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母親的百寶囊--孫榜眼的故事
2016/03/26 20:04:02瀏覽165|回應0|推薦0
        ~~母親的百寶囊~~一一

               巜孫榜眼》

(筆前) 「孫承宗,明,北直隸高陽人。萬曆32年殿試及第第二名(榜眼)。官至兵部尚書。經略遼東,成績斐然。因與魏忠賢不和,屢為讒言所傷,兩度辭官返鄉。崇禎11年,清兵破長城,攻高陽,孫承宗率領全家老幼,與鄕民們共同抗清,城破被俘,堅不降清,壯烈成仁。」

這是歷史,我要寫的無關史實,而是傳說,一段流傳在高陽民間,關於孫承宗童年的傳奇故事。

母親是高陽人,深以高陽人為榮,打我很小很小時起,母親總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我耳邊述說著這段故事,雖然有些荒誕,但,民間傳說總是如此,難免附著些神話色彩,何須細究?就讓歷史的歸史學家,傳說留給高陽人,記憶交給自己吧。

落筆時,我將以「孫榜眼」稱之而不名,因為母親總是這樣稱呼他的。

        (一).大寺坑的蛤蟆空鼓肚

聽母親説,咱們家住在北關,西關有個大水塘叫做大寺坑,孫榜眼家就住在大寺坑邊上。

大寺坑裏藏着許多蛤蟆,每到夜晚,塘裏的蛤蟆叫聲震天,那聲兒,能傳出好幾里地去,擾得人無法安眠。

有一天,孫榜眼讀書讀到了深夜,讀著讀著,遇到了難解之處,心頭正感煩躁,偏那大寺坑的蛤蟆叫的震天價響,擾的孫榜眼無法思考,孫榜眼一時火起,於是推開了窗子,朝著水塘叫道:「通通給我閉嘴,以後這塘裏的蛤蟆,全給我把嘴封上,不許再吭聲兒了。」

說也奇怪,孫榜眼話聲一了,水塘裏的蛤蟆,立刻閉上了嘴,頓時鴉雀無聲了。而且,打那時起,大寺坑的蛤蟆只能乾鼓著肚子,再也發不出聲兒了。

另有一說,大寺坑裏的蛤蟆還能預知吉凶。如果塘裏的蛤蟆叫聲聽起來像是「兒啊!苦啦!上船!走啦!」鄉民們最好趕緊備妥船隻,準備逃命,這一年保証淹大水。

如果塘裏蛤蟆不停的叫著「一石八斗,一石八斗⋯⋯」那麼,今年保證大豐收,一畝地裏,準能拾掇出一石八斗的麥子來。

我曾問過母親「大寺坑裏的蛤蟆,真是乾鼓肚兒,不發聲兒嗎?」

母親總笑著回答「你爹見過,真是如此。」

到底是眞是假?我沒回過高陽,至今,沒有答案!


        (二).不打露水的草地

孫榜眼家離上學的學堂,有段不算短的路程,為了怕上學遲到,孫榜眼總是一大早摸黑出門,到學堂前要經過一大片草地,大清早的,草地上自然佈滿了露水。

每次經過這片草地,草上的露水也總會弄濕了孫榜眼的鞋,平時也還罷了,但今天,孫榜眼穿的可是雙新鞋,儘管他踮着腳,小心翼翼的走過那片草地,但露水依然將他的新鞋給打濕了。

提起這雙鞋,對孫榜眼而言,可是別具意義,這是他娘依照他腳的形狀丶大小尺寸,一片布,一片布剪下來,剪好了布,還得在每一片布上塗上均勻的漿糊,鋪完漿糊,再將每一片相同大小的鞋底布粘黏起來,粘牢了,再用重物壓着,壓紮實了,再拿到太陽底下曝曬,直到完全乾透了,這才開始納鞋底。

孫榜眼他娘,總是在夜深人靜時,就着微弱的燭光,用「頂針」(形狀像戒指,套在指上用來頂針用的)頂着針,一針一線的納著鞋底,納完鞋底,裁鞋面,直到鞋底與鞋面縫合在一起,一雙鞋才算大功告成。個中辛苦,孫榜眼看在眼裏,點滴在心頭⋯⋯。

如今,這雙母親辛苦了大半個月才縫製而成的新鞋,居然被這該死的露水弄的又濕又髒,孫榜眼心頭,既惱火又心疼,忍不住對那片草地斥責道「打從今兒起,這裡的草地,不許再打露水了。」

就像先前般靈驗,從此以後,那片偌大的草地,無論春夏秋冬,再也見不著一丁點兒露水了



        (三)照路鬼

孫榜眼從小就不怕黑,因為,無論是走夜路,或是半夜上茅房,總有一高一矮兩個鬼隨侍在側,其中,矮腳鬼頭大如斗,腦袋上頂着盞燈籠,替孫榜眼照亮。另一個瘦高如竹桿的長腳鬼,則打著燈籠上下左右不停的搖晃著,那忽明忽暗晃人眼睛的燈光,正好將兩個鬼的身影罩住。如此一來,孫榜眼自然就看不見他們,心裏也就不會害怕了。

