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期中重點 3 (吳同學提供)
第三章 社區工作理論與模式
第一節 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
從過去歷史演進可以發現,藉由居民的互動及接觸,社區工作的方法不斷修正與調整,只有與窮人生活在一起,才能真正感受到窮人的需求,展現服務方案的成效。「從做中學」的實地工作方法,是社區工作最重要的特色。
我們不能因為理論就否定實務,這只會讓理論成為咬文嚼字或智力遊戲,同樣的,若為了實務就否定理論,只會讓我們在不連貫的實務中迷失自我,所以Faul Ferire說的,不主張理論的優越性,也不主張實務可以抛開理論的基礎,理論與實務應是一體的。
在各種社區工作方法的背後,不論其名稱是社區發展、社區營造或是社區組織,都應該有其價值基礎,慈善組織會社與睦鄰運動亦是如此。
1.理論
在社區工作中,理論可以讓我們了解社區功能為何?居民產生了哪些改變?如何影響政府的政策?人民如何透過組織以獲得權力?理論可以引導我們如何採取實務模式,並形成介入社會變遷的計畫工作。
2.觀點
實務工作背後有不容易被檢測、驗證。觀點能引導實務工作的方向,當然無法明確指出可能產生的結果如何。
3.實務模式
實務模式提供了解社會問題,以及如何處理問題的詳細架構,因此,在不同的實務模式中,社區工成者所選擇的問題處理策略即不相同。
第二節 解釋社區變遷的理論
貧窮問題促成了社區工作方法與社會工作專業,雖然慈善組織會社與睦鄰運動分別採取不同的濟貧取向,兩者推動實務工作的基礎卻都位於都會區,如倫敦、紐約、芝加哥。
一、共同體與社會
早期探討社區變遷最為著名的學者是德國社會學家突尼斯,採取多重面向的比較方式,凸顯「共同體」與「社會」的差異,他指出,共同體是屬於古老的、親密的、秘密的、單純的共同生活,社會的生活則是相對較新的,是公眾性的。
突尼斯進一步出共同體的相互關係1.血緣共同體:家庭面的相互關係2.地緣共同體:生活面的相互關係3.精神共同體:心靈生活的相互關係。其中,精神共同體最高形式共同體。
在共同體裡,儘管有種種分離,仍然保持著結合,在社會裡,儘管有種種結合,仍然保持著分離。在社會裡,則帶來自私、孤立與緊張。
二、機械性凝聚與有機性凝聚
法國學者涂爾幹,認為「分工絕對不會造成社會支解和崩潰,它的各個功能彼此聯繫在一起,傾向於形成一種平衡,形成一種自我調節機制」,「如果分工沒有發揮其他的作用,那麼它不僅不具有道德屬性,也不具備自身存在的理由」。
社會是機械性組成的概念對調,從凝聚的論述主軸,有以下的區分:
1.機械性凝聚
在勞動分工尚不發達的地方,社會團結仍舊是透過機械性凝聚,這裡的機械性凝聚是指當人們為了群體的一致性活動,會喪失自我,集體人格完全吸納個人人格,所有成員的共同觀點與共同傾向,超越個別成員自身的觀念和傾向,人們因而失去個性,就像是無機物的分子一般。
2.有機性凝聚
勞動分工的規律不但適用於社會,且還適用有機體,涂爾幹認為有機體的動物等級越高,其機能分化就越細緻。因此,在分工的社會中,個人的人格和特徵得以表現,每個人所擁有的自由發展空間越廣,勞動越分化,個人就越貼近社會,整體與個人同步發展,社會更能有效地採取一致性行動,其所形成的有機性凝聚,讓社會就像高等動物一般。
涂爾幹不僅區分出凝聚的兩種面向,更指出隨著社會不斷地進化,機械性凝聚將無法像有機凝聚那樣把人們緊密地結合起來,其自身的聯繫紐帶也將不斷地鬆弛。因此,有了分工,個人才能擺脫孤立的狀態,形成相互間的聯繫,分工除了經濟面向的作用外,也能夠在多人之間建立凝聚感,凝聚不僅能夠使個人歸屬於群體,它還能讓人們的行為相互一致。
三、社區失落、存續與解放
從傳統到現代,從部落社會到現代社會,由於生活型態的改變,亳無疑問地將導致人們對於社區認同的轉向。
社區變遷的三種觀點,可以提供我們對當代社會認同與網絡關係的多元想像:
1.社區失落
此觀點認為社會分工使得凝聚力衰微,都市中的人際關係是非人性化、無常與片斷的,由於人們分屬多元的社會網絡,各自間的關係鬆散,一旦產生突發狀況,鬆散的網絡關係將無法發揮協助的作用,都會就是由許多次級性的網絡所組成。
2.社區存續
