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0/18 07:31:47瀏覽3740|回應0|推薦33 | |
士兵慘死 生死時刻槍“罷工” 2008年7月13日清晨,位於阿富汗偏遠鄉村瓦納特的一個美軍前哨站突然被塔利班武裝包圍。裝備AK-47突擊步槍和火箭彈武裝分子,向美軍發起猛攻,一步步逼近美軍陣地。埃里克‧菲利普上士端著M4卡賓槍,向敵人不停射擊。然而,沒過多久,M4卡賓槍便卡了殼,菲利普只好將它扔到一旁,又抱起一挺機槍,但這挺機槍同樣也“罷工”了。 戰鬥結束,9名美軍士兵陣亡,27名士兵受傷。一位美國軍事歷史學家對這次交火進行了細致研究,稱士兵手中的武器頻頻在關鍵時候掉鏈子,使得人數本來占優的美軍在同近200名武裝分子的交火中未占得任何便宜。 2009年10月3日,8名美軍士兵在瓦納特附近小鎮卡姆德什的一個基地遇襲身亡。雖然美軍未從這次戰鬥中找到武器故障的直接證據,但當時的情況同瓦納特之戰出奇得一致:美軍孤立據點被猛攻。駐阿富汗美陸軍發言人韋恩‧尚克斯上校稱,對卡姆德什之戰的調查正在進行中,可能的原因是美軍戰線太長,兵力不足,“做出武器是否好用的結論還為時尚早。” 官方咬定 武器仍是最先進 對美國陸軍普通士兵而言,沒有什麽裝備比步槍更為重要。美軍士兵目前賴以保命的主力步槍就是柯爾特公司制造的M4卡賓槍,目前已裝備約50萬支,每支價格在1500美元左右。由於“出鏡率”極高,M4幾乎已成為美軍的標誌之一。但前線士兵卻越來越不看好這種槍,他們說M4不適合在伊拉克與阿富汗的環境惡劣的地區使用。 在收到了一些士兵的抱怨之後,美國俄克拉何馬州聯邦參議員湯姆‧科伯恩開始系統調查M4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等地的表現,他曾公開對媒體說,M4太貴,在伊拉克等沙漠地區太容易卡殼,而且相當嬌貴,需要經常維護。科伯恩近日表示,美陸軍必須迅速采取措施,購買適於美軍當前極端作戰條件的步槍。美國特種部隊已在用新式步槍更換M4卡賓槍,這支部隊擁有自己的采購預算以及其他軍種所不具備的武器采購自主權。 美軍陸軍官員堅稱,如果正確清洗和維護,M4卡賓槍可以連續射出3000多發子彈而沒有任何問題。他們對科伯恩換槍的建議更是不以為然,理由是,現在沒有從性能上比M4好很多的步槍,給M4找替代品可謂費力不討好。 戰地調查 精心保養也卡殼 目前,塔利班往往選擇位置偏遠且兵力薄弱的美軍哨所作為打擊對象。由於地形復雜,美軍增援往往需要數小時,在這期間,被圍哨所要同數倍於己的敵人交火,士兵手中的槍械會出現“過熱現象”,並在戰鬥中卡殼。 美國陸軍戰鬥研究所的道格拉斯‧庫比森一直沒有公開他的研究,但具體內容已泄露給新聞媒體,並在互聯網上廣為流傳。庫比森的研究是基於美國陸軍的一項調查,以及他對在瓦納特戰役中幸存士兵的采訪。 幸存士兵表示,他們都對武器進行了精心保養,指揮官也要做例行檢查。盡管如此,這些武器仍出現了故障,尤其是M4卡賓槍的故障更加嚴重。 M4卡賓槍每分鐘可射出數百發子彈。庫比森說,或許是兩個小時的激戰讓不斷噴射子彈的槍支出現了故障,但是,很多武器在交戰開始不久便出現了問題。 瓦納特之戰中,激烈交火使槍管變得滾燙進而卡殼。喬納森‧艾耶斯下士和克里斯‧麥凱格軍士拿著M4卡賓槍,從士兵所稱的“崗亭”位置向敵人開火。兩個人交叉射擊掩護,因為怕卡殼,在射出五六發子彈後必須立即隱蔽。 就在這種轉換中,艾耶斯被敵人打死,麥凱格的M4不久也出現了問題。庫比森的報告稱,麥凱格說,“我的武器太熱了。我打完了12個彈夾的子彈,但此時距戰鬥打響不過半小時左右。因為太熱,不能添加子彈,我都快瘋了,最後氣得我把M4扔掉。”M4的彈夾可以裝30發子彈。 甚至使用M249機槍的士兵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M249機槍個頭比M4卡賓槍大了不少,每分鐘最多可以射出750發至1000發子彈。