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工作期中重點 1 (吳同學提供)
第一篇 基礎篇
第一章 社區工作概論
第一節 社區的基本概念
一、社區的定義
認識個案或服務對象所處的社區,是進行社區工作的第一步,若是社區的範圍與焦點無法確認,那社區工作者在問題發掘、服務計畫擬定與資源的整合,將受到困難。
就「社區」的字面意義,由於包含了「區」這個字,容易想到是特定地理空間,運用到臺灣現況,可能是某個村莊、鄰里、庄頭、部落、大型公寓,或是部分街道、溪流與山谷內的區域。Community源自拉丁文的communitas的communis,意指「所有或多數人所共通、公共、共享」,古希臘文的意義近「共同情誼」。
Community較常被運用的三種定義:
1.指人們所居住的特定區域或地區
2.指在部分層面具相似的人們
3.指不同人或是群體之情誼,以及因某些事物所形成的一體感。
Community並不只是只有地理面向,也涉及特定特定群體或情感表現,可謂包含了「社」、「區」、「情感」三項元素,個人可以同時屬於某個村里,參加不同的社團,認同多樣群體,彼此之間不會相互排斥。
(一)社區
村里是最容易讓人聯想到地理性社區的區位,它是許多人生活經驗與兒時回憶情景之所在。同時,村里也是行政層級的一環,是目前臺灣基層民主的實施領域。
(二)社群
如果形成地理社區的要素區域、空間,那麼組成社群的重點在於人的背景、興趣等,它可以存在單一的社區內,也會跨區域的方式組成,如慈濟團體。
各國內早期,為了與「地理社區」進行區隔,會稱為「功能社區」或「興趣/利益社區」等,其實指的就是人們因為族群、宗教、生活方式、意識型態等原因所形成的群體。
隨著生活型態之轉變,許多人對於社群的情感,已遠遠超過地理社區,社群組成的形式也愈來愈多樣化,如虛擬社群。
相較於地理社區的存續會面臨成員遷徙的威脅,社群影響力的關鍵來自於共同的興趣、嗜好或是利益,如何將前述動力轉換成整體社區的支持力量,或是改變社群所處的社會地位,亦是社區工作的工作重心。
(三)共同體
社區或社群的界定含有較為明確對象或單位,共同體重視的則是抽象的精神面,也就是人們如何形成「我群」的情感,一旦此種情感形成,人們會認定「我們」和「他們」是不一樣,這是凝聚與認同的力量,部分學者稱它為社區感或社區意識,「指的是成員所具備的歸屬感,是種與他人及團體所產生休戚與共的感覺,是共享的信念,成員的需求亦將因為共同的承諾而獲得滿足」。
從更為巨視的角度,共同體的概念可以擴大解釋至民族、國家其至是全球,李登輝先生所提的「生命期同體」,即期望在兩屽對立與歷史糾葛下化解歧見。
形成共同體的理想與條件通常很高,也不容易實現,如在社區層面中,要求眾遵守社區規範,放棄私人利益,或在國家層面,統獨爭議等等。
一旦社區具備較強的凝聚力與認同感,會吸引民眾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共同維護社區資產,這是正面的想法,只是高度的凝聚力,可能會不易接納反對聲音,或是更加地排外。
二、臺灣的社區樣
不管是社區營造、社區健康、社區照顧或是社區教育,「社區」與「村里」仍是兩個最主要的實施區位。
社區發展工作綱要:第3條-社區發展主管機關在中央為內政部(社會司主管),地方則是在直轄市為直轄市政府,至於地方基層單位為鄉鎮市公所。第5條-鄉(鎮、市、區)主管機關為推展社區發展業務,得視實際需要,於該鄉(鎮、市、區)內劃定數個社區區域。社區之劃定,以歷史關係、文化背景、地緣形勢、人口分布、生態特性,資源狀況、住宅型態、農、漁、工、礦、商業之發展及居民之意向、興趣及共同需求等因素為依據。
社區發展協會的會員有兩類:(1)個人會員:由社區居民自動申請加入。(2)團體會員:由社區內各機關、機構、學校及團體申請加入。由法規內容可看出,政府期待社區發展協會成為民眾參與社區事務的自發性管道。
