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山野夢湖 ( 1 of 11 )
2016/06/27 22:10:19瀏覽831|回應5|推薦85

 

逆洗賢拜哦 ( 你是前輩哦 )

在荒野中, 被人家叫做 賢拜, 感覺似乎已經歷經滄桑, 年齡頗大, 或是說, 白髮蒼蒼, 滿臉皺紋.....唉...

----------------------------------------------------------------------------------------------------

大清早, 昨晚的漫天雲霧與飄落不停的雨, 似乎開始有些緩和的跡象, 雨似乎快停了, 霧也逐漸散了.

簡單的處理完早餐, 收拾好沉重的裝備 ( 哇哩, 試背一下, 背包還真的有夠重, 前一小段路, 背負大約是自己體重的 5X %, 後段路程, 又多加上兩大罐的水, 更高達可能是 6X % 左右, 後段會超過自身 " 爬陡坡 " 最大能力, 大約 60% 左右的體重比 ---- 超過 60% 的最大限度, 幾乎就無法持續往上爬, 畢竟不是只爬十步百步, 而是要爬上萬步 )....告別車子之後, 正式踏上旅途, 從海拔 2275M, 經過 2330M 的 遊客中心, 開始進入產業道路

三月間, 薄薄的霧雨中, 櫻花已經開了新葉 

開始的路程, 是在松樹林之間的產業道路 

獨自在步道上, 走啊走, 距離幾公尺外的前方草叢中, 突然冒出來一隻 母帝雉 ( 屬於台灣特有鳥類, 國寶級動物 )....那隻 帝雉 看著自己, 而且離它不到五公尺, 居然沒有趕緊飛離 ( 帝雉 與 其他種類的山雞 統統都會飛 )....在此刻, 四下無人的山間, 還真是特別的際遇.

母帝雉 沿著產業道路慢慢往上走, 沿途尋找種子或是昆蟲吃, 自己就在它的五公尺後方, 慢慢跟著走, 就這樣子, 由一隻 母雞 引路, 一前一後, 共同走了百餘公尺距離, 可能有五分鐘之久吧, 它才終於走入草叢, 離開了. 

帝雉 離開之後, 開始陸續見到三三兩兩, 或是三五成群, 表情輕鬆的下山人們 --- 下山快到終點, 當然會心情愉快 ( 帝雉 可能是因為先發現遠處的人聲, 才臨時離開的 ), 那些人, 看起來, 多數年齡應該都在 45~60 之間 ( 感覺上應該全部都比自己年長 )...

當然啦, 交會之時 ( 自己上山, 那些人下山 ), 沿途大家都會相互說聲 嗨/您好, 其他簡單招呼語或是微笑示意...那些三人五人的其中, 偶爾有某位, 突然說了句話  " 逆洗賢拜哦 ( 意謂 你是前輩 之意 ) "....

而且沿途聽到好幾次, 對方向自己用這種稱呼, 不管是帶有 揶揄 還是 諷刺 ( 某些人喜歡說 反話 ), 或者帶有 真心, 感覺真的信服, 畢竟, 自己身上的背包份量, 可能是那些人的兩三倍, 膽敢獨自身負重裝, 走入山林, 至少還是超越多數的一般人們....

反正, 終究無法知道對方說話的真意如何, 只能笑著臉, 跟對方說 : 沒有啦, 不敢不敢, 只是抽空前來走走而已.

或許除了沉重的背包, 另外就是身上 " 隨興 " 的衣著吧.....多數登山者都是 排汗衣, polo衫 / 體育褲或是休閒褲, 風褲 還額外加上 護膝, 以及 昂貴的 登山鞋 與 綁腿, 還有 登山帽 或是 包頭, 圍巾 什麼的.

自己嘛, 幾乎跟平常 上班 的格式一樣, 長袖襯衫, 然後把下半身的 西裝褲 換成 牛仔褲....然後再把腳上的 光底皮鞋 換成 雨鞋 而已....如果不談 郊山, 就以路程遙遠的 高山 來說, 自己的穿著甚至於比 原住民 還要更隨便, 原住民挑伕 會穿某些汗衫與體育褲, 雨鞋, 某些則會穿 汗衫/牛仔褲 跟 雨鞋....卻不會有像自己直接穿 襯衫 這款的.....好像是直接用上班的衣著, 進入偏遠的高山, 而且還是 " 隻身一人 " 哩.

