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蔣介石秘密特別衛隊——抗日戰爭中的中國特種部隊
2008/02/02 13:32:47瀏覽2498|回應0|推薦6

中國憲兵槍決日本戰犯

☆中國憲兵現身驚四方

  在1934年國民政府的閱兵大典上,有一支神奇的部隊突然走過了各國公使的視線,這是一支大約有4000人的隊伍,卻是完全的德國軍隊裝束, 配備的也是當時最先進的德國全自動式沖鋒槍。凡是稍微有一點軍事常識的人都可以看出,這是一支具有極強戰鬥力的部隊。當這支部隊向委員長致意的時候,據當 時的國民政府秘書邵則明多年後回憶:“當時,英國大使面容驚愕,日本大使面色蒼白,德國大使微笑著對法國大使說,這是我們德國人訓練出的軍隊。美國大使歎 服地說,這是中國兩支最好的部隊之一,德國大使不服氣地反問,在中國還有哪一支部隊可以與他們抗衡?美國大使感慨地說,只有一支,那就是成吉思汗的部 隊。”

  這支神秘的部隊,就是南京國民政府自1927年起傾盡國力秘密組建,並于1933年邀請納粹德國特種部隊教官進行訓練而成的王牌特種部隊——委員長特別衛隊,其代號爲中國憲兵!

  據日本女間諜川島芳子于1946年交代,1934年國民政府國慶閱兵後僅30分鍾,日本情報機關就接到了土肥原從南京發來的密電,上面只有一句話:中國憲兵現身南京,戰鬥力極其強大。

  ☆戰鬥力強大卻無處用武

  中國憲兵的前身,大體可以上溯到北伐戰爭中葉挺的“鐵軍”,隨著國民政府統治的鞏固,蔣介石于1927年開始了對全國200萬軍隊的選拔工 作,經過層層嚴格篩選,組成了一支8000人左右的衛隊。衛隊的成員個個身懷絕技,以一當百。1933年,隨著國民政府與德國的關系日益密切,應蔣介石的 邀請,希特勒秘密派遣納粹沖鋒隊王牌教官勃羅姆來華,進行中國憲兵的秘密訓練工作,在勃羅姆的嚴格訓練下,又有近4000名士兵遭到淘汰。至此,中國憲兵 正式形成。在德國教官近乎法西斯手段的嚴酷訓練和幾乎先進到牙齒的德式武器裝備下,他們如虎添翼,終于成爲了中國乃至整個東北亞最爲精銳的部隊。

  據傳聞,在蔣介石圍剿紅軍行動最爲艱苦的時候,國民政府不止一次動過調動中國憲兵進攻蘇區的念頭,只是蔣介石擔心傷亡過大,得不償失,才使這 項決定終于擱淺。不過,在第五次圍剿的初期,中國憲兵確實已經受命開赴了江西地區,只是因爲蘇區的迅速失陷,才使得他們沒有派上用場。

  1937 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在江南戰場上,中日雙方幾乎集中了最精銳的兵力。中國憲兵也受命開赴前線。南京戍衛司令長官唐生智曾建議將中國憲兵組成小分隊,通 過空投的方式打入日軍的後方,破壞日軍的主要軍事基地,這個高明的建議反而遭到了蔣介石的訓斥。蔣介石擔心這支價值連城的軍隊如果有任何損失,都是挖心之 痛。于是,在這種“保存實力”的思路下,中國憲兵在戰爭的開始階段始終在南京原地待命,充當了抗戰的看客。

  ☆唐生智冒死動用王牌軍

  殺敵的機會終于來了,隨著上海等地的陷落,日軍向南京發起了總攻,蔣介石逃往武漢,也許是出于斷後的考慮,他將中國憲兵留在了南京。隨後,唐 生智率領 10萬南京守軍與日軍展開了巷戰,中國憲兵卻還在營房處于待命狀態,因爲沒有蔣介石的命令,任何人都是無權調動這支部隊的。