據說,這兩個鬼是玉皇大帝派下來,特地為孫榜眼照路的。所以,即使是再黑的夜晚,孫榜眼的眼前,始終是一片光明⋯⋯。

有一回,孫榜眼的隣居,夫妻吵架。丈夫嚷嚷著要休妻,但卻苦於不識字,於是央求孫榜眼幫忙寫休妻狀。孫榜眼拗不過對方糾纒,居然答應了對方的要求。

㫁人婚姻,這可是最損陰德的事,玉帝一怒之下,就把長腳鬼給收了回去。少了長腳鬼搖晃燈籠,遮人眼目,剩下的大頭鬼自然無所遁形。誰知,孫榜眼胆氣夠壯,望著大頭鬼那古怪的模樣,非但不害怕,反倒覺得十分有趣,於是笑著説道「小鬼小鬼,好大的頭!」

大頭鬼見孫榜眼對自己的鬼樣子,居然絲毫不畏懼,心中倒也十分佩服,於是也幽默回道「榜眼榜眼,好大的膽!」

自從大頭鬼現了原形,從此便失了蹤影,再也沒出現過了。

這故事曾經深深影響了我,時至今日,那大頭鬼的影像,依然鮮活的活在我的腦子裏。


        (四).雪人與城隍

話說有一年冬天,高陽縣一連下了幾十天大雪,地上白皚皚一片。

這天,雪終於停了。孫榜眼與幾個同伴來到了城隍廟前玩耍,玩著玩著,孫榜眼心血來潮,突然抓起地上的積雪,揑起雪人來了⋯⋯。

雪人捏成了,孫榜眼看著自己的傑作,怎麼看怎麼喜歡,但,再滿意,雪人終究是會融化的。孫榜眼靈機一動,於是捧著雪人來到了城隍廟裏。孫榜眼將那雪人,往城隍老爺神像前一放,說道「城隍!城隍!雪人我可交給你了,你可得好好看着,千萬別讓它化了!」

交待完城隍,孫榜眼也就回家去了。這事兒就如清風一陣,早已飄到了九霄雲外,忘了個一乾二淨!

於是,一天,兩天⋯⋯冬天過去了⋯⋯春天來了。天氣,一天天的暖和起來了⋯⋯地上的積雪,逐漸開始融化⋯⋯。

城隍廟裏,城隍老爺眼巴巴的盯著雪人,那兒也沒敢去,啥事兒也沒幹,生怕那雪人,一離開了視線就融化了。

儘管城隍老爺十分盡責的有看着雪人,但畢竟官小,法力有限,怎敵得過天候變化呢?終於,雪人還是開始融化了,而且,融起來可快着呢⋯⋯。

城隍老爺心裏一急,只好給孫榜眼他娘托夢,夢裏,城隍老爺一五一十的把這事兒給訴說了一遍。孫榜眼他娘覺着事有蹊蹺,第二天一早,立刻趕到了城隍廟裏去查看究竟。果不其然,那供桌上,正擺着融了大半的雪人。

孫榜眼他娘,覺得這事兒太過胡鬧,回去後,把孫榜眼狠狠的訓斥了一番。原本早把這事兒給忘了的孫榜眼,如今,無端挨了頓責罵,心有不甘,於是也來到了城隍裏。只見那供桌上的雪人,已融的不成形兒了。一時間,孫榜眼氣往上衝,指着城隍老爺的鼻尖斥道「這點小事都辦不成,怎配當城隍?去!去!發配你到邊疆!」

說來玄惑兒,打那時起,城隍廟裏,城隍老爺的神像,突然就憑空消失了。之後,鄉民們也曾多次替城隍老爺重塑金身,但總是徒勞無功,不消多時,那神像照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不由得你不信,高陽縣的城隍廟裏,至今,只剩下空盪盪的神座,城隍老爺的泥塑金身,再也沒見著了。」每次講到這段故事,母親總是以這句話作為結束。


        (五)榜眼擋水

這段故事,不是發生在孫榜眼的童年,而是在他當了官兒之後⋯⋯

有一年,高陽縣發大水,那洶湧的河水,眼看就要漫過了河堤,灌入縣城之內。果真如此,則整個高陽縣城,勢必淹沒在一片汪洋大水之中。於是,鄉民們惶亂不安,紛紛收拾細輭,準備逃難⋯⋯

當時,孫榜眼已經辭官,人正好在高陽老家。見鄉民們慌亂失措的光景,於心不忍,為了安民心,也為了展示與高陽人共存亡的決心。於是,孫榜眼搬了張太師椅到河堤上,自己則端坐太師椅上,試圖以肉身擋水⋯⋯

