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滅苦果趣樂果的另類看法
2007/04/25 23:03:56瀏覽616|回應2|推薦10

引用文章因緣生 因緣滅~~~

【行者若欲滅苦果趣樂果,必須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

試問修行的目的是什麼?對照藥師佛的十二大願、普賢菩薩十大行願,還有常常誦念的早晚課四弘願,再想想「滅苦趣樂」真的是我們的修行目標嗎?是佛法的最高理想嗎?

我認為「滅苦果趣樂果」、「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的說法,都是為了誘導眾生修習佛法的方便說詞。像似告訴初學者,學佛可以滅除苦果,得到快樂,這樣就不會有煩惱,可以出凡入聖,了悟一切、了脫一切,解脫生死。因此這說法是停留在「誘之以利」的階段。這也是師父422日來台北說法時提到的「勾牽」--為了鼓勵眾生修行,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的權宜做法。

世尊在《法華經》中的火宅譬喻,就是誘之以利的最佳寫照。長者為了讓孩子們出脫火宅,所以說道:「汝等於此火宅,宜速出來,隨汝所欲,皆當與汝。

所以「勾牽」是階段性的誘導做法,修行者如果抱持著滅苦逐樂、趨吉避凶的唯利心態,並非學佛之究竟。

師父常以心經的「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說明修行的四個位階,而滅苦趣樂是「大神咒、大明咒」的位階,不是佛的位階。

再說「方能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不覺跳接太快了嗎?如果沒有煩惱就可以解脫生死,這樣就算是涅槃聖果,那修行也不用搞得那麼麻煩,不必發什麼四弘願、十大願、十二大願、四十八願,只要發「漏盡煩惱」的願就是最聰明的大願,只要管好自己,不讓自己有煩惱就好,這樣就可以得證涅盤,至於眾生是苦是樂都與我無關,那慈悲心何在?

而「漏盡煩惱得證涅槃聖果」,也落入「有」的現象。師父常教導我們,以金剛經、心經來離相、離執著,不是嗎?

金剛經一相無相分第九:須陀洹名為如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身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

師父曾說,當修行者著於入流、往來、不來種種之心及色身,就是小乘。當行者著於漏盡煩惱、得證位階或涅槃,不也落入小乘嗎?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BIBLE&aid=919782
 引用者清單(1)  
2007/04/30 22:25 【道玄之門】 方向方法方便

 回應文章

四寶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方向方法方便
2007/04/30 22:22

知苦要斷,斷集要滅,慕滅要修,修道要證,得證要覺,

如此方能出入自在,體用一如...


四寶貫三教^*^無欲保平安

蓮花寶瓶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信入
2007/04/27 21:56
喜歡玩石頭的人

.......通常........只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