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8 09:17:56瀏覽1672|回應1|推薦3 | |
《梅爾吉勃遜之英雄本色(Braveheart)》這部影片造成轟動,並入圍10項奧斯卡金像獎(第68屆1996): 1.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2.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3. 最佳原著劇本 Best Original Screenplay 4. 最佳原創配樂 – 劇情類 Best Original Score 5.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6. 最佳剪接 Best Film Editing 7. 最佳服裝設計 Best Costume Design 8. 最佳化妝 Best Makeup 9. 最佳混音 Best Sound 10.最佳音效剪輯Best Sound Editing 並獲得其中5個獎項: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最佳導演 Best Director 最佳攝影 Best Cinematography 最佳音效剪輯 Best Sound Editing 最佳化妝 Best Makeup 國片《賽德克‧巴萊(Seediq Bale)》,在連同《雞排英雄》、《走出五月》、《帶一片風景走》、《河豚》、《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當愛來的時候》、《茱麗葉》、《命運化妝師》等9部國片中,獲得新聞局甄審委員一致推薦,將代表台灣角逐2012年第84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同屬「史詩(epic poem)」級的電影,《Braveheart》與《Seediq Bale》有許多類似之處:動魄的劇情、場景、配樂、特寫鏡頭,以及特殊的服裝與造型等等。他們同樣敘述史實,描述一個族群在異族欺壓之下,由英雄人物號召揭竿而起。因為是反欺壓,就免不了衝突;既是武力抗爭,就一定會有殘忍與血腥。 然而,《Braveheart》之所以能夠博得美國影藝學院評選委員們的高度肯定,其原因不會只有一個,以本人之見,其中最重要的乃是 – 訴求明確。『FREEDOM』,對老美而言是再熟悉不過的,(他們的先人搭乘「五月花號」遠渡重洋,正是為此);無論多高的代價,若為自由故,即便是愛情與生命都可以擱置一旁!因此,那些戰爭的殘酷、流血、暴力都可以被理解、被默認。 《Seediq Bale》雖具備獲獎的客觀條件,如動人的情節、配樂、磅礡的氣勢、大的「卡司」,還有許多細膩的手法…等等,但缺乏淒美的愛情(女性的角色完全被弱化),而且其血腥代價的核心訴求 –『GAYA (祖訓)』–不僅當年的日本人不能明白,恐怕現今影藝學院的老外也未必能夠理解。這或許能夠解釋本片未能在威尼斯影展中獲獎的原因之一。 《Braveheart》的劇情再怎麼血腥暴力,並未顯示William Wallace及其跟隨者將刀刃砍向手無寸鐵的老弱婦孺;但為了『GAYA』而將槍口指向一群驚恐無助的婦女,這恐怕難以通過老美們的理性認知。若《Seediq Bale》想要在 2012 Academy Awards中脫穎而出,可能須更多突顯在殘缺的和平假象中,所遭受的不平等對待,以補強其出草的必要性;對於『GAYA』或許應有更多的闡釋與演繹。 期待《Seediq Bale》能夠撼動人心,在海內外叫好叫座,更在2012奧斯卡頒獎典禮中大放異彩! p.s. 劇中一段情節:「花岡一郎」對於族人那種「恨鐵不成鋼」的遺憾,令我心有戚戚;原住民若能充分發揮天賦異秉,稍稍收斂其率性、多一些自制力,那簡直就是 perfect、無可限量! 感謝提醒:本文將「威尼斯影展」誤植為「坎城影展」!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