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個ABC孩子看台灣學運
2014/03/29 11:50:07瀏覽13844|回應82|推薦87

因為網路社交媒體的流行,近日來,即使不看台灣新聞,也很難不看到台灣太陽花學運的訊息。

據瞭解,台灣太陽花學運的發起原由在於反對馬政府「黑箱作業」簽訂一項與中國之間簡稱為「服貿」的經濟交流互動協議條款。他們認為馬政府這次不夠公開透明的簽約為有如回到獨裁政治,因此,其訴求宗旨在於爭取以民主方式決定如何簽訂或不簽訂服貿;他們主張,若不民主,就要革命。

 

太陽花學運的主要成員是就讀於台灣一些大學的學生,很多人稱他們是「孩子們」,我想,這是台灣長輩對晚輩的「關愛語」,否則,依法定年齡來說,大學生的年紀應該是成年人,而不是小孩了。

連續幾天看了這些「孩子們」的抗爭行為,我突然想起,我也有兩個「孩子」,而且我這兩個孩子一個12歲、一個10歲,他們才真正還是孩子們。於是,我突發奇想,我何不也試著去瞭解我的孩子們對台灣此次的學運的看法與意見?藉此,我不但可以在向我的孩子們介紹媽媽成長的地方的政治社會現象,同時也可藉機鑑定一下他們的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與辨別是非善惡的SQ (Spiritual Quotient)的能力。此外,我也想從我這兩個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在美國出生的華裔)的談話中,得知美國這個民主老前輩如何施行民主政治教育。

就讀7年級的大兒子的下課時間比弟弟早一個小時,因此,我得以先跟他聊聊。在他享用水果時,我挨近他,開始了這個話題。

為了確切知道他對此事件的真正的想法與意見,我儘量以客觀的角度向他說明事件的發生概況,而不掺入我個人的觀點與評議。

我說:「寶貝,你知道台灣最近發生了什麼重要的新聞嗎?」

兒子:「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有一群大學生,到台灣的立法院,就是像 Congress Hall(美國國會)的地方 Protest (抗議)。」有些平日兒子沒接觸過的中文,我必須特別用英文向兒子解釋。

「他們抗議什麼?」

「他們抗議台灣總統沒有與人民做好溝通,試圖儘快通過一項中國與台灣之間的trade agreement (經濟貿易協議)。」

「為什麼只有學生抗議?」兒子頗感驚訝地這麼問著我。這真是一個好問題。

很多人都猜測有內幕,但我們現在先不談這個問題,也不討論是否應該支持那個經濟貿易協議。

「不過,這個新聞很受批評議論的地方是他們抗議的方式。」我想瞭解兒子分辯是非善惡的能力,因此決定直接切入這個主題。

兒子:「他們怎麼抗議?」

「他們闖入立法院、佔領立法院,破壞立法院的東西!」

「他們不可以doing that for their own good. (這樣為所欲為。)

聽到這一句,我知道我兒子分辯是非善惡的能力還不錯。我放心了。我說:「沒錯,不可以bullying (霸凌),也不可以violent(暴力)。」我藉機替孩子複習了一下孩子們在學校裡學的幾點反霸凌守則。尊重與法治是奠定民主政治的基本條件。

兒子還因此與我分享了他在社會學中讀到一個歷史事件後的心得,他說,古羅馬就是因為國家社會充斥了暴亂而亡國的。

我問兒子:「為什麼古羅馬會暴亂充斥?」

兒子說:「因為經濟不好、貧窮。有其他不同部落族裔相互攻擊。」

我說:「可見政治與經濟是密不可分的。政治不好,經濟就會受影響;經濟不好,政治就會受影響。對嗎?」兒子頷首同意。

接著,我想瞭解美國學校教育如何教育這些孩子們民主政治。於是我又問說:

「你覺得他們應該怎麼抗議才是合法合理的抗議方式?」

「他們可以sign petition(寫訴願書), 也可以boycott(杯葛、抵制)。」

「就這樣嗎?」我鼓勵他舉出更多方式。

「他們可以protest nonviolently(非暴力抗議),就是安靜地坐著或走路(意思是遊行)。」Protest 這個動作本身就不包含暴力方式,兒子會特別強調非暴力地( nonviolently ),顯然是台灣學運的暴力抗議行為畫面已經進駐了他的腦子裡了。