傑森‧博格爾下士用他的M-249機槍射出大約600發子彈,後因太熱而卡殼。博格爾在這次戰鬥中陣亡,庫比森的報告稱,沒人看到他是怎麽死的。 火力太弱 拼不過AK-47 火力太弱是M4的另一個致命弱點。 一名美軍士兵手持M4,在巷戰中遭遇反美武裝分子。美軍搶先開火,子彈穿過對方身體,但似乎沒擊中要害。武裝分子中彈後仍端起手中的AK—47突擊步槍開火……這是美軍士兵在伊拉克和阿富汗常常遇到的情況。 一些武器專家指出,美軍常規配置的M4等5.56毫米口徑槍支使用的M855型子彈能打透鋼板,但直徑小、殺傷力不足,很難一彈斃命,不適合美軍在阿富汗、伊拉克面對的新型戰爭。 美軍前第五特種大隊準尉亞歷山大認為:“這種子彈完全符合它的設計初衷,但現在是要在近距離對付個頭矮小、動作快捷、沒什麽防護裝備的對手,它的表現就不行了。”這種子彈近距離擊中人體的效果就好像鋼針穿布片,一擊而過。除非是撞到了重要臟器或骨頭,否則敵人仍有氣力繼續戰鬥下去。 反觀伊拉克武裝分子常用的AK-47突擊步槍,如果在200米內擊中美國大兵,7.62毫米口徑的子彈會以850米/秒的速度射穿人體,在正面射入點上留下一個直徑不到1厘米的小口,經過身體時震傷內臟,然後以570米/秒的速度穿出人體,出彈傷口直徑可能達到12厘米以上。 這意味著,如果被AK-47擊中頭部,將掀飛三分之一的頭蓋骨;如果被擊穿動脈,在心臟泵血83.3毫升/秒的強大壓力下,血液可以噴射到10米以外的地方,在短短幾秒鐘里,出血量就能達1000毫升,足以使人喪命。 毫無盼頭 換槍阻力重重 美國陸軍高層對子彈口徑的態度是,口徑更大的子彈未必就好。大口徑子彈意味著後坐力更大,多數士兵難以控制射擊精度,這是美軍改用M16和小口徑子彈的重要原因。另外,別小看單價區區33美分的M885子彈。隨著戰爭繼續,M885的制造量將以數十億計,僅M885子彈一項的預算就接近1億美元,這可不是小數目。如果再換成大口徑步槍,五角大樓的軍事預算就更加捉襟見肘了。 近幾十年來,美國陸軍的主力步槍一直由柯爾特公司制造,美國國會與軍界不少人早就對這種“壟斷”頗有微詞。一些人認為,美軍找不到比M4更好的槍支,一個很大原因是柯爾特公司一家獨大。力圖推動美軍淘汰M4的退役將軍傑克 ‧基恩說:“我們沒有引入競爭機制,我們的士兵因此沒能用上最先進的技術裝備。” 另據美陸軍武器裝備采購部門負責人彼得‧福勒準將介紹,戰場實地調查顯示,近90%的士兵對M4卡賓槍性能表示滿意,同時五角大樓仍在對M4卡賓槍作出改進。福勒說,他從未收到有關瓦納特戰役中武器出現故障的官方報告。 由此看來,前線美軍抱怨歸抱怨,暫時還看不到擁有更適合他們的槍支的希望。 誰也不會想到,阿富汗戰爭讓柯爾特公司的M4卡賓槍再次走到聚光燈下,不是因為性能優良,而是因為故障頻頻害人性命。M4當年時來運轉,正是在“9‧11” 恐怖襲擊事件發生之後。柯爾特公司加快了M4的生產,以滿足美國國防部及特種部隊的需要,每月大約有8000支被制造出來並交付使用。 1984年,美國陸軍部授命柯爾特公司研制M4卡賓槍,1991年3月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4,用於替代M16A1/A2步槍、M3沖鋒槍和車輛駕駛員使用的部分 9mm手槍。雖然M4原本是為空降部隊和特種部隊研制的,但由於其重量輕、體積小,也受到其他作戰部隊的鐘愛。 M4武器目前已被約80個國家使用,其中包括以色列、哥倫比亞、伊拉克、阿富汗、菲律賓和法國。柯爾特公司因為先後打造了美軍主力步槍M16和M4,早已經成為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軍火制造公司。 (摘自《晚報文萃》)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