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月下獨徘徊
2019/07/09 21:44:30瀏覽1127|回應2|推薦75

月下獨徘徊--談談若予詞作「夜思《華胥引》」

一、前言

愛情,是美好的,是甜蜜的。人這一生在將結束前如果回首來時路,一段愛情的經歷,或許是回首時嘴角會漾起笑意的原因之一吧。愛情,同時也是多變的,因為參與其中的「人」,本身就是善變的。現實總是無情的。當愛情逝去時,以為堅貞地等待,是唯一可持的守候。然而當所有的等待、期望、妄想,終究只是一番鏡中花水中月,終究只能迎來窗外杳杳鍾梵。那份念想,便如神話罷了。

寫這篇「月下獨徘徊」其實心情是惴惴不安的,直到完篇、甚至貼出在部落格。因甚不安呢?為的便是《華胥引》詞牌的索解和若予夜思詞的詞境指陳二者間,不知道作者是否別有他意。春樓彷彿正在給自己挖一個深不見底的洞,宛如十八層地獄般地深。走著走著,還真是不確定能否走得出來呢。

好了,開場白說完了,還沒有被春樓這番胡話嚇跑的看官,就隨著春樓一步一步、一層一層地走著吧。

二、夜思《華胥引》

中宵初醒,林籟清商,短檠明暗。蕙炷依稀,殘煙瘦影多少憾。縱便玉膽紅梅,奈神魂消減。對月沉吟,料應愁緒難掩。

怕記前塵,又流連、鏡花虛艷。妝奩相看,珠釵陳灰怯撢。欲剪燈花聽鼓,卻懨懨攲檻。窗外輕風,喚來杳杳鍾梵。

(一)《華胥引》詞牌的線索

《華胥引》這個詞牌,在若予新作的格文回應中引述了欽定詞譜的說明,在《列子》卷二黃帝篇有曰「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既寤,怡然自得。又二十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國矣。」同時,在黃帝篇中也提到了「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无師長,自然而已。其民无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无夭殤;不知親己,不知踈物,故无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无利害;都无所愛惜,都无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无傷痛,指擿无痟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雲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一大段的話,只「養身治物之至道」而已。

北宋周邦彥為了抒發離思,而以黃鐘宮創了《華胥引》這個詞牌曲。華胥的意思,已如上述,其實就是上古的神話國度。引,原來是一種樂府詩體,到唐宋時代成了琴曲的一種體制。周邦彥創作的秋思《華胥引》,全詞詞句且容春樓不多贅述,單就詞境簡單地紹介。詞的前段先寫景,從川原相映、煙月迷濛的遠景,寫到蒲根水冷、孤角吟秋的近景;再寫作者的現狀,因為昨夜飲酒,今日扶醉晏起,營造出蕭瑟悲涼的環境氣氛。詞的後段作者開始抒發離恨愁緒,既慨嘆歲月蹉跎,鬢髮稀白,已是垂垂老矣;又懷念過往那段舞衫歌扇的時光,翻檢舊日情人的書信,惋惜青春不再。全詞由景發情,幽婉淒清之情在作者一字一句中就這麼穿梭、流淌、漫溢。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大概可以推敲出周美成在創作《華胥引》這個詞牌、寫下秋思這首詞作時的想法應是:愛情,就如同流螢一般只在片刻之間綻放光芒,終究會消失在人世間而如華胥國般,只是一則神話罷了。但究竟是不是呢?春樓不知道,列位看官如有知曉的,請一定告訴春樓。

(二)夜思一詞的詞句解析

前段首三句「中宵初醒,林籟清商,短檠明暗。」點出了夜半覺寤的時刻、風過林間的聲音、屋內昏暗的燈光。初醒、清商、明暗,同時也道出了作者此刻的心情,是悲傷淒涼的。破題便見主情,這一筆之重,足見其在全詞之地位。

前段第四、五二句「蕙炷依稀,殘煙瘦影多少憾。」作者用蕙炷來引帶殘煙瘦影,進一步營造場景。蕙炷,指的是芬芳的香味。殘煙,指的是將燒盡的燈燭。瘦影,指的是燈燭映照的人影。依稀、殘、瘦,這三個形容詞勾出了一個憾字。

前段第六、七二句「縱便玉膽紅梅,奈神魂消減。」玉膽,是一種玉做成膽型的花瓶。作者在這用了玉膽紅梅四字,為的應是對照、凸顯下一句的神魂消減。玉膽紅梅象徵的是精緻、美好,神魂消減代表的是殘敗、頹萎。一個空間,兩種意象,彼此衝突地存在著。

前段末二句「對月沉吟,料應愁緒難掩。」接續前七句的悲傷、遺憾、頹萎,作者似乎有些經受不住了,於是移步窗前、對月沉吟:這一夜,竟是無寐至此,大概是愁緒難以遮掩的緣故吧。在上半闋不斷地情緒堆積之後,作者做了總結,中宵無寐的原因是起了愁緒。但是愁緒因何而生?作者沒有交代,只能繼續往下半闋索求了。