此觀點質疑都市是否真的產生前述現象,並指出在現代工業社會體系中,都市內的鄰里跟親緣凝聚並沒有隨之下降,仍然存在著初級性的網絡關係,發揮社會化、支持與社會控制等功能。
3.社區解放
解放觀點認可初級網絡的重要性,亦指出在都市會因為居住、工作及親緣團體間的分隔,降低居民凝聚的強度,加上居民流動率增加,形成較強連結的困難,然而交通的便利,有助各地初級性網絡。
第三節 社區工作的理論與觀點
一、 生態系理論
社區工作所運用生態系統觀點,主要引自兩個領域:系統理論與生態學。
(一)系統理論
將系統理論運用在實務工作中,主要是不滿心理動力理論過度偏重個人內在因素所致。就定義上,系統指的是由許多互相影響的個別細部或次系統所組成的整體,組成系統的元素可以是物質性、機械性、生物性或社會性的項目,各個元素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關係,以及何供識別的邊界。
社區本身也是種系統,與生物不同,社區、家庭、教會與社區組織等,均屬「社會系統」,社會系統在不同層次的環境區辨:
1.微視層次-指個人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觸及彼此互動的社會與物質環境,如和個人有關的家庭、學校、職場等。
2.居間層次-位於微視層次和巨視層次之間,它將影響微視環境的特質與功能,如個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主要團體、組織及機構。
3.巨視層次-指個人生活及涉入整體社會中的物質、社會、文化、經濟與政治結構。
社區本身所扮的中介性角色,對內,它是影響個人與家庭生活的社會結構,或稱上層系統,擔任社會控制或是相互支持的功能;對外,某種程度代表眾多個人與家庭的集合,提供人們社會參與的機會,進而與鄰近社區或是外部社會進行交流、互動,同樣的,此時社區只是社會的次系統,會受其他社會系統的影響,促成社區的變遷。
社區受到外部環境影響之深淺,涉及系統的邊界是處於封閉或是開放的狀態。封閉性的系統下不受外界之干擾,相對較遺世而獨立,開放系統下,接受外界訊息,可以不受拘束地進出社區,這是目前多數社區的主要狀態。
總之,系統理論對社區工作的意涵:
1.上層系統的改變,將對社區生活帶來改變
2.社區次系統所採取的任何行動,將同時影響社區及其他次系統
3.社區可以發揮各種功能,但有些社區表現較差
4.社區工作的目的在讓社區達成穩定狀況,使居民可以參與社區的生活
(二)生態觀點
生態觀點會提醒社區工作者,很多問題並不是線性的關係,是人與環境之間互動所造成,有其歷史與文化背景脈絡。以生態學的名詞來協助社區工作了解欲處遇的目標:
1.棲位-指個體在社區結構中所處的位置,所的位置會影響到個體能否夠獲得發展的機會,若是無法滿足,個體將會選擇離開。
2.棲地-原指生物體棲息所在之處,在社會工作領域關心的是個體週遭的自然,社會與文化環境。
存於整體社會之內,社區本身所處的位置(棲地),將受到外部社會生態之影響,位於都會區、郊區或是偏遠地區的社區,其所能運用的資源與受到外界干擾之程度,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社區實務工作的推展方向亦不相同。
早期部分社會學家便採取人文生態的觀點,分析下列有關都市或社區生態的議題:
1.競爭-指社區內的土地開所產生的競爭狀態
2.集中化-指特定區域內的機構或是服務的集中程度
3.聚集-指個人的區域流動過程,特別是人們往都市遷居或移民的狀況
4.區隔-指個人、團體或是機構是否被某種社會特徵所區隔,如種族、宗教…等,使得他們被區隔在某些特定的地理空間內。
5.整合-指社區內各種族、族群、階級、宗教的整合狀態
6.承續-指社區內的團體或機構被取代,亦即社區變遷的過程
在個人的層次,社會工作者會製作生態圖,描述個人或是家庭所處的社區生態;至於在社區層次,生態觀點運用主要在了解社區的組成要素,如居民、人口密度…等,它提醒實務工作者應該要分析社區內部的人口、機構與資源分佈狀態,形成對大環境進行介入的參考架構,進而消除棲地或是棲位所面臨的「緊張」、「掠奪」、「污染」,讓社區生態環境產生新的平衡。
從資源與風險兩個層面,將鄰里區分出下列三種類型:
1.陷阱型-
