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那一把土
2016/10/14 21:55:35瀏覽331|回應0|推薦0
          《那一把土》

    記得的事越來越少,忘記的事越來越多,這是老年人的悲哀。耳順之年的我,正處在這様的境界。慶幸的是,當記憶力潮水般退却時,一些該記得,值得記得的事,依然清晰記得!

    祖母是在臺灣去世的,打那時起,每年清明,母親總會帶著我們,到墓地去給祖母掃墓。

就像大多數人一樣,祖母是葬在公墓裏的。在那個年代,在公墓裏放牛,是司空見慣的事。大大小小的牛隻,整天在墓地裡徘徊遊盪,交配時節,激情的牛隻更會把公墓當成調情場所,恣意的奔跑追逐,撒歡竄躍。一整年下來,公墓裏大多數的墳頭,都會因為牛蹄的踐踏,而呈現塌陷龜裂。所以清明那天,除了祭拜除草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那些塌陷的部位,覆上一層新土。

有幾年,祖母的墓地,逃過了牛蹄的肆虐而完好無損,但母親卻在祭拜完後,依然在墳丘上撒下一把新土。

     曾經,年少無知的我這樣問過母親:「明明墳好好的,又有可愛的青草覆著,為啥還要在上頭撒土呢?」

母親笑著説:「在老家,祖墳還有專人定期整理清掃呢,但清明這天,做子孫的,依然要在墳頭上撒下一把新土!」說到這,母親停頓了一下,然後表情嚴肅的看著我説:「這把土,是子孫們對祖先的追思懷念與感恩,莫忘出處啊!」

幾年後,母親為祖母修墳,除了在墓碑上方,搭蓋了一間刻有堂號的亭子外,墓的四周也用水泥砌了一圏矮牆,但獨獨那墳丘,卻維持原樣,依然是座隆起的土丘,未做絲毫的更動。

母親説:「無論墳如何修,那墳頭是萬萬不可封死的,封死了,後代子孫要往那兒撒土呢?」

    母親就是這樣一個,在老中國傳統文化孕育下,執著、傳統、又典型的中國婦女。

    記得母親在往生前的那段日子,身子已十分孱弱,有一次,母親坐在床頭,望著窗外的草地説:「我死後,隨便找塊荒地,埋了就是,可別一把火把我給燒了!」

聽了這話,心頭一陣難過,直覺的認為,母親是懼怕火葬的,但之後,母親提及了死亡,由那堅定的眼神,我意識到,母親並不畏懼死亡,雖然有那麼多的事,那麼多的人讓她牽掛,割捨不下。但對死亡,母親是淡然且從容看待的。死且不懼,又何懼火化呢?

    突然間,我終於明白了,母親重視的,是每年撒在墳頭上的那把土,就如同母親説的:「這把土,是子孫們對祖先的追思懷念與感恩,莫忘出處啊!」或許,這才是母親真正在意的。

    親愛的媽媽!感謝您的生、養,教誨,那把土,兒子始終攥在手裡,終其生,不敢或忘!

昨日,農曆九月十二,是母親九十六歳冥誕,想起了這段往事,也想起了唐人孟郊「遊子吟」中的那兩句一一「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就用這句話來遙祭母親,感懷親恩吧!


      2016年,農曆9月13日,寫于母親冥誕後。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i410321&aid=77776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