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慾物 (das Ding)
2007/02/13 16:12:54瀏覽775|回應0|推薦1

佛洛依德在1915年的《無意識》(The Unconscious)書中,指出在人類心靈領域中,當能量超越自身所能負荷時,便會脫韁失序、召喚出潛意識中最深沉而不可名狀之「慾物」(das Ding)。

在《黑色太陽》(Black Sun)書中,克莉絲特娃解釋「慾物」是所謂的「他性之起點」(the beginning of otherness),具有最美好但也最恐怖的雙生矛盾本質(14-5)。「慾物」銘刻在語言產生之前的流動記憶軸線上,當承載主體的生命動力時,卻也拒絕生命的「幻想他者」,它不斷不安地鼓譟追尋失去的心靈記憶,然而即使記憶失而復得,它卻依然有遺恨終生之憾。克莉絲特娃認為對於「個人史前父親」的原初認同,便是召喚內心深處 「慾物」最好的方式,藉由認同父親的方式,主體得以進入象徵界的語言世界,經過文字的洗禮,「主體」終能與「他者」結合為一,成為發言的主體 (Tales of Love 26)。然而,克莉絲特娃認為這個象徵界的父親,不是「依底帕斯式父親」,而是「想像父親」(Black Sun 23)。「想像父親」是一種主體想像的自戀客體,先於以父之名,先於象徵秩序,也先於鏡象期。[1] 因此,佛氏「慾物」的幻想源起於潛意識中對母親的慾望和它對母親被去勢的原初抑鬱,終結於「個人史前父親」以愛之名的召喚。

「慾物」也是「死亡欲力」(death drive)所追求的終極之物。拉文尼•鞏美(Lavania Gomez)在 《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An Introduction to Object Relations)一書中表示:佛洛伊德《夢的解析》第七章中著名的夢告訴我們,在人類的淺意識中,母親形象與面對死亡的深層焦慮彼此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62) 


[1] 詳見劉毓秀〈精神分析女性主義——從佛洛依德到伊蕊格萊〉,收錄於顧燕翎編《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台北:女書文化,1996年,頁153-154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lloway68&aid=744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