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天祥旅情( 4 of 4 )
2014/07/10 08:13:25瀏覽897|回應9|推薦83

距離前一趟旅程, 大約 15個多月 ( 一年餘 ), 前一趟是秋天, 此趟算是冬末春初 ( 國曆二月初吧 ), 算是冷天, 只是, 泛黃的老照片, 色彩上根本看不出春夏秋冬, 哈.得意

同樣是一路看著中橫東段的雲海

慢慢下行

到雲霧越來越近

高度繼續下降之後, 就是濃霧中行車, 最後到了雲層的底下, 抵達天祥, 入住於當年的 晶華飯店, 印象中, 是在那裡渡過了 " 三天三夜 " 吧 ( 連續三晚的特價專案 ), 2009年 之後, 這間飯店已經變成很昂貴的 晶英酒店, 雙人房每晚 八九千 起跳, 三人以上房間每晚萬餘元以上, 唉, 時代不同了. ( 早年雖然不便宜, 至少不像現在那麼貴 )

次日, 陽光普照, 那一趟, 算是有拍照的記錄中, 兒子的第四趟中橫與花東之旅, 大女兒的第三趟 ( 沒拍照的次數就無法算了, 有時候旅途天氣差, 有時候趕時間, 未必每趟都有拍 ), 此趟依舊有某同學家人的影子, 中央是他們家的大女兒

在天祥附近各地走走 ( 一些山區步道或是前往 文山溫泉 之類的 ), 大女兒

本系列首篇, 多年前, 那恐怖而且會 " 摔死人 " 的 稚暉橋 頭, 兩邊都已經加上了多出來的步道還有安全護欄 ( 不知道哪年改變的, 應該已經不可考了吧, 反正新舊照片對照, 可以看出不同 )

戶外的桌椅

同樣的一條橋

格放, 類似這樣子的照片其實拍過不少, 還有他們在 雲端之上 的留影 ( 背景是大片雲海那種 ), 不過, 天祥 不會有雲海, 因為是在山谷底下 ( 要在 關原 之類的高處才可能有雲海 )

天祥附近的 梅園, 有好幾排的梅子樹, 小朋友獨照

三人照....乖乖, 難道那趟沒帶三角架? 或是有帶但是懶得拿來用? 已經不可考了, 哈

在天祥, 連續三天三夜 ( 應該也是在那個定點連續住了最多天的一趟 ), 除了文山的野溪溫泉, 還走了水簾洞, 什麼 綠水/白楊/蓮花池 ...等等的不同步道....結果嘛, 全都 " 只顧努力走 " ( 沒留下照片, 哈 )...

因此, 只能用一張, 拍攝於當年 晶華飯店 前的影像, 當成這趟多天旅途的結尾....這也是歷史照片了 ( 因為改建之後, 樣貌也完全不同了 ).

區區幾張舊照片, 至少代表了, 曾經走過...雖然拍得很少, 沒差啦, 有那個機緣的話, 改天還可能再去.

本文完.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affchiu&aid=14934688

 回應文章

陳正華 牧師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4 22:38

風景好看,您們一家人

更好看!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6 回覆:

不敢當, 大自然的景觀, 要比渺小的人類來得 壯觀與偉大 太多了....純粹只用 " " 當做出發點的看法, 或許會比較 自我膨脹, 而忽略了天地的廣闊.

偶爾帶他們進入山林, 是希望他們能夠體驗, 在廣闊的天地之間, 人, 其實只是一個 " 很小的單位 "...另外就是, 生命其實很短暫, 時間卻是過得特別快, 儘量去珍惜當下.

從他們的首次合照 ( 小女兒約出生 30天, Dec. 1997 ), 沒去找是否還有更早的, 就當做這是首次吧

然後逐漸成長

再繼續成長 ( Feb. 2014 )

X

真的就像是一首電影主題曲 ( Sunrise, Sunset ), 時間, 感覺只是一轉眼....

週二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Chen Mimi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3 19:38

有這麼多不同時間拍攝的全家登山旅遊照片,真是令人羨慕呀!

全家都如此熱愛旅遊,真是難得。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4 回覆:

時間只會往前, 人也一天天長大, 每次的錯過, 就是已經錯過了 ( 時間無法重來, 甚至於地貌都可能改變 )....

從老大出生, 一直到老么的小學畢業前 ( 大約 1993~2009 之間, 前後十六年左右 ), 剛好是自己在工作與生活上, 最 暗無天日 的一段時期 ( 如果一般上班族每年有 120~130天假日, 自己每年卻頂多只有 20~30天, 能夠沒有背負責任, 自由活動的日子 ).

