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電視] 大明王朝(21-46)
2017/05/26 21:10:45瀏覽2280|回應0|推薦4

[電視] 大明王朝(20-46)

 

    「我朝以孝治天下,天下便是一家,大明朝兩京一十三省,百兆生民,就像這一家的子女,皇上就是這一家的父祖,臣等便是中間的媳婦,凡事但按著媳婦的職責去做,能忍則忍,該瞞則瞞,兩頭盡力顧著,實在顧不了了,便只好屈了子孫,也不能屈了公婆。」

 

    這段話是戲裡徐階在嘉靖死前對他說的「肺腑之言」,這段話貫串整部戲,精準地描繪一個重視尊卑、以致於無法分辨是非謊言的權力結構。如同嚴嵩說的,「整個大明朝,只有皇上可以呼風喚雨,也只有我嚴嵩可以幫皇上遮風擋雨」;又如同裕王反覆說的「天下無不是的父母,也無不是的君父」,這些講的都是同一件事:皇上永遠是對的,不能往皇上臉上波髒水,別讓皇上不開心!

 

    但矛盾的是,嘉靖並不是個虛位皇帝,他是管事的,大從改稻為桑的國策,小到你家娶幾房姨太要不要送回娘,他都要管(只要他開心)。不過具體來說,他也不是真做事,他就是出幾個主意,討論討論卡住了,就叫內閣「好好議出個萬全之策」。內閣覺得主意不好,卻不敢講(相反地一定有皇帝拉拉隊存在),只能悶著頭幹,最後出差錯,皇帝又一副高姿態,好像在說「天啊我真養了一群笨蛋」,內閣不管貪官清官沒人敢把手指指向皇上,最後要不瞞要不推,殺一兩個中低級官員,然後既然責任有人擔了就萬事搞定,天下太平,至於死了幾千個老百姓,或有些商人因此損失了幾十萬兩,管他娘的,這當然不是皇上的錯,別讓皇上不開心了。

 

    於是四十幾年下來,朝廷便不再存在真話,嘉靖覺得自己能把這些文官太監搞得伏貼,讓他們偶爾不傷皇城裡的和氣地鬥一鬥,便是天縱英明,堪比漢文。

 

因此整部戲後段的高潮,自然是海瑞上治安疏、把嘉靖氣得吹鬍散髮那段。編導的手法精湛無比,情節層層堆疊,乃至書奏一上,嘉靖、海瑞的情緒都處於一種爆炸狀態。

 

以海瑞的心境來說,從第三十八集開始,百官欠俸,而同時間內閣諸臣竟在寫青詞,而且還說是一等一的要事不該被打擾,奏報之後,徐階趙貞吉還是個混字,連出面都不敢,全靠海瑞個人「共體時艱」的名聲才把諸官壓下去。最後就上演百官闖入宮中,內閣跪、內監揍的荒唐鬧劇。

 

而海瑞還不得歇息,他去大興賑災,目睹人間慘劇。我覺得最悲傷的一幕就是,海瑞走在難民營中,看著一個一個行將凍死、餓死的災民,還要故作開朗地要大家站起來,別躺啦,躺久真會站不起來。我完全可以體會海瑞當下的悲傷、無奈與無力感,就在天子腳下,世界第一大城的北京城旁,有那麼多的人,包括老人和小孩,正在無力地死去,而包括他在內,理論上應該保護照顧百姓的政府,卻如此無能為力。更荒謬的是,在同一時間,紫禁城裡嘉靖正在為沒有每一個文官都上賀表,而在鬧小孩脾氣,群臣太監又哭又跪,還要反覆說啥君父遷居天下大喜之類的鬼話。

 

海瑞回京後病倒,如李時珍所說,那不是生理的病、是心理的病。海瑞醒來後接到的第一個旨令不是賑災,而是上(留意一下,嘉靖完全不知道海瑞出差是幹嘛的,也沒人敢告訴他),你他媽的要他怎麼不爆炸,換成正常知識份子都該爆炸。治安疏》那麼暴衝的內容,在這樣的心境下就顯得合請合理,難道要他看完那麼多難民後,還要上賀表?除了上這樣一道書外,我想不到海瑞還能採取任何合理的行動。

 

有人說海瑞上書也沒啥實質建議,都是大道理空話,這點我倒同意。不過在謊言遍佈的世界裡,一句誠實的空話便鉅力萬鈞,振聾發聵,否則一個六品朝官以空話罵皇帝的上書,怎麼會造成朝綱動蕩呢?

