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9/17 22:03:27瀏覽881|回應16|推薦67 | |
孩子們陸續開學了,入夜天氣涼冷,中秋節轉眼將至。人在
異鄉,唯一可感到過節氣氛的,只有超市櫃台上成垛的鐵盒包裝月餅,
其中大多是褐色薄皮的蓮蓉月餅,不禁讓人懷念起台灣豐富多樣的
月餅。
當年,母親最愛吃的是綠豆蓉餡兒的蘇式白毛翻皮月餅,外型 好似略微豐腴的台中太陽餅,由薄如蟬翼的外皮層層輕裹。若是吃相 太豪放,就會掉了一桌子的碎皮,湖南籍的母親就用家鄉話戲稱為 「腳滕子皮月餅」。我們常用月餅盒蓋一邊接著吃,最後再把掉在 盒蓋上的餅皮,悉數掃入嘴中,品嘗那輕巧的薄皮味。 還有一種較特別的永和老店硬皮月餅,厚重的餅皮,單裹五仁餡, 本來不習慣吃五仁餡的人,一碰到那乾硬扎實的外皮麵香,也就 照單全收了;細品其內餡,不似一般突兀的又甜又鹹,可說是另類五仁。 有一年,某家飯店貼起紅紙說有賣此種月餅,我喜孜孜的買來, 卻覺得餅皮少一味,此後就乖乖轉車去永和購買了。 當年的月餅盒大多是八角形或圓形紙盒,透明的膠紙盒面下, 內襯紅、黃、白色的沙沙細條,我們常拿來墊在鉛筆盒裡;有時, 連月餅上標示口味的花邊圓形標籤紙,都小心收集賞玩。 記憶中,月餅口味從最初的豆沙、棗泥、蓮蓉、鳳梨,到後來的 巧克力、麻糬、冰淇淋月餅,甚而綠茶、養生月餅,可說應有盡有, 推陳出新。 平日裡,母親常說吳剛伐桂的故事;中秋節那晚,院子裡擺上 香案,供上月餅、文旦、一杯清茶,催我們去「拜月亮」。七歲的我, 滿院子興奮飛舞,心裡想的是要舞給月宮裡孤寂的嫦娥娘娘看。 到了小學六年級暑假,阿姆斯壯的一小步,終結了家裡每年的 拜月儀式;然而,滿街市招搖的月餅大軍,仍一年年進駐豐美的中秋節, 更飄洋過海,進入我的異鄉夢。 今夜秋蟲唧唧,我輕輕搓洗紅豆,準備自己動手做月餅,讓孩子們 記得媽媽的家鄉味道。 後記:試了好幾次,照片就是無法上傳,跑回舊版也無效,只有把 我做的紅豆餅,妹妹玉手放芝麻的照片波在臉書上了~ 妹妹說她不喜歡吃月餅,但是喜歡吃媽媽做的紅豆月餅, 平常小胃口的她,這次家裡的餅一出爐,她趁熱的吃了... 2 個半...真捧場。 我很少做餅,這次還爆漿,兒子不客氣的說:"怎麼這德性?" 但他也捧場,連吃2個,啊!蜀中無大將嘛! 女兒纖纖小手點放芝麻...那是她每年的工作: 噹噹~~小秋獨家紅豆月餅出爐... (做得不好,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但是,是媽媽對兒女的心意啦!) (照片還是無法上傳,我是把照片波到桌面,再傳到臉書.. 再從臉書複製到格子上,哇哩哩~有夠曲折~)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 中秋話今昔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