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1反應與重組反應之間的競爭 Competing Rearrangements in E1 Reactions(三)
2012/01/29 13:39:44瀏覽1985|回應0|推薦2

E1E2反應中,「離去基LG」的性質,如何影響「離去基LG」與「碳C」鍵的非均勻斷裂?

有機化學的基礎308

1.      【離去基 Leaving GroupE1E2反應中,「離去基LG」的性質,如何影響「離去基LG」與「碳C」鍵的非均勻斷裂?

2.      不論是在E1E2反應機制,CLG的斷裂都是速率決定步驟。顯然,CLG鍵愈弱,就愈容易斷裂,因CLG鍵愈弱,要進入「化學鍵幾近斷裂的過渡狀態」所需的能量比較少

3.      一系列三級鹵烷t-butyl halides離子化學鍵的比較顯示,隨著鹵素鍵的強度愈強,反應速率愈慢

4.      下圖由左而右化學鍵強度逐漸增強RI51kcal/moleRBr68kcal/moleRCl82kcal/moleRF106kcal/mole,而反應速率由左而右愈來愈慢。

5.      因為每一個「碳鹵素」斷裂出來的陽離子都一樣,所以容不容易起反應的差異必定導因於鹵素的不同。除了化學鍵的強度以外,反應製造出來的鹵離子的穩定度也影響反應速率。

6.      我們知道,HF是最弱的鹵酸,HI是最強的鹵酸,並且HF鍵最強,HI鍵最弱。離子的穩定度對鹵烷斷裂速率的影響,如同離子穩定度對鹵酸的酸性的影響:鹵酸中酸性最強的是HI,而鹵碘也是鹵烷中最容易起(脫去)反應的。

7.      因此每一種鹵素在扮演離去基的角色時(脫離的原子或原子群,離去時會把它們與碳共價的2個電子帶走),多少與它形成的離子的鹼性成反比:離子的鹼性愈弱就是愈好的離去基(鹼性愈弱的鹵素,它的共軛酸HX愈強)。

8.      E2脫去反應,CHCLG鍵在速率決定步驟斷裂。因為E1E2反應的CLG鍵都是在過渡狀態斷裂,它的鍵能強度同樣會影響這二種反應的速率。雖然離去基的性質會影響脫去HX的速率,但是它不太會影響脫去反應到底會走E1E2機制。

n   翻譯編寫 Marye Anne Fox, James K. WhitesellOrganic Chemistry

研究心得:

1.      參與脫去反應的分子,如果「碳離去基 CLG」的化學鍵比較弱,吐出來的「離去基LG」會比較穩定,不急著找帶正電的物質結合,也因此比較不會回頭與「碳陽離子」鍵結,恢復成反應前的狀態。所以,CLG」鍵的強度弱應該對進行E1機制的反應有一點幫助。

2.      但是能不能順利進行E1機制的脫去反應,關鍵還是載體分子的「中心碳原子」的穩定度。如果載體分子的「中心碳原子」是比較穩定的「三級」構造,比較能保持穩定的「碳陽離子」,暫時不與「離去基」鍵結,讓周遭的鹼有機會奪走載體的質子,完成E1機制的脫去反應。

3.      如果「中心碳原子」是比較不穩定的「一級」構造,那麼「碳陽離子」會強烈吸引「離去基」,不管「離去基」穩不穩定,都會回頭與「碳陽離子」鍵結,因為正負相吸的力量會大於一切因素。由於「一級碳」的載體分子不容易產生「碳陽離子」,所以比較容易進行E2機制的脫去反應路線。

4.      因此「碳離去基 CLG」的化學鍵強弱,主要影響的範圍是脫去反應的進行速率,而不是反應路徑(E1E2機制)。

5.      三級鹵烷的鹵素與碳之間的化學鍵強度順序是:RI碘(51kcal/moleRBr溴(68kcal/moleRCl氯(82kcal/moleRF氟(R代表含碳的有機原子群)。鹵素的原子量愈大,化學鍵強度就愈弱,這有什麼道理嗎?

6.      「鹵素」的共同特徵是最外層電子軌域都缺1個電子,每一種鹵素的主要差異在於原子量不同,碘的原子量最大,氟的原子量最小。

7.      原子量最大代表原子核內的質子(與中子)最多;由於每一個質子都會相對應地吸引一個電子,所以原子量大也代表外層包圍的電子多、電子雲厚、對原子核引力的遮蔽度更高;整體來看,原子量大的原子比較大顆、半徑最長。

8.      碘的原子量是鹵素族群中最大的,因此碘的半徑也是最長。所以,碘烷的「碘RI」化學鍵,2個原子核的距離最遠,相隔的電子雲最厚,碘與碳彼此的引力(化學鍵的鍵能)是鹵素族群中最弱的。

9.      「碳離去基CLG」化學鍵強度愈弱,愈容易進行脫去反應。所以我們可以確定「三級碘烷」比「三級氟烷」更容易進行脫去反應。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Gabriel33&aid=6069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