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7/30 18:56:49瀏覽538|回應0|推薦8 | |
引用文章清水斷崖背後… 你看不見的花蓮 ※※ 一大早看見這則新聞,內心感觸極深,因為記者所報導的都是客觀的事實。本想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意見,然而這不是三言兩語所能表達,再則不想讓自己的意見淹沒在無謂的爭執、膚淺的政治口水當中,於是撤下了討論版上的發言。 (果不其然,馬上就有人在這裡瞎扯,又是政黨、又是藍綠,批判自己不甚瞭解的事情。或有讀者對記者有褒有貶,其實記者已力求新聞真實,深入直指其前因後果,並點出產業施政的矛盾與兩難!) 這則新聞點滴道出蘇花公路沿線(東澳、南澳、和平、和中、和仁、崇德、新城)與花蓮縣北部居民心中的痛 – 礦場使山林面目全非、砂石車往來疾駛飛奔、無盡的滾滾揚塵;炸山鬆動局部地層、頻頻的颱風與地震,更導致屢屢的落石與路基坍方 - 這些都是居民們揮之不去的夢魘。然而,縱有再多的不便、再深的痛楚,卻不得不與之共舞,除非離鄉背井,似乎毫無擺脫的可能! 其實「產業東移」不盡然百害而無一利,工業區和一座又一座的水泥廠、發電廠(水力與火力),支撐著成千上萬員工的生活家計,還有上、下游的砂石、運輸、設備維修、汽車保養、零件供應等相關行業,形成息息相關的產業鍊結,也無可避免地牽動著營建、房產,以及其他非本地的產業,這都是現存的事實與由來已久的現實。 經濟開發、環境保育、文化人權之間的拉扯不斷,馬總統重申定調「如果拚經濟會嚴重傷害環境,就應該以環境保護為優先」。行之有年的產業政策當然無法嘎然喊卡,但眼前立即可行的,主管機關不該再「隱形」,應嚴格(零容忍)督促廠商履行環評承諾,切實執行水保與植生綠化。長期而言,總量控管與溫和轉型應該是最佳途徑,「無煙囪工業」才是達到三贏的最優產業。 每當南下蘇花公路到新城,看見立霧溪口兩岸、太魯閣峽谷的門面,總詫異山坡露頭不斷擴大、山景日漸殘破,不僅有礙觀瞻、更間接對於國家級的景點、花蓮的觀光產業造成斲傷。 太魯閣族人與花蓮人長年在颱風、地震的強力威脅下生活,與大自然共存共榮,他們樂天知命、不擅長民粹抗爭,也不需要縣長灑狗血下跪陳情,這並不表示花蓮人的痛楚與夢魘可以繼續被冷處理。多謝記者將現況披露,也直言提醒當局者要因應環境與人文的需求,重新檢視產業發展的走向。 清水斷崖背後… 你看不見的花蓮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S1/5755357.shtml ●前言:從八輕(國光石化)開發案、苗栗大埔徵地爭議到六輕大火,邇來與環境議題相關的事件不斷上演,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育、文化人權間的拉扯,也讓社會省思:該如何友善對待台灣?民國七十九年,政府喊出「產業東移」,至今剛好廿年,本報記者深入花蓮和平、和仁礦區,走訪開發與保育拉鋸更加劇烈的原民社區,從鏡頭下的直擊及住民的目光,回顧這廿年來,我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花蓮、未來又會有什麼樣面貌的台灣? + 七月盛暑,車行通過宜蘭與花蓮交界的台九線和平橋,如詩若畫的清水斷崖迎面壯闊開展;車子續往前通過花蓮秀林鄉和仁橋,和仁溪床上川流不息的卡車揚起漫天沙塵,循著卡車的路徑,駛入和仁溪谷,車底明顯感受到突如其來的震盪,更震撼的,卻是眼前的景致…。 群山剝去綠衣 峻嶺削成梯田 一座接著一座為了採掘石灰岩作為水泥原料的礦場沿著溪床邊,留下了從坡腳往上一階階開挖的痕跡,原本高險的山勢像是被大刀揮削成平整的「梯田」,河床上滿是大大小小的石塊與岩片;再往裡走,眼前的景象有如「山崩地裂」,像是戰爭時的「無差別轟炸」。 驚悚的畫面會讓人以為來到了災難片現場,但這就在名聞中外的清水斷崖的「背面」。事實上,蘇花公路在和平、和仁間靠山的一側,原也是石灰岩礦場,十多年前省政府為了不讓露天採礦的「癩痢頭」模樣被遊客盡收眼底,要求採礦業者「退縮」到山的背面或深處。 + 山前山明水秀 山後千瘡百孔 因而,現在當無數遊客為東海岸險峻的斷崖與海水交織的美景讚嘆的同時,任誰也不知道,山的背後,竟是千瘡百孔的殘破山河;花蓮的好山好水正被以粗暴的方式鯨吞蠶食,且瘡疤還在持續擴大蔓延中。和仁礦場這幅宛如「外太空」的景象,儼然像化外之區,應該負責的主管機關彷彿也跟著「隱形」。 每一家業者在申請石礦開採時,計畫書上總會依據政府規定,詳列各項水土保持計畫與植生綠化的計畫。但沿著和仁溪谷一路往裡行駛,視線所及,河道上布滿了因採掘石礦而崩落的大小岩石、及卡車經過時掉落的石塊,日積月累將湍湍溪水「活埋」,成了地底伏流。 + 亂石無情玷辱 母親之河好痛 十多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蝶飛魚躍的美麗溪流,溪水沿著中央山脈一路蜿蜒而下,和平、和中、和仁部落的太魯閣族人會在這裡抓魚、跳水、吟唱,是名副其實的「母親之河」。 「這條和仁溪我們叫『卡那剛』,」在和仁部落成長的西給‧哩夯牧師已多年不再回到既熟悉又陌生的卡那剛溪,「你知道『卡那剛』在太魯閣話是什麼意思嗎?」他突然沉默了下來,「就是『河水很清澈』的意思」。 西給‧哩夯回憶,以前孩子們閒暇之餘,習慣跟家裡長輩到卡那剛溪畔玩耍,大家會用母語交談聊聊祖先怎麼打獵,潺潺奔流的卡那剛溪讓部落文化得以傳承,但一切就在八十五年間將此公告為礦業專業區後嘎然而止。 位在花蓮縣最北隅的秀林鄉和平村,包括和平、和中及和仁等三個以太魯閣族為主的原住民部落,地底深藏豐富石灰石;民國七十九年間,政府喊出產業東移,台灣西部陸續到期的石灰岩採礦權,讓業者在政府的政策引導下紛紛移往東部,產業東移變成了「水泥產業東移」。 + 八十三年間,經濟部選擇在和平村設立和平水泥工業區,包括水泥廠區、臨太平洋的和平水泥專用港及和平火力發電廠,並將 和平與和仁礦區與太魯閣、天祥及清水山等屬同一個生態地理區,除了外露的石灰岩,幾乎全被天然闊葉林覆蓋,是台灣重要的森林生態系,同時也是太魯閣族許多部落的傳統獵場。 + 耗光自然資源 誇什麼無煙囪 產業東移政策歷經廿年,如今花蓮以其豐厚的自然資源致力發展觀光產業,希望邁向「觀光大縣」,但花蓮也同時是「採礦大縣」。花蓮的「無煙囪工業」,與重度消耗自然資源且高耗能的採礦業同時並存,這樣高度矛盾的互斥關係,是否已走到了該停下腳步,好好檢視的歷史交叉口? +
|
|
( 時事評論|環保生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