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1/21 16:22:07瀏覽18264|回應13|推薦84 | |
你在想:核子戰爭是上個世紀的事,現在誰會為了它操心? 是啦,現在40歲以下的人大概從沒有活在核戰的陰影下,但天下局勢孰能逆料?可能是北韓的金小恩,可能因為鄰國的政局動蕩、領土糾紛,甚至喪心病狂的恐怖分子,都可能發動核子攻擊! 更重要的原因是:我愛做白日夢。而且和我曾經寫的外星人攻擊地球相比,爆發核子戰爭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了!如果真的有這麼一天,你準備好了嗎? 先說明一下,下面所有的數據是網站Nukemap的模擬計算結果,不很準確,但足夠供參考。還有~拜託~核子攻擊與核能電廠災變完全是兩回事,千萬別混在一起。 假設在不久的未來,一枚攜帶500萬噸黃色炸藥的核子彈頭的「東風-5」導彈,無預警地向台北總統府飛來。這一枚核彈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三百多倍。為了達到最大的殺傷力,核彈被設定在總統府上方5公里的高空引爆,剎時一個直徑3.6公里的火球籠罩在台北上空。 240萬人會在當天死亡,另有350萬人受傷。 如果一枚核子彈在台北市上空引爆,會是什麼情景呢?(有一點假...忍耐一下,我第一次用Photoshop。原始圖片來自CORFU-F7) 如果你那時正在北一女的操場上,忽然有無以數計破碎的原子(α、β、γ射線)打在你身上,你的每一寸皮膚,每個細胞、甚至細胞內的分子都被這些粒子打碎,不過你不會覺得痛,因為早在痛覺傳遞到腦之前,你的神經系統已經支離破碎。雖然爆炸中心的溫度高達攝氏千萬度,但是熱量傳到你身上時,“只有”大約一萬度,身旁所有的金屬都被融化,更別提血肉之軀了。塵埃落定後,會有一個以總統府為圓心,直徑600公尺到1.3公里、深150公尺的大洞,洞的邊緣正好是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牌樓。存活機率:0%,可以不用為了存活傷腦筋。 核子爆炸在地面上炸出一個深坑,裡面的深色圓圈代表深坑,外面的圓圈是爆炸推出來的環形土堆。 從士林到永和,新莊到松山的廣大區域裏,50%的人在一周內都會因強大的放射線死去。如果你身處層層的水泥或金屬後方,恭喜你,它們為你擋下不少放射線。廣島核爆時,有幾個幸存者正在離爆炸中心300公尺外、防護良好的銀行裏,幸運地只受到輕傷。 倘若當時你正在距離爆炸中心5公里的東區街上血拼,會忽然被比太陽還耀眼的強光照得頭昏眼花,若是你還沒瞎,而且身旁的建築物暫時擋住的第一波輻射,你要立刻跑到室內,車子底下,或任何堅固、遠離玻璃的地方,因為在數秒內爆炸的震波就會來到,威力有如向你衝來的砂石車。但是到底該跑到一步外的垃圾桶旁,還是10公尺外的地下道入口,那是個決定生死的賭博,快做決定!慢半秒就太晚了!那些民國6、70年代蓋的公寓可能被夷平,即使是現代的大樓也體無完膚,玻璃帷幕大樓紛飛的玻璃碎片忽然成了完美的殺人利器。 冷戰時期美國小朋友示範的標準姿勢:就地尋找掩護,蜷縮身體...你這輩子看到的最後一個東西可能是自己的屁股。(圖片來源:Deila Taylor) 美國在1953年的小型核子彈試爆中,用高速攝影機拍下一公里外一棟木造房子被摧毀的經過(由左到右),在第二格中,木料受到輻射的高熱瞬間起火;第三、四格是以超音速傳播的爆炸震波夷平建築物的經過。(圖片來源:Atomic Archive) 如果你幸運地在地下室,或是沒有倒塌的建築物中,就可能躲過這一波的攻擊,但惡夢才剛開始。