因此, 每個能夠出門的 " 單天假日 " 都彌足珍貴 ( 能夠排出連續兩或三天的機會又更稀有, 一定都會跑很遠, 哈 ), 只要有機會, 就幾乎都會帶他們到處走走, 如果每年只能出門 20天, 累積16年就是 320趟 的不同活動, 其實也就是 " 蠻多 " 了....

因為自己是屬於失去多數的自由, 就會更珍惜 " 僅剩的少數 " 自由 ....那麼多的歷史影像, 就是這樣子累積而來的.....反而是, 每週至少有兩天假日的 " 多數人 ", 心中或許覺得 " 反正隨時都還有機會 " ( 每星期都有空, 不用急 ), 卻反而失去了 " 積極性與立即行動 " 的驅動力.... 一個月又一個月, 然後一年又一年....

同樣的一個 新竹榛山稜線 ( 同前一篇回應 ), 他們就曾經先後上去過三趟 ( 同一個山區去過十幾趟以上, 因為還有其他不同的步道 )

拍過許多張小朋友們以 雪山 ( 台灣第二高峰 ) 為背景的照片, 而以 大霸尖山 當背景的 ( 畢竟需要相當特殊的機緣, 例如多數時間遠山都被雲霧遮擋 ), 就真的很少....因此, 類似這張, 就是非常難得的紀念照片 ( 1915m 的 李棟山途中 )

等他們慢慢長大, 近幾年, 自己的 "自由時間 " 終於比較多了一點, 不過, 帶他們上山的機會卻反而少了 ( 因為他們學業, 或是許多時候她們比較懶得動 ), 這是最近三年內, 帶兒子走過最遙遠的一段路.... 大霸尖山 ( 往返將近 70 公里的山路 ), 相信也會變成他的 " 終生回憶 " 吧....

X

週日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冠慧~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3 19:28

楓之谷大哥您好

從小就帶著 孩子們 往山上去

學習知識 真棒 看到他們小小年紀

就能認識 爬山 還有山中一切 真好

祝福 順心 平安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3 回覆:

走入山林, 算是一部份 ( 大約佔出遊時活動內容的一半 ), 也不是每次帶他們出門, 就 " 非得 " 目標就是爬山啦得意

像是, 稍微需要爬一點山的, 新竹 榛山 稜線 ( 三角點高度約 2485m, 不過沒往返三角點, 小朋友嘛, 光是能夠上達稜線就夠了 ), 往返約需四小時, 已經有運動到了.

只要走走路, 距離不遠的...台中 大雪山神木

X

或者, 幾乎不用走, 只需要走很近距離的...福壽山農場

X

台灣各地都有不同的樣貌, 沿海或是城市, 其實他們也都蠻經常去....

他們的童年, 不只是 " 上山 " 而已啦.

週日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己帶小朋友上山,目的只是為了帶他們了解山林~正是正確的登山親子教育。
2014/07/11 22:20

俺真的沒有虐童啦~您是開明又有原則的好父親,當然沒有虐童的嫌疑哩。 三太子笑

自己帶小朋友上山,目的只是為了帶他們了解山林~正是正確的登山親子教育。

小朋友的小時候,活動能力甚至於比大人還強~不過活動能力不等於體能調節能力。

如同球類競賽般,體能調節能力很重要;調節差的隊伍往往一瀉千里,像巴西一樣慘敗。

如果是帶小朋友去一些高難度的遙遠路線就真的矯枉過正,大人的虛榮心在作祟而已~正是。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2 回覆:

說到小朋友的 " 體能調節 " 嘛....

俺經常在一些低海拔郊山, 看到有些大人帶著子女, 然後, 大人在上方 " 努力走 ", 然後回頭...叫小朋友 " 快點/跟上 " 這些的....唉, 可憐的小朋友....

