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美國在台海戰爭中計畫用「地獄景觀」無人機群作戰注定失敗
2024/06/14 08:29:52瀏覽447|回應0|推薦25

美國在台海戰爭中計畫用「地獄景觀」無人機群作戰注定失敗


一、美國的「地獄景觀戰略」自曝其短

   依據華盛頓郵報報導,美國印太司令部塞繆爾·帕帕羅海軍上將宣布了一項「地獄景觀」戰略,利用無人機群阻止中國對台灣入侵。報導稱,「地獄景觀」計畫是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做好戰鬥準備指示的回應,該指示即解放軍如有必要到2027年武力佔領台灣。美國的計畫包括使用大量無人機、潛水艇、水面艦艇和其他機密能力湧入台灣海峽,以減緩中國軍隊前進速度,以便美國及其盟國能夠有時間採取全面反應。亞洲時報指出,台灣在中國入侵的頭90 天內最容易被擊敗,如果沒有美國軍事干預,台灣會迅速淪陷。但華盛頓郵報指出,解放軍的快速擴張和美國軍事預算的限制給地獄景觀戰略的實施帶來了重大挑戰。例如,美國海軍無人機預算從今年的1.72億美元降至2025年的1.018億美元。此外,美國海軍仍致力於建造驅逐艦和潛艇等主要戰鬥艦艇,而不是完全採用無人機戰術。由於中國的造艦能力是美國的232倍,美國迫切需要投資無人技術作為力量倍增器,以抵銷中國艦艇數量優勢。因此,美國透過“複製者計畫”,在太平洋地區大力發展和部署無人機群。依據亞洲時報報導,“複製者計畫”致力於大規模生產低價的自主無人機,並實施快速、可擴展的技術開發流程。此外,它可能涉及與美國海軍合作製造大型無人水下航行器的計劃。

    2024年5月,亞洲時報報導稱,美國吸取俄烏戰爭經驗,將其「彈簧刀」神風特攻隊無人機納入該計劃,同時也在探索低成本無人自殺艇的設計。無人機群可能對擊退中國入侵台灣具有決定性作用,可壓倒中國的防禦,同時增強載人裝備的能力。亞洲時報報導稱,美國空軍與蘭德公司智囊團合作進行了模擬,顯示自主無人機群在保衛台灣免受中國入侵方面的潛力。國防研究人員大衛·奧赫馬內克表明使用「網狀」雷射數據共享網路的無人機群對於確保美國的勝利至關重要。該網路使無人機可能壓倒中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包括彈道飛彈和巡航飛彈、反衛星武器和先進的防空網路。當與 F-35 和 F-22 等隱形有人駕駛飛機配合使用時,無人機群可以充當誘餌並擴展有人駕駛平台的傳感器功能。儘管無人機具有潛力,但烏克蘭戰爭顯示美國無人機表現不佳。帕帕羅等軍事當局關注中國可能採取「擠壓和放鬆」策略,透過無限期的海上封鎖來迫使台灣投降。而諾曼第式的兩岸入侵造成的重大傷亡意味不太可能是中國入侵台灣的首選方式。台灣的天然氣安全存量為11天,石油安全存量為146天。2024年5月,戰爭研究所(ISW)發布了一份報告,強調中國可能利用經濟壓力、宣傳和軍事威脅來說服美國和台灣領導人加強合作的好處。

二、美國的「地獄景觀戰略」注定失敗

 

   美國國防部宣布了一項投入10億美元用於大規模無人作戰的“復制者”計劃,即要為「地獄景觀戰略」這項任務建造無人水面艦艇、無人機。就美軍“復制者”計劃, 中國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技戰略研究智庫研究員朱啟超表示,“美軍大量分散部署這種低成本的無人系統會帶來很大威脅,其目的就是要消耗對手高價值的彈藥,甚至讓對手防不勝防,無法承受,這是未來戰爭的新模式”。中國軍事專家張學峰表示美印太司令‘地獄景觀’的描述是對中國赤裸裸的恐嚇,事實上美國的科研能力和工業生產能力無法讓其在三四年間實現帕帕羅描述的無人機規模。中國是無人機製造大國,由於工業生產力強大,無人機製造成本較美國低廉很多,在研發無人機性能方面並不遜色於美國,甚至在不少領域都領先於美國,而無人機戰時擴充產量能力更超越美國。事實上,美軍想在台灣海峽部署數千艘(架)無人潛艇、無人艇和無人機,中國也同樣可以做到在美第一島鏈甚至第二島鏈的基地群附近部署數千艘(架)無人潛艇、無人水面艦艇和無人機,甚至數量更多。張學峰表示,一旦美軍敢武力干涉台海,無論是有人系統還是無人系統,美國將遭受它難以承受的後果,其行動也注定會失敗。無人化作戰已逐漸成為未來戰爭的重要趨勢,美軍也從俄烏戰場吸取了經驗教訓重視無人作戰系統的研發。無人艦艇排水量較小,適合台灣海峽作戰,但是美軍無法壓制解放軍強大的無人機群,「地獄景觀戰略」注定將失敗。

 

   美國想把台灣推向戰場已布局很久了,美國不肯賣台灣大型作戰平台,要求台灣採購刺針及標槍單兵操作武器準備打巷戰,又建議用地雷及水雷把台灣變成刺蝟。美國以台制華的戰略已漸進入毀台制華的新階段,試圖按照“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的設計,將台灣視為可消耗中國大陸國力的棋子,一邊猛吸台灣軍費,一邊敲邊鼓猛打台灣抗中牌。但若台海戰爭真的爆發,美軍動員軍隊馳援台灣的可能性不高,美國之所以提出無人機群「地獄景觀戰略」,就是不想犧牲美國士兵而改用無人機群威嚇中國,但算盤打錯因為中共擁有強大的無人機作戰部隊。

 

三、美國已不再是世界老大

 

   依據紐約時報報導,所謂全球領導力不僅僅在於支持盟友和擊退敵人。真正的領導者若要保持霸權領先地位,還須能解決問題。在冷戰後的幾十年裡,美國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不像一個世界領袖,更像是一個幫派頭目,淪落到捍衛自己偏愛的一方,對抗日益團結起來的對手,而世界大多數國家都在觀望,不明白為什麼美國人還認為自己是老大。俄烏戰爭初期,白宮很興奮自己在戰術上取得成功,促成了烏克蘭的有力防禦並消耗俄羅斯國力。美國組織了盟國援助烏克蘭,並使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但這場衝突也給美國帶來戰略挫折。美國現在必須與憤怒的核對手俄羅斯對抗,而中國、伊朗和朝鮮已抱團為俄羅斯提供補給,抵制美國的全球霸權制裁。事實證明,這種反美同盟已減緩西方對烏克蘭援助的效力,且增加了美國維持軍事主導地位的成本。非洲、亞洲、拉丁美洲和中東國家沒有湧向美國一邊,如果中國攻擊台灣,孤立中國將是一項艱巨的任務。加薩戰爭中,美國支持以色列無情的軍事屠殺平民行動,美國世界聲譽已嚴重受損。冷戰結束後,美國決策者將全球領導地位與軍事優勢混為一談。美國當時確實牢牢掌握這兩個方面的優勢,它可以放心地擴大軍事影響力,而不會遭到主要國家的致命反擊。然而,即使在軍力方面,美軍也面臨許多挑戰,新武器研發已不再是美軍專利,美國將領漸漸失去在中美戰爭爆發時,能取得壓倒性勝利的信心。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H101094880&aid=180712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