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社區工作期中重點 2
2013/03/26 06:38:18瀏覽5607|回應0|推薦0

社區工作期中重點 2 (吳同學提供)

第二章 社區工作的緣起與發展特性
第一節 英美的社區工作傳統
貧窮問題常常與福利制度之創建產生連動,社區工作之成形亦是如此。
一、慈善組織會社
19
世紀初期,工業革命在英國帶來產業變革,農業人口過剩與機器的運用,造成大量失業人口,為尋求工作機會,擁入都市中,讓都市面臨治安、疾病、居住環境的問題,加上1834年的濟貧法往資方傾斜,使貧窮問題雪上加霜,社會衝突與抗爭急劇增加。
  1869年,慈善組織會社於英國倫敦成主,有鑒於各種救濟體的混亂,仿效德國的愛伯福體系,在教區內實行組織化救濟方式,在每個地區設置一名執事以管理濟貧工作,對窮人進行訪查,統整福利服務,避免浪費。
  慈善組織會社的目的在「組織」救濟工作,而不是創造或提供更多的救濟。
  茲善組織會社對社會工成的影響:
 1.向個人與家庭提供服務─此部分是社會個案工作與家庭諮商模式的先驅
 2.計畫和協調私人機構以處理日益緊迫的社會問題─此部分是社區組織與社會計畫模式的先導。

二、睦鄰運動
  濟貧法的背景影響了慈善組織會社,慈善組織會社的工作方法,則間接促成了睦鄰運動。美國睦鄰運動的參與者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中產階級,他們期望真的改善窮人的社會情境,而不是嚴格審查救濟的資格與內容。
  與慈善組織會社相較,睦鄰運動強調與窮人共同生活,認為社區的主體是居民,只有居民最了解社區的生活,藉由實驗性的方式,實地工作之進行,從中找出效果較佳者,將它當成其他地區的範例與借鏡,加以推廣。
  睦鄰運動的領導者相信,藉由改變鄰里就能改變社區,改變社區即可形成美好的社會,其工作方法有下列要素:
 1.透過整合性的實務工作方法,提供社區最需要的服務。
 2.同時對個人與社區層面進行干預,發展實務工作者與居民間的凝聚力
 3.深切體認社區與社區營造的重要性
 4.亟力組織與提倡社會面,政治面與經濟面的正義。

三、社區發展
  臺灣自1960年推動的社區發展工作概念來自聯合國,與慈善組織會社和睦鄰運動不同,政府所扮演的角色更多,不全然是由民間社區工作者發起。經過多年的實施,雖然社區發展的理念強調居民自主,但結果還是覺得政府的控制力過強,有時會太依賴公部門的資源。
  經歷二次大戰後,鄉村的發展問題更是受到重視,政府對社區發展有其重要性,如人力、物力或技術協助,協調地方政府與志願部門,並指出應該多運用國外政府或相關單位之技術經驗工具,創造整體社區之經濟條件與社會進步。

第二節 臺灣的社區工作傳統
  社區工作發展於英美,並在國際間產生相互學習與擴散。
一、鄰保館與社會館
  早期臺灣的社區工作主要是由日本人所推行的鄰保事業,類似睦鄰運動,其中又以「人類之家」最早,服務項目以教化該地窮民為目的,如社會部分服務、防止不良少年之產生…等。

二、方面委員
  「方面」為日本的區域劃分單位,一個方面約以小學通學的距離為範圍,其制度下有幾項特色:
1.
工作內容
工作內容為「社會診斷工作」,即對民眾生活實況進行觀察審明,找出救濟保護的最佳方法,藉以轉介至各專門社會設施委託救濟。
 2.委員遴選
  委員應為接觸民眾較多的中產階級,避免官公吏、富翁、政治色彩厚的議論家…等,但警察官、市街鄉公務員、與方面委員的工作有密切關係的最好。
 3.貧民類型
1)第一類(極貧者):實際上不能獨立生活且處於悲境的極貧者;
2)第二類(次貧者):勉強收支相抵無任何富裕,若遇某種事故不能不依靠他人救濟而沮喪生活者。貧民應不斷進行生活實況調查,並將結果逐一記錄。
  早期臺灣島內會定期舉行「全島方面委員大會」,提供了另一種人民表達意見的場合,受到建議與詢問的相關單位必須做出回應,可以說是另一種「由下而上」的意見形成。

三、施乾與愛愛寮
如果說貧民救濟的問題促成社區工作,除了來自日本所擴散至臺灣的相關制度之外,由施乾所建立的愛愛寮,以及他對乞丐所推行的救濟、教化,應該是我國早期相當重要的社區工作代表。愛愛寮乃是民間常稱乞丐寮為「鴨仔寮」,取諧音所命名。
乞丐的主要發現有:
1.
乞丐成因-(1)生活困難(2)疾病(3)性格(含精神問題)(4)殘疾(5)放蕩懶惰
6)不測害(含天然與人為)(7)犯罪(8)嗎啡中毒(9)親人的遺棄
2.
乞丐統計-其中以30~39歲最多
3.
乞丐心理-因生活困難與精神衰退,意志逐漸被削弱,很快被引入極端。
4.
乞丐社會的生活

