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07 16:15:49瀏覽779|回應2|推薦37 | |
台灣的宮廟文化一直以來興盛不已、深植人心。在『因果輪迴觀念』的架構下,有部分人的生活便以此為中心,舉凡疑難雜症的解惑,祈福超度活動的參與,無不盡心盡力,並認為無限制的金錢和體力的付出,皆能換取來世的種種福報。倘若能因此培養出ㄧ顆慈悲喜捨、良善謙虛的心靈種子,時刻展現於生活當中,那當然值得鼓勵與讚許。
隨著時代的轉變,宮廟文化為取得人們的認同,便發展出各種不同名目的科儀、法事、祈福物品等以求得信徒全心全意的接納。由於人是感官的動物,越是富麗堂皇,讓人眼花撩亂的場景,越是吸引人。活動主事者百變的說詞和深奧難懂的肢體語言,在無形中顯現了使信徒朝拜的心理。有的宗教團體更具備了專業人才和行銷手法。它是在地文化,但某種層面來說也包含了流行文化。很難讓人理解卻又不可思議。
遺憾的是,有些宗教行為往往因為人的權力慾望,在所謂「功德金」的運轉之下,利用信眾在無助、痛苦的同時,採取神佛滿天的聳動語言和行為,ㄧ次又一次釋放出強勢的作風,更浮現出人性貪婪的黑暗面,騙財騙色屢見不鮮,令人不勝唏噓。
神佛ㄧ詞由人所創,是心靈的寄託,是光明的象徵,是思言行的教化、指引,而非使人陷於惶恐、無明。似是而非的塑造雕刻形象,不是用來缚绊人心,而是該遵循其精神,展現出智慧,取得身心靈上的提升與平衡。信而不迷才是正道。但願能夠活在神佛能量磁場的沐浴之中,祥和自在,而非活在神佛的陰影之下。恐懼、缺乏自信、凡是動機論則必然成為一場無止盡的交易行為。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