指低資源、高風險的鄰里。此種鄰里會明顯危害家庭的福祉,家庭對住所別無選擇,只能依靠成功的親職角色,或是連結外部資源以因應鄰里內的風險,可以的話,多數家庭會選擇搬離。
2.墊腳石型-
指資源與風險程度均居中的鄰里。此種鄰里可以提供資源滿足家庭的需求,協助其獲得復原能力並向上提升,不過成功的親職角色與資源連結仍是因應風險所不可或缺,若鄰里的狀況沒有改善,家庭也有可能選擇搬離。
3.跳板型-
指相對低風險,並擁有豐富資源的鄰里。此種鄰里可以滿足多數家庭的需求,盡其可能提供家庭所需的資源,除非家庭組成或經濟地位產生劇烈的變動,否則很少家庭會選擇搬離。
二、優勢觀點
主要是為了擺脫傳統社會工作過度關心問題層面,忽略任何社會系統-個人、家庭、團體甚至社區,都有其優勢、資源與能力。
優勢觀點重視社會工作者發掘、豐富、探究及開發案主的優勢及服務資源,以協助其達成個人的目標,這是案主和社會工作者間的合作過程,需要兩者共同投入,著重的不是問題面,而是未來的可能性,透過服務過程中對案主優勢(如天資、知識、能力資源)之運用,實現案主個人目標與願景,以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
就像優勢觀點的個案工作一樣,進入社區的首要步驟不是找出社區的問題,而是發掘社區到底有哪些優勢,有資源、資產、能力等。
從都市社會工作的能力提昇途徑中,提出五個社區優勢觀點常引用的假定:
1.社區有意願及資源進行自助
2.社區知道什麼對它是最好的
3.各種策略形成必須從社區中而來
4.組織與社區的夥伴關係是較為適當的行動方式
5.某地區的優勢可以轉化成其他地區的優勢,形成一種漣漪效應
三、激進觀點
生態系統理論認為社區每個部分都關係到社區的存續,整合效果遠大於分裂與衝突;優勢觀則強調,社區工作者應該將焦點放在社區內的資產、能力或優勢,少以病態或問題的角度看待社區。
對於社會結構問題提出最完整批判者,主要來自於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馬克思主義者在看待社會結構的衝突關係時,所採取的命題:
1.稀有資源的分配越不平等,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基本利益衝突就越深
2.被統治者對其真正集體利益之認識越深,越可能懷疑現存稀有資源分配模式的合法性
3.被統治者的意識型態愈一致,政治領導結構愈發達,統治者與被統治者間基本利益對立愈大,
愈不可調和
4.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對立愈大,衝愈有暴力性
5.衝突愈有暴力性,社會結構與資源分配模式的變遷程度愈大
對馬克思主義者而言,衝突來自於資源分配之不平等。
在社會工作領域,相關取向有激進社會工作、批判社會工作、結構社會工作或是反壓迫社會工作,雖然名稱各異,卻有下列共同的假定:
1.社會結構形塑了生活各個層面社會關係
2.世界上可分為「既得利益者」與「一無所有者」兩個群體,彼此利益相互對立,難以調和
3.因主流意識型態的宰制,受壓迫者通常無法察覺其所遭受壓迫
4.只有對受壓迫者進充權,並採取集體的行動,才能達到社會變遷
相較於生態系統理論與優勢觀點,社區的激進觀點對於專業角色的反省與批判更深。
有關社區工作的激進觀點,Paulo Freire(弗雷勒)與Saul Alinsky(阿林斯基)兩人都不具備社會工作背景,對於社區壓迫與行動卻有精闢的見解與分析:
(一)意識覺醒
要改變弱勢者社會地位必須透過集體的社會行動,而採取社會行動之首要步驟,應讓被壓迫者覺醒到自己不利地位。意識覺醒的過程必須要察覺壓迫的運作,Freire(弗雷勒)指出,壓迫者會運用任何的手段,讓自己的壓迫事實不被認知,或是採取施加小惠方式,舒緩受壓迫者採取解放行動可能,其實這所顯示出來的都只是一種假慷慨。
為了克服壓迫情境,人們必須壓迫成因有著批判性的認知,如此才能透過改造行動,創造出一種新的情境,這些論點,有助於社工作者了解社區計畫或社區教育背後隱藏的壓迫意圖。
(二)激進行動
Alinsky(阿林斯基)的立場,就是為一無所有者,如何奪取權力。為了改變既得利益者設立的制度與結構,也主張透過集體的力量以挑戰既定的規範,逼迫既得利益者妥協,為達目的,強調社區組織者是改變社區的重要力量,當然社區組織者必須要能夠認識社區,運用社區語言,「即使是貧民區,也不是一個瓦解的社區,參與中可能遇到挫折,對生活感到絕望,但這就是他們社區的生活型態,組織沒有解組,仍舊存在權力結構」。
