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改善漁業拚經濟
2016/03/02 11:48:37瀏覽945|回應1|推薦16

一、台灣快成無魚島

     海洋保育團體八年前在基隆望海巷海域用竹叢幫軟絲布置「產房」,成功吸引軟絲交配產卵,但小軟絲數量不如預期,原因是很多軟絲被釣走,來不及長大。專家希望禁捕長度十五公分以下軟絲,給牠們一條生路。學者說,美國嚴格限制採捕,抓鮑魚要用尺量,太小就放回去,但台灣政府未管制且執法困難,

四月出生的軟絲,四個月大就能交配,只能活一年。基隆海岸在夏天原本就可看見像魩仔魚一樣的小軟絲,歷經八年復育,軟絲族群應該非常龐大,但事實並非如此。媒體報導,中研院研究團隊發現30年來北海岸魚種從120種銳減至30種,只剩四分之一,魚源枯竭速度超乎預期。專家預言,科學家預估海洋沒有野生魚類可吃的日子恐將提前到來,台灣快成無魚之島。經濟價值高的烏魚、白帶魚逐漸退場,逐漸被刺河豚和臭肚魚取代。專家邵廣昭說,這個警訊透露多樣生物正在快速消失,30年正好是人類一個世代,但對生態來說,30年很短,30年後可能就沒野生魚種可吃可看了。魚源減少原因很多,過度捕撈、汙染、棲地破壞或氣候變遷等都有可能。漁民對魚源減少警訊很有感,七十四歲漁民邱清在北海岸海域捕魚逾一甲子,他說,近幾年漁民生活不好過,漁獲量少了兩、三成。基隆市府海洋事務科長蔡馥嚀說,不少俗稱「三腳虎」的國籍扒網船在北方三島漁區作業,它們通常三艘一組,一艘聚光,兩艘用圍網大面積捕撈,「掃過」的海域,魚群數量幾乎歸零,「非常有效率,也非常可怕」。漁民邱清直指流刺網是海洋殺手,不僅大小魚通抓,一旦流刺網卡在礁石,魚的家就沒了,整個魚區也死了。

    全球變遷造成臺灣週邊海域水溫上升,主要會導致東黃海南下臺灣海峽水域產卵及越冬之經濟魚種向北退縮,而黑潮主流、支流及南海海流之暖水性魚種向北擴張。以臺灣沿近岸重要的經濟魚種烏魚為例,在每年冬季11月下旬至翌年1月下旬期間,烏魚會沿著大陸沿岸流南下至臺灣西部海域進行適溫產卵洄游,烏魚年產量在1980年前後為巔峰時期,其中1981年年產量更是高達到250萬尾以上,但1987年後便開始逐年下降,到了1997年後平均漁獲量只剩下25~26萬尾左右,2007年更創下低於4萬尾的歷年紀錄。整理其原因,除了高強度的漁獲壓力外,臺灣週邊海域水溫逐年增加亦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自1958年起臺灣海峽冬季20℃等溫線每10年的週期變化,可發現1977年以前20℃等溫線多集中在雲彰隆起以南,然1978年後開始呈現明顯往北推移之趨勢,1998~2008年冬季20℃等溫線更推移至24.5°N以北,也可證明受到氣候變遷影響,臺灣海峽冬季表水溫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而比對烏魚的漁獲位置也可發現漁獲位置也跟著20℃等溫線呈現往北移的情形,且漁獲量也自1978~1988年期間開始呈現下滑趨勢,顯示若臺灣海峽受全球暖化之影響逐年增溫,形成高溫之屏障導致大陸沿岸流逐年減弱,將使臺灣捕獲烏魚之最適漁場逐年北移及捕獲量下降。

 

 

二、台灣漁產衰微

     報載北台灣最火紅的萬里蟹產季原本可捕到2月,但在去年11月突就沒了,年產值13億的萬里蟹,這一少少了34億,漁民欲哭無淚。花蟹、三點蟹和石蟳三種統稱「萬里蟹」,北海岸是最大產區。今年遇到強盛聖嬰年,漁汛混亂可能和極端氣候有關,漁汛混亂會讓漁民為了生計,硬是將未成熟的魚蝦蟹入網,接著影響隔年漁獲,形成惡性循環。漁民表示抱卵母蟹應該改為全年都禁抓才對;此外,大陸的漁船會在鄰近海域捕蟹,但兩國漁民保育觀念不同,就算台灣都沒人抓抱卵蟹,對岸的也會抓,兩國政府應該要為保育多加協調。

