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02 18:05:02瀏覽1731|回應0|推薦2 | |
接下來要向大家介紹的,是從戰國時代(西元1493年~西元1573年)開始,一直到幕末,日本水軍最小型的軍用船---「小早」(こはや)。 「小早」原意為「小型的關船」,和「安宅船」與「關船」不一樣,船身周圍並不架設楯板,再加上船身低矮,防護範圍僅限乘員的腳,所以它的防護力很差。 「小早」槳數雖然維持在40挺以下,卻也因為全船沒有楯板等多餘物品,使它具備高度的靈活性與機動性。另外一個特點是吃水淺,除容易進出礁岩地區外,受潮汐的影響也最小。 因為這些因素,「小早」可說是利用方法最廣的船隻。織田家的九鬼水軍通常讓它擔任戰鬥中的輔助船,從事水上偵察、傳令等工作。而對熱衷使用「焙烙火矢」(ほうろくびや)的毛利水軍、村上水軍來說,因為這種戰法必須迅速貼近敵船,攻擊後迅速離開,「小早」自然而然地變成他們的主力艦。 附帶一提,一般講「焙烙火矢」指的是「焙烙玉」(ほうろくたま)。這是一種把火藥裝入陶製或是銅製的球型容器內,從球體內部拉出導火線,球體外部則先覆蓋布、再塗上漆。使用的時候,先點燃導火線後,除可用手像手榴彈一般地拋出外,為提高攻擊範圍,也可附掛在繩索上、運用離心力進行拋擲。後來更進一步地發展初利用「大筒」(おおづつ)或是大「鐵砲」射擊的類型。 讀者們光從字面去解釋時,會誤以為「焙烙火矢」是種透過火焰、以燃燒敵船為目的的攻擊方法。其實,很出乎意料的,它是透過爆發力,以碎片「殺傷」敵船人員為主的武器。織田家在第一次木津川口之戰(西元1576年)裡,吃足了「焙烙火矢」的苦頭,遂有「鐵甲船」的發明。根據記載,織田軍不吝巨資、用盡全力建造6艘「鐵甲船」,在第二次木津川口之戰(西元1578年)裡大獲全勝,據說此役共消滅敵軍軍船600艘。 在天下太平的江戶時代裡,自西元1609年開始,德川幕府限建500石以上的船隻。一紙禁令下,「小早」意外地在海運上發揮它的功用。特別是從江戶到大阪間的固定航線,「小早」以固定航班的方式,沿途停靠各港口,顯得特別活躍。 至於軍船用的「小早」,則和「關船」一樣,於西元1862年的廢船令後,退出歷史舞台。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