或許因為這種 隨興/隨便 的衣著, 才會因此得到一些人, 對自己使用這種特殊的稱呼吧 --- 這位來者若非超級無知, 可能就是 " 非普通人 ", 來者不善, 善者不來, 哈. ( 三天之後, 確定自己是符合 前者 的事實敘述, 無知, 明知會有危險, 還偏往虎山行....然後是, 幸運的得到了屬於 後者 的最終結果 ).

已經快走完那段產業道路, 看著許多的人們下山之後, 在一個轉彎處, 放下背包, 歇一會兒 

從寬闊緩和的產業道路, 正式進入窄小, 坡度較大的登山路徑, 高度 2650M, 慢慢走到距離登山口 4k 多, 新建的 向陽山屋, 高度 2890M, 下背包, 再歇會兒 

順便, 拍一下這個 向陽山屋 

此時, 旁邊的路徑, 出現更多的下山人群, 其中許多是因為隊員在上面發生 高山不適, 被其他隊友 護送 下來的, 據悉, 光是那一天, 許多支不同的隊伍裡面, 可能山上就有 六或七位 因為陸續出狀況, 趕緊由高處撤退下來的, 難怪自己會看到 " 那麼多群 " 陸續下山, 而且似乎表情不太舒適的人, 看起來蠻虛弱的那種.

一群群的人陸續下去了, 山屋瞬間又安靜下來....怕說山上的水源未必夠穩定, 取了兩個大保特瓶, 到山屋旁邊的山澗, 裝滿兩大瓶的水, 多背了四公升, 再勉強塞入背包.... 

背起 " 更重 " 的背包, 剛起步就是最陡的路徑, 某幾個上下兩個 " 腳踏位 " 的垂直落差, 甚至於高過半公尺, 等於一步就要往上踏 50cm 以上的垂直高度, 普通樓梯只有 15~25cm 高....結果走不到 20步, 就覺得 " 會爬死 ", 背這麼重, 路徑卻是又高又陡, 根本就爬不動.

於是又放下背包, 倒掉其中一罐兩公升的水 ( 只比先前增加兩公斤, 本來想增加四公斤 ), 再度上肩..... 嗯, 這樣子應該沒問題 ---- 原來, 背負能力會有某個極限, 到了那個數值時, 相差兩公斤, 可能就是天大的差異.

反正就, 繼續慢慢往上爬了.

馬醉木, 花朵正在盛開 

穿越高大樹林又穿出樹林, 越爬越高....山腰半途有幾個小水池, 就略過了.

高度從 2900M 以上, 爬上 3000, 3100M, 再逐漸接近 3200M....

逐漸接近高處稜線, 這個路段坡度真的很陡, 重裝上升, 還真的不輕鬆 ( 只要上了稜線之後, 後面幾乎就是天堂了, 幾乎都沒有太陡的路程 )

陡坡上, 有 刺柏/鐵杉/松樹 以及大石頭 

有些石頭的造型蠻特殊 

近稜線處, 因為風勢會很強, 沒有較高的樹 ( 高聳的樹林多數只存在於山腰或是其他避風處 ) 

稜線上飄來雲朵, 希望今天別遇上下雨.... 

上稜之後, 還是偶爾出現下山的人 

經過 向陽崩壁 的頂端, 走到大崩壁的邊緣, 拍幾張 俯瞰 的視野, 陣風與雲霧一陣又一陣, 必須一直等待, 等雲霧的短暫空檔, 才能拍照 ( 不然有時候看不到十公尺外 ), 上稜線之後, 高度大約 3300M 一帶吧, 反正都算是高海拔山區了

底下那個灰色的 V, 就是 南橫公路, 落差大概有一千公尺高吧, 摔下去的話, 應該會從 空中飛人, 變成一灘 烤肉醬... 

待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63756971

 回應文章

月光邊境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7/09 08:50

我應該可以確定先輩是尊敬之意

因您的自拍照看起來一點沒有老意大笑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09 12:14 回覆:

那趟旅途, 我像是台灣 " 高山版 " 的 湯姆.漢克.... 湯姆 是經由編劇 飾演 海洋孤島版 的 浩劫重生, 我演的則是世界 真實高山版 的 浩劫重生....

