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乙烯基鹵化物脫鹵化氫的E1cB和E2反應 E1cB和E2 Elimination of HX from Vinyl Halides (一)
2012/01/29 14:36:36瀏覽2522|回應0|推薦0

E1cB脫去反應路徑,最先進行的步驟是去質子化(脫去1個氫原子核),然後產生乙烯基陰離子:乙烯基陰離子中,帶有負電荷的碳原子(碳陰離子)是「sp2混成軌域」;碳陰離子有2個化學鍵,1個化學鍵是由包含未鍵結電子的「sp2混成軌域」構成,另1個化學鍵是由形成π鍵的「p軌域」構成。

有機化學的基礎311

1.      E1cB脫去反應路徑,最先進行的步驟是去質子化(脫去1個氫原子核),然後產生乙烯基陰離子


2.      乙烯基陰離子中,帶有負電荷的碳原子(碳陰離子)是「sp2混成軌域」;碳陰離子有2個化學鍵,1個化學鍵是由包含未鍵結電子的「sp2混成軌域」構成,另1個化學鍵是由形成π鍵的「p軌域」構成。

3.      乙烯基離子中未鍵結的電子位於sp2混成軌域內,比sp3混成軌域陰離子的電子更接近原子核,也就是更滿足正負相吸的需求。

4.      因此乙烯基陰離子異常穩定,這點可以從乙烯基陰離子的CH鍵酸性很低看得出來(pKa44)。

5.      因此在脫去反應中,對「乙烯基鹵化物」的「sp2混成軌域的碳」進行去質子化,比對「鹵烷」的「sp3混成軌域的碳」去質子化容易。

6.      乙烯基陰離子混成軌域中的一對「未鍵結電子」,與離子的「π系統」呈90°角,彼此互相垂直。

7.      另一方面,乙烯基陰離子含有「未鍵結電子」的混成軌域,與「碳鹵素CX」鍵共處於同一個平面,這讓「未鍵結電子」能夠順利地從混成軌域,沿著同一個電子軌域平面,跑到「碳鹵素CX」上,推擠掉鹵素X

8.      所以,乙烯基陰離子含有「未鍵結電子」的混成軌域,與「碳鹵素CX」鍵共處於同一個平面,有助於進行第二個脫去「鹵離子X步驟,完成脫去反應。

9.      由於反應進行的速度極快,「質子H+」一失去就跟著失去「鹵離子X(這就是協同concerted的意思,「同步」失去),因此這是E2脫去反應: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研究心得:

1.      什麼是E1cB脫去反應?這是有一點像E1脫去反應,又有一點像E2脫去反應的反應過程。

2.      E1cB脫去反應,分2個步驟脫去有機分子的「離去基」(鹵離子)與「質子」,並且會有「中間產物」,這個部分與E1相同。

3.      E1cBE1脫去反應的差別在於脫去的步驟順序不同。E1cB先脫去「質子」,然後再脫去「離去基」,這與E1反應進行的步驟順序相反,並且E1cB反應的中間產物是「碳陰離子」,不是E1脫去反應的「碳陽離子」。

4.      E1cB脫去反應的2個步驟執行順序與E2反應一樣,先脫去「質子」,再脫去「離去基」(鹵離子),差別在於E2反應是協同反應,意思是「質子」與「離去基」同時脫去。

5.      所以,如果E1cB脫去反應進行的速度很快,使得「質子」和「離去基」幾乎同時脫去,那麼,E1cBE2脫去反應看起來完全一樣。

6.      「乙烯基鹵化物」是一個扁平的分子,碳骨架與碳氫原子群、離去基、氫原子,以及它們之間的化學鍵「σ鍵」,都在同一個平面上;乙烯基「碳碳」之間的第二個化學鍵「π鍵」則在平面上下的位置。

7.      乙烯基鹵化物進行E1cB脫去反應過程產生的「乙烯基陰離子」非常穩定,不太會引發不必要的競爭反應,這是加速脫去「質子」與「離去基」的主因之一。

8.      乙烯基鹵化物脫去質子之後留下的電子,它所處的軌域,剛好與預備要脫去的「鹵素-碳」處於同一個平面上,這代表二邊的軌域交疊,電子移動不需要改變軌道十分方便。

9.      所以,乙烯基鹵化物脫去質子後留下的電子,很容易被天性喜歡多抓一點電子給自己的鹵素吸引過去,造成「鹵素-碳」的共價電子多1顆而斷裂,鹵素帶著多抓到的1顆電子離開,成為「鹵離子」。

10. 「鹵素-碳」化學鍵斷裂後,「碳原子」的價電子失去鍵結的對象,「剛脫去質子的碳」的價電子也同樣失去鍵結的對象,這二個碳的價電子一起停留在「p軌域」,構成一個新的π鍵。

11. 特別留意這個新形成的π鍵與乙烯基原本的π鍵沒有交集,是各自獨立的,彼此的夾角是90°乙烯基鹵化物完成脫去反應後的產物是擁有三鍵官能基的炔分子。

12. 由於有許多有利的因素使得乙烯基鹵化物進行E1cB脫去反應進行的速度非常快,快到好像是同時脫去「質子」與「離去基」,因此乙烯基E1cB脫去反應也可以直接稱為E2脫去反應。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606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