後段首二句「怕記前塵,又流連、鏡花虛艷。」害怕回憶起前塵往事,可卻又做不到斷捨離,只能一遍遍地流連在鏡花水月中、耽溺於空虛艷彩裏。作者在這二句詞句中,融入了佛家的禪語境。前塵,固然可以解釋做往事、舊事,但有另外一個意思指的是人世間當前虛妄的塵境,語出內典《楞嚴經》卷二:「一切世間大小內外諸所事業,各屬前塵。」

後段第三、四二句「妝奩相看,珠釵陳灰怯撢。」看著陳舊的妝奩,裡面擺置的珠釵首飾積滿了灰塵,也不敢撢去。睹物傷情,人類在面對往事、舊物而生發懷思的情感,這是很自然的事。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很講究的字,怯。不是不想保護舊物維持乾淨,而是不敢去開啟、去碰觸、甚至去撢灰。這個怯字,也呼應了前面首二句的怕與又,形成了一種情緒上的連環,耐人尋味。

後段第五、六二句「欲剪燈花聽鼓,卻懨懨攲檻。」詞句走到這裡,一夜的輾轉,情緒確實也堆積了許多,作者怕是不堪愁腸,也想讓屋內光亮一些,或許可以轉換心情吧。於是動念剪剪燈花、聽聽晨鼓,卻懶懶地靠在窗檻上,竟是一動也動不了了。可見情能傷人,一至於此!

後段末二句「窗外輕風,喚來杳杳鍾梵。」天曉,輕風,本是極有活力的象徵,作者在這裡卻不做此想。清晨微風喚來的,不是希望與活力,而是遠處寺廟的早課鐘聲梵唱。

結句這一筆,將整個詞境完全蕩開。是闊境嗎?怕不是的。春樓以為,是一個空。悲傷遺憾、頹萎愁緒,是空;前塵往事、鏡花虛艷,是空;妝奩珠釵、陳灰怯撢,是空;燈花聽鼓、懨懨攲檻,是空;窗外輕風、杳杳鐘梵,是空。《般若經》云:「深奧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是其義,不生不滅是其義。」《心經》云:「照見五蘊皆空。」如果要探討佛典中空、空性等的意義,恐怕春樓是不及格的。但是春樓想說,空並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樣樣都有,透過悟的轉念,空即有,即空即有。整首詞的空,唯有透過斷捨離、透過轉念、透過悟,方能五蘊皆空。

三、愁緒誰屬

根據上述的一番胡掰瞎扯,一般來說,這首詞大約也就解說完了。只是春樓向來死心眼,依舊想要探個究竟:這愁緒的主人,是誰呢?也就是說,這整首詞講述的故事,主角是某位女子?抑或是作者本身?

(一)從詞牌詞句看

周美成創作的《華胥引》秋思一詞,寫的是他自己因為觸景而生發了離恨愁緒,既慨嘆歲月蹉跎,又懷念過往那段舞衫歌扇的時光。全詞包含了春花秋月之慨,也囊括了惋惜青春之嘆;既是回首過往的情事,也抒發了愛情的逝去。

從這個角度看若予的《華胥引》夜思一詞,似乎也是因為若予觸景睹物,而回思那段曾經的、已逝的愛情。想忘,卻無法忘,只因悟不了空,致使在塵世間任情思輪迴。一如華胥,無可捉摸,終究只能憑弔。

(二)從詞意詞境看

說若予的《華胥引》秋思一詞是若予自己的情緒感發之作,看來是對的。但是如果單單只從詞意及詞境上來看,也不能排除作者只是在述說一位女子的愛情故事,因為蕙炷、紅梅、妝奩、珠釵等等,都可以看做是女性的象徵。

一位女子在夜半初醒時,從睡醒坐在床上、到移走向窗邊,這其中所有的場景轉換、情緒變化、舉止描繪,無一不具女子形象。說是女子(不論是棄婦、征婦、或是嫠婦)在緬懷曾經的愛情,相信任誰也挑不出錯處。

四、結語

這篇文章,春樓思索了數日方才動筆,書寫過程中又數度改寫,完篇之後又修、修了再修,這才定稿。真是難啊!難在華胥與秋思(周美成的詞作)究竟有沒有什麼關聯?若予的夜思,表達的又是誰人的情感?

前者硬著頭皮,也算是寫了;至於後者,現在想想,為什麼一定要確定是誰呢?不能留著一份懸念嗎?有了這份懸念,這首詞的味道,便會更加引人入勝。

寫到這兒,不覺想起了自己的過去,趁著興頭且賦五言一首聊以為識。

玉膽幾枝梅,紅花著意栽。

郎君終不返,月下獨徘徊。

春樓寫於2019.07.03

修於2019.07.07

再修於2019.07.09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JBC85947196&aid=128024116

 回應文章

張黎晞(若竹)雪之三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謝謝
2019/10/26 02:48

解析精彩!

感謝分享。


若竹敬上

芊汩【逍遙、流浪、放逐 1131012】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7/10 09:31
春樓早安
這個解析没有三兩下的功夫,是寫不出來的
給妳拍拍手^^

美好的一天讚啦
春樓(JBC85947196) 於 2019-07-10 12:36 回覆:

千汩午安,謝謝妳來。

就如新詩,沒有像千汩那樣的才情,是寫不出美好的詩篇的。

只是春樓呀,寫寫這類無關痛癢、無涉人性美好的文章,還是可以湊合湊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