俺就不會如此, 俺自幼活躍於山林之間, 青少年到青年階段體能也不錯 ( 5000m 約 18分鐘 ), 如果叫小朋友 " 跟上 ", 那他們一定走沒幾步就哭出來, 哈開心(ㄏㄏ、ㄎ、哈)

自己帶小朋友上山, 只是帶領, 加上教導與陪伴, 一切以他們的狀況為主 ( 不是用大人的標準 ), 速度該放緩甚至於該完全放鬆, 就讓他們整個放鬆, 尖石北得拉曼巨木途中, 1442m 稜線高地附近 ( 看表情, 確實很放鬆 ) 

X

巨木之前 ( 這棵最小 ) 

X

先帶哥哥姊姊前往北得拉曼巨木區, 幾個月之後, 換成帶著老么去比她兄姊前一趟 " 更高更遠 " 的地方 ( 1749m, 尖石內鳥嘴山 ), 在 1442m 高地稜線前....已經上登近400m垂直高度, 她還有笑容哩 

繼續上登途中的鐵杉, 還是有笑容 

帶她順利登頂之後, 直接一路陡下到谷中的 巨木區 ( 垂直落差約 400m, 下降得蠻遠 )....嗯...依舊還有笑容 

之後就是下山了, 登頂 內鳥嘴 ( 距離與高度都勝過其兄姊 ), 然後又繞行巨木區...最後的折返與下山路程, 對她來說當然根本就不痛不癢...看這表情也知道

有些家長 ( 比率似乎蠻高的 ), 帶小朋友登山的目的, 比較像是 " 遂行大人自己的心意 ", 真的看過 " 無數 " 走得不甘不願的小朋友...

俺家的小朋友倒是還好, 畢竟, 俺不會要求他們像自己一樣 ( 要他們體能多強多強什麼的 ), 只是全程 " 帶領/教導/陪伴 " 他們前往山林而已, 快樂而且安全的往返山林, 才是最重要的事感動(嘩)

週末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雁~《詩詞習作輯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題外話:常登山的小孩能吃苦耐勞,不會學壞。楓之谷兄的「登山親子教育」值得參考~很讚!
2014/07/11 15:28

題外話:常登山的小孩能吃苦耐勞,不會學壞。

楓之谷兄的「登山親子教育」值得參考~很讚! 讚

不過小孩或年輕人體力拿捏比較不穩定,故不宜太勉強三個兒女全都「被迫」跟著走。

闔家登山以輕鬆遠足為主,中級山或郊山足矣。 Fox想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7 回覆:

話說, 偶爾在一些格子或是網誌文章中, 看到某些 " 虎爸 ", 三不五時帶著未成年子女, 四處去 " 征服 " 許多高山, 其中甚至於有些是屬於漫長又遙遠, 潛在危險性不小的 " 長距離高山縱走 " 路線 .... 然後再以 " 大人的筆觸 ", 去寫 " 以小孩為第一人稱 " 的網誌 ---- 像是, 爸爸或媽媽又要帶我們上高山了, 心中好高興....點點點....

純粹就我自己的觀點來說, 那些根本就是 揠苗助長 的活動, 講述小朋友又 完登/征服 多少座百岳高山, 如何如何的, 其實, 99% 都只是大人自己的 炫耀 心態而已, 為了滿足大人本身的虛榮心, 或是叫做....虐童...

基本上, 自己帶小朋友上山, 目的只是為了帶他們了解山林 ( 有個最基本的認識就夠了, 不需要特別高難度的山頭 ), 然後, 鼓勵他們努力往上爬, 途中給予必要的扶持 ( 攀登全程的安全第一, 爬不成就放棄回家 --- 不過, 因為都會事先評估他們的最大能力, 每次都有完成 ).

某次, 小女兒未滿五歲 ( 幼稚園中班 ), 自己帶了幾位來自各地的朋友, 攀登早年路線 " 陡上陡下 " 的 加里山, 途中有許多危險路段 ( 拉繩峭壁之類 ), 自己都必須全程護衛著她...結果, 居然她能夠爬上去, 像是小土雞一般 ( 垂直落差約 900公尺, 不算輕鬆的山頭, 尤其早年的路線更是難爬, 潛在危險也高一點 )

2220m, 一等三角點, 兩個女兒臉上都還有笑容, 嗯 ...俺真的沒有虐童啦, 是她們本身就具備爬上去的能力

小女兒幼稚園大班, 3422m, 合歡山北峰前 ( 另外加上 東峰 與 石門山 ), 看她們的笑容也知道, 那不是虐童...然後, 相隔不到五個月, 她們又爬上去 北峰 第二趟 --- 其實, 我自己比較累, 又要長程開車, 又得搭帳篷啥的, 還得花力氣帶她們爬山

等她們又大一些, 就完全隨她們自己意願了 ( 絕對民主, 沒半點勉強 ), 一些屬於 " 遊客等級 " 的步道, 其實她們都還願意去跟著走完, 只是散步的難度而已, 而且到處都可以停下來休息

