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5/19 13:35:00瀏覽291|回應1|推薦31 | |
有好一陣子沒有寫探訪病人的心情,原因大概是我對面對悲傷的應對能力(coping skill)增強了吧!不過今天的探訪案例雖讓我有些感傷,但更多的是對人價值的省思. 昨天接到護士的電話,請我去探訪幫助一位媽媽,但病人才29歲. 護士只是跟我說病人有大腦性癱瘓,又說沒有電話可以用. 因為常常停電的關係,致使電話都無法打通. 就這樣,我碰運氣的去試試看是否會找到病人. 結果就如護士說的,病人和照顧他的媽媽都在家. 媽媽開門讓我進去屋內,只見三道門關著,我們只能站在走道上說話,沒有客廳,沒有椅子可以坐,整個探訪過程都是站在三道門外訪談的. 原來29歲病人自出生就有嚴重性大腦性癱瘓(Cerebral Palsy),而且嚴重的低能. 他從小就是癱瘓在床上,也無法與人溝通,這位母親不因他孩子的缺陷,減少對他的愛. 當我問及孩子的父親時,他的臉上顯出毫無後悔的表情而且很堅定的說: 我帶著孩子離開了他,因為他說他不願意照顧這個孩子. 於是,我決意的離開他. 一直到現在都是我一人在照顧他. 這位媽媽甚至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生是死,因為已經失去了聯絡. 其實,這位母親已有許多的資源,使得這位患有嚴重大腦性癱瘓的大男生仍然活著. 後來得知他還另有的需要之後,我答應儘可能的去找些可用的資源,然後再告訴他. 然後,他領我走進其中的一扇門後,裡面我沒有聞到任何的異味,但整個房間很黑,所有的窗簾都是蓋上的. 只因太熱了,又沒有冷氣,而那天又是高溫(華氏101度). 剛要靠近床邊的時候,那位母親馬上說他沒有穿衣服,只有一件輕薄的毯子蓋著.本應是 健壯的四肢,取代的卻是四肢幾乎都彎曲在一起,身型也很小.皮膚黝黑, 此時的他正沉睡著.對於我們的出現,毫無所知.待在房間裡面的時間沒有超過三分鐘,我們便離開. 這個媽媽讓我感到熟悉,原來,在前陣子,我帶孩子去上游泳課的時候,遇到一位也是墨裔的媽媽帶著他的大概四五歲的孩子去學游泳,從他的外表,可以看出他是蒙古症的孩子. 每次看到他們,我都感到溫馨. 也都我感動. 我想會讓我感動是因為這兩位母親都付出了相當的時間及精力. 另外也讓我想到了他們對待人價值的看法. 老實說,如果這兩種情況如果發生在亞洲國家,大概會是很不一樣. 有可能是被丟棄在路旁,或甚至及早發現是殘障兒,也就把他們打掉了. 又或者是放在家中,大概不會想要帶他們去學游泳或給予完善的照顧. 但這兩位母親表現了無條件的愛. 還有無條件的接納.這兩位母親不因孩子的無能來放棄他們,只因他們是上天所賜的禮物.是無價的.,是值得被愛的,被疼惜的. 人的價值在這裡完全的顯露無遺.不像現今社會看你我是否有價值是因為你我能力多少,或有聰明智慧有多高,才被人看為重要,才有價值.這兩個孩子都同樣的無法展現他們的能力.尤其是那29歲的大男生,更是不可能,但他的媽媽照顧他已經29年了,而且仍然設法的找尋各樣的諮源來照顧這大男生. 對這兩個母親來說,全心全意的愛他們的孩子是最首要的. 即使他們無法回報,甚至無法表達對母親的愛意,也都無所謂.他們是一個完整的個體,並不因沒有才能,沒有報酬,就停止愛他們.或產生怒氣哦恨惡他們. 每每想到這兩位母親,我的心就再次的被提醒”愛的真諦”: 愛是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 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家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章) |
|
( 在地生活|北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