整個大台北地區將會淹沒在幅射塵中,你若是不想在數年內因癌症死去,得趕快找一個安全的地方躲幾天到幾個禮拜。根據美國政府的研究,最好躲在鋼筋水泥的大型建築物內,越內部、越低樓層越好,地面上的小房子沒有防護力。如果你現在的藏身處沒有足夠的防護,你可能得到更好庇護所,不過這段時間你要暴露在幅射塵中,值不值得冒這個險,又得要自己琢磨。如果跑到更安全的庇護所不超過5分鐘,你應該儘快跑去。 研究報告指出,大樓地下室是幅射塵最輕的地方,上圖中房間裏的數字越大就越安全。(圖片來源:美國勞倫斯利福摩爾國家實驗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別忙着打電話報平安或求救,你手機的電路八成已經被爆炸時的強大電磁波燒壞了,所有的電器用品幾乎都成了廢鐵,供電系統已經被摧毀,生活忽然被打回石器時代。這個庇護所裏最好有儲存糧食和乾淨的水(最好像購物中心的地下飲食街),你得在這裏待好一陣子。如果你的手頭上還有可用的收音機,它可能是你唯一掌握外界消息的工具。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生活一切的靠自己,別打算政府還有能力援救你。 以總統府為圓心,最裏面的黃色圈圈是核爆的火球,紅色圓圈內50%的人會被爆炸瞬間的高度輻射傷害,最外面的藍色圓圈中較脆弱的建築物會被爆炸震波摧毀。 爆炸的核子彈好像一顆小太陽,即使遠在基隆或是桃園的人(下圖中金黃色大圓內的區域),若是被它的光照到,皮膚也會受到三度灼傷,若是灼傷的面積超過全身的30%,必須立刻急救,否則會有致命的危險。廣島核爆的罹難者中,有一半是因為皮膚灼傷造成的。保護自己最好的辦法還是趕快找掩蔽,絕對不要看爆炸。所幸這裏的距離比較遠,爆炸的震波較影響不到,建築物和供電設施還算完整,可以趕快就醫,也比較有充分的時間尋找避難所,躲過接下來的輻射塵。 金黃色大圓裏面的人如果被爆炸的強光照到,暴露皮膚會受到嚴重的三度灼傷。 廣島核爆的紀錄照片:爆炸的強光在一面牆上烙印的永久陰影,本來有個人站在那,為牆擋住輻射線。不要問那個人後來怎麼了。(圖片來源:Atomic Archive) 台北已成為廢墟,但挑戰仍未結束。核爆製造大量的幅射塵開始漂浮到各處,台灣的每個部份,甚至附近的鄰國都會受到威脅,災害的大小取決於天氣、風向等因素,難以預測。民眾最好待在室內,未受輻射污染的食物和清水最重要。各地的地方政府、軍方或是民間可能開始累積救災的能力,或許會有友邦前來救援,但都只不過是杯水車薪,人類歷史上還沒有規模這麼大的救援行動。 圖片來源: Digital Art "Taipei Ruins", JonasDeRo 好消息是:與核能電廠的災變相比(就像日本的福島核災),核子彈爆炸的幅射塵消逝的快,幾個月後就可以開始災後重建的工作。日本的廣島與長崎不也浴火重生了嗎? 是否能夠逃過核爆的第一波災難(震波、輻射線、高熱)多半取決於運氣,無法強求;但是你能掌握的是第二部的災難:如何躲避四處擴散的幅射塵。其中最大的要訣是:儲備足夠的糧食和飲水,準備長時間孤立無援的生活,以及計畫好就近的避難所。轉念一想,對地震、颱風等災難的準備不也是如此嗎? 任何有一點良知的人應該都不會對敵人用這種武器吧,只是我不敢寄望政客的良心。 美國的幅射塵防護所招牌,掛在華盛頓特區某個聯邦政府大樓的門口。冷戰雖然結束已久,但是這些遺跡仍然在使用中。 NUKEMAP 3D模擬出的台北核爆情景,由陽明山往南望去。天上的圓圈就是核子彈爆炸的火球。 由天上鳥瞰台北核爆的NUKEMAP 3D想像圖,地上的同心圓代表不同的輻射強度。 參考資料: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