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08/06 00:28:31瀏覽270|回應0|推薦1 | |
第一回 貧寒人家妙世天 一舉登榜武狀元 話說中國冀南平原民間廣泛流傳著一個古老的傳說。在很古很古的時候,北方有一個小國,名叫興林國,國都建在南和澧河東南一帶朝平城,國王姓妙名世天,帝號妙莊王,南和磚瓦固村人氏。南和縣志記載:「在我國南北朝時期,南和縣瓦固村出了個名聞天下的皇帝——妙莊王。妙莊王的皇宮寶殿建在郭平、段村一帶瓦礫崗」。妙莊王一生無子,只有三個閨女,三女兒妙善出家為尼,苦苦修行,終成正果,被世尊佛祖封為南海觀世音大菩薩,也稱為千手觀音,在南海普陀山建立道場。妙善成觀音的故事在民間千古彰顯,廣為傳頌,並成為中國佛教的領軍教主。 講起妙善得道成觀音的故事話就長了。要講就得先從她的家鄉南和這塊寶地和她的父親一代打天下說起。在很早以前冀南大地就有一條河流名叫澧河,發源於太行山麓,橫穿冀南大地平原,流經南和,任縣、平鄉一帶奔向大海。千古以來,這條河,年年月月,浩浩蕩蕩,碧水揚波,一脈壯觀。澧河既可排澇,又可灌溉,因它兩岸水草豐盛,溝渠縱橫,良田萬頃。人們稱她是一條母親河,為南和這塊土地孕育了千古文明;有人說,因為有了這條河,這兒的每一寸土地都成了風水寶地,每一個時代都有講不完的神聖故事。早有史書記載,此地泉清而甘醇,土膏而禾茂,物厚而阜安,人和而知禮,是一塊不是江南勝似江南的魚米之鄉。 南和這塊風水寶地雖是魚米之鄉,富甲天下,但那年,南和一帶禍從天降。夏天陰雨連綿,水患肆虐,人畜死亡遍地,引起霍亂瘟疫流行,全縣人口不到半年就銳減三分之一,百姓紛紛逃難。南和城西南五里地有個磚瓦固村,村上有戶新婚人家,男的姓妙名吉祥,夫妻倆為了躲避瘟疫,隨人逃荒到山西五台縣台懷鎮。開始給人打零工糊口,因人很聰明,注重聚財。幾年來從事過多種行業,學習了好幾種手藝,成為了當地的能工巧匠。妻子也勤儉持家。家庭有了一定的積蓄後,在親朋的照顧下,開了個小染坊。妙吉祥夫妻苦心經營,生意日漸紅火。但令他們掛心的一件事那就是結婚多年了還未生子。盼星星,盼月亮,到了山西第五年才添了一個大胖小子。孩子長得天庭飽滿,地額方圓,濃眉大眼,聰明伶俐,夫妻倆自然歡喜在心。為使孩子順利長大成人,那年,他們抱著孩子到了五台山名家寺廟燒香拜佛,企求佛祖保佑平安。敬請尼僧作了道場,還請寺院一位老方丈為孩子取了個名字叫「世天」。老方丈告訴他們,孩子命有十二兩,屬於天子命,將來必有權貴在身,儘管天下之才能,但孩子的發跡地不在山西五台,而在邢州南和。妙吉祥夫婦聽了為之一振,正好說在了他們的心上,高興萬分,毅然關掉自己苦心經營的染坊,賣了家產,抱著寶貝兒子妙世天高高興興,千里迢迢,默不作聲地又回到了故鄉南和縣磚瓦固村。 妙吉祥回到家鄉之後,他們用開染坊賺的錢買了二十畝地,翻蓋了家中幾間粗屋,想在平安的日子裡,專心教養孩子成材,一展世天的遠大前程。可是好景不長,不如人意的事情發生了。妙吉祥回到磚瓦固村第二年不幸患了中風疾病,右腿癱瘓,口眼歪斜,臥床不起。