除了社區發展協會外,各村里既有民選的有給職村里長,多設有村里長辦公處,屬於民政體系所管轄,是多數人民反映行政事務的窗口,若村里長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非同一人擔任,地方上容易出現兩個意見領袖,或產生不同派系間的衝突。
第二節 社區工作:多元的取向
社區工作、社區發展與社區組織分別
一、社區工作
社區工作與個案工作、團體工作並稱社會工作三大方法。相較於個案工作或是團體工作,將處遇重心放在個人心理、認知或是行為層次,社區工作更關心外在環境對人們與社區的影響,更願意投入改革的理念。
Twlevetrees的定義提到:社區工作指的是幫助人們採取集體行動以改善所屬社區。改善社區行動各式各樣,弱勢者或是受到壓迫者並非是社區事務的全部,社區問題不然全是社會性問題,但社區工作的內涵事實上已超過社會工作的層次。
社區工作的特性:
1.是多面向的工作方法
不限於社會服務、教育、文化…等,社區被當作是一個實務場域,有其所發揮的社會功能,多面向的需求,為滿足不同民眾,因而需要多元的社區工作方法。
2.強調跨領域的專業角色--社區之問題與能力,決定其採取的角色及介入之程度。
3.著重公私部門互動關係—
政府必須針對不同的社區,跟民間部門進行整合和合作,社區也必須學習如何與政府交流。
二、社區發展
社區工作概念來自聯合國,透過社區積極參與及提案,以創造社區經濟及社會進步的過程,民眾是主角而非配角,能夠影響社區而非被動回應,藉由社區發展,地方可以1.使民眾參與社會及經濟的改變過程,促進地方提案2.建立溝通管理,強化凝聚力3.改善社區居民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福祉。
理想的社區發展,重視「由下而上」的發展過程,經由民眾的積極參與,為社區帶來經濟與社會層面的進步。
社區發展協會應針對社區特性、居民需要,配合政府發展指定工作項目、政府年度推薦項目、社區自創項目,訂定社區計畫、編訂經費預算、積極推動。
社區發展指定工作項目如下:
1.公共設施建設:
(1)新 (修)建社區活動中心。
(2)社區環境衛生及垃圾之改善與處理。
(3)社區道路、水溝之維修。
(4)停車設施之整理與添設。
(5)社區綠化與美化。
(6)其他。
2.生產福利建設:
(1)社區生產建設基金之設置。
(2)社會福利之推動。
(3)社區托兒所之設置。
(4)其他。
3.精神倫理建設:
(1)加強改善社會風氣重要措施及國民禮儀範例之倡導與推行。
(2)鄉土文化、民俗技藝之維護與發揚。
(3)社區交通秩序之建立。
(4)社區公約之制訂。
(5)社區守望相助之推動。
(6)社區藝文康樂團隊之設立。
(7)社區長壽俱樂部之設置。
(8)社區媽媽教室之設置。
(9)社區志願服務團隊之成立。
(10)社區圖書室之設置。
(11)社區全民運動之提倡。
(12)其他。
三、社區營造
只要符合「由下而上」精神,包括振興地方產業、充實社會福利、確保居民的安全生活等,全是社區營造的範圍,最終目的在「營造好的和生活方便的社區」。
社區營造的首要任務圶於營造社區感,在新興的都市中,無數的陌生鄰里要靠社區營造來建立認同,讓居民彼此認識又對社區環境熟悉的一群人,要讓「社區感」無中生有,其社區營造的任務是「將原有的社區感召喚回來」。
社區營造的風行,讓社會工作者擔心,憂慮其專業角色將面臨政策面與社區基層面的邊緣化問題。可是文化面向獲得關注,社區內的弱勢並不會因而減少,他們甚至更缺乏參與社區營造的基本能力與意願。
日本的「福祉社區營造」,主畏針對無礙環境與空間改善,及老年人口群或是身心障礙者的生活照顧問題,既重視硬體,也不會忽略軟體。
社區營造主要的特色:
1.民眾參與過程
2.規劃與決策過程分散化
3.硬體與軟體之平衡
4.採取逐步與階段性的方式進行
四、社區組織
隨著當社區問題日趨複雜,不是單一部門、專業或是服務能加以因應,如何組織、整合所有資源,已是社會工作者所需的實務技巧。若能有效運用既有資源,一方面能將個人與社區系統進行連結,個人不會被孤立,另一方面可增進社區整體參與的機會,增加民眾對於社區事務的參與感。
第三節 為何社區再度受到重視?
