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05 16:57:11瀏覽823|回應0|推薦2 | |
文/《新鮮日本》中島耕太郎 這些勇敢逐夢的人們,已經遠遠超越國籍的界線,從傳統定義的「日本人」、變成從日本出發前往世界的新時代「日本PEOPLE」。本期封面故事,將帶您越過海洋與民族的限制,一探這些不畏周圍風氣、堅持自我努力實現理想的戰士,並尋找他們成功的因子與血脈。而或許,我們能因此從其中找回自己最初的原動力也說不定。 1980年代,日本服裝設計師山本耀司、川久保玲以及三宅一生以獨特的設計視點改變了巴黎的時尚潮流。其中, 三宅一生秉承著日本文化的傳統精神,不斷地挑戰著世間所謂的時尚。即使已逾古稀之年仍活躍在創作最前線的三宅背後, 又藏著怎麼樣的人生故事呢? 三宅一生親手打造的品牌Pleats Please誕生於1993年,層層疊疊的褶皺挑戰著世人的時尚概念。他所使用的布料與技術集合了日本纖維產業的精華,作品本身則體現了三宅的個人美學。這一系列專為上班女性設計的款式受到人們的喜愛,在世界的27個國家售出了將近50 0萬件。 回顧設計當初,三宅笑著說道:「一開始根本沒有人願意相信這種又輕又薄的衣服能夠賣得出去,但事實證明在女性上班族愈來愈多的情況下,大家需要的正是這種能夠方便活動的衣服。」三宅堅持著自己的信念,耗費了整整3年時間終於實現了最初的構想。 1960年代,三宅前往巴黎學習服裝設計。由於西式服裝,原本就是為了身形較立體的西方人所設計的,若不跳脫這個概念,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的剪裁方式,那麼無論如何都無法超越西方人設計師。當時,深刻意識到這個瓶頸的三宅,不斷地為此事感到苦惱。 就在此時,日本人相對扁平的身材激發了他的創意。三宅回歸最原初的概念,想出「用一塊布包裹身體」的設計方式,並以此打造了知名的Pleats Please系列。三宅這個看似前衛的概念,其實正是源於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 Pleats Please系列將原本僅用於局部的「褶皺」設計延伸至全體,並採用10 0% 聚脂化合物的高科技素材來維持褶皺。這種「褶皺」設計所使用的布料不僅是最後成品的2 .5至3倍,在縫製之後進行加工的製作方式更是史無前例的創意。 三宅的設計為人們帶來了新鮮的穿衣體驗,富有彈性的布料、加上預留在衣物及身體之間的空間,讓穿衣服不再是一種負擔。此外,清洗簡單、攜帶方便以及不需要熨燙等特點,也成功為「女性時裝」下了新的定義。 京都服飾文化研究財團的深井晃子認為三宅的設計是一種跨時代的設計,深井毫不吝嗇地,給予這個作品高度的評價:「這是在其他設計師的作品中未曾看到過的。」 與泡沫經濟時期到9 0年代前期流行 ,三宅的作品回歸「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跳脫了所謂「時尚」的框架。三宅在自己的設計中,追求著「衣服」這個名詞所應具備的普遍性,他認為:「所謂的服裝,原本就是為了日常生活而存在,其次才是襯托每個人的特質。」 三宅在2012年出版的書中寫道:「在設計Pleats Please系列的過程中,我才真正成為一名設計師。」而這句話,或許意味著三宅終於對自己的設計表示一點肯定。 而在服裝時尚領域之外, 三宅還在2012年時於一場義大利家具展示會上發表了名為一件名為「陰翳」的照明設計作品。這個燈具,是利用寶特瓶再生並重製而成的無紡布。在這整件作品中,完全沒有採用任何支架,因此可以被折平甚至是摺疊收起。在這份設計裡所使用的是「132 5. ISSEY MIYAKE」技術,而在燈具的折邊部分,則採用特殊的熨燙機,將其壓製而成。 自從可以調節光線亮度的LED問世後, 表現的方式便趨於廣泛且多樣化。文豪谷崎潤一郎就曾在1930年代發表的隨筆《陰翳禮讚》中寫道,在光影交織之處找尋美感便是日本傳統的美學意識,而三宅的這件作品,正好突顯了這樣的傳統日式之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