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價值崩塌
2013/07/04 06:58:43瀏覽61|回應1|推薦0

 

201373 星期三

 

樓角高挑勸學鐘

莘莘櫛沐大度風

讀書恨未博覽遍

蹇蹇忽驚又年終

他日夢回當垂淚

XXXXXX寤寐從

今宵強把銀釭照

萬里江山待寄蹤

 

我把這首詩印在最後一個全校性活動的海報上,貼滿校園。

 

沒有人知道,我心中的挫折。

 

之後,搬進稻田環繞的一間屋子,閉戶讀書。

 

我把屋子取名「蹇蹇齋」。

 

門上貼一幅對聯:「憂愁到此止步,光明於焉滋生」,橫批是:「希望無窮」。

 

其實,那正是我境界的反寫。

 

門上另外貼了一張告示:「本齋主人謝絕訪客,君子自重,無事請回」。

 

那是我人生第一個深谷期,如此困蹇,以致於我歇斯底里的要把自己拔起來。

 

為了掌握時間,每天起床,倒一大把咖啡在手掌上,嚼一嚼,吞嚥下去。

 

每個禮拜讀書90100個小時,吃飯睡覺不算。

 

冬日裡洗冷水澡,水由屋頂水塔下來,刺骨如刀。

 

千刀萬剮,剮過身體,用來激起我意識的反抗。

 

畢業典禮的許多活動,像遊園,都缺席。

 

離開的時候,我在日記裡寫:「人生,還有什麼比價值崩毀更大的失敗?」

 

南下去當兵,坐平快車,到兩節車廂中間連結的地方,聽那巨大的金鐵轟鳴,如此強勁有力。

 

崩塌的生命,在金鐵鍛打中,依然蹣困頓向前。

 

幾年後,我準備去德國,特別回到那稻田環繞的蹇蹇齋,敲門,對當時的主人說:

「我以前住在這裡,要出國了,可不可以讓我再看看這屋子?」

 

新主人欣然應允。

我告訴他我的故事,意外的是,他說:

「我知道,校園裡都傳說」。

 

之後,我再也沒有回去過。

 

今年夏秋之際回去看看嗎?

 

應該回去看看,那稻田環繞的蹇蹇齋可能不在了,那個地方,卻是我生命中永遠一塊價值崩塌之地。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路過
2013/11/09 15:04

當我整個把『回望雲天』讀完後

原來海歌老師從來都是自我要求嚴格與有原則的人

當您們學生會用智慧抵制餐廳不合理的漲價

我覺得當年的你們  一定有一股理想  而且非常聰明

像您這樣剛正不阿  不為私利的  堅持到底人

如果真的走上從政之路

一定是當年的孫運璿院長或王建瑄那種  純粹為百姓作事的官員

 

 

Hegel(Hegel53) 於 2013-11-09 16:17 回覆:

不不不!我怎麼能跟他們比,尤其孫運璇先生,是足以治理全中國的政治人物,無輸朱鎔積、溫家寶或李克強,我是芸芸眾生中一個沒出息的傢伙,身上帶的缺點遠多於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