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荒漠阡阡革命路:讀[行道天涯]有感
2010/08/26 17:47:55瀏覽493|回應0|推薦3

荒漠阡阡尋情路,

彼岸陌陌終歸宿,

此情綿綿千古道

以三句詩開頭,這是高鐵行經南北時車上觀景有感,那時手裡翻著【行道天涯】一書,正趕著上台北參加婚禮。

想起孫先生革命志業的孤獨,多少女人走過孫先生身邊,又無法走近他最深處的心房兒裡。這大中國裡仍是荒荒又漠漠,民生進步了,民主進步了,可卻還是讓自私的軍閥給割據了,他成就了嗎?他享名了嗎?百姓又快樂了嗎?噢不,這病榻前,革命尚未成功,中華的同志們永遠仍須努力。

眼前,在呢喃之際,晃著的是他辜負了一生的元配,更近些,是他年輕的妻。那一頭,晃眼又想起為了他革命志業而散盡家財仍不辭照顧他的大哥。政治哪!你看,要作為事業,不是一般人能擔的。

由平路所寫【行道天涯】,書名壯闊如革命,打從一開始就吸引我閱讀,然而,心裡想著故事該有多悲壯、美麗,殊不知,在孫文與慶齡夫人的內心獨白中,卻滿是淒哀。

此書,在開頭與結尾三分之一處由孫夫人的情人S之女陳述,如翻閱日記般展開,這滿是回憶的倒敘手法,時空交錯著男主人翁與女主角的一生的愛情與革命故事。這絕不是一本從年輕轟烈的情感寫到同進棺材的制式小說。在分開描述的獨白式情節中,故事的兩人從未相遇,他們一個接一個地往前回憶過往,道出兩人交織又分離的命運與孤寂。

這是我第一次這麼近的瞭解孫先生。七年級的我們多半已不熟民國初年的歷史,要念過也是死背,對我來說,閱讀了此書是重新認識了孫文孫先生。以前只道,孫先生廣東香山人、行醫、以革命為業,推翻腐敗的滿清。從不知,在中國創立孫先生的內心仍然和某些政治家一樣的孤獨。其實,如若撇開歷史的身份,政治這一圈,從頭到尾都是一個樣。那年代的故事,有【色戒】的影子。我也不認為敘述一個失意老人的內心有抹滅神格化了的國父在人民心中的地位,在我們眼裡,如同七O年代後台灣政治家,搞政治活動者(意指:像美麗島事件這樣的活動)是很正常,以政治為業的人會遭遇到一種內心寂寥。「不只國民黨,我們以為是朋友的,你也一樣不瞭解。政治圈,沒那麼單純,他們什麼事都做得出來。」孫夫人這話,甚是中肯。

我望著那城市鬧區中唯一清靜的逸仙紀念公園,座落在台北車站附近令人遺忘的一角,是我最愛的城市角落,清靜舒爽,信手拈來盡是詞句。那年初,梅花掛滿枝頭,一襲涼風兒來飄飛滿園,心中的孫文想必為浪漫風雅之士。

「這一瞬他突然想起台北火車站旁邊的梅屋敷,從淡水上陸後就坐火車來到那裡,御成町有名的旅舍,他很喜歡梅屋敷的雅潔,只可惜台灣是割讓的地方。」原來這北市的小角落也是孫先生心裡最掛念的!梅屋敷外的假山亭人工池,點綴著孫先生喜愛的榻榻米小房,這暢心的美景盡收眼底,池裡餵養鴨魚海草。然我遂想起慶齡夫人說,不喜歡這假山假水,倒喜歡有廣大庭院的房子。

其實,孫先生的確是個浪漫風雅之士,標準的中華大男人。我很難想像,究竟慶齡夫人怎麼會迷上年紀這麼大的男人,年輕的她是過於浪漫了,終究是辛忍的伴在先生身邊,也孤獨的走過丈夫走過的那一大段長長歲月。「她的情感全繫在這裡,作為政治人物,丈夫的精神卻貫注在迂迴不前的革命上,而她那顆敏感的心啊,滿脹著初次獻身的柔情,水草一樣地希望牽絆住什麼,卻時時感覺到些微的空虛。」最不捨的是,慶齡夫人還因此失去了孩子。最終過得是躲藏的日子,在回憶中逝於他鄉。

此書讀來悲愴,以經典版評述的一段話作結:「書名【行道天涯】,聽起來蒼茫寬闊,實質上小說從頭到尾哪都沒去,寫的是孫中山與宋慶齡兩段各自走向死亡的歷程。」正如作者說的:像是革了一場命,讀罷,我也出了牢籠。反觀現代,竟偏偏只有一句結論:政治啊!政治永遠與宗教擺在一起,宗教也永遠與政治牽扯不清。雖然這話與孫先生有點遠了。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ancabeth&aid=4356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