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8/19 12:58:20瀏覽2782|回應0|推薦18 | |
皮膚科 ↑圖一:甲床剝離 ↑圖二:甲癬(灰指/趾甲) ↑圖三:乾癬性指甲 ↑圖四:畢氏線 「醫師,你看我的灰趾甲治得好嗎?」一位卅四歲的男病人問著。 仔細觀察病人的左大腳趾,我告訴他:「這不是灰趾甲,而是單純的甲床剝離。」 「怎麼可能?我的灰趾甲已經好幾年了,口服藥的療程也吃了三、四次,完全沒有改善。」 我再次觀察病灶,很確定地告訴病人不是灰趾甲。經過幾分鐘說明,病人帶著懷疑的表情,取了我處方的外用藥膏並學習擦藥的方法。一個月後回診,一進診間他就笑著說:「趾甲完全恢復正常了。」 皮膚科門診中,這樣的狀況重複地上演著。一般人只要看到手指甲或腳趾甲的形狀、顏色、厚度、平滑度不正常,就認定是「灰指/趾甲」(俗稱「臭甲」),任憑醫師不斷說明,病患仍無法接受「不是灰指/趾甲」的事實。 灰趾/指甲,學名「甲癬」,是種黴菌感染。致病菌主要為皮癬菌,因喜歡「吃角質」,皮膚及指/趾甲就成了它最喜歡侵犯的地方。加上台灣夏天潮溼悶熱及有梅雨季節,更助長黴菌的增生。 甲癬在臨床上的表現包括甲床剝離(指/趾甲與下方的肉分開)、指/趾甲增厚、顏色改變(可能變成白、黃、紅、棕或黑色)、變脆、斷裂及變形等。其中以大腳趾最常發生,但其他的腳趾或手指也有可能被侵犯。 但反過來說,有以上的病灶變化,卻不一定就是甲癬。以下列舉一些常常與甲癬混淆的指/趾甲疾病,希望能讓讀者更了解這些病的不同。 乾癬性指/趾甲 特色為指/趾甲增厚、甲床剝離、指/趾甲凹洞及黃色油滴狀。前面兩種特色幾乎與甲癬相同,因而常搞混,但後面兩個特色在甲癬不常見。若再加上身體部位有典型的紅色脫屑斑塊,就更偏向乾癬的診斷了。 當然,臨床也發生過,典型的乾癬性指/趾甲又併有甲癬,此時就需要再搭配其他檢查輔助,才能確定診斷。 甲床剝離 除乾癬外,常接觸水分、清潔劑,常曝曬陽光、服用某些藥物、甲狀腺功能異常、或不明原因者(如上述病例),都有可能發生甲床剝離。 指甲凹洞 除乾癬外,圓禿或手部濕疹患者的指甲,有時亦可見凹洞。 畢氏(Beau's)線 指甲可見有水平方向的弧狀線條。病患通常在三至六個月前,曾生過重病、住院、開刀、發高燒、生產、劇烈的情緒變化或精神壓力等。 另外,臨床上常可見有些人的第五隻腳趾呈現變形、裂開或增厚,經驗上,是甲癬的比例很低。其他像是指/趾甲失養症、習慣性摳甲症、先天性厚甲症、肢端黑色素細胞癌、慢性綠膿桿菌感染、復發性甲溝炎造成的指甲生長不良等,常與甲癬混淆,應請教皮膚專科醫師以免誤診。 治療上,因指/趾甲太厚,傳統外用抗黴菌藥膏無法穿透,效果不彰。早期的口服抗黴菌藥物,由於療程長達半年至一年,且復發率高,因此已被新一代的口服抗黴菌藥物所取代,不僅大幅縮短療程(手指甲為六周,腳趾甲為十二周),治癒率(約九成)及復發率也改善許多。 口服抗黴菌藥物,最常被病人問到的問題就是會不會傷肝,一般來說,服藥後影響肝功能的比率很低,臨床上不多見。 極少數人會發生猛爆性肝炎,依目前國內外的研究論文,推測可能是一種病人對藥物過敏的免疫反應(如同有人吃止痛藥會過敏一般),或藥物的代謝產物對肝細胞造成傷害所致,但仍未有定論。只要定期追蹤肝功能,不必過度擔憂。 當然,對於口服藥仍有顧慮、肝腎功能異常、或另有服用慢性病藥物的病患,及小朋友的甲癬,目前有像塗抹指甲油劑的外用抗黴菌藥物可使用,一周使用一次相當方便,手指甲治療24次,腳趾甲36-50次,亦可痊癒。 不過,使用外用甲癬製劑治療,限於指甲的遠端至近端被感染不超過三分之二者,且目前健保仍不給付。 另外,有些國外臨床研究指出,合併口服及外用藥物,可使治癒率提高。 |
|
( 知識學習|健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