「防貧應重於濟貧」,有幾個值得社區工作者思考的技巧:
1.
正確與誠心進行生活狀況調查
以誠心誠意的態度接觸,在主動提供我們所需的情況下,自然獲悉其訊息,不應為調查而調查。
2.
了解致貧的成因--先調查陷入貧窮的原因,再採取適當的處理。
3.
社區照顧原則--儘量不要往收容機構方面,應在自然的社會性環境中想辦法找出保護之道。
4.
社會資源運用--如各公私救濟團體、窮民救助規則、旅行病處理法等
5.
保密原則
6.
志願性原則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發展特性
一、實務工作取向:微視vs.巨視
  巨視實務工作有下列特性:
 1.把服務對象乕作是整體社會與物質環境體系的一部分,關心社會的壓迫與不公平的情境,而非沉醉在個人 心理或家的諮商與治療。
 2.社區工作者更重視社區組織與單位的功能,若社區組織能夠發揮功能並回應社區的需求,個人更容易獲得健康和快樂。
 3.社區工作並非完全是間接性的實務,更重視直接面對面、組織性工作以及各種專業社區工作者對社區所採取的支持、協助和諮詢。
 4.社區理論與實務的技巧並不是反臨床工作,反而是對於社工實務的支持,心理治療只占會工作的小部分,若缺乏社區工成的知識,個案成效將大打折扣。

二、實務工作的目標:任務vs.過程
 1.任務目標
  具體的任務或是解決社區系統的問題,有建立新服務、改善既存服務的整合狀況、通過特定的社會立法,改變居民的態度與行為。
 2.過程目標
  過程目標較關心社區系統的維持與提升,對地方進行充權,讓社區能夠自行運作、具備問題解決能力,邀請民眾廣泛參與社區事務,共同合作,提升在地性的領導能力,目標就是為了提升社區內部的整合與解決問題能力。


三、實務工作的標的:社區層級vs.為社區為基礎
 1.社區層級的介入
  主要在改變社區本身而非特定的弱勢個體與家庭,換句話說,本類型的處遇模式認為,要解決弱者所遭遇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對社區進行「能力建構」,也就是最好的社區實務應該是由社區來確認所屬的需求,並找出管理與解決問題的方法,任何來自社區之外的介入,必須以增進社區發展能力為前提。
 2.以社區基礎的介入
  此型重點直接放在個人所遭遇的問題,而非社區。以社區為基礎的原因,就是希望服務不是機構式的,工作目標是為了服務鄰里內有需要的民眾,而不是解決整體區域內的問題。

           社區層次與以社區基礎的之比較

社區層次的介入

以社區為基礎的介入

目的

改變社區的態度或行為

協助處於風險的個人或家庭,並提供支持

決策

「由下而上」,充權是重要的哲學基礎

可「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

結果測量

社區內部的變遷

個人與家庭的變遷

方法論

以能力構為基礎

能力建構是服務的副產品

取向

優勢

可同時兼顧「問題」是「優勢」

  所以兩者對社區工作的理論基礎並不相同:
  社區層級的介入取向假定,當人們居住在較為「健康」或「團結」的社區時,較容易表現出健康的狀況,而不需要福利所提供的支持;也就是,只要能夠消除社區所面臨的壓力,發展社區的能力,則社區內部的生活將獲得改善,不必依賴政府或是專業人員。當社區產生自我復原的力量,或形成較為團結的社區時,它就會隨著時間持續進步,社區也將更為獨立,所需要的外界支持更少,因此,對社區進行處遇只是短期性的,長期目標期望社區能夠永續發展。
  至於以社區為基礎的介入部分,從福利服務輸送與管理的角度來看,地方化或是社區化的過程,在於拉近服務供給者與社區居民之間的距離,減少科層與服務僵化的弊端,避免服務使用者與主流環境隔絕。除了社區照顧之外,在社區內針對多元文化與婦女進行的充權計畫,或是協助家庭親職功能的措施等,都屬於此類型。很多實務工作者可能不認為這是「社區工作」,原因是過度將社區工作狹義地範定為針對整個社區實務工作所致。
第四節 社區工作的遠景:布達佩斯社區發展宣言
布達佩斯社區發展宣言,其內容仍值得我們思考社區政策或實務工作未來可能達成的願景:
 1.政策與立法
  各國政府應該把社區發展視為是政府的責任,區域及地方政府應擔負起社區發展之投入、監督與評估工作
 2.訓練
  社區發展的訓練與學習是建立公民社會所不可或缺,但訓練和練習的架構,必須適合各國的需求。
 3.理論與研究
  各國政府應該將研究視為是參與及發展社區技能的工具。研究者應反省其技能如何運用在地方社區,並建立研究發現的共享與交換機制。
 4.鄉村議題
  各國政府應發並維持鄉村的志願性社區行動,政策亦應提供誘因,讓鄉村社區動員群眾與資源,處理所屬問題,強化其能力。
 5.都市更新
  地方民眾有權參與不同階段的都市更新,這是一個開放的過程,社區發展將在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6.永續發展與環境
  推廣相關的知識與方案,政府提供地方方案經費,整合永續性的生態、社會、經濟與社區發展。
 7.生涯學習與文化發展
  終身學習是種以社區為基礎及公民參與的政策,應該視地方的技能、資源、優勢與需求而定,並納入性別、多元文化、永續發展及社會包容的議題。
 8.地方經濟發展與社會經驗
  就既有的經驗進行推廣,地方社區亦應該參與計畫及政策的發展。
 9.少數民族、移民、種族主義與歧視
  促進社區的團結,促成族群平等與跨文化的相互理解,共同對抗各種形式的種族主義與歧視。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ngLongLong&aid=743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