    受暖冬影響,中南部烏魚子產量大減,養殖烏魚受暖冬影響,結卵不良率高達五至六成,過去每尾養殖三年的烏魚,可產七到八兩的烏魚子,今年只剩五到六兩,一塊烏魚子減二兩就差兩百元。高雄漁民發現,今年海上野生烏魚子比養殖烏魚的漁獲好,但海烏集中在中、北部海域,南部寥寥無幾。高雄興達港區漁會總幹事曾欽榮說,南部捕烏量少的原因是南部天氣熱,海面溫度不夠冷,烏魚才沒南下。漁業專家呼籲吃對了才能「年年有魚」,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邵廣昭是魚類專家,愛好潛水四十多年,這些年他發現海裡多處彩色變灰色,呼籲民眾挑對魚,用「吃」搶救海洋生態。邵廣昭廿年來到處宣導推動成立海洋保護區,他說,台灣海域只要百分之十畫為保護區護漁,且落實執行,是最簡單且最有效的方法,才能讓下一代還有野生魚種可吃。邵廣昭說,政府一天到晚辦魚季,鼓勵大家吃魚,殊不知魚源快速枯竭的殘酷事實。他建議民眾挑選養殖或沒有生存危機的魚,用「吃」搶救海洋生態,他提醒民眾買吳郭魚等量多的銀色魚,少吃黃、紅等有顏色、量少的魚,也不買飄洋過海、食物里程遠的魚,且吃養殖魚勝過海洋野生的魚。去年夏季兩個颱風侵襲,彰化王功漁港蚵棚嚴重受損影響產量,蚵業至今仍未恢復,蚵仔價格已經漲了3個月,到現在產地價每台斤都還要160元。

三、台灣漁業的危機與轉機 

    養殖漁業和捕撈漁業固然都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但在過度捕撈、全球暖化…… 等等的原因催化下,導致漁獲量的減少是不可避免的。從 1950 2010 人類不斷地在提高野生捕撈的漁獲量,尤其因為人們越來越富裕、越來越懂得享受, 使得吃魚彷彿就像是在吃補。因漁獲量減少,而魚價上升,人類卻樂於持續購買外 海捕撈的大魚,漁民賺了更多錢,因此捕撈更多魚。如此的惡性循環導致光靠野生 捕撈已經不敷食用了,人類便開始提高養殖漁業的生產量,養殖漁業雖可減緩對海 洋漁業的依賴,但超抽地下水、闢建魚塭破壞沿岸棲地造成地層下陷,剩餘餌料造成優養化、造成外來入侵種、以及不當用藥的問題等等。

造成漁獲量減少的因素如下 

()過度捕撈 

過度捕撈的事實已逐漸浮出檯面,雖然漁民們心知這樣不堪的事實, 但為了生計,還是繼續濫捕,魚源枯竭的情形持續惡化。 

()棲地破壞 

1、人類在海岸邊設置的防波堤破壞海岸生態。 

2、丟進海中的塑膠袋、保麗龍,有可能使魚誤食而死亡。 

3、底拖網漁業的漁網在海底移動時,它鏟平了海床上所有的生物(例如:珊瑚礁、海 扇、海綿等) 

4、填海造陸,讓原本棲息地的生物找不到適合的住所而死亡。 

()基因突變種的入侵 

    許多科學家將人為的物質打入魚的胚胎中,使牠們突變,長得更大更肥美。但這 違背自然法則的方式,也使這些突變種有著跟其他魚類不同的長相和生長速度,若 將牠們釋放回大自然的話,原生種將會不敵自己的突變種,而被打敗、被淘汰。這 些突變種若不妥善管制,而流回海洋的話,那後果不堪設想。 

()聖嬰和反聖嬰現象的氣候影響 

(1)「非」聖嬰年時: 

    熱帶太平洋東部之氣壓場高於太平洋西部→產生熱帶盛行東風帶,並帶動太 平洋之表層洋流西行→東太平洋海洋深處之低溫海水因表層海水的離岸牽引而 補充上湧(稱湧升流)→湧升流含豐富養分,吸引了大批魚群聚集,成為秘魯及鄰 近諸國之主要漁場 

(2)聖嬰年: 

    東太平洋之氣壓場降低,西太平洋之氣壓場卻增高→盛行東風帶減弱,甚至 轉為西風帶→原來西行之東太平洋表層洋流反向東流→熱帶太平洋表水溫就呈 現出東高西低之變化→抑制該區深處低溫且富含養分的湧升流上湧→魚群改向 他處移棲→連鎖效應下使該區域的漁、農業均蒙受相當程度的損失 

