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4/16 23:52:41瀏覽341|回應2|推薦4 | |
感想: 1. 本人也是前往中國講學,應該不會在「卡管」 「卡管」本來就是一個政治打手的失控,教育工作還是要回到本質。 當「卡管」成為台灣內鬥的主要議題之一,我覺得「菊英賴」應該會適可而止。 2. 讓優秀的台灣菁英學者,到中國講學,比讓他們出走要好。 兩岸關係正常化,「兩岸學者交流」不但是避免不了的事,應該是值得鼓勵的事。 不正常的絕對不是「台灣學者到對岸講學」,也不是「不讓台灣學者到對岸講學」。 台灣的不正常即將會是沒有邀請,或者無法邀請到「優秀的中國學者到台灣講學」這種自我邊緣化的作法。 要真正對抗中國的磁吸效應,不是打自己人或者限制出境,應該是讓台灣也變成一個「destination」。 留住優秀的學者在台灣教學研究,並且讓他們可以到中國以及世界各地學術交流互相切磋,是讓他們安心留在台灣的舉措。 不要讓「能不能和世界交流」,變成一個一流學者選擇不留在台灣,而前進中國的原因。 我希望能引領學校的所有教職員生,共同塑造一個優質的環境,打造一個老師學有專精,隨時激盪新觀念;而學生積極學習,精力充沛,熱情洋溢的校園。塑造東華成為一個一流人才互相欣賞,一流學生互相吸引的環境。 透過本人長期之國際合作經驗與國際人脈,與先進國家之知名大學、研究機構,甚至產業界推展實質合作。擴大交換學生、交換教授、招收國際學生,逐年增聘短期或長期外籍教授及訪問學者,落實東華大學成為一個地球村的願景,讓學生不用出國, 就可以有類似的學習環境。 3. 全球議題在地解決(Glocalization)的策略,是我們可以實踐永續發展的行動模式 我認為吳茂昆方向十分正確。清明草的案例,的確看到台灣的希望。 吳茂昆於2014年4月1日發佈之《太陽花運動的省思》公開信全文 教育部長應該提出教育政策,而不只是政治打手。用對「課綱」的立場來決定教育部長的人選,眼界太小,不過從陳水扁到馬英九,好幾任部長都是政治打手來當課綱部長。 吳茂昆應該是一個有教育政策的部長。 4. 太陽花學運不是藍綠政黨的鬥爭 吳茂昆所言十分正確: 今天的大學生,其實是有理想的,有自主意識的,網路世界造就了同學們更多元的學習管道,他們的學識已經遠超過一般課堂上所能提供的學習內容,他們的能力也超越我們的想像。他們非常關心臺灣的現況,也積極參與公共事務,面對社會問題。以校內許多服務性社團多年來的表現為例,他們的成就,絕非我在相同年紀時所能比擬的。對這些年輕學子,我們不應該再認為他們是一群無知的毛頭小孩,我們必須尊重他們的想法,而且他們的想法往往超越了我們這個世代的認知框架。許多人都將太陽花學運又歸為藍綠政黨的鬥爭,真是如此嗎?整個事件真的只是因為服貿協議,還是它只是事件的導火線? 我認為今年選舉會很明顯,時代力量把自己綠化,把自己變成獨派團體,就是把自己的價值貶低。 舊新聞:《3大學校長至議場關心學生》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