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萬事只求半稱心 / 靖竹
2018/10/20 08:45:10瀏覽1259|回應0|推薦9

       

        和一位剛遊過江南的朋友聊天。杭州工商的繁榮、民間的富裕、風景的優美都是說不盡的話題。 然而,若不提西湖就彷彿沒去過杭州,到西湖不參拜靈隱寺又如同空走一遭。聊啊聊的,從濟公說到呈現憤怒金剛相的四大天王,手持降魔金剛杵的韋陀,形態表情各異的五百羅漢,最後他從手機亮出一張照片,那是他所拍靈隱寺的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那張照片讓我想起多年前家住西湖畔的小單帶我們游西湖的情景。走進靈隱寺除了說五百羅漢,他就一再說著濟公活佛和眼前照片上的這副對聯,因為那簡單樸實的十四個字,道盡了人生的哲理。不是我消極、阿Q ,只因人活到六十過半的階段,讓人咀嚼出聯中蘊含的至理。

        生活中,工作上當然是無法求得事事如願順心,怎奈又身不由己,面對這一切不就是自己發發牢騷,不然就是聽聽他人抱怨。不過,每當靜下心來省思,又總覺得這樣太負面,非但無濟於事,還憑添一肚子惱火,對著繁多又要求定期交付的工作,有人問我不急嗎?急!那當然會,因為我不是不負責任的人,但我不會因此而急得徹夜不眠,因為那將使我次日沒精神工作;凡事都應有所取決,若讓人在工作時間說著話眼皮子都重得睜不開,連對話都會闔上眼的,又怎有心、有力幹活?就算還能撐著做事,效率必然打折扣。因此,我絕對不會傻得要一馬當先爭第一,那樣累死自己,只求在工作上、責任上認真以對,問心無愧就好,如蒙上天垂顧,凡事都能「半稱心」已將感恩不盡了。

        林語堂先生曾說「知足常樂、隨遇而安。」是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我想這是他看透世事的體悟,因此,萬事只求半稱心並非人們從浮面上所看的消極態度或是對世事的無奈。日本的「花道」有一條必遵的規則,就是所插的花須呈現單數,原因在若「成雙成對」就太圓滿了,必須保留一分「缺憾」,讓人繼續去「追求」。正如月亮之盈虧,十五的滿月過後也將漸漸殘缺,不可能永遠圓滿,事物是盛極必衰,物極必反的。

        人生路走不完,人不可能永遠走在康莊大道;人生也有過不了的河,過不了掉頭而回,那一刻間的當機立斷也是一種智慧。當心平氣和胸無雜念時,才能及時把握機遇。因此,萬事只求「半稱心」,顯示著一個人胸襟的寬廣與淡定從容;求「半」是生活態度上的淡然,心靈狀態上的平和,因為「淡」方能致「永」。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18206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