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HIPPOCRATES 的網誌
(
新版
)
首頁
文章創作
個人相簿
訪客簿
作家簡介
加入好友
|
推薦此部落格
|
加入我的最愛
|
訂閱最新文章
作家:小河馬
作家
小河馬
文章推薦人
(14)
~_~庒腳人 ~_~
貓喵XD
Catlike Cathy(文字遇)
老大不~小王子安安
Victoria今晚不想睡
暖海
成吉思汗的媽
。秋月。
奴兒
台北爵士李良源
more...
其他創作
‧
來自香港的學伴
‧
輸與贏---閱讀筆記
‧
骨折記
‧
逆向思考
‧
母親---詩歌
‧
零比六
‧
小河馬碎碎念---我爸喝醉了(下)
‧
小河馬碎碎念---我爸喝醉了(上)
‧
長濱文化研究
‧
貓纜‧台灣藍鵲 藍鵲篇
最新創作
‧
北一女中新生訓練
‧
嘿大家!我回來了!
‧
我得了低山症
‧
七下習作/國文作文/保護地球
‧
七下習作/國文作文/家人為我們做的事
字體:
小
中
大
長濱文化研究
2008/02/09 17:51:32
瀏覽
2038
|回應
0
|推薦
14
1.
長濱文化簡介
屬於先陶時代,距今約一萬五千年前。
當時尚不懂農耕,亦不會燒陶。
代表性遺址
-
台東長濱鄉八仙洞
2.
長濱文化生活
長濱文化是迄今在
台灣
所發現最古老的文化,是一個以漁獵採集為生的隊群社會,人口不多,主要居住在海邊的洞穴及岩蔭,不知農耕,不會製陶,但已知用火,以敲擊的方式製作石器,分佈地點則於台灣東部及恆春半島海岸。該文化由
1968
年
臺大
考古隊於台東縣
長濱鄉
八仙洞發現,並根據考古通則,以該地長濱為名。
長濱文化的年代最早可以推到距今約
5
萬年以上,一直到
5000
多年前才逐漸消失。
參考
"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9%95%B7%E6%BF%B1%E6%96%87%E5%8C%96&variant=zh-tw
"
2.
長濱文化簡史
2.1
長濱文化出現的年代至少在
15000
年前,且可能最早距今
50000
年前左右。
2.2
就長濱文化而言,其居住型態可能是短期定居的小型聚落,主要的生活方式是採集、狩獵、捕魚等,因為面積內能養活的人口數少,同時也需要豐富的資源才能維持小型聚落的生活,因此往往居住在自然資源豐富的地區,並時常遷移,從遺址的分布及大小而言,當時的聚落較小,人口也不多。
2.3
北部長濱文化的年代應是在松山期台北湖時代,在芝山岩地區至少在距今六千年以上。這個文化的主人,還不知農耕,主要的生活方式是狩獵及採集。
2.4
除了八仙洞外,還有其他地方也有類似的遺址,台東縣的小馬、屏東縣的龍坑、鵝鸞鼻和中國大陸南部出土的遺物很相似,所以考古學家推測兩個地方之間可能有親緣關係。
3.
長濱文化石器
3.1
長濱人由於是延續舊石器時代的生活方式,所以它們所使用的工具跟石器時代時的工具很相似。他們所使用的工具很簡單,只是把天然的石頭打破,用碎掉的石片的鋒利邊緣,來切肉、割魚、刮掉獸皮上的脂肪、砍樹及削木頭等工作。他們也會把動物的骨頭削尖磨利,作成魚叉與釣鉤來捕魚,或者用動物骨頭做的針縫衣服。
3.2
當時使用的石器非常簡陋,只是將鵝卵的一邊打掉便成為一件偏鋒砍器,打下來的多餘石片,則可作成刮、切工具。至於獸骨器,則有骨針、長形尖器、骨鑿和可能用來釣魚的兩頭尖器等。
4
結論
4.1
臺灣文化是非常珍貴的。優越的生態環境創造了良好的生物多樣性,然而許多人並不珍惜。台灣其實是一個考古大寶庫,但是,有一天專家前來考察時,說不定會發現某座土地公廟把遺跡都壓扁了。那是多麼可惜的一件事啊!
4.2
只可惜這重要的史前遺址洞穴,不知從何時開始就被人私自侵佔作為廟宇,還因為施工,讓遺址地層遭受無法復原的損害。考古學家現在都無法進行調查或發掘,只能從被挖出的土堆中,撿取被擾亂層位的遺物,這種情況令人扼腕。
(
休閒生活
|
旅人手札
)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IPPOCRATES&aid=1604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