實因在外多年,勞苦過度,積勞成疾所致。妙吉祥媳婦整天帶著剛剛三歲的孩子為丈夫煎藥熬湯,屋裡屋外忙個不停。儘管媳婦使盡了全部精力,也未能使丈夫站立起來。病魔纏身三年最終妙吉祥還是撒手人寰。妙吉祥死後,家像塌了天似的,二十畝地因還債差點賣了個精光,只剩下村西二畝老只剩下村西二畝老地了,也荒著顧不上去種。媳婦愁得不僅哭瞎了一隻眼睛,還累了個腰痛病。她一彎腰就難立起來了,身體越來越虛弱,眼看兒子也養不了了。在窮困無奈的情況下,她找到堂叔妙清廉,讓妙世天跪在地上,央求等她死後能給孩子一條活路。瘦如瘦如干柴的吉祥媳婦三年後也撒手人寰,同妙吉祥一起合葬於村西老地頭上。妙清廉看在上輩一家人份上自然收留了妙世天,妙世天時年八歲。妙世天是誰呢?就是後來興林國的妙莊王,妙善的老爹。 妙清廉在村上人品很好,從小在私塾讀過幾年孔孟,算是個有文化的人,理財上也有一套。如今他家有地百畝,磚兩座,騾馬五匹,黃牛兩頭,房屋三座,長工兩人,幫燒磚的短工十幾人,在村上稱得上是家財主了。雖說他是村上最富的一戶人家,但富而不嫌貧,為人很好。平時他家門口常常拴著頭小毛驢,誰家碾米、磨麵儘管使用。他為人和善,還挺愛管事,而且辦事挺有心眼,在鄉間人們稱他是知書達理明白人。因為他家大、輩大、年紀大,村上大小人見了面都叫他為爺爺。妙世天自從沒了爹娘,來到爺爺家,雖然年紀還小,但方方面面表現十分勤快,幹起活兒一個頂仨,深得妙清廉一家歡心。妙世天長到十五六歲的時候已是個膀大腰粗,虎生虎氣的男子。傳說一日可食斗米斗麵,力大如牛,二十歲左右就成了有名的燕趙漢子。別看妙世天他是個窮小子,可他從小有一個特殊愛好,專愛玩刀弄棒,一二百斤重的大刀在他手裡玩起來像柳葉飛舞,風雨不透。一年夏季天氣炎熱,爺家五畝麻地豐收,妙世天一連幾天在地裡拔麻,累了就在樹底下小歇片刻,渴了就喝口小河溝裡的水。妙世天人品憨厚,財主爺看他有力氣,人又忠厚,越來把他當自家親孩子看待。 一天,他拔麻回來,不顧疲勞,吃過晚飯又繼續習武。只見他獨自一人在一塊晒麻場上,借著明亮的月光揮刀練武。他不師而武,自成一路。他練得汗流浹背時,就用纏在腰間的一條破麻布片兒擦巴擦巴提刀再練。那天晚上,他不知練到幾時幾刻,也許實在太累了,倒頭就睡在了麻垛旁邊。事情也怪,那天晚上半夜,財主爺躺在炕上心裡像貓抓撓似的,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心裡想:「往日我睡覺從來沒有失眠過,今晚怎麼啦?莫非有人在偷東西不成?」他索性起身警惕地到場邊轉遊。當他快走自己的麻垛時,突然望見一隻老虎蹲在麻垛上,兩隻眼睛像火一樣發光,十分可怕。財主爺頭皮發麻,兩腿酸軟,不敢邁前一步,轉身慌忙退了回去。 這一夜財主沒有合眼,剛一閉上眼皮就想起那隻老虎的形像。心想:「是我眼花了,還是真有老虎在我家的麻垛上呢?」他一直放心不下,沒等到天亮就又起身,讓一位家人陪同,提著一條防身棍棒再到場上去看。他還沒有走近麻垛就聽到一陣像打雷似的呼嚕聲傳來,更覺得奇怪。他上前一看,老虎不見了,卻看見妙世天躺在麻垛旁正酣睡。