X

如果屬於 " 登山 " 等級, 路程更高更遠 ( 還必須某程度負重的話 ), 只能說, 哪個想去, 老爸就帶誰去, 至少自己有能力開車前往, 也可以當嚮導, 就看誰跟某座山, 是否有那個緣份了

X

小朋友的小時候, 活動能力 " 甚至於比大人還強 ", 一些 " 難度或危險性不會太高 " 的山頭, 帶他們去運動, 應該都還好.....不過, 如果是帶小朋友去一些 " 高難度 " 的遙遠路線, 就真的是 矯枉過正, 大人的虛榮心在作祟而已了. ( 完全不值得鼓勵, 許多路線, 連大人的隊伍去攀登都可能會有危險了, 何況是對於山林與危險完全無知的小朋友 )

週末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多硯坊 (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1 10:23
第一張照片
高聳入雲的古木
矗立在煙霧飄渺的山間
很有山水國畫的意境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4-07-11 14:37 回覆:

曾經, 在前一夜, 因為曝露在零下兩三度 ( 乾冷, 沒下雪 ) 的冷風中, 連續吹了三小時的 " 超冷風 "....結果深夜, 獨自一人在自己的雙人雪地帳裡面, 狂抖....因為失溫, 抖到 " 差點已經 " 完全無法控制.

幸好心中清楚知道, 再繼續任其抖下去, 就很快會 " 再見 " 了, 於是不管發抖或是多冷, 毅然爬出睡袋, 拿出高山爐具煮熱水, 趕緊替自己補充一些熱量, 終於熬過那個 " 失溫之夜 ", 撿回一命, 次日, 獨自頂著一度左右的低溫, 在毫無遮掩的裸露高山, 身邊呼嘯的狂風加上濃霧, 走往心中的預定目標, 辛苦往返兩個目標之後, 終於快要回到紮營處, 突然, 感覺滿山雲霧瞬間打開, 於是停止前進, 驀然回首, 原本曾經走過的地獄, 似乎變成了天堂...好像一幅 " 潑墨畫 " ...

不過, 只天知道, 天堂只維持了兩小時....天色未黑, 就開始滿山狂風大作, 鬼哭神嚎, 悽厲又尖銳到無法形容, 高速切過營帳上方稜線的風切聲, 聽那風速, 絕對不輸 " 超級強烈颱風" 的等級 ( 事實上是, 身背 30公斤, 五體投地趴在地上, 都被直接吹翻 ), 夜間稜線上的那種恐怖風聲, 聽到自己差點心跳停止....後來 22小時左右的地獄, 又讓自己先後差點丟了兩條小命....總共死了三次, 還好, 最後還是被自己 " 逃回人間 "....

某一回, 氣溫約 0.5度, 2600m 左右的新竹中海拔山區 ( 冬季寒流 ), 沒等到雪, 甚至於連霧淞都沒有 ( 逆溫效應, 雲層濃密, 高山的溫度散不去 ), 等待了整整半天, 四五個小時吧....撲了大空, 只勉強拍到幾張山巒與雲海 ( 目標是冰雪 )

壞天氣的山林, 帶有某種意境, 但是卻一點都不好玩....還是喜歡陽光與藍天

週五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酉愚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羨慕吶!
2014/07/11 09:29

跟我出去都要雙腳萬能才行,結果當然就只有風景照了,家人都不肯跟咱這"自虐狂"去健行啦! 無奈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6-07-26 14:20 回覆:

感謝 酉愚 兄 惠賜 天祥 的風景照....講實話, 我都沒拍過這些哩, 哈.

早年, 曾經無數次帶小朋友爬山涉水, 從最高的 合歡北 ( 3422m ), 次高的 合歡東 ( 3421m ), 第三高的 合歡主 ( 3417m ), 到散步可達的 石門山 ( 3237m ), 都曾經去過好幾回.

其他無數中級山與低海拔山區, 又是更多的老故事了.

到了最近, 兩個女兒聽到 " 需要爬山 " 這幾個字的地方, 基本上就是 " 不跟 " ....只剩下兒子, 偶爾會當一下 跟班 ( 或者可以說, 是特地帶他去某些高山啦, 為他特意安排的高山旅程 ), 呵.