 

錦衣衛打開海瑞預備的棺材,裡頭整齊疊放著官服官帽那一幕,讓我眼眶溼了,我沒想過會被中國傳統教忠教孝的情節給打動,但這部戲裡的海瑞並不傳統了,他展現的不是那狹礙的對君王的忠,而是對「官」這個職位的尊重與執著。事實上官不只是兩個口,只是我們都把謊言當真實太久了。

 

最後「三帝會審」一段亦是相當精彩,編劇還是為聰明的嘉靖設計一套自圓其說的歪理,什麼黃河水濁長江水清之類的,講得自己好像是個很厲害的皇帝。但說穿了,所謂「氾濫」云云也不是這些官員對國家社會造成什麼危害,就是讓你皇帝老子不開心而已。夏言沈鍊的故事戲裡沒演,嚴黨倒台可不是因為貪污或幹啥壞事,毀堤淹田死幾千人都算了,最後下定決心治嚴黨,是因為他們分給皇上的錢太少啊(「他們分三百萬,朕分一百萬!」)。說到頭,皇上就是覺得只要握住東廠錦衣衛,用陳洪這種小人酷吏,能隨時宰掉你不喜歡的大臣,就是個好皇帝,但論治國,真的什麼都不是。

 

說到嚴黨貪污,我不知道是我看漏還是編劇故意,當初鄢懋卿收了三百多萬兩鹽稅回來,嚴世藩留給皇帝一百萬,說應該夠宮殿工程了。但怎麼嚴黨抄家後,工部又跳出來說不夠一百五十萬呢?是原先工程款估錯了?還是有錢又意外失蹤了?

 

總括來說,這部戲真是將嘉靖這個聰明的昏君演活了,他口頭說得再漂亮,說自己多節儉、苦民所苦、關心前線將士,但戲裡頭總用數字來打他的臉:江南淳安一地一戶人家一年支用是五兩銀子,他老人家「蓋幾間房子」就花了一百五十萬兩;戚繼光辛辛苦苦地帶幾千人抗戰上萬倭寇,軍需不濟,但紫禁城裡就養了十萬人還不是文官喔,是宮女太監,他們惟一生存的目的就是伺候皇帝一人。

 

我看網路評論還有人覺得這戲中嘉靖是個還不錯皇帝,我覺得有時候我們宮廷劇的皇上看太多,都會有點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因為皇帝太可怕太喜怒無常,動不動就殺人刑人,所以只要皇上稍微笑笑,流露些許人性幽默感,能看出誰在說謊,我們就覺得好棒棒,不是昏君不是暴君,是好皇帝。

 

我只能說,這戲裡嘉靖挨了海瑞罵,反省了一整年,臨死前總算有做點事,雖然還是慷他人之慨,但至少說出「我們朱家欠天下百姓太多」這話,表示他還有點自覺。

 

    不過話說回來,這部戲雖捧海瑞,但也沒讓他成為超越時代的超人,他批判朝廷同時,自己也建立了一個謊言的權力結構,就是他的家庭。我印象最深的是過年前一幕,海瑞從外回來,看著一匹織好的布,便說:「還是我阿母最能幹,我還以為這匹布沒那麼快織好。」海母則答說還是我們海南人會織布云云,而同時間鏡頭則帶到一直默默織布的海妻身上。

 

觀眾可以看出,布是海瑞的妻子在織,海瑞海媽都知道,但榮耀只落在海媽身上;又例如海媽說「醫生的話就聽一半」,海瑞似不認同,但也沒甚反駁,海妻最後悲慘的下場(難產三天而死),不就是這「只聽一半」害的嗎?海瑞對皇帝說真話,卻不敢對母親抗顏。另一方面,縣丞田有祿家裡公媳不合,公公搬到外面去,戲裡也沒交待田爸爸獨居多淒慘,海瑞偏偏要用公權力強迫人家住在一起,也不給人說任何話,這和嘉靖其實沒啥兩樣。

 

(其實我覺得田縣丞這角色滿有趣的,很典型的事務官,照章辦事,對上級畢恭畢敬,有點體面時屁股就會翹起來,還滿真實的,但跟到海老爺其實滿衰的。)

 

以上討論的都是劇裡頭的海瑞。史實上的海瑞就沒有那麼賺人熱淚,比較像是一`種宋明理學實踐極致的表徵,是正面的那種極致。但正面的極致也就是這樣子,因此我們就會了解為何接下來四百年中國會如此落後。

 

總言之,這部戲超好看,對中國歷史的觀察深刻至此,令人折服。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Kea0111&aid=103345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