湯姆 獲救時, 滿臉鬍鬚......我自己 " 逃回人間 " 之時, 鬍鬚倒是不多啦 ( 算是三天沒刮好了 ), 卻已經歷盡滄桑, 彷彿瞬間老了十歲.

在心靈中, 還真的留下蠻大的震撼與陰影..... 不過嘛, 不久之後又跑去獨行奇萊主北, 然後又跑去縱走聖稜 ----- 結果在 聖稜 最後, 又演變成逃命, 緊急迫降 ( 不幸的遇上另外一趟的地獄天候與旅程 ).

聖稜 逃命之後一個多月, 又再一次, 獨自重返 ( 雪山 下 翠池 ), 嗯, 先拍到一個多月前, 上一趟逃亡 ( 緊急下撤 ) 的地點.....

然後嘛, 該趟又是一次超級恐怖的地獄旅途....天啊...短短幾小時就從天堂掉入地獄.

其實很正常, 專門挑在 強烈春天鋒面/強烈梅雨鋒面 前往某些偏遠高山, 本質上已經叫做 找死..... 一個人獨行去那些地方, 則要比 找死 還要更嚴重 ( 有許多人, 根本沒特別惡劣的天候, 都沒能活著下山了 )....

經歷過許多慘烈狀況之後, 身體上或許還沒那麼老啦, 心靈上嘛.....嗯, 好像已經高齡 98 歲了, 哈哈.

週六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兟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30 05:35
終於逐字慢慢的讀完了
那天尚有人跡
雖是較大眾路線
但這負重確實嚇壞了登山客
往後路段應是安全雄奇的
才值得單槍匹馬入山林
盡享征服群山後的唯我獨尊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6-30 15:31 回覆:

征服群山喔 ---- 別被群山征服比較重要 ( 就像是前一篇文章裡面的主角, 31歲 而且身強體壯, 超級馬拉松的跑者, 卻無法熬得過去 ).

1 of N .... 是因為還無法確定, 總篇數會有幾篇, 畢竟那是 " 說故事 ", 走到哪兒, 然後有什麼比較特別的經歷與體會, 再寫到哪兒, 大概算是 " 中篇小說 " 吧 ( 不算太長, 但也不是三言兩語就講完 ).

台灣的高山本身, 已經算是另外一個不同的世界, 如果是屬於 " 抓狂狀態 " 的高山, 那就.... 除非真正親身體驗, 否則光用想像, 是無法想像出來的.

如同 " 序 " 裡面所述, 同一天, 某個五人隊伍, 面對惡劣環境, 即使有隊友相互幫忙與照料, 依舊發生了一死三傷的遺憾, 換成 " 獨自一人 " 面對同樣惡劣的狀況, 就真的是....蠻艱辛.

總之就是, 征服或是踏上多少山頭, 沒那麼重要, 能夠回得了家, 比較重要

週四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東村Jame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山屋
2016/06/30 02:00
向陽山屋,算是給人過夜的地方嗎?還是一個詢問中心?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6-30 14:49 回覆:

山屋, 基本上算是在偏遠山區 " 避難 " 用的小型建築物 ---- 例如遇上颱風或是特別惡劣的天氣, 能夠短時間或是一兩天, 用來遮風避雨.

當然啦, 也有一些山屋, 早已經超過所謂的 " 避難 " 用途或是所需, 擴建為容量超過 " 一百個床位 " 的巨大建築物, 彷彿是渡假旅館一般的龐大規模, 例如台灣最高峰, 玉山排雲山莊, 或是第二高峰, 雪山三六九山莊, 以及本篇裡面的 向陽山屋, 大概可以列為台灣的 " 前四名容量或規模 ".

排名第一的, 是 大霸尖山九九山莊, 因為早年, 那可能是台灣 " 熱門 " 的冠軍, 滿山人潮洶湧, 2004年的颱風造成環境巨大變化之後, 近年來差不多算是 門可羅雀, 甚至於有許多年都 禁止前往, 路線不開放.

早年的山屋, 可能只是幾根木柱, 屋頂跟牆壁使用 鋁片, 室內空地頂多 " 勉強擠 " 得下 10~15 人 躺著過夜, 環境很簡陋或是寒酸, 因為年久或失修, 許多都已經毀壞或是廢棄, 成為歷史遺址.

