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汗疹;痱子 悶熱「疹」難當 皮膚科|醫學美容|淨膚|飛梭雷射|微整形|玻尿酸|微晶瓷|痘疤|除毛|肉毒桿菌|喬雅登|Juvederm|淚溝|隆鼻|法令紋
2010/07/24 21:44:52瀏覽1981|回應0|推薦5
皮膚科

  痱子的正式學名叫「汗疹」,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汗管開口暫時性因過度排汗而阻塞,導致汗液漏至皮膚內所致,會造成大量排汗的原因,都有可能誘發汗疹。 汗疹發生時侵犯汗腺的深度,由淺到深分為三類:

一、晶形汗疹

  好發於出生兩個星期內新生兒,或是大人發高燒後退燒。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角質層,汗液漏出的深度也在角質層。

可見1到2公厘左右、晶瑩剔透的小水泡,淺層易破,底部無發紅。水泡一般呈散在性,但有時會融合成較大顆。病人通常沒有症狀。小朋友好發於頭頸部及上半身,大人則好發於身上。病灶通常於幾個小時至幾天內消失。

二、紅色汗疹

  好發於一至三個星期左右的新生兒,大人則可能是發高燒後或居住的環境炎熱及潮濕而產生。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表皮層內,汗液漏出於角質層下及表皮層內,造成發炎反應。

  可見呈散在性紅色的小丘疹,中間有時會伴隨著小小的水泡,底部皮膚一般呈現發紅。病患通常會有癢感及刺痛感,且於運動、流汗及洗熱水澡後症狀會加重。

  小朋友好發於頸部、腹股溝及腋下。大人則好發於對磨處或衣服覆蓋處,如頸部、四肢屈側,長期臥床的病人則可能發生於背部。病灶通常在惡化因素去除後的幾天後消失。

  另有一種「膿皰型汗疹」,與丘疹型類似,但中間是膿 ,好發於對磨處。一般常與紅色汗疹或深層汗疹合併發作。

三、深層汗疹

  一般發生於居住在熱帶氣候地區,且反覆發生多次紅色汗疹的病人,國內較少見到。汗腺阻塞的深度在表皮層及真皮層交界,使汗液漏至真皮層內造成發炎。

  臨床上,可見到1至3公厘左右,膚色散在性丘疹,好發於軀幹,有些則發於四肢。通常在大量排汗的幾分鐘到幾小時後就會產生。但是來得快去得也快,常常在誘發因素去除後的一小時內就會消失。少數病人會合併有淋巴結腫大、高燒、頭暈、惡心、呼吸困難及心悸等症狀。

  在診斷上容易與汗疹混淆的皮膚病包括:表皮念珠菌感染、水痘、單純性 疹、新生兒毒性紅斑、毛囊炎、嬰兒期痤瘡、病毒疹、水泡型膿痂疹及金黃色葡萄球菌脫皮徵候群等。

在治療上,給予病患通風、涼爽的環境最重要,包括吹電風扇及溫度適當的冷氣。同時,避免密不透風的衣服,選用吸汗性較佳的材質。若是因發燒所引起,則要針對發燒的原因加以治療。通常,上述處置,再搭配痱子水幫助散熱,可以讓大多數病況很快改善。

 晶形汗疹

 紅色汗疹

 膿皰型汗疹

( 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lexLin2&aid=4258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