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村上教與小春樹
2013/11/27 15:57:58瀏覽542|回應0|推薦3

文/山田優、伊佐恭子

今年10月末,夏威夷大學舉行了一場名為「走過東亞的文學村上春樹的閱讀現象」學術研討會。會上不僅安排了村上春樹發表演說, 更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研究者針對東亞的各種村上現象進行熱烈討論。就如研討會上所強調的, 村上春樹儼然在東亞形成了一種文化現象,其讀者主要集中於20至40歲之間,而他們甚至連生活方式也開始追求所謂的村上風格。

韓國:淨化心靈的旅程

村上春樹之所以在韓國受到歡迎,似乎與其社會運動盛行的風氣有關。專攻韓國近代文學的金永熙教授( 音譯) 表示,韓國的村上迷主要集中在20至40多之間,而這個世代正好是在60年代出生、並在80年代參與各種學運的「386世代」。他們透過參與社會運動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但是這波風潮的沉寂卻也讓他們失去了心靈寄託。這樣的狀況與日本60年代末盛行的學生運動風潮十分相似,而那一個被稱為「全共鬥世代」的時期,更成為村上春樹作品中總是悠悠流淌的主旋律。因此金永熙教授分析道,韓國的村上迷們或許在村上春樹的作品裡看見了過去的自己。讀村上春樹,對他們而言便是重新找回那段迷失自我、然後探尋自我的心靈旅程

台灣:現實的村上風格

台灣是日本之外,最早翻譯村上春樹的作品並進行出版的地區。專攻中國近代文學的裴雲助教( 音譯) 表示,在1985年出版當時為20歲的讀者群現在正好都邁入了40歲, 而這一點跟台灣村上迷的年齡層分佈在20至40歲的現象正好一致。此外,裴助教還針對台灣的村上現象補充說道,比起解讀村上作品的書,介紹相關作品音樂或生活風格的書更受到讀者歡迎。由此看來,村上獨特的風格對於台灣的村上迷們有著無限的吸引力。

專攻日本近代文學的歐契爾信子副教授( 音譯) 則表示,在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存在著很多關於異世界的描述,也多次出現能與神靈交流之類的角色。簡單來說,村上春樹的作品建立在了日本與東亞傳統的基礎之上。

關於這一點,村上春樹本人也在回答聽眾提問時談道:「相較於歐美習慣從理論的角度去分析或分類我的作品,東亞讀者們因為喜歡所以閱讀的特徵非常明顯。這或許是因為我們有文化上的共通點,就這一點而言, 彼此之間更進一步地理解與交流是必要的。」

大陸:村上春樹的信徒

90年代末,受到村上春樹作品影響的大陸作家就如雨後春筍般出現。知名的中國現代文學研究者、同時也是東京大學教授的藤井省三,稱呼這樣的作家為「小春樹」。據藤井研究室中一位來自北京的研究生徐子怡所說,《告別薇安》的作者安妮寶貝就是第一代的「小春樹」。她透過模仿《挪威的森林》中的人物及故事構架,逐漸摸索出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進入21世紀之後,村上春樹作品在大陸的出版量遽增,同時以「中國大陸的村上春樹」、「大陸版村上春樹」之名闖蕩文壇的年輕作家也不計其數。其中,孔亞雷就曾在專訪中表示,自己從村上春樹的作品中學到了「我不犯人、人不犯我,然後知足地過每一天」的人生哲學。

除了文學作品之外,大陸還出現了如名為「且聽風吟」的歌、「村上春樹」的麵包店、以及「挪威的森林」的公寓等以村上春樹相關語彙來命名的現象。徐子怡對此表示,村上春樹在大陸已經超越文學的範疇,成為一種時下的社會風氣。

【更多內容請見《新鮮日本》1127新鮮日本電子雜誌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Pasahi&aid=9649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