後來, 新建了許多山屋, 使用新型的 不鏽鋼板 與 鋼架 建構, 室內則鋪設木板的床板 ( 通鋪 ), 容量依照不同地區, 大概從 10~50人 之間不等, 基本上就是, 途中有 山屋 的登山路線, 可以省下 " 背帳篷 " 的額外力氣與負擔, 能夠省下蠻多的體力 ( 多背帳篷, 真的是增加很大的負擔 ).

因此, 山屋是可以過夜的地方.( 多數都無人管理, 因為位置偏遠 )

至於 詢問 嘛.... 玉山 與 雪山/大霸尖山 的 登山口, 會有管制人員 ( 國家公園義工 ) 在 " 正常時間 " 駐守, 上山前, 甚至於還得觀賞 20~30分鐘 的環境教育或是保育影片 ---- 嗯, 凌晨半夜上山的話, 就免了, 哈.

除了上述兩座山 ( 大霸這幾年依舊封閉 ), 其他多數比較沒那麼熱門的路線或是登山口, 基本上都沒有人員在登山口駐守 ---- 只有一個箱子, 上山之前 與 (或是另一處登山口) 下山之後 ( 因為不一定是同一處進與出, 可能從另外一處下山 ), 自己主動把 通過申請文件的列印紙本 放入箱子, 官方會不定期安排人員去收取. ( 藉此知道實際上有多少人進入以及下山 )

大霸尖山 途中的 中霸山屋.... 室內地面是完全天然的 " 爛泥巴 " ( 只有外殼跟屋頂 ), 連個木板床舖都沒有, 只是一個躲雨的空間而已 ( 當然還有更爛或是完全變成廢墟的 )

週四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梅琪仁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28 20:12
果然是賢拜啦,
那麼休閒的穿著,旁邊那一堆家當好像與您無關,是借來拍照的道具,
可是與您錯身而過的登山客可是親眼目睹您背著這麼可觀的家當在身,
難怪「賢拜」會一路被喊著,當之無愧喔。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6-28 21:52 回覆:

走往那條路線, 應該只能算是 一般一般 啦, 同一條路, 如果是一個人 獨行南二段 ( 一般規劃需 7~8日 ), 而且兩端的接駁相距遙遠 ( 台東 向陽南投信義鄉東埔 ) .....那就真的要具備更加特殊的膽量與體力了.

台灣有很多高山, 立於下方, 會讓人感覺 仰之彌高, 例如在 霸基 仰望 霸尖, 奇萊稜線 仰望 奇萊北山, 雪山圈谷 仰望 雪山與北稜角, 排雲山莊 仰望 玉山主峰...........有些嘛, 即使相隔一些距離, 看起來也會讓人感覺軟腳 ---- 那種看似極不穩定的亂石危崖以及陡峭的坡度, 卻非得要一路仰攻而上直到山頂....

週二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6/28 11:46

山屋旁的照片裡
見識到了背上卸下的重擔
真的是好大一堆 

俯瞰 V 字型南橫公路
在照片中體會了高聳驚險及壯觀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6-28 17:00 回覆:

向陽山屋, 那算是爬升途中大約 一半 高度而已, 只是途中的 小休 ( 山屋後半段 上稜線 那一帶路徑, 會再更辛苦一點 )....整體來說, 第一天的最高點是 3493m的叉路, 加上稜線上的一些高低起伏, 爬升總高度可能在 1300~1350m 之間吧 ( 大約 450層樓 的高度 ), 輕裝不談, 以 重裝 來說, 也算是 一般一般 而已, 因為還有其他更高更艱苦的路線. ( 首日倒是要比 玉山/雪山 累一些, 如果用多數的正常規劃, 重裝首日只到 排雲 與 369 的話, 玉山約只爬升 800m 左右, 雪山約 1200m ).

台灣的高山, 算是 " 很多變 " 的世界, 或許有一半或者 2/3 的日子屬於 風和日麗, 另外的 1/3 .... 就....各種可能都有了.

因此, 多些準備, 永遠都不會是個錯誤. ( 玉山 主峰之前, 往下俯瞰 )

週二愉快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