有時候, 偶爾還是要 趕鴨子上架, 三個全都 " 被迫 " 跟著走 ( 兒子不算被迫, 畢竟對於曾經走過幾趟辛苦高山的他而言, 一般步道只算是去散步而已 ), 2013/06 長春祠上方的步道途中

X

俯瞰下方的公路與停車場 ( 右側那條鐵橋, 只過了幾個月, 就成為歷史影像了, 因為已經拆掉, 正在改建 )

週五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1 06:08
曾經走過的地方,透過影像記錄讓回憶一一重現,我最遠只到過梨山而已,其他部分沒去過。從部落格裡分享格友的旅遊點滴,既是增廣見聞,也有幸分享您們家族的溫馨,我覺得很有意義!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4-07-11 13:47 回覆:

是從台中到梨山嗎? 只走過那一段的話, 確實有些可惜.

梨山 往 宜蘭 ( 中橫宜蘭支線 ), 梨山 往花蓮 ( 傳統中橫公路 ), 霧社 往 大禹嶺 ( 中橫霧社支線 ), 每一條都是很特別的山區景觀公路, 尤其是霧社支線的 鳶峰往大禹嶺 這段路程, 更是特殊的高山景觀路段.

梨山, 除了早年拍過幾張照片之外, 後來幾乎都只有路過, 完全不會想要停車拍照, 因為不喜歡那種遍地山林, 被開墾到 滿目瘡痍 的樣貌, 也因此, 雖然曾經走過無數次, 卻只有些許早年留下的幾張舊照片, 完全沒有較近年的照片, 哈.

梨山往大禹嶺, 途中可以看到蠻有名的 畢祿山, 一個很遙遠的百岳高山 ( 一般約需 11~12 小時才能往返, 真的蠻 " 辣 " 的一座山 )

冬日時節, 山林之間點綴一些紅葉

霧社支線, 在合歡山地區, 可以看到知名的 奇萊山區, 左為 奇萊主山, 右邊稜線是有名的 卡羅樓斷崖

合歡山, 一年四季都有不同風貌, 也是台灣最容易到達的高山, 好幾年以前的 大女兒 ( 另外兩個先走遠了, 在後方小山頭背後的雲霧裡面 )

台灣有許多漂亮的山林, 值得多去體驗及欣賞, 不過, 要注意安全就是, 山區常常起濃霧, 甚至於可能有落石坍方, 但也不需要 因噎廢食 啦, 特殊氣候如大雨颱風不談, 其他時候, 出現危險的機率不會很高.

週五愉快開心(ㄏㄏ、ㄎ、哈)


阿勇(ayon)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7/11 00:03

以前常走北橫 也搭過你說的公路局從台中到花蓮 途中好幾個休息站 可以下車尿尿 買(吃)東西

第一站德基 第二站梨山  第三站天祥

後來到花蓮旅遊 包括國小畢業旅行 都有去天祥 因為太魯閣到天祥這一段是中橫的精華

不知為什麼 自從公路拓寬改道(留下舊車道供旅客步行觀光)後 常常發生落石砸傷人事件 例如長春祠 燕子口附近  遊客也多了 就很少繞進去了

你與家人中橫旅遊的照片 都是很珍貴 很甜美的回憶 謝謝分享  

楓之谷(Maffchiu) 於 2014-07-11 13:24 回覆:

早年的中橫東段是天堂, 近年來的中橫東段, 卻是 隨時可能 瞬間就變成地獄 ---- 會毫無預警的奪人性命, 下一篇的 " 後記 " 裡面會提到這一點.

為了 " 拼觀光 ", 方便大型遊覽車行駛, 把道路拓寬, 同時也把陡峭山林底部的 " 支撐 " 給挖掉了, 底部失去支撐的力量, 上方則是 " 動輒幾萬噸 " 的巨大壓力 ( 地心引力 ), 不會垮才怪.

在山區開闢 " 道路 ", 是破壞山林的最大殺手....只是, 人性, 多數的面向都是貪婪的, 只管某些人的利益, 哪管大自然的維持原貌或是生態的永續.

德基水庫, 首次前往是 1983/04/03....距今 31年前, 那裡是水庫人員的宿舍之類吧

1986之後, 尚未自己開車, 只是在台北市裡面上班的 "機車族" 之一, 卻把中橫公路當成自家後院, 三不五時就往中橫跑 ( 兩天半就環島半圈之類的, 當年週六有半天班 ), 1986/11/30 , 德基水庫, 幸運的看到彩虹

只隔一個月, 1987/01/01 元旦假期

年少輕狂的瘋狂歲月, 早年還真的有夠能衝, 哈.

週五愉快開心(ㄏㄏ、ㄎ、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