第四節 社區工作的實務模式
針對實務模式的區分,Rothman提出三個分類模式:
一、地方發展模式
發展與成長,成長關心的可能是社區的工作機,人口或是所得的增加,是種數量的增長;發展重視的則是社區結構性改變,有資源運用、機構功能與資源分配等。
地方發展模式的知識基礎來自於系統或生態理論,主張所有團體對社區發展正向環境必要性,除居民外,社區組織、社會服務單位、商業部門、學校、醫院或是教會等,都是社區產生良性改變的重要夥伴。此模式採取人本與民眾導向,目的在「協助人們自助」,所以實務工作者並不是指導者,而是使能者、協調者。
為了促成社區改變,必須讓社區居民廣參與,學習問題解決的技巧,由社區共同決定改變的目標。
地方發展具備下列條件時,其成功的可能性較高:
1.社區必須具備基本能力
2.所欲完成目標的任務相對簡單
3.社區存在共同利益
4.預期的效益超過成本
地方發展模式缺點:1.要整合參與者意見需要花相當多的時間2.忽略了造成社區問題結構面因素,它並無法由社區內部所解決3.若地方參與程度低,或受到外部力量的掌控時,此模式就不容易成功。
二、社會計畫/模式
組熾是達成目的的理性實體,計畫通常可以按部就班地執行,並達成所欲的結果。
社會工作領域,計畫主要有四種方式:
1.大範圍的社區計畫-如聯合勸募在全國進行募款活動
2.部門性計畫-針對特人口群,如老人、兒童或是失能者的服務計畫
3.鄰里或區域內硬體或基礎建設計畫-如興建新學校、增進水源的供應
4.鄰里或社區計畫-社區的設計和執行
社會計畫模式常被認是充滿「技術性」或是「理性」的實務模式,專業者或是行政人員常扮演著更多角色,似乎與許多社區工作強調居民為主體的概念格格不入,因此,計畫讓社區的聲音能夠被聽見,避免在專業知識與地方性知識間產生嚴重落差。
三、社會行動模式
社會行動或是稱做社區行動,是指由社區(或社群)所自發性形成的行動,起因主要是受壓迫者因遭受外部控制所發起。
當部分群體受到系統性約束時,可稱之遭受壓迫,壓迫形式的五種類型:
1.剝削-指不同群體之間的不公平對待,主因是經濟利益,由資本家榨取勞工價值所產生。
2.邊緣化-指個體被排除在主流社會的過程,對象是缺乏經濟資源的底層階級或少數族群。
3.無力感-指個因為缺乏權威或權力所形成的感覺,主要是由各種社會區隔所產生。
4.文化帝國主義-指社會內部主流團體的文化與經驗,透過隱形的方式,形塑對其他群體的刻板印象,或視其為異類,並試圖將這種意識內化到所有團體之中,成為普遍價值,如同性戀者被社會排斥。
5.暴力-指群體或是個體間的攻擊行為。
社區工作者應站在受壓迫者一方,對弱勢者或是受壓迫進行充權,並採取較激烈倡導或社會行動,如示威,此途逕已受到相當多女性主義者、同性戀者、原住民與社區保護團體的運用。
社會行動需要對某些理念與價值的堅持,長期參與社會行動所能獲得的報酬或專業津貼相有限,
在有現實的考量下,有時失去了採取社會行動的立場。
社會行動模式本身存在限制:
1.部分工作專注在對抗所有的制度,這會使弱勢群體變得更加邊緣化,達不到任何的成果。
2.部分社區工作者或民眾不喜歡抗爭的策略。
3.當抗爭不合法時,參與者應被充分告知可能涉入的危險性。
由於壓迫結構的存在根深蒂固,想改變社會的基本結構,有時必須面對各種挑戰:
1.透過費或資源分配,主流群體可以收買反對者,消弭其反對聲音,讓社會行動團體產生衝突與瓦解。
2.壓迫者本身亦掌握社會的權力與力量,即使在法治國家,任何違反社會秩序的法令規範,通常是為主流群體服務,也以威脅的方式,壓抑社會行動的發起。
3.透過媒體醜化社會行動的本質或組織成員,使社會行動的合法性面臨質疑。
4.激起團體之間的對立,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逐步鏟除社會的反對力量。
四、社區工作模式之混合
社區工作者推動實務工作的基本原則:
1.對個人及社區進行充權
2.應體認社區既有的優勢、技能、價值與能力
3.本身應具備相關才能,了解社區的價值與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