  戰況越來越緊急,第五軍軍長張治中及其部隊被日軍包圍在雨花台。這支抗戰的英雄部隊傷亡慘重,甚至連張治中的警衛隊也傷亡殆盡。爲了拯救第五軍,唐生智痛下決心,冒著被槍斃的危險,與中國憲兵旅長易安華密謀,調動了中國憲兵兩個營的兵力去雨花台接防。

  此時,日軍已經幾乎完全消滅了第五軍,攻擊雨花台的是日本甲種師團梅村師團(注:日本在二戰中一共擁有六支甲種師團,兩支作爲關東軍守備東 北,後被蘇聯紅軍消滅,兩支留守日本國內,後于1940年參加了太平洋戰爭。另外兩支就是被中國人所熟悉的梅村師團和“皇軍之花”板垣師團,始終投放在中 國戰場,並與國共多支軍隊交手,是侵華戰爭中日軍的骨幹力量。)師團長梅村是蔣介石在東京留學時的同班同學,並且曾經因爲決鬥勝利而繳獲了蔣介石的家傳寶 刀,這件事情也是蔣介石青年時代的奇恥大辱。然而,也正是這位梅村師團長,在雨花台爭奪戰中,最終成就了中國憲兵的赫赫威名。

  ☆六百憲兵打敗兩萬日軍

  當兩個營的中國憲兵與第五軍在雨花台接防完畢的時候,梅村氣勢洶洶地發起了新一輪攻擊浪潮,他得意地認爲他面對的只是一批疲弱不堪的第五軍戰 士,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雨花台響起了德式沖鋒槍的怒吼,大吃一驚的梅村刹那間大腦一片空白。在20年後的回憶錄中,他這樣描述自己的心情:“我的頭腦一 片空白,不知道是興奮還是惶恐,我突然意識到,我們真正的對手來了。”

  如果說開始日本人只是惶恐的話,那麽之後的一天時間則成了這些所有經曆過這場戰爭的大和武士心中永遠的噩夢,兩萬多日軍對兩個營中國士兵的戰 鬥,成爲了梅村師團曆史上最大的恥辱。600名中國憲兵,平均每個人將防守一段25米長的陣地,平均每個人要面對50名日本甲種師團士兵,戰鬥從早上打到 黃昏,一批批日軍倒在了雨花台上,始終不能前進一步。梅村師團也不愧是日軍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始終攻擊不止,在最危急的時刻,梅村親自帶領敢死隊,拿著當 年從蔣介石手中贏得的寶刀,與中國憲兵在陣地上拼起了刺刀,然而中國憲兵也以硬對硬,上上槍刺與日軍展開肉搏。終于,號稱天下無敵的梅村師團,在黃昏時分 倒在了中國憲兵堅忍不拔的精神的面前,倉皇地丟下上千具屍體撤退。值得一提的是,在拼刺刀的戰鬥中,梅村的那把寶刀被中國憲兵的戰士繳獲,梅村自己也被砍 傷了胳膊,幸得部下掩護才保住了一條性命(這在武士道精神中可謂奇恥大辱),而中國憲兵也付出了慘重代價,50多名戰士長眠在雨花台上。

☆夢中遭轟炸幾乎全軍覆沒

  戰鬥結束後,興奮的唐生智連忙打電話向蔣介石報功,蔣介石得知梅村戰敗,寶刀複得時大喜。但是得知中國憲兵參戰後不由勃然大怒,將唐生智狠狠 責罵,並下令沒有自己的手令,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調動中國憲兵。于是,在上層的壓力下,剛剛打了勝仗的中國憲兵部隊,不得不撤離雨花台,回到營房駐地。

  然而,正是這個錯誤的決定,使得日本諜報機關得知了中國憲兵的駐地位置,從而改變了中國憲兵的命運。

  當天深夜,日本空軍出動轟炸機50多架,對中國憲兵的駐地展開了瘋狂的轟炸,大部分戰士在睡夢中被炸死,僥幸逃出者僅200人,這支國民政府傾注心血組建的王牌部隊,就這樣因爲蔣介石的錯誤決定而覆滅了。

