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1/13 01:38:04瀏覽547|回應2|推薦19 | |
![]() 一個乾涸的湖泊﹐兩隻枯渴盼ㄕ的魚。 死亡之吻﹐牠們倆沒有明天﹐彼此以自身僅有的ㄕ氣﹐浸潤對方乾渴的唇舌。 惠施批判莊周提倡無情﹐說︰'人而無情﹐還算得上是人嗎?' 莊周哥哥就跟他說︰'你看那兩隻即將成魚乾的乾魚﹐那個相濡以沬的死亡之吻最有情啦!但你想想看﹐如果天帝許牠們一個願望﹐牠們是希望繼續有情的死亡之吻呢﹐還是希望湖水充沛、彼此相見不識的相忘於江湖中呢?' 惠施愣了一下﹐什麼的什麼嘛! 莊周繼而扯譬︰'人之所以有情﹐是因己身不足﹐須要群體彼此相扶持。如果每個人都自足﹐何須有情呢? -------------------- 同樣的扯淡邏輯﹐李耳阿伯第18句話︰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第19句︰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或許就因如此﹐當政治的綠由清廉象徵變成貪腐符號的現在﹐最早以綠為企業顏色的張榮發﹐辦了一個免費供應的道德月刊。 ![]() -------------------- 剛入聯網時﹐隨機瀏覽各家網誌﹐當真覺得浩翰網海。 巧的是讓我看到海裏一條小魚﹐不是鯁魚﹐不過我可以肯定他是我的同鄉。 雖然不認識他﹐不過我幾乎可以確認他老爸是我認識的一個長者。因為他所描寫的景物﹐不僅比我記憶中依稀難尋的印象﹐甚至比我近年回鄉時之所見﹐都還要清晰深刻。 筆觸有點類似林懷民的歸鄉書﹐不同的是他僅是尋常人家子女。 他貼文不多﹐我也僅偶而過去看看﹐有時給個推薦。 我不曉得他有沒有來過我這﹐因從未見有他所留痕跡。 兩年多來﹐當我偶而上他網誌時﹐發現他雖然人氣不高﹐仍然持續發文、偶而換換暱稱和icon和版面﹐心裏總會感到一份淡淡的幸福。 (部份圖片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 ) |
|
( 創作|連載小說 ) |