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12/12 18:14:14瀏覽182|回應0|推薦1 | |
這雖然這已經是過去式的新聞,不過,報紙、電視幾乎不約而同的都舊事重提,刊登出我國學子國際觀念不足的報導。 幾年前,我只是看看笑笑,不予置評─不過幾年以後,我脫離了高中,再度看見這則消息,我不得不以當年高中生角度的不才說:「您真偉大,居然連這種東西都有分數。」 國際觀念,即使是您可以告訴我,雅典市為希臘國土中的城市之一,並且告訴我它的經緯度、面積大小、人口數量、人口結構、生態組成、廢氣排放量、稅收……不勝枚舉的數據,我也只能以一個高中生自我的口吻說:知道這些,能代表什麼?能代表的,充其量是您的地理科目讀得滾瓜爛熟,或者是,您是世界各國領土的研究熱誠者、想旅遊的玩家,不代表你能夠到達希臘後,開口跟路人問路怎麼走。 你迷路了,不敢問「路」怎麼走? 知識是行動的一環,有了知識,就要能夠付諸行動。國際觀即是如此,需要所有人都有共識─一種有勇氣開口、能夠活用所學的共識。現在,有人把這些行動面拿除,掛上一個分數,然後告訴各位,我們的小孩不及格,只知道NBA。然而,光就是知道NBA這件事情,又不是什麼奇恥大辱。 如果有個小孩說,我不知道NBA是什麼,大人才需要緊張。 其實,全世界上的人都或多或少有著共同的經驗─奧運、生活……這些是日常瑣碎的事情,但是具有世界性,是人類這種生物特有的,一般人很少完全不閒聊生活二三事,政治、電玩、書籍各項事件都代表著共通的經驗,這種經驗是屬於人的,所以也具有國際觀─你讀孔子的論語,到國外大學時,說不定可以找到也讀論語的大學生,雖然使用不見得是中文閑聊,但是我們聊的,是孔子! 不見得要知道世界上的哪裡發生了什麼戰爭、哪裡洪水氾濫,其實,國際觀是一個很簡單的名詞,只需要你的實踐。當你站在7-11的結帳台前,偶爾投兩塊錢進去捐獻,就很有國際觀─你可以幫助弱勢國家的小孩脫離挨餓,你可以幫助失學的小孩獲得學習,這樣是表現你的愛心,也是表現出身為工業國家的風範,也同時了解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人需要幫助,要知福惜福。 今天,我們都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認為分數即是一切。分數低,不代表什麼,如果老師高興,你要100一樣可以給你,換句話說:數字是象徵性的,不具有絕對性質。設問:今天你做這份考題,你會得多少分?如果比起青少年的35分高,我們給你鼓勵,但是不要忘記實行。 如果你比青少年的35分低,也不要氣餒,因為,你的生活其實很可能很有國際觀,而你卻不曉得─這需要你發現,需要你體會,多多留意國外的新聞、多多站在櫃檯前看看捐獻箱、多多聽聽BBC﹝英國國家廣播電台﹞、看看國家地理頻道、發現者頻道,你一樣可以當個國際公民。 高中生的世界觀,僅只如此簡單,不具有大人廣闊的國際觀念,但我曾經記得一個故事:曾經聽輔導主任說過,有個大學教授面試時,問考國貿系的學生一個簡單的問題─台灣的貿易未來如何?有前景嗎? 考生回答什麼?大部分都是十分專業的講解,大展理想與抱負。可是,大家都忘記一件事情,以至於最後只有一個學生錄取。猜到他講什麼嗎?各位或許會大喊不可思議,他說:教授,我沒有吉普賽人的水晶球,我不知道未來。 事情需要回歸原點來觀察,如果出發與立論點有所偏差,結果勢必是失敗的─這是不論物理或者化學,全世界有上過學的小孩都在國高中會一再讀過的事情:假設若有錯誤,則任何結果都是錯誤。 您認為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