()海洋酸化 

    二氧化碳被海洋吸收後,導致海水 PH 值下降的海洋酸化,則珊瑚礁及貝類 形成骨骼(CaCO3)將變得困難,對珊瑚礁與貝類等等生物之完整發展而言, 將會有極大的風險。 

()全球暖化 

    全球暖化導致海洋生物分佈水域的改變,不能向更低溫的海域移動之生物將 被淘汰,故該海域之生物多樣性隨之降低。 

    由於隨著海水溫度之增加,棲息於低緯度的魚種向水溫較低之高緯度移動外,中、高緯度之表層水與中深層水較容易發生上下垂直混合, 將中深層水之營養鹽運送到可進行光合作用之有光層,促進浮游生物之繁衍滋 長,進而透過食物鏈使經濟性的魚類增加。但相反的,低緯度的熱帶水域,物 種的豐度會大幅降低。

()混獲、誤捕、棄獲 

    拖網漁船擁有相當精良的漁探儀,讓所有的漁獲都難有逃脫的機會,不論大魚、小魚、小蝦都一網打盡的捕撈法,使 得還來不及生長繁殖的幼苗也跟著被捉起。而這些商業船隊常常也因此網住不想要 的魚獲而將牠們棄獲,海洋捕撈漁業每年約有七百萬噸的漁獲被丟回海裡,包括成 千上萬的海龜、海鳥、鯊魚、鯨魚及海豚。 

()物種消失 

    隨著每個物種的消失,可提供的生態服務變少、食物變少、水質變差、生態系統 穩定性下降,於是忍受衝擊和災害的能力降到最低,應付氣候變遷和濫捕等能力也 變差。最終可能變成一條不歸路。 

 

四、解決漁資源枯竭問題 

() 劃海洋保護區加強管理 

    因為骨牌效應,若大型掠食者被捕撈殆盡的話,海中的浮游生物及水母將會大量 繁殖,而這不平衡比例的失衡,將會導致食物鏈出現空洞,因此我們應該設置海洋 保護區,保護所有物種,確保食物鏈的多元性。 

()政策的強制落實 

    雖然現在對於捕撈業每年的限制捕撈量已經有法令規定,但是政府有沒有強制施 行法令卻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始終還是有許多非法捕釣的商人橫行,而沒有被施於 懲處。現在非營利機構 SkyTruth 和國際海洋保育組織 OCEANA 共同發表名為「全球 漁撈監視」的程式原型,該程式由 Google 提供技術,目標為有朝一日,任何人只要有電腦,就能觀察某艘漁船在何處作業,甚至推斷該船是否有盜捕行為。有了這些程式,政府能辨識違規漁船,施以罰鍰或迫使這些漁船支付捕撈執照費用。 

()發展新漁業生物經濟模式 

生物經濟模式,可降低漁業資源耗竭風險,又幫助漁民提高收入。原本以為過多 船隻同時出海捕撈,會因為競爭造成收益降低,但長時間來看,卻具潛在效益。過 多的船隻容易造成捕撈擁擠效應,捕撈量減少,降低資源枯竭風險,但也讓幼苗可 以在水中成長到更大尺寸,反使季末捕撈收益提高。 

()當個底食者 

食物網頂端的高級掠食者(消費者)之大型魚,種多但量少,易因過漁而滅絕,目 前狀况即如此;反之食物網底層的次級消費者之小型魚,雖種少但量多,且資源回 復力較强;故應鼓勵大家多吃價廉量豐,位於食物網下層之漁獲物,此乃底食原則。 更何况目前海洋中的大型魚類己有八成己屬過漁狀態,亟需保育及復育。 

()慢漁 

「慢漁」是為了減緩捕魚的速度與產量。但目前全球大多海域均仍持續著過去 「最大持續生產量」的觀念,認為捕撈 50%才最划得來,但卻不知大型魚及壽命長、 成熟晚的種類均不適用。人們常把種種的原因都歸咎給全球暖化,但其實心裡都明白是人類過度貪心而造成的禍害。情況已經糟透,人還是不避免的吃著魚。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48594562

 回應文章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3/03 07:38
從八八風災,嚴重的極大量的漂流木由南向北漂流,所過之沿海全面嚴重受創,數次,漁業和農業一樣,難了!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6-03-03 23:54 回覆: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