一位家人一看是妙世天睡在這兒,嚷道:「這小子準是昨天晚上在這兒玩刀練武晚了倒頭睡著啦!」說著就要上前擾醒他。財主爺妙清廉,畢竟是念過幾年私塾,信奉孔孟之道的人。他見是妙世天在此睡覺不醒,就想起半夜見到一隻老虎蹲在麻垛上的事了,心裡感到事情蹊蹺。心想:「人常說,人是什麼星轉世,有時會顯靈的,莫非妙世天是虎星下界轉世人間?半夜裡我看到的那隻老虎會不會是他的虎星趁夜深人靜時顯化了?」想到此,他對這個孫子另有了看法。財主爺見家人要上前擾醒妙世天,忙阻攔道:「讓他好好睡一覺吧,他一定是幹活累了!」 妙世天年復一年的在爺爺家裡幹活,總是利用空餘時間玩刀弄棒。他的武功已很有名氣,十里八鄉愛武人士紛紛前來向他請教,拜他為師。財主爺看他有些功夫,還專門給時間和場地,成立武坊,讓他帶徒弟傳授武藝。 一年,京城設擂台比武,選拔人才,朝廷號召天下有本事的人自願參加。財主爺對妙世天心中有數,鼓勵他上京比武。心想:「妙世天自從爹娘死後,托孤我家十多年啦,早已看成是自己的家了,我也把他看成了自家親孩子,日後他能成個什麼事也有我一點光彩。」於是他讓妙世天帶足盤川,上京應考。上路那日,財主爺還親自把他送到村外十字路口,囑咐他要沉著比武,爭取好的成績。只見他肩上扛著一把二百多斤重的大刀,刀鞘上挑著一包行李,獨自一人上路去了。 話說京城比武頭天晚上,國王老子做了一個夢,夢見比武堂上刀槍飛舞,銀光閃閃,互不相讓。比鬥得正在激烈之時,唯見有一隻黑老虎突然跳進場來,兩隻前爪在一個明柱上亂抓亂撓,嚇得武士們個個抱頭鼠竄。國王老子醒來什麼也不見了,方知是南柯一夢。他覺得此夢稀奇,一早起來便招來主考官幫他解夢道:「今天就是各路武士比武的日子,我昨天晚上卻做了個猛虎衝場的怪夢?」 主考官聽國王細說夢中的情況,思考片刻道:「依我看,準是今天有個什麼奇人來參加比武了,這個人可能是什麼虎星轉世,前來給你托夢了!」 「真會有此事?」國王老子腦子轉遊起來。 「我今天在比武堂上好好注意一下,若真有類似事件發生,即刻向君王稟報。」主考官許諾。 「是的,是的!如果真有此事發生,那我的夢就太靈了,常言道『未來之事夢先知』,你要多多注意。」 主考官走後,國王老子還長久迷惑在夢中,他用完早膳,便由宮中彩女陪伴,端坐龍台靜聽比武消息。 上午九時,京城比武宣佈開始,各路武士手持大刀長矛,英姿煥發陸續登場。妙世天一身布衣寒士裝束,肩扛二百多斤重的大刀跟在後面輕鬆自若,滿不在乎的樣子進了考場。 「看那是誰呀,扛的大刀比他的身體還重,能舞得動嗎?」土裡土氣的妙世天一進考場就引起了眾多人的注意,有位觀眾大聲叫了起來。 「看他那個樣子一定是鄉下來的!」另一位觀眾說。 「鄉下來的又咋的!海水不可斗量,人才不可貌相,你看他膀大腰粗,虎視眈眈,說不定還真的沒有人能比過他呢!」旁邊另一個觀眾持反對意見。 比武拉開了賽場。一時間比武堂上風聲嗖嗖,刀光閃閃。妙世天手舞柳葉大刀像玩兒童小玩具一般飛舞自如,更不尋常的是他武藝是自成一路,不是考場的老套子,人人看了覺得新鮮,引來了不少目光。