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4/06/12 23:09:36瀏覽599|回應0|推薦20 | |
中國的轟-20戰略轟炸機 一、中國新型轟20與美國B-21隱形轟炸機
中國的轟20隱身長程轟炸機模仿美國的B-21、B-2轟炸機,標誌著中國空軍航空技術的實質飛躍。中國即將推出的隱形轟炸機西安轟-20將重新調整亞太地區的戰略平衡,特別是對南海的影響。這款先進的飛機具有與美國B-21和B-2轟炸機的類似能力,標誌著中國空軍戰力的重大飛躍,更能鞏固核武大國地位。轟-20的航程約5,281英里,有效載荷能力達45噸。這些規格說明轟-20不僅是區域威脅,而且透過空中加油能夠攻擊美國本土目標。較大的航程和有效載荷使轟-20成為中國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一部分,增強中國的二次打擊能力並可威嚇對手。轟-20的設計具有與 B-2 類似的飛翼,強調雷達能見度低,使其能夠在不被發現的情況下穿透複雜的防空系統。考慮到中國將力量投射到遠離其海岸的戰略必要性,並可針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盟友和軍事基地,包括日本、關島和菲律賓。雖然美國長期以來憑藉 B-2 和即將推出的 B-21 等隱身轟炸機平台保持空中優勢,但轟-20 的推出代表向美軍直接挑戰。美國 B-21 突襲機在萬眾期待中亮相,代表了隱身性和效率的頂峰,專為深入滲透敵方領土而不被發現而設計。轟20的發展軌跡表明,中國打算趕上或超越這些能力,以實現戰略對等。
轟20的部署可能會改變已經陷入領土爭端的南海地區的軍事動態。透過增強中國進行遠程打擊的能力,轟20可以恐嚇鄰國,並使美國在該地區的軍事算計變得複雜。對菲律賓來說,這種轟炸機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其防禦戰略和聯盟,特別是在中國日益軍事化的陰影下。西安轟-20不只是一架轟炸機,它還像徵著中國對其軍事能力日益增強的信心以及確保其作為全球強國地位的決心。這對美國、菲律賓以及更廣泛的地緣政治格局影響深遠,因為美軍現在必須與一支能力更強、戰略上更大膽的解放軍空軍競爭。這一事態發展可能預示著力量投射的新時代,重塑南海和全球的安全動態。據《歐亞時報》報導,轟-20將配備核武器,與核導彈潛艇和陸基導彈和建三位一體和打擊力量。轟-20能攜帶四枚“隱形或高超音速”導彈。憑藉遠程戰略轟炸機,中國可以到達由美國關島以東的太平洋島嶼組成的“第二島鏈”。官方媒體聲稱,如果中國能夠攻擊第二島鏈,它將很容易勸阻外國軍隊在中國入侵台灣的情況下進行干預。轟-20的隱身設計使其能夠避開雷達探測,這可能會提高其在台灣防空網絡內的生存能力。此外,中國國產的 WS-10 發動機將為轟炸機提供動力。解放軍空軍最重要的戰略武器轟-20轟炸機短期內將正式面世,外型可能與美軍B-2轟炸機相仿,都屬於無垂直尾翼的長程轟炸機,可裝載各式長程飛彈及核子武器,是和美軍抗衡的一款極端重要戰略武器。
二、轟-20隱形轟炸機性能
陸轟-20隱形突防能力超強, 戰力為轟6K五倍,據中國大陸《兵工科技》雜誌報導,在外形和氣動佈局上,轟-20採用類似B-2的飛翼式佈局。飛翼式佈局隱形性能極佳,同時具有極佳的載荷能力,內部空間很大,方便載彈、載油和安裝各種機載設備。轟-20藉助隱形外形,可以使雷達截面積(RCS)降到1平方公尺以下,對敵方雷達等探測裝置而言,與美國B-2戰略轟炸機屬於同一信號輻射強度水準。而這將賦予轟-20超強的隱形靜默突防能力,在敵軍雷達和預警網路無法捕捉的情況下,對敵方目標發動遠端戰略打擊。戰略轟炸機必須做到核常兼備,必須能發射戰略核飛彈,成為空基核力量的關鍵要素。轟-20的作戰半徑將超過5000公里,而載彈量可達30~40噸,至於最大載彈量則可達45噸,能直飛美國本土。此外,轟-20的最大起飛重量將超過180~200噸,載油量能達100噸左右。航程和作戰半徑將是轟-6K的2倍多,而作戰效能則將是轟-6K的5倍以上。分析指出,與當今唯一的飛翼式隱形戰略轟炸機B-2對比,B-2的最大起飛重量約為170.6噸,載油量75.75噸,航程1.1萬公里。由此可見,轟-20或許比B-2稍大,航程也更遠些,而載荷能力也更強一些。轟20隱形轟炸機將在空戰中挑戰美國B-21攻擊者的戰略優勢。隨著飛機開發不斷進行多項創新,戰略轟炸機隨著隱身技術的引進變得更加強大。根據美國《國家利益》網報導,B-21 的設計具有成本效益,並且具有現代技術的強大功能。預計它也將成為老式轟炸機的替代品,同時在全球威脅情勢不斷變化的情況下繼續保持戰略優勢。
中國即將推出備受期待的轟20隱形轟炸機,此舉可能會顯著改變太平洋地區的戰略平衡。轟20於2016年首次發布,儘管轟20的細節仍然很少對外公布,但該轟炸機已被稱為“風暴”。根據新聞週刊報導,轟-20 的推出可能會改變美國和中國之間的戰略平衡,特別是在太平洋地區。根據最近的報導,西安轟20可能有一個內部武器艙、兩個可調式尾翼、飛機前部的機載雷達以及每側兩個隱形進氣口。此外,整台轟炸機也被深灰色的雷達吸收材料覆蓋。據信轟-20可配備常規飛彈或核子飛彈,最大起飛重量至少為200噸,酬載可達45噸。進一步推測,該飛機可以亞音速飛行,還可裝備多達四枚高超音速隱形巡弋飛彈。
三、中國的轟-20能否改變中美全球力量平衡
轟-20與美國B-2轟炸機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光滑的混合翼身、彎曲的發動機進氣口和明顯的“掩埋”帶有凹形排氣裝置的發動機表面上是為了減少飛機的“熱”信號。到目前為止,人們對仍轟-20仍然知之甚少。然而,早在 2018 年五角大樓的《中國軍力報告》中就提到轟-20可在一次任務中將全球大片地區置於危險之中。雖然轟-20似乎非常接近地複制了 B-2 的設計,但其“隱身”程度以及它可能與 B-2 甚至 B-21 相媲美的真實程度仍存在許多疑問。隱身的成功當然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外部配置,因為沒有垂直結構或突出部件和尾翼的圓形機身顯然不太可能產生返回的雷達信號。衡量轟-20 與 B-2 和 B-21 競爭能力的真正衡量標準還與其熱管理有關,這意味著它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減少來自排氣的熱信號。隱形飛機及其周圍的空氣與大氣溫度越一致,它就越不容易被熱傳感器探測到發現大氣中的“熱量”。隱身的另一個關鍵領域是雷達吸收塗層材料的潛在使用,美國的隱身轟炸機當然會廣泛使用這種材料。除了隱身問題外,轟-20 等轟炸機的效能也嚴重依賴於傳感、任務系統和計算。如果轟炸機有能力立即處理快速到達的新目標信息並使用先進的火控和武器專用軟件,它可能處於有效打擊的有利位置,而不必“徘徊”或容易受到敵方防空系統的攻擊很長一段時間。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