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農曆七月》 / 段春青
2018/09/06 08:22:25瀏覽247|回應0|推薦3

 農歷七月,祭祖的月份。好像活著的人與過世的人,在這個月份會更加的親近,他們又活回來了似的。我倒是喜歡華人這一傳統,這是一種無法有理由想要去蕪存菁的禮節,它是對已故之人表達思念與盡孝的途徑。

過世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活著的人感受著與亡人沒有那麼遙遠的差距感。每天做好飯菜,先予祭亡,與他們分享同一份飯菜,一個屋檐下共同生活的模式,無疑讓活著的人心裡有些寬慰。然而無可避免的,不能面見和說話,卻又成了令人悲戚的地方。不管是不是真有其事,這些從內心綜合而發的情節,使得很多人在這個月開始忌諱婚嫁搬遷,禁止夜間帶小孩外出等。日子久了,自然而然的,也避忌起更加貼近生命的東西,出生,和死亡了。

緬甸華人家庭都不大喜歡自己的孩子在農歷七月出生。無論你怎樣的努力,這月份出生的人,總會附帶鬼道間的故事一起降臨人間,成長的過程中所遇到的浮沉坎坷,都怪罪予七月的出生。老死了,也把伴隨的傳說帶去墓裡。村裡對七月裡去世的人也有自己的說法。人們會先對他的一生附予推想,又把他的亡灌注了傳說。我也不知道他是幸運還是不幸運了!再來就是早夭的孩子,說法更加光怪陸離,與永世不得翻身的餓鬼相整合,讓這個月份平添大量陰森森的氣氛。這些從別人口裡說出的話,聽著聽著,卻也會汗毛倒豎!

佛教綜合道家儒家思想而產生的精神,到了我們這個年代,我的村寨,鬼月已經變得有些沉重。但我還是比較喜歡這個月份。每到餐前,先在門外拜天、祭奠游魂、再拜門神,最後才在室內祭祖先,焚燒紙錢。想起弟弟嫌雞樅貴,那時候一朵完好的要九千緬幣,送亡的時候得給先人用作傘,怕路上下雨。另外,瓜這個時候也貴了,需要將瓜果切對半,挖去肉作船。媽媽說每當送亡那天,祖先們忙,忙收拾行李和錢財,熱鬧得很。當那些船傘糧食擺在供堂的時候,我還真相信了她說的話!只是今年人還在國外,只能請母親多燒點紙錢,多備船些,多做些菜了。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OWNLP&aid=11514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