至此,我已經瞭解到美國教育中已經落實孩子們的民主政治教育,身為一個母親,我感到欣慰。但我還想考考兒子對人際關係互動間分寸拿捏的敏感度,於是,我又問了一個問題。我說:

「這次的台灣學運事件中,有不少人到美國白宮網站簽署訴願書尋求美國支持、希望美國幫忙解決簽訂經濟貿易協議的問題,你覺得這麼做合適嗎?」

兒子想了一下,回答說:「如果他們彼此之間有友誼的話就合適。」

兒子這麼說也不無道理,但我卻認為不適合。

國際間的互動和人際間的友誼互動是類似的,朋友有事,應該釋出善意的關心;但是,國際間的互動也和人際間的互動一樣,關心到什麼程度?也必須有一定的分寸。台灣這次的學運事件,畢竟是台灣的內政、家務事,美國或許可以因為顧念友誼的緣故而給予台灣一些處理上的建議,但是,美國是不可能也不應該實際插手參與的。自己家裡的事應該自己處理,外人不方便也不適合插手。

後來因為電話聲響、打斷了我與ABC孩子的民主政治對話,因此,我還沒有機會與兒子分享我的這點看法。

相較於美國,台灣的民主政治仍相當不成熟,因此,我知道,類似這樣的對話機會還會有很多。

民主政治的根本基礎是尊重與法治,不是暴力叫囂權利傾鬥;凡對政府政策協議等有意見的話,可經由合法管道進行反應,示威遊行抗議必須經過申請許可才可在一定的範圍內進行,若有暴力產生,警察會立刻行使公權力制止,不會拖延不會寬容;暴徒被警察打傷甚至槍斃的事件也發生過。暴徒可以雇用律師為自己洗罪,但施暴又襲警的話,是罪上加罪。

除了厲行法治外,美國人也很懂得尊重他人,這就是這個國家成為民族大熔爐,可以包容各個種族、和平相處的主因。族裔被尊重,信仰被尊重,政治立場也被尊重,因此,在野黨扮演的是監督輔助的功能,不是蓄意對抗反對執政黨、內鬥內耗國力。

即使有少數人仍心懷歧視,那歧視也被法律所制約了。台灣如果能學學美國,放下偏見仇恨與敵視,包容本省、外省、客家、原住民、尊重不同的立場等等的話,台灣的政治問題就可以減輕很多,執政者也就可以多用一點心思在發展經濟及其他建設上面了。台灣加油!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灣不是民主問題,台灣是民族矛盾
2014/03/29 23:59
台獨教授,台獨職業學生到了日本,美國都遵守法律
貝弗麗(BEIFULI) 於 2014-03-31 08:12 回覆:
我不認為這些人要的真的是台獨。台獨會不會有出口?這些腦子很利的人不會不清楚。真正要台獨的只是少數人的理想或夢想,它是多數人奪取資源的口號而已,喊台獨是要利用台獨。

和煦秋陽(有趣的照片~搏君一笑)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3/29 21:25

您的這篇文  真應該讓那些參運學生的父母看看....

其實  這些學生只是被利用的棋子 

而現在演變成  社會大眾(當然不是全部)認為學生無罪

不應該受懲罰   這就有些是非不分了....

滿18歲就是成年人了  所以他們已不是"孩子"

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暴力  破壞公物就是違法

就應該受罰....

呵呵~ 扯太多了  抱歉喔 

秋陽

貝弗麗(BEIFULI) 於 2014-03-31 08:23 回覆:
我想,並不全然都是被利用,應該也有不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做的是什麼。只是社會運動一旦被搞起來了,盲目參與者還是會很多,原本每個人參與的心理背景因素都有差異,但“氣氛”一旦起來了,就會有一種莫名的被認同感,接著不當的行為也會被自己莫名地合理化。等等。有時,群眾運動也是一種療癒自己的方式,只是這種方式的代價也可能很高。
頁/共 9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