今日所用的 暖暖包 吧.

 

冬季早晨, 屋頂經常都是白色的 (結霜), 四周的田野與草叢也經常都會覆蓋著白霜, 在那個衣著單薄又不保暖的年代, 還真的很難去回想, 那些鄉下小朋友們是如何渡過那些冷冽的寒冬.

 

或許, 在嚴苛的歲月環境中, 人類自然能夠去調適, 讓身體更能耐寒吧…之後到台北唸書(住校), 不管春夏秋冬, 都直接洗冷水澡, 服役兩年也是洗冷水, 在海拔約 250公尺的林口台地, 氣溫約比平地低了 1.5度, 加上高處的冬天風大, 風寒效應加持之下 (風速越高,身體感覺更寒冷), 在氣溫只有兩三度的寒流日子的夜晚十點, 運動與熱身之後準備沖澡, 空地上24小時在吹冷風的露天儲水大水池, 身體所感覺的環境溫度應該是零下 (風寒效應), 當那一大盆冷水從頭上直接往下倒, 在漆黑的夜晚, 可以看到身上冒著白煙 ( 溫差太大與冷熱交會, 會產生白霧 )…只要承受過第一盆之後, 再沖個五盆十盆也無妨.

 

每每到了冬天, 就偶爾會聯想到, 小時候那些白色的瓦片, 或是在那後來的十年歲月中, 洗冷水時身體居然還會冒煙的日子.

 

地球暖化效應尚未明顯的早年, 平地的冬日都有許多的機會看到霜 (但是還沒有到平地會下雪的程度), 到了近年來, 被稱為暖冬的機率似乎越來越大了, 甚至於連許多高山的下雪機率都逐漸變低 (雪訓中心以及滑雪纜車也因此廢棄多年, 連纜車的支撐塔都倒光光以及生鏽腐朽了, 因為降雪越來越少, 少到無法滑雪而廢棄至今).

 

高山的雪比較不稀罕 (尤其是人人能到的合歡山), 至於北部中海拔的雪或是霧淞, 宜蘭太平山以及台北的北插天山算是比較知名的兩處 (苗栗以南的中南部,因為氣溫都比較高, 中海拔幾乎完全沒機會看到類似景觀, 除了2005/03 那一次).

 

在台北唸書與工作的早年冬季, 曾經多次遇到大屯山與七星山降下蠻厚的雪 (有些超過十幾二十公分), 七星山頂區域石頭上被風吹硬的厚冰讓人寸步難行 (不小心會摔跤), 還曾經有一次, 連高度700公尺左右的新竹五指山廟前廣場都飄了雪, 不過…即使曾經在現場看了再多次也一樣, 全都只是記憶裡面的事物, 因為統統都沒拍照.

 

在台灣比較常會看到, 被冰雪覆蓋的植物, 多數都是高山上的冷杉與玉山箭竹/玉山杜鵑之類的高山植物, 因此本篇特別換個調調, 用中低海拔山區常見的植物當主角, 畢竟, 中低海拔的霜雪, 能夠遇到的機會總是少了許多.

 

桂竹與霧淞, 就用中低海拔相當常見的竹子當主角吧(它們也是禾本科裡面植株最大最高的種類), 高海拔的玉山杜鵑蓋了雪比較常見, 中低海拔的竹子蓋了冰雪就沒那麼多機會看到了.

 

2005年的三月大雪, 新竹某些山區的積雪厚度差不多有20~30公分, 當時很湊巧的, 還沒天亮就決定出發趕往山區 (深夜就預料可能有機會看到雪, 只是沒想到前一晚居然下了那麼多), 剛好沒錯過幾十年才能遇上一次的難得狀況.

 

最近十年來, 屬於冰霜之類的寒冷景觀, 可能也有遇上個幾十趟吧, 單就新竹山區的部份就不下十趟, 不過沒太多時間找照片寫文章, 隨便找某次當代表就好 (前幾天剛好看到某個日期的舊照片裡面有霧淞), 決定找幾張照片寫幾個字.

 

本篇是2011年初, 雖然只是霧淞, 不過, 在僅有 1500公尺的海拔高度, 能夠看到霧淞也是蠻難得的事.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7064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