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核四運轉關係台灣未來40年的便宜電力穩定供應---注意問缺電漲電價如何因應?柯建銘避答
2014/04/23 16:00:50瀏覽942|回應1|推薦20

 

一、反核四的人真的可以忍受高電價嗎?

媒體報導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上周五與行政院長江宜樺私下會談30分鐘,江揆詢問柯建銘,若停建核四,民進黨有無替代方案?柯建銘回答,到時若缺電就漲電價。知情人士指出,馬總統認為,如果漲電價就是民進黨的替代方案,在舉辦核四公投前,民進黨應負責任向國人說明。柯建銘昨天表示,「朝野應共同面對」,民進黨2000年宣布停建核四,雖引發國民黨批評,但十四年來,核四都還沒蓋好、運轉,也不見缺電問題,加上部分產業已外移,國內用電結構發生變化,並可透過其他替代方案及節省用電措施,馬政府不必預設「電價一定會漲」立場。大家注意因為電價上漲會喪失選票,所以柯建銘避答,柯總召提到產業外移所以暗示台灣工業用電下降,屆時找不到工作飯都吃不飽當然不用電了!這種經濟蕭條的願景是台灣人追求的嗎?

 

 二、從電價及供電穩定性說明核四的必要性

     民眾及產業都希望能用到便宜、穩定及安全的電力,由於台灣99%的能源均靠進口,因此價值近3000億,可穩定供電40年的核四廠不能輕言廢棄,各種發電方式都有其優缺點,理性的探討可得出最佳的選擇,由圖1得知目前運轉中的三座核能電廠發電成本最低,包括廢料處理費用在內,每度電的發電成本為0.7212元,火力發電的燃煤每度發電成本為1.64元,但會排放較多的二氧化碳溫室氣體,天然氣發電成本每度高達3.81元,購買民營的天然氣發電更貴,陸上的風力發電成本每度2.64元,太陽能視政府補貼情況,發電成本.76~9.46元,核四廠雖然爭吵不斷,外力介入又發生停建風波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經濟部估算每度發電成本約2元仍較天然氣便宜很多。事實上由於成本高的天然氣電廠裝置容量達三分之一,因此台電公司目前虧損嚴重,賣一度電賠一度電,要想改善這種情形一定要採用發電成本較低的電廠尤其是核能。圖2是國際上各種燃料成本價格變動的情形,在民國97年時所有燃料包括鈾燃料都高漲,形成價格曲線上的尖峰,由於台電80%的發電是靠火力發電,所以在圖3的台電總發電成本亦在相同時段出現發電成本的尖峰,但對於核能發電而言,由於核能發電燃料佔發電成本比例低(圖3),可確保電價穩定不受國際燃料價格波動影響,圖3中藍線是核能發電成本價格趨勢,明顯穩定且無97年的受燃料大漲造成的尖峰。所以說核四廠非常重要,一飛機架次運來的鈾燃料可穩定提供一年半的大量電力,不但供電穩定同時發電成本價格亦很穩定。

圖1

圖2

圖3

 

三、以天然氣發電廠替代核四廠產生的影響

       有人說核四廠停建有什麼關係?我們可以天然氣發電廠取代呀!但是由於台灣的天然氣均靠貨輪由國外進口,不但價格高且只能保有7天的安全存量是極不穩定的能源,只要來個大颱風造成海運中斷就斷氣了,更別說戰爭時期被敵人封鎖海上交通了!天然氣電廠須興建接收站及配置相關管線,估計要花費250億元及施工10~12年,不但緩不濟急且會引起施工抗爭,根據經濟部的初估,以天然氣取代核四將造成每年國庫損失逾2000億元的燃料替代費用,這將間接反應在電價上漲費用中。以日本為例,福島事故後,日本國內50座核電機組中僅剩2座在運轉,大幅升高進口液化天然氣(LNG)的需求量,日本去年全年貿易逆差更擴大到6.927兆日元(783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進口的液化天然氣達到創紀錄的8700萬公噸,換算成金額為創紀錄的6.001兆日圓,由於2011年日本火力發電燃料進口大幅成長,日本8家電力公司淨虧損達335億美元。東京電力公司已分別將家庭及企業電費一成和二成,其他公司亦將跟進。有人說美國大量開採頁岩氣後天然氣價格下降,實際上即使美國肯賣頁岩氣給台灣,但由於路途遙遠,運送上須先將天然氣液化,成本仍無法下降。綜上所述,無法以天然氣電廠替代核四廠。

 

四、以燃煤發電廠替代核四廠產生的影響

      煤的價格雖相對便宜,但若以燃煤電廠替代核四廠將每年增加1619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這將使地球帶來溫室效應的夢魘,溫室效應會產生異常的水旱災、沙漠化、土石流及海平面上升,對人類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台灣彰化以南地層下陷及水患問題將更形嚴重,由於北極冰山的消失,地球將逐漸失去調節氣象的功能,霧霾及乾旱也造成生活困擾。所以用燃煤發電廠替代核四廠會對地球環保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台灣在2010年總碳排放量3.05億公噸,為全球第20名,人均排放量為13.3噸,南韓人均排放量為11.9噸反而較台灣低,但南韓有世界級的鋼鐵、汽車、造船產業,並能製造潛艦、飛機及軍艦甚至核電廠,理論上重工業發達的南韓產生的二氧化碳應較台灣多,但由於南韓有23部核電機組運轉但台灣才6部核能機組運轉,所以重工業興盛的南韓反而二氧化碳排放較少,因此核四的運轉對溫室氣體排放的抑減格外重要。