比武正在火候上,突然妙世天停了下來,只見他把手上的大刀往一根大刀往一根大明柱上一靠,用繫在腰間的一條麻袋子先揩一把額頭上的大汗,再伸出兩手去往柱子上胡抓亂抹,企圖想抹去手掌上的汗水。這一動作被主考官一眼看見了,他心頭一驚,差點情不自禁地叫出聲來。心想:「國王老子的夢還真靈,他夢中見一隻黑老虎在比武堂上用爪子在柱上亂抓亂撓的情景,今日武士妙世天手抓明柱的動作不是正好應驗了他的一夢。」想到這裡他異常興奮。 比武一結束,主考官像抱住了一個大西瓜,興沖沖回朝親自向主子國王稟報比武情況,還特意將妙世天的長像、武功套路以及他手抓明柱擦汗的動作細節形容得繪聲繪色。 國王老子端坐龍台認真聽取匯報,當聽到妙世天手抓明柱的情景正好同夢中的情景一模一樣時,心裡好不驚奇,心想:「天下竟有如此巧合之事,妙世天定是黑虎星轉世。昨晚一定是神仙來給我托夢了,今日黑虎星到此讓我如何是好?」他心血來潮,立即金榜提名,點妙世天為武科武狀元,並封他為遼東千總,鎮守邊關。 妙世天考上武狀元被封官位後,他執意不去,向國王老子請求道:「俺是農家人,參加京城比武是鬧著玩的,不是來當官的,還是回家種地好,俺家稻子快熟了,還等著我回去收割呢!」 國王老子聽了覺著十分好笑,萬萬沒有想到,妙世天是這麼個憨厚之人,有官不做,有福不享。念他天生淳樸,不是那鑽營謀祿之輩,經好言勸說一陣不成,只好同意他回家繼續務農。但令他回鄉後建立練武堂,憑他的武工,帶好一方武士。臨行時,朝廷賜與他五百兩銀子,還派了兩名京官護送他返鄉。 妙世天回到家鄉,在京城比武得了武狀元的消息不翼而飛,廣為傳頌,磚瓦固村老百姓更是歡天喜地,敲鑼打鼓,張燈結彩,歡迎祝賀。妙清廉高興得合不上嘴,見人就說:「我早就看俺世天是個料子,他上京城比武成功,不僅為咱村爭了光,為妙家光宗耀祖,我臉上也光彩呀!」說著他又想起那天晚上看見麻垛上蹲著的那隻老虎的事來。心想:「妙世天是虎星出世,得個武狀元完全是天意。既然是虎星下凡轉世人間,說不定今後本事還大得很呢!」 妙世天從不以得了個狀元自居,仍然和往常一樣默默在田間勞動。除此之外,他還利用朝廷賜給他的銀子積極開辦練武堂,招集四方武士。財主爺也很支持他的事業,不僅給他時間,還讓出二畝田地來,幫他蓋起了一座武坊。妙世天有了財主爺的支持,如魚得水,練武更起勁了。四方武士知道妙世天在京城得了武狀元,許多人不遠百里慕名而來,練武堂成立不到半年工夫,就聚集了三、四十人,當地有名的武士拳手楊傑、趙震、宋倫等人聚到了他的旗下。這批武士有著嚴密的組織活動,訓練上採取集中與分散的方式。平時分散到各個拳坊,農閒時候就集中起來訓練比武,凡武術出眾者就推荐到各個拳坊擔任教官。一年之後這個不是正式組織的組織已擴展到附近任縣、平鄉、臨西、沙河、永年、內邱等十幾個縣和二百多個村莊,約三千多人的團隊。冬季農閒時村村出現了練武的熱潮,下有十幾歲兒童,上有六十多歲老翁都踴躍參加。 有詩曰: 窮人考上武狀元,民間開設練武堂。 四方武士聚攏來,冀南大地浩氣漾。 (未完待續) |
|
( 創作|連載小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