一、社會變遷-- 社區的樣#982;是持續變動的,其變動的基礎,來自於整體社會的轉型。
(一)自然環境
為了追求高度的國民生產毛額,臺灣早期為經濟發展,也刻意忽視產業對於社區環境的破壞。隨著環保與社區意的抬頭,反對在地方上建立高污染的產業、焚化爐等。
(二)文化
當人民亦普遍感到傳統價值之沒落,人際間互動消逝時,即便生活獲得滿足,精神心靈卻空虛。因此,除了生存面向,另一種力量,來自於「認同危機」所形成的「社區保存」運動,如老街保存,留下了社區民眾的歷史回憶,也讓社區文化資產獲得維護。
(三)社會問題
社會的變遷,傳統農村人口外流,社區間的異質性愈來愈高,福利政策不完善下,少子化現象更成許多人的選擇。
老年人口增加,機構式照顧不受老人喜好,社區又是老人的活動領域,以社區為基礎的照顧或健康促進體系,將成為維繫老人、家庭與社區的和諧所不可或缺。
二、社區參與不足
當人們缺乏意願投入公共生活,社區的公共事務只能依賴少數人或是來自社區外力量,其服務的精神卻不一定是志願性的性質。
三、全球化
因科技的進步,各個國家間之地理區隔被消除,同時也促使國際人口的流動,婚姻關係或勞動力的供給,亦不再僅限於單一國家內部。類似的社會現象發源於全球化,卻根植於社區內部,不僅成為新興的社會問題,也將持續挑戰社區工作者的職能。
四、政府過度負荷
從早期的「推動社會福利社區化」及目前的「建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等方案,政府期望將福利服務落實到社區,甚至由社區直接提供服務,可見,未來社區所承擔的照顧日漸吃重,只是,當政府只負責提供經費,兩者之間並不存在絕對的互補關係,反而擔心社區能力是否充足,政府是否將責任推卸給社區等問題。
五、民主制度失靈
歷年的選舉發現,政治人物只關心個人或政黨之利益,忽略對人民的承諾和責信。
第四節 社區的功能
一、生產、分配、消費
此項功能會因時代背景不同,其重要性有其差異。社會分工較不精細傳統社會中,社區與外界環境的距離較遠,個別市場規模經濟程度較小,如何讓居民獲得日常所需,是維繫社區生存不可缺的。社區內的分配與消費較直接也較非利益考量,消費者與生產者彼惩的熟識程度與情感交流頻率也較高。
隨著社會的現代化,傳統產業逐漸式微,社區內自行滿足的經濟需求,須仰賴社品外部提供,為了維持生活品質,將社區依機能區分住宅區、商業區和工業區,生產、消費和分配功能已經不需要在同一個區域內進行。
在現代社會裡,除非願意過與世隔絕的生活,否則社區實在難以完全承擔此項經濟性的功能。
二、社會化
社會化含有學習和教化的意義,透過某些機制,讓新成員學習社區既有的文化、知識、生活技能或行為模式,進而維繫社區的價值與傳承。社區雖然不被列入傳播媒介,但傳達或是教導的觀念、價值與文化,也是根植於整體社區,如原住民部落、客家人村莊…等,這些個別社區的特色便高於其他文化的社區,這就是靠著社會化的功能所維持。
社會化將貫穿人的一生….然而社區單位並不是唯一的媒介,不同媒介對於角色及格的影響力,會受到個人在原生社區的居住時間,以及生命歷程之發展所左右。
三、社會控制
社會控制可分正式和非正式兩大類,前者是透過法律規範(如公寓大廈管理條例),後者則是社區內部的民俗或道德標準。
四、社會參與
社區內參與有多種形式,有基層民主政治,社區事務的關心,參與主體可以是一般居民、領導者或是福利服務的使用者、當我們抱怨社區疏離或冷漠時,社區參與便是消除此種負向層面的管道。
有別於基層民主的行政體系,地方社區組織屬於志願性的結合,具備長期的互動與交流關係不是短期的聚會、投票,成員之間的凝聚力也較強。若能讓弱勢者參與或發展成組織,其需求較被理解,獲得資源的機會也會增加。
五、相互支持
傳統的社區相互支持來自於居民的互惠行為,彼此分享農作物、勞力與情感等,相較慈善組織主要是以利他的方式行善,只是單向地幫助接受者,社區內的相互支持更傾向於日常的互惠交流,即使產生助人的行為,也不會期望立即獲得回報,這樣的行為卻形成補充性的社支持,如將兒童臨時託付鄰居看顧。
政府推動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計畫,即希望連結鄰里間的次級網絡,運用志願服務人力與資源,由社區提供老人健康促進、問安或是餐食等服務,促成社區內部的相互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