 

五、以太陽能或風力電廠替代核四廠產生的可行性 

           若要用風力發電取代核四廠,須在地狹人稠的台灣興建4000座風機,西海岸200公里海岸線已裝設了314座,但僅能提供全台所需0.3%的發電量,其他3000多座無地可設,風力發電在台灣最大的缺點是夏季缺電但無風,冬季不缺電但有風,這和北歐的丹麥是不同的,大型風機對環境會有一些影響例如噪音,最近苑裡民眾對英華威公司設置的風力機太近民宅產生了劇烈抗爭,所以要用風力發電取代核四廠是不可能,同樣的太陽能發電除了價高外也需要廣大的土地鋪設太陽能板而且夜晚雨天都無法使用,將高速公路鋪滿太陽能後一年的發電量也不過是核四廠1小時的發電量,所以太陽能發電吃不飽無法取代核四廠。

 

六、芬蘭及德國電價給我們的啟示 

      根據國際核能消息(WNN)報導,經濟合作組織國際能源署(IEA)出版的兩個獨立研究報告,檢討了芬蘭及德國的能源政策,國際能源署的結論,認為多虧芬蘭政府決定採用核能及再生能源兩種清潔能源混合使用, 因此芬蘭能同時達成溫室氣體限量排放目標又能確保穩定能源供應及經濟成長,芬蘭有四座核電機組在運轉及一座興建中,同時又核准再興建兩座新核電機組,完工後核電比率將達 60%。歐盟統計局所作的研究發現 2012年,當考慮購電標準後, 雖然芬蘭政府未來威脅要徵核電稅,芬蘭的電價仍是全歐盟中最低的。國際能源署將芬蘭的能源政策成功歸功於政府的有效及全面計畫,及民眾對政府的信賴。國際能源署建議芬蘭繼續以持續包容方式宣導對能源安全的關注。    

      另一方面,國際能源署對德國有關廢核,及大量增加再生能源於2050年達80%一事表達嚴重關切,德國此項政策導致德國電價成為歐盟國家中最貴,家庭用電負擔也不合理。國際能源署建議 “如果德國政府企圖作能源轉換以使在能永續、負擔得起及有競爭力間平衡的話,有必要作進一步政策檢討。

 

七、拼經濟一定要發展核能

20122013年台灣的經濟表現奇差無比,南韓出口暢旺,連續出超順差達22個月,薪資是台灣3.6倍,中國大陸經濟表現及各方面均表現優異,台灣則乏善可陳,為什麼會如此,我們以台灣的反核影響經濟為例,南韓有23部核電機組在運轉,6部興建中,南韓的核能工業已由原先進口變成整廠外銷賺錢,而中國大陸30多年來不斷吸取世界核電技術,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自主創新,已實現百萬千瓦級核電廠的自主設計、製造形成核電完整的工業體系,即將步入核電輸出國之賺錢行列。已談妥幫巴基斯坦興建2座核電機組,羅馬尼亞與英國亦談判中,反觀台灣非核家園政策錯誤,無人投資核能工業,雖然核能起步較南韓及中國大陸早,但在反核的暄鬧中虛耗度日,一事無成。中國大陸目前已建成17座核電機組運轉中,28座核電機組興建中,是全球建設核電規模最大的國家。中國大陸的專家並参與了國際第四代核能技術路線訂定,連核電相關股票也集體走高,1123遼寧紅沿河核電廠2號機正式並網發電,廣東台山核電廠是中法能源最大合作項目,有望成為世界首台商業運轉的歐洲先進壓水式機組。從大亞灣核電廠開始,中法核電合作從“法方為主,中方為輔”到“中方為主,法方提供支持”,再到“共同設計、共同建造”三個階段。中法攜手的過程正是中國與外國核電合作的縮影。美國西屋公司對中國技術轉移的第三代AP1000技術,其組件的80%已中國化,中國清華大學與華能集團研發的高温氣冷式反應器技術也領先國際。中國李克強總理11月底訪問羅馬尼亞期間確定中廣核將参與切爾納沃德核電廠3、4號機組的建設,英國首相卡梅倫訪華時表示,支持中方参股甚至控股英國核電建設。

“核電是高科技密集型、資金密集型產業,都是國家層面推動,前南韓總統李明博訪問阿联酋也談核電項目,出席開工儀式替南韓賺取200億美金。即使日本發生福島事故,日本安倍首相也風塵僕僕到土耳其推銷日製核電廠。專家認為,中國產業轉型帶動經濟飛躍發展,核電、高鐵等高科技產業附加價值高,可帶動經濟升級。像台灣視野短淺的反核行為將無法與工業國家作競爭,國家與人民皆愈來愈窮!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2740954

 回應文章

光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4/24 07:26
我支持核電,但我反核四,我反核四的原因和我反etg、的原因一致。都是個大弊案,結果都不管了,只是死要錢。核四民進黨時停建時不是有好多的工程施工安全及弊案都不談,起碼是外國2~3倍的錢,十幾年的時間、卻是個破舊的核電廠?憑什麼不說清楚講明白,該釐清責任不是要交代嗎?‘台灣除了核電;外,所謂的綠色能源只是玩笑。
何偉(H101094880) 於 2014-04-24 08:46 回覆:
核四已花3000億,其中問題一言難盡,但讓其運轉對台最有利,不信的話若民進黨奪取政權後又會支持核四,這是因台灣無能源的事實,只是拖來拖去讓大陸提前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