誰知,打孫榜眼上了河堤,不知怎地,那原本正要漫過河堤的洪水,居然自動退回了堤外。儘管波濤洶湧,聲勢驚人,但至多只能淹到河堤邊兒上,就是不敢越雷池一步。

就這樣,人與水僵持不下,互不退讓。眼看着天就要黑了。

這時,濤濤洪水之中,突然冒出了個白鬍子老頭,滿臉焦急之色,朝著孫榜眼不住打躬作揖,央求道「小神奉有旨意,日落前一定要水淹高陽城,請榜眼讓讓路,小神也好回去交差!」

孫榜眼一聽,要水淹高陽城,那還了得?當下把眼一瞪,大聲喝道「孫承宗在此,不許有一滴水入我高陽城!速速退去!」

孫榜眼大義凜然,威如天神般的氣勢,似乎震住了白鬍子老頭,只見那白鬍子老頭仰天長嘆一聲,身子一縮,沒入了水中,頓失蹤影。而那奔騰洶湧的洪水,也迅速的退去,化作了涓涓細流,繞過了高陽城,消失於田野之中。果真是一滴水也沒流入高陽城。於是,高陽城保住了,鄉民們毫髮無傷,逃過了一場水劫。

高陽人為了感念孫榜眼護城退水之恩,遂在河堤上建廟奉祀,而那廟裏,端坐太師椅上的,正是孫榜眼的塑像。

「即便是龍王爺,遇着了咱們榜眼爺,也得禮敬八分,繞道而過,何況那小小的洪水,又怎敢放肆呢?」

「只要孫榜眼的廟,在這堤上立著一天,咱們高陽人,再也不用擔心洪水肆虐了。」

老一輩的高陽人,總是挺着胸膛,驕傲的,這樣告訴他的子孫們。

同樣的話,母親,告訴了我!

(愧文)上面這幾則故事,都是童年時由母親那聽來的,如今記得的,只有這些了。

其實母親講過的故事非常多,卻獨獨鍾情於孫榜眼的故事,每次母親講述它時,眼中總是放着光彩。只有發諸赤誠、至性的情感,眼中才會有如此的光彩,我是這樣相信的。

一直以來,我總認為,母親之所以喜歡講述孫榜眼的故事,是基於那份高陽人的光榮,但漸漸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終於明白,除了那份光榮外,或許母親另有深意,一份對子女殷切的期盼。

記得小時候,母親經常私底下牽著我的手説「兒啊!你可是咱家最聰明的,可要好好用功讀書,別辜負了這天份。」或許,這就是母親的期盼。但我卻辜負了這期盼,總將母親的話當耳邊風,從未放在心上。

當別人家的孩子正埋首課業,早在為聯考做準備時。我卻忙著在外閒晃、打混。看些不該看的書,流連於戱院、歌舞團中,做些,那年齡孩子,不該做的事。

逐漸的,母親的期望轉成了失望,曾經,許多個夜晚,母親感傷的對我説「你啊!咱家最聰明的屬你,但最不用功,最讓人揪心的,也是你!」之後,母親總是伴隨著一聲長嘆,接著說「多虧我管的嚴,看得緊,你才沒變壞。」

婚後,據妻子說,同樣的話,母親也曾多次對她提及。每次妻子觸及這段往事時,我總是無言以對。除了羞愧,還能說什麼呢?

對不起了,媽媽!我辜負了您的期待,沒能讓妳以我為榮。但您又何需掛慮呢?生在這樣的家庭,有您這樣的母親,我又怎會變壞呢?

寫到這,眼眶又紅了⋯⋯

(筆後)從事文字工作以來,寫過的劇本或大綱,無論拍過的,或沒拍過的,堆起來,總要高過自家的屋頂。但,落筆從未如此艱難過。

這不只是一段記憶,也是一根刺,一根深深扎在心頭的刺,碰一次,疼一次。直到閉上雙眼,我無法擺脫它了。

3月13日那天,是母親逝世十二週年忌日,我如往年般誦地藏經廻向給母親。之後,在臉書上,看到了友人貼了一篇「初期失智八種病癥」的貼文。比對之下,除了末兩項外,其餘的,簡直就像是鏡中的自己。當時,腦中立刻浮現了雪人的故事。心想,是了!記憶不也像那雪人一樣,當它開始融化,那速度是驚人的。就如同茱莉安摩兒在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所飾演的Alice一般,當你察覺它時,無論你如何抗拒丶憤怒,它總在你毫無準備下,早已悄悄的,在你腦中融化⋯⋯

「再痛一次吧!趁著腦子還清楚,把它寫下來,至少為這份愧疚,留下個記錄。」我這樣告訴自己,於是寫下了它。算是對母親的思念,也是⋯⋯懺悔!

2016年3月25日.仲春.寒冷如冬.春雨不斷。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410321&aid=5146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