  巧合的是,第二天,蔣介石向唐生智發布了撤退的命令,日軍趁機占領南京,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開始了。

  ☆化整爲零異國再顯身手

  之後,中國憲兵剩余的200多人被化整爲零投放到了西南戰場,參加了西南戰場的大部分重要戰役。特別是震驚中外的長沙會戰中,正是由于中國憲 兵小分隊成功偷襲了日軍的臨時機場,才使得日軍失去了制空權,爲長沙會戰消滅上萬日寇奠定了基礎。在1942年新五軍入緬作戰中,當部隊被日軍團團圍困的 時候,又是 3名中國憲兵戰士,憑借超強的生存能力穿越了日軍的封鎖,與英美部隊取得聯系,使新五軍避免了全軍覆沒的厄運。這支部隊在化整爲零以後顯示了強大的戰鬥 力,並立下了卓越的功勳。但同時他們自己也損失慘重,抗戰勝利以後,他們只剩下50多人,其中一半人已經因受傷而身體殘疾。

  1946 年,國民政府重新改組中統特務組織,這些中國憲兵的剩余人員被任命爲中統教官,甚至有人在渣滓洞集中營供職。1949年以後,他們中的大部分逃往台灣,少 部分在解放後被鎮壓槍斃。逃往台灣的那一部分又很快成爲了台灣特務的骨幹,在解放後50多年的兩岸特工戰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網友黑旗軍團提督補充資料一:

  國民黨憲兵部隊在南京保衛戰中擔負的是清涼山守備任務,防守雨花台的是國民黨88師(德式師),在紫金山擔任守備的國民黨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 導總隊,根據史實,守備雨花台的88師部隊是單獨死守雨花台核心陣地的,因爲中華門在雨花台被日軍占領前就被日軍控制了主要陣地,雨花台的守軍已經被孤立 包圍了~~

  國民黨憲兵部隊應該是受命增援光華門,和國民黨87師一起反擊占領光華門的日軍第九師團,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日軍第九師團應該是谷壽夫師團~

  網友黑旗軍團提督補充資料二:

  以下是黑旗的資料回憶

  出賣中國憲兵部隊駐地資料的間諜據說就是著名的川島芳子,唉~~中國當時號稱最強悍的軍隊竟然被一個女人動動手指頭就被滅了~真是嘩天下之大嫉!

  在抗日戰爭中損失慘重的憲兵部隊最後執行的任務卻是非常臭名召著的,那就是准備暗殺毛澤東~但是,問題在于憲兵部隊內部思想上産生了分裂,一部分人不願意同室操戈,反對刺殺;一部分人則堅決執行命令,進行刺殺行動。

  最後,進行刺殺的憲兵部隊在刺殺行動中被共産黨的中央警備團全部殲滅,好像只逃脫了幾個人,這幾個人後來在國民黨那邊繼續從事特種活動~因爲 反對刺殺而沒有參加行動的那些憲兵部隊成員也分成了兩派,一派傾向于共産黨,最後都去了延安;一派則反對內戰,最後兩不相幫,保持中立,當了逃兵,脫離了 軍隊。

  憲兵部隊由于是蔣階石的衛隊,成員挑選很嚴格,政治上完全國民黨化~但是由于憲兵部隊士兵素質很高(都是讀過書的),結合社會實際情況,所以 思想上很容易傾向共産黨,最後竟然在憲兵部隊發展了共産黨的地下組織,進行活動~~可是由于憲兵部隊畢竟比較特殊,憲兵部隊的中共地下黨組織很快暴露,被 國民黨一網打盡。據說當時蔣介石非常憤怒~他沒想到中共地下黨這樣無孔不入!!

  憲兵部隊的中共地下黨黨員基本上都在南京雨花台被國民黨槍殺,現在去雨花台革命烈士紀念館在一樓最後的一個版塊,就是憲兵部隊的中共烈士的展區~唉~都很年輕